「漢字篇2」「幹」「乾」「幹」三字的區別

2021-01-08 花見詩社

「乾」除了表示八卦(天,陽性)之外,「乾」「幹」這兩個繁體字都統一簡化為「幹」字,而「幹」字在古代本來就是存在並且很常用的。這三個字在字形上並不難區分,容易搞混的是字義。漢字簡化經常出現「多對一」的情況,比如頭髮的「髮」和發財的「發」都簡化為「發」字。有時候做詩或者寫書法時,要用到繁體字,找不到古今漢字對應關係的話就會鬧笑話了。

讓我們看一下這些字的具體區別吧。

▲主要意思和讀音

幹:

讀音gān,本意是盾牌的意思,幹戈就是指盾牌和戈,代指武器和戰爭;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意思。只列舉常用詞彙在古代寫作「幹」的例子:1,天幹地支;2,水邊的意思,比如《詩經·斯幹》中的「幹」是「水涯」的意思(一說同澗);3,脫水的乾燥食品,比如豆腐乾;4,做動詞時主要是「冒犯」的意思,《說文》曰「幹,犯也」

▲「幹」字的字形演變

乾:

讀音為「qián」時,表示八卦的乾卦和男性的意思。讀音為「gān」時,主要表示「沒有水分,乾燥」的意思;其他常用的意思有「徒然、白白的」比如乾瞪眼等。

▲乾的小篆

幹:

讀音gàn,這個最好區分,主要表示「主體,主要的」之類的意思,比如「主幹」,「樹幹」等。還有最重要的表示「事情」的意思,比如「有何貴幹?」就是有什麼事的意思,此外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的「你在幹什麼?」的「幹」的繁體字就是這個「幹」字。

▲幹的小篆

掌握和明白這幾個主要意思,寫書法和創作古詩詞時就有依據了。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本篇的讀者請點讚和關注哦。有什麼感想和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漢字#

參考資料:

《漢字簡化方案(1964)》,國語辭典,漢典,國學大師。

圖片來源:

