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被中國消費者忽視的世界品牌---北極人
在今天,我們談論起電熱毯,你可能會對一個品牌微有印象,那就是「北極人」。它確實是一個大品牌,它也確實是一個被消費者忽視的世界品牌,一個在國際上聲名鵲起的一線大牌電熱毯,一個實實在在靠著品質在世界電熱毯領域打出一片天地的民族品牌。 />讓我們來講述一下「北極人」電熱毯品牌成長背後的故事吧。
-
北極人電熱毯,一個凱旋而歸的民族品牌
一家電熱毯出口的龍頭企業,一家電熱毯行業裡的高端品牌生產商。 企業屹立不倒,蓬勃發展,產品質量是關鍵,是立身之本。而北極人電器22年的外貿之路,也是飽含了汗水與付出。沒有昨日走過彎路時的艱辛,便沒有今日陽光大道般的舒暢。在今天這個尋求經濟轉型,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時代,北極人電器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歷程也值得我們去借鑑。 一、國際戰略的因時制宜。 作為國際一線大牌的北極人電熱毯。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近日,有消費者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吐槽,引來不少人的圍觀。大家發現,「南極人」這個品牌,早已跳出內衣的「舒適圈」:上網搜索「南極人」,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
-
公司與行研 | 股價漲幅超過茅臺?你的「南極人」襪子隱藏著通往幾...
原來,全面停產後,南極人做起了品牌授權的買賣,也就是賣商標——給別人的商品貼上自家的商標,甚至還做起了電商服務。 梳理南極人二十多年的公司史不難發現,南極人堪稱「節奏大師」,在每一個時代賦予的機遇面前,都從未缺席或踏空。 不論是早期對「炒作」的把控,還是後來借殼上市的操作,在南極人創始人張玉祥手中,生意已經變成了一場「資本的遊戲」。
-
貼牌的南極人,質量跟得上嗎
本報長沙訊 熟悉南極人品牌的消費者,恐怕要大吃一驚了——電商平臺上,這個牌子的產品多得像「雜貨鋪」,從內衣、枕頭到床墊、羽絨服、牛仔褲、甚至連按摩椅、暖寶寶、汽車用品都有。近日,長沙市民王先生花25.9元網購了10雙南極人男士襪,但到貨後發現,襪子品質與南極人品牌在他心中的地位不符。原來,他買到的很可能只是「正品吊牌貨」。
-
南極人「吊牌經濟」難持續
記者查詢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稱:為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公司著重宣傳南極人的新定位,即「我的家庭品牌」,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南極人的產品已涵蓋內衣、男/女裝、母嬰、戶外、箱包、鞋品、家紡、小家電等家庭生活所需的諸多方面,提升消費者對南極人品牌的認知度。公司在多場景進行品牌推廣。報告期內,公司贊助了天貓「雙十一」晚會,同時投放了高鐵廣告。
-
恆源祥、南極人賣吊牌成營收支柱 「黑名單」背後的失控
近日爆出的關於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等企業靠賣「吊牌」(品牌授權)生存的消息,讓保暖內衣在這個寒冬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張女士期望企業能夠藉此機會整頓品牌授權的「吊牌」亂象。 「不僅是南極人,包括金盾雅鹿、俞兆林、北極絨等服裝行業為主的品牌企業,都有『吊牌』的商業模式。」
-
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其實也靠「賣吊牌」賺錢,很多人卻渾然不知
根據其官方發布的2019年業績顯示,去年南極人在品牌授權方面,就實現了13億的營收。截至目前,南極人已經授權了800多家生產商,3000多家經銷商以及4442家店鋪,而商家們所賣的商品,都不是南極人自家生產的。
-
「南極人」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國貨|卡帝樂鱷魚|南極電商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麼看?
