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人教版一下語文第六單元圍繞「夏天」這個主題編排三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出夏天的特點,讓孩子們感受到夏天的美好。既有傳統文化的滲透,又有兒童情趣的渲染,語言優美而充滿想像,適合我們孩子們誦讀和積累。
第六單元測試卷分析指導:
一、在下列字正確的讀音下面畫上橫線。
小學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記字寫字,有的學生對記憶識字不太敏感,就要求多讀書多看書,提高記憶識字能力。
本題考察前鼻音和後鼻音、翹舌音和平舌音的區分,聲調的標法。
二、讀一讀,連一連。
這題和一題都是考察本單元的要認識的字。在網課的第一輪的學習過程中,我已把要認識的字詞歸類總結了,每個周末都要求孩子們讀幾遍過關。孩子們只要做到了這一點,掌握本冊的生字就沒什麼大問題。
三、看拼音,寫詞語。
有個學生寫「尖角」的「尖」上的「小」的兩點朝上了,還有個學生把「一首」寫成「一手」,這也對,但是本單元學的生字是「首」,此題為了考察「首」字。
漢字書寫一定要做到規範,有學生寫「飛機」的「飛」的橫斜鉤寫成了橫折鉤,而「機」的橫折彎鉤寫成了橫折彎。
四、給下面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填空。
本題考察多音字,給出了多音字的拼音,用選擇的形式,還在具體的語境中去做,難度降低。不管做任何選擇題,只要有句子出現,就要強調孩子們要把每個句子讀完再做題,養成好的做題習慣。
1.2.小題的「悶」,四聲時,指心情不舒暢,心理上的感受,如「沉悶」、「愁悶」、「納悶」、「鬱悶」等。一聲時,指密閉不透氣引起的不舒暢,這是身體上的感受,如「悶熱」、「悶的很」、「悶得慌」等。
3.「著」的讀音就有好幾種,以後學習過程中逐步出現,現在就這兩個「zhe」和「zhao」的二聲。「望著」、「聽著」、「走著」……這些固定搭配,學生容易區分。
4、「空」,一聲時,指沒有結果,沒內容,離開地面……詞語有:空話、空洞、空氣、天空等。四聲時,指騰出來,閒著。組詞:空白,填空,抽空。
目前孩子學習多音字時,只有讓他們記住多音字的每個音常組的幾個詞就行。
五、寫同音字。
此題考察一音多字,學生掌握得不錯。
六、詞語歸類。
這是語文園地六的「識字加油站」,十二個有關「夏天」的詞語,通過認識夏天常見的飲品水果食品以及自然現象等識字。
七、照樣子,仿寫詞語或句子。
做這類題,一定要看例子。
1.透透氣 這個詞可以看成透氣,一看是動詞,動作成了疊詞,變成A AB 。那就先寫個動詞,如「打球」「看書」「聽歌」等,再將這些詞變成AAB式「打打球」「看看書」「聽聽歌」。
按要求寫詞語,一定要先摸清範例的句式和意境,然後進行模仿。
上次有學生做此類型題時如「亮晶晶」,其他同學都寫「紅彤彤」「金燦燦」,他寫「一個個」「一張張」……也是ABB式的結構形式,但看著就沒真正摸出範例的意思,要求寫幾個形容詞,他都寫成了數量詞。
如上圖,我的學生寫成了「毛毛雨」「呱呱叫」,不能說不對,詞語結構是對的,但詞語的意境與原句就不同了。
下面幾個小題就很簡單,平時上課作業中都有訓練。
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寫出了荷葉的兩個特點,形狀和顏色。要求學生用兩個疊詞來形容西瓜兩個特點,學生基本都會。
特別是最後一題,句子的擴寫,培養孩子們怎樣把句子寫完整,寫具體。
八、給下列句子加上標點。
訓練學生「,」「。」「?」「!」的用法,並且在看圖寫話習作中也能正確使用。
這也是語文園地六訓練的內容,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握句子表達的不同語氣,在語文教學中不能理性分析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而是要讓學生充分的朗讀,根據句子的語氣先判斷哪句是問句,再來比較陳述句和感嘆句。本題難點就是句號和感嘆號的區別,有學生常常搞錯了。
九、選詞填空。
1.2.3.4這幾個小題考察四個語氣詞,這也是本單元14課《要下雨了》的學習重點,在本文人物對話中有這四個語氣詞的句子,通過朗讀通過角色體驗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1和4小題都是問句,只能選擇「嗎」和「呢」,讀一讀,就能知道哪句選擇哪個詞。2小題是感嘆句,不能用「吧」,3小題是祈使句才用「吧」。
這就是為什麼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強調孩子多讀書,而且要放聲讀書的作用。
5.此小題是本單元13課《荷葉圓圓》中的課文內容。四個比喻句寫出了小動物們把荷葉當成了什麼,想像合理有趣。
6.本小題是對14課的文本正確的信息提取,難度不大,課堂上都已經完成了這一任務。
十、根據課文內容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本題考察學生詩歌和單元日積月累的背誦情況。有學生把「愛晴」寫成了「愛情」。
十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1.數段落。