字形和小篆漢典截圖,其他作者自製。

相關焦點

  • 日劇常說的「一期一會」是什麼意思?日本常見四字熟語《數字篇》
    日本也使用漢字,因此由漢字組成的「四字熟語」也讓人倍感親切。「四字熟語」很像中文的「成語」,雖然每個字都會念,但你確定真的了解它們的意思嗎?小心別鬧笑話羅!像是「八方美人」的美人真的是美人嗎?「兩枚看板」的「看板」是不是看板?只要看了這篇,就能學會那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四字熟語」羅!▋日文的「四字熟語」是什麼意思?
  • 學日語時常寫錯的5個日本漢字:半澤「直」樹的原來筆畫是這樣
    「直」的中文與日文的字型差異示意圖其實上圖右邊的「直」才是「直」漢字的正確寫法,但因為字體的差異,我們就算用電腦或手機輸入「直」的漢字,顯示出來的字也常常會變成中文字的「直」,所以很多人日語學習者都會搞錯這個漢字的正確寫法!
  • 日語「勉強」「泥棒」意思跟你想的不一樣?5個讓人超意外的日文
    日本也使用漢字,但有很多漢字的單字意思跟中文完全不同!像是日文的「丈夫」的意思是結實,就跟中文不一樣。去日本旅遊時不注意的話,會產生許多誤會。「樂吃購!日本」這次要介紹5個日本常用,但和中文意思不一樣的日文單字「勉強」、「迷惑」、「検討」、「泥棒」、「看病」,看完這篇文章就不怕鬧笑話啦!▋為什麼漢字詞彙的日文,意思跟中文差這麼多?
  • 「非槍人生」先導PV公開,頭部是槍的男主乾十三在動畫中是這樣的
    「非槍人生」先導PV公開,頭部是槍的男主乾十三在動畫中是這樣的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2019-03-25 12:19:12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從「有頂天家族」到「稻荷戀之歌」感受2次元的京都!
    從「有頂天家族」到「稻荷戀之歌」感受2次元的京都!」和「稻荷戀之歌」,在動畫中常常能看見京都那些具有歷史厚重感的美麗建築物。不管是寺院、神社還是鳥居都有著區別於現代高樓的韻味。
  • 為什麼日本的炸雞叫「唐揚」?開動前,5個必學的日本料理漢字課
    不管是壽司店、居酒屋、料亭,都會看到漢字名稱的料理。像是居酒屋常見的「唐揚」,壽司店必點的「鮨」、「刺身」,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都搞不懂意思。這次就要介紹5個日本料理常見的漢字單字,還會告訴你這些單字的起源喔。馬上看小編的介紹!▋日式炸雞「唐揚」:原來名稱跟中國有關?
  • 「原創」海豐阿東:舊瓶裝新酒,生僻漢字換新顏
    「原創」海豐阿東:舊瓶裝新酒,生僻漢字換新顏平常我們用到的許多漢字。如果,把他們合成一個新的漢字的話,比如說把一個漢字,重複三遍,合成一個新的漢字的話,你還會認識這個漢字嗎?我想你可能不一定會認識的。因為這些合成的漢字,都非常有趣,因為不常用,或者是極為生僻。所以你可能一認識,更不要說能知道這個漢字的意思了。你不相信,我下面舉幾個例子?我們先用五行舉例:「金木水火土」,來,開始。三個金合在一起,是個鑫,讀「心」我想這個,許多人都知道的,不稀奇。三個木合在一起,是森林的森。
  • 周易第一卦:乾卦 乾為天 乾上乾下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 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者, 故曰:乾:元亨利貞。」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 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 漢字簡化民國時已開始 錢玄同曾提出8種簡化策略
    有網友總結了很多字,用以表達簡化後漢字失去原來的「靈魂」,比如:產不生,厰空空,麵無麥,運無車,導無道,飛單翼、開関無門……以上圖為網友調侃簡化字:  1、沒有心如何愛?2、回望故鄉,已不見郎。3、不講道義,因為不關我事。4、不能相見,怎能相親。  每當漢字掀起一股熱潮的時候,漢字的「繁簡之爭」總是會被拿出來議論一番。簡體字方便書寫記憶、繁體字更有文化內涵。
  • 三個字組成的常用字大全,讓孩子愛上漢字!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她認識了日、月、山、水、木等基礎字體,後來把我和她媽媽名字中的疊字當成謎語給她猜著玩,比如:兩個木字是林,三個木字是森,樹木越來越多了,就從一棵樹變成林子、再到森林了;還有兩個日是「昌」,三個日字是「晶」。
  • 「姥姥」與「外婆」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見話得有枝有葉,就問道:『姥姥何處來的,曉得這樣事?』婦人道:『你不要管我來處去處。』」也稱為「嬤嬤」、「嬤姆」、「老老」。2 北方人對外祖母的稱呼。如:「今天姥姥帶我上街,買了一串糖葫蘆給我吃。」也作「老老」、「佬佬」、「嫽嫽」。3 北方人對接生婆的稱呼。
  • 日語近義詞辨析(三)「空(あ)く」「空(す)く」
    在日語中,有一些單詞的漢字和送假名都完全相同,可卻有不同的讀音,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空く」,既可以讀成「あく」,也可以讀成「すく」。今天就來看看這兩個詞有什麼不同吧。「あく」對應的他動詞是「空(あ)ける」,表示「使……空出,騰出」,比如:部屋を空けてください。 請把屋子騰空。來週の金曜と土曜は空けておきます。 我會提前把下周五和周六空出來。すく(空く)「空(す)く」也是一個自動詞,它表示「稀疏,空曠,空蕩蕩的」,強調的是密度低。比如:たいてい電車はその駅ですく。
  • 外國人最喜歡的日語漢字有哪些?
    (敘利亞/男性/30代前半)・「凸凹」。普通の漢字じゃなくて、ただの絵のようです。(アメリカ/男性/30代前半)「凸凹」。不像普通漢字,而像是單純的圖畫。(美國/男性/30代前半)「木」は、「山」や「川」と並んで、成り立ちを説明するのに手っとり早い漢字のトップ10に入りそうです。不是「凹凸」而是「凸凹」,能夠注意到這對漢字與其他的性質不同,真是厲害。「木」跟「山」「川」一樣,在解釋漢字起源中是最方便解釋的漢字前十名吧。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一:說「乾」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且來看看《周易》開宗明義的第一卦卦名,通行本寫作「乾」。傳世本《歸藏》也寫作「乾」,而在清華大學所藏的戰國竹簡中,這個卦名寫作「倝」,馬王堆帛書《周易》中,這個字寫作「鍵」,而《象傳》則寫作「健」。也就是說,單是《周易》第一卦的卦名,至少就有四種不同的寫法:乾、倝、鍵、健。究竟哪一個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本字呢?
  • 日本旅遊時你要知道的日本漢字
    這時候就要尋找寫有販賣「切手」的地方了。日文中「切手」其實是郵票的意思。在日本郵局或一些超商能看到「切手販売中」的字樣,千萬別誤會是什麼血腥的意思,只是表示這裡有賣郵票啦!餐廳篇注文:點餐「注文(ちゅうもん/Chumon)」是在餐廳中一定會遇見的單詞,意思是點餐。
  • 帶「狗」字的成語就沒什麼好詞?你們人類是不是對汪星人有誤會?
    不過今天我的心情有點鬱悶思索狗生問題久久不能自拔▼為什麼帶「狗」字的成語就沒個褒義點、好點的詞?好歹好說我們汪星人被好多人稱作是「最忠誠的朋友」甚至不少人類喜歡以狗自稱(不接受反駁,請戳→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喜歡以「狗」自稱?)
  • 「洋娃娃」的臺語怎麼說?
    其實答案在我腦中休地一聲就出現了,因為,這不就是阿母常掛在嘴上的「烏女玉」嗎?「烏女玉」是源於日語的臺語外來詞,語源為「お人形」(Oningyo),不過,以前也不知道「烏女玉」是外來語,當然更不用提及這三個字的語源從何而來了。正如將這外來語取其臺語諧音「烏女玉」般,從小聽著聽著,也只當這詞彙是符合這三個漢字的臺語既定詞彙。
  • 漢字的故事:通過「耆耇」2個字,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們經常說,漢字的美不僅僅是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漢字的剖析,可以深挖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每一個漢字的寓意都有著深刻的道理。這次介紹兩個有意義的漢字「耆耇」,了解一下其背後的文化。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原因二:日文漢字音讀不好記,聯想不到對應的漢字日本除了直接用中文發音轉換成片假名的音譯外,因為日文漢字大部分與中文相同,所以過去也常用用日語漢字發音來念華人的名字。麵包師傅「吳寶春」的日文名字就是使用漢字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