-
繼「南極人」之後,這4家品牌也開始賣「吊牌」,很多人都不知道
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品牌美譽度持續下降。消費者分不清眾多產品中哪一種是正品,因為它們都有南極人的標籤,所以他們不再信任南極人品牌。截至19年年底,產品供應商1000多家,經銷商4500多家,授權店5800多家。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今天的南極人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我們買不到真正的南極人了,我們能買到的只有南極人標籤。
-
北極人自發熱空調手套「不走尋常路」
北極人自發熱空調手套,聰明地採用「特許連鎖經營」模式,將專賣店特許給加盟商經營,充分利用社會閒散資金,擴大了市場鋪蓋,同時對於品牌宣傳具有重要的作用。
-
揭秘南極人授權內幕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南極人並沒有自己生產線,不僅是南極人,包括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都沒有自己的生產線。 沒有生產線,那麼市場上這些品牌的產品是哪裡來的呢? 3年半賣「吊牌」累計收入16.6億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極人」是張玉祥在1998年創立的內衣品牌,經過密集的廣告投放,成為國內保暖內衣第一品牌。品牌成立之初,公司擁有自己的工廠和渠道,產銷一體化。然而,經過行業激烈競爭,南極人產能過剩明顯。
-
「南極人」靠「賣商標」年入13億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麼看?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的企業——南極人
查詢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稱:為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公司著重宣傳南極人的新定位,即「我的家庭品牌」,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南極人的產品已涵蓋內衣、男/女裝、母嬰、戶外、箱包、鞋品、家紡、小家電等家庭生活所需的諸多方面,提升消費者對南極人品牌的認知度。
-
南極人: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的區別,可能是價格更高了
隨著天貓獨立以及對品牌商家的資源傾斜,缺少自主品牌的網店最省力的方式就是租品牌。看到商機的南極人,直接砍掉了所有線下渠道,並註冊了大量店鋪,專注線上的經營。2015年南極人完成轉型,成為一個以品牌授權為核心的輕資產網際網路平臺,並成功借殼上市。
-
北極人自發熱手套,火爆商機,共創雙贏!
北極人運營管理總部,擁有大批高學歷、高資歷、高能力的專業人才,其中博士5人、碩士16人,本科48人,其它各類專項生產製作人員300多人,從而全方位的保證了材料挑選、技術研發、設計、製作、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的系統化、有序化、標準化和專業化。
-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 是正品還是正品吊牌?
在上海市天目中路,俞兆林公司的辦公樓也是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商們佔滿了所有的會議室。正值年底續籤的關鍵時刻,第二年的包銷任務量以及吊牌的單價是雙方談判的重點。 大約十年前,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位於上海市金陵東路的恆源祥最先砍掉生產線,成為品牌授權模式的首創者,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經銷商群體。
-
看南極人和北極絨的賣標生意
通過商標授權及綜合服務,南極電商2018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33.55億元,同比增長240.3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86億元,同比增長65.84%。大量來自批發檔口的雜牌貨由此搖身一變,成了「知名品牌」。獲得品牌溢價的廠商賺得盆滿缽滿,但消費者的信任卻正被透支得搖搖欲墜。南極人:「授權網店」只需花費5000元「3月31日之前下單,只需要繳納5000元保證金就可以獲得網店授權,之後則需要再加一筆5000元的授權費。」
-
貓人國際總經理500萬年薪遠嫁"南極人"調查
南極人董事長辦公室秘書丁女士向記者透露:「李總要求公司負責對外宣傳的部門,密切關注,看有沒有不利於他和公司的傳聞。」有知情者認為,李曉平最擔心的事情莫過於他的老東家——貓人國際(香港)公司(以後簡稱「貓人」)總裁遊林,通過媒體向他發難! 「他的擔心應該說是遲早的事,如果貓人的骨幹人員繼續流失的話。」 有人如此說。
-
以後買衣服也要小心了,繼南極人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
比如南極人,曾經是中國最早的內衣企業品牌,在1997年就成立起來,如今在國內市場擁有了不少粉絲,品牌的影響力也是深入人心。在國內首創內衣品牌,將薄、暖、舒適的理念植入保暖內衣製作裡,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備受國人的喜愛,也成為許多70後、80後記憶裡最溫暖的一個國民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