這次有幾個小馬虎數成了兩個自然段。估計他們是從二自然段開始歸屬到最後一個自然段,搞不清楚中間幾個並列自然段。我剛仔細研究了一下,原來卷子的排版也有問題,一自然段最後一個句號跟第二自然段排在同一豎線上,搞得其他幾個自然段開頭只空一格。
2.3小題都是考察學生對文本信息提取,認真閱讀不會有問題。關於如何做這類閱讀題,上次分析試卷時已講解,這次不做指導。
4.本小題這長的一條線,又是兩分,告訴孩子們要填兩個小知識點才算完美,很多學生只填一個,我也算他們做對了,但要提醒學生們下次要注意做完整。
十二、看圖寫話。
這次看圖寫話沒有提出要求,就是給兩幅圖讓孩子寫作。經過了幾次訓練,現在大部分孩子在習作中能做到定題目,給文章分自然段這一基本要求。本次習作品的題目定為《蘑菇傘》,段落為4個小自然段,為什麼以前老師說三個,現在變成四個呢?下面老師會說明理由。
但是這次的看圖寫話與前幾次看圖寫話有很大不同,前幾次都是單圖寫話,這次是兩幅圖寫話,以後還會出現更多幅圖寫話,其實在我們本學期第一次口語交際課《老鼠嫁女》,我們就開始接觸多幅圖的看圖。在課文中也出現了多幅圖的看圖,如六單元的《荷葉圓圓》、《要下雨了》。那如何寫好多幅圖看圖寫話呢?下面就本次習作談談多幅圖如何寫話:
1、觀察圖意:整體—部分—整體。
先把幾幅圖整體瀏覽一下,看環境,看圖中的人物,看人物的表情動作,初步知曉本次看圖寫話的內容。
圖一圖二都是在蘑菇傘下躲雨。
再分開觀察每幅圖,按順序進行觀察,把每幅圖的內容弄清楚。
圖一:小兔子在蘑菇傘下躲雨。
圖二:蘑菇傘下又多了兩個小動物來躲雨。
最後把幾幅圖意思合併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如何把它合併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呢?這就要求第二步了。
2.想像情節:
大膽想像每幅圖中的故事情節,把圖中故事情節融合到生活中來,做到圖與圖之間的故事連貫性。
開頭的第一幅圖:兔子為什麼在蘑菇下躲雨?它怎麼想到要用蘑菇當雨傘呢?
第二幅圖:兔子在躲雨時,又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多了小松鼠和小熊呢?是兔子邀請它們來躲雨嗎?他們之間會說什麼呢?
在想像過程中,要注意情節完整,還要注意從一幅圖如何過渡到下幅圖。常見的過渡詞有「走著走著」「過了一會兒」「正在這時」「不一會兒」「就這樣」……
3.抓重點,寫具體。
第一自然段簡單寫時間、地點、人物。
一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森林中遊玩(有學生寫採蘑菇,可是小白兔沒有提籃子呀)。
第二自然段就寫第二幅圖的內容,寫出小白兔的聰明。大部分學生寫:「突然下起了大雨」,可有幾個學生卻運用了我們本單元課文中《要下雨了》有關天氣的詞語「陰沉沉」和最後一段下雨的句子「轟隆隆……大雨下起來了」。太棒了,真是聰明的孩子!做到了活學活用。用天氣突然變化來烘託小兔子的聰明,它靈機一動巧用蘑菇當傘。
第二幅圖就另用一個自然段,這就告訴孩子們,一般一幅圖就是一小段,做到結構分明。
如果孩子們認為小兔舉著蘑菇傘回家,就用「走著走著」過渡到第二幅,「小兔子走著走著」。如果小兔子在蘑菇傘下躲雨,那就用「正在這時」過渡。
圖二多了兩個小動物,為啥多了兩個小動物,它們怎麼來到蘑菇傘下?那就要寫它們的動作呀,它們之間肯定有講話呀,那就要寫他們的語言。通過動作語言的描寫,文章內容就具體豐富了。
這兩幅圖小兔子很顯眼,說明小兔子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圖一寫小兔子的聰明,那圖二寫小兔子的什麼特點呢?蘑菇傘是小兔子的,為其他兩個小動物遮雨,那就是小兔子的樂於助人。
因此,第三自然段要重點寫小兔子的樂於助人。那就詳細寫小兔子如何邀請小夥伴們來躲雨的動作和語言呀。動作描寫示範:「小兔子看見雨中的小松鼠和小熊,他連忙大聲喊」下面就是小動物們的對話,寫出小兔子的友善熱情,寫出小松鼠的感謝。
這就是文章的主題,也就是這篇看圖寫話的中心:通過一個故事,我們從小兔子身上學到了:在遇到困難時,不僅要自己學會解決問題,還要友善待人,做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最後一段簡單寫寫故事的結尾。
4.格式正確,字跡工整。
題目擺第一排中間。
分四個小段。
每個自然段開頭空兩格。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特別是冒號和引號使用。標點符號佔一格,它不能頂格寫。對話示範,小兔子大聲喊:「 小松鼠,小熊,快到我的蘑菇傘裡來。」
5.班上優秀範文展示:
這位小作者的習作最大的優點是心理活動描寫和語言描寫很成功,但要注意文章層次。
上篇習作的孩子很聰明地把本單元描寫下雨的句子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兩幅圖有過渡詞語「走著走著」相連,寫出了小兔的聰明友善。
這個小作者寫的句子很優美,還用了「一邊…一邊」,也運用了課文裡下雨的句子。不足之處:圖二寫得很簡單,沒有想像人物之間的對話,沒有很好地突出小兔子的友善,樂於助人的心靈。
希望我的分析指導,能給家長帶來幫助,歡迎大家留言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