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吊牌經濟」難持續

2020-12-01 中國服裝人才網

核心提示:南極人是賣什麼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記者在京東商城、淘寶上搜索「南極人」,發現了多種商品,既有內衣、服裝、家紡等,還有居家日用品、電扇、熱水壺以及各種食品。此外,記者看到,南極人不同的品牌有各種不同的「旗艦店」,此外,官方店、企業店、專賣店、直銷店、自營店、工廠店令人眼花繚亂。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麼看?

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

萬物皆可「南極人」?

南極人是賣什麼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記者在京東商城、淘寶上搜索「南極人」,發現了多種商品,既有內衣、服裝、家紡等,還有居家日用品、電扇、熱水壺以及各種食品。此外,記者看到,南極人不同的品牌有各種不同的「旗艦店」,此外,官方店、企業店、專賣店、直銷店、自營店、工廠店令人眼花繚亂。

記者查詢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稱:為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公司著重宣傳南極人的新定位,即「我的家庭品牌」,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南極人的產品已涵蓋內衣、男/女裝、母嬰、戶外、箱包、鞋品、家紡、小家電等家庭生活所需的諸多方面,提升消費者對南極人品牌的認知度。公司在多場景進行品牌推廣。報告期內,公司贊助了天貓「雙十一」晚會,同時投放了高鐵廣告。公司將在南極人品牌的形象升級、廣告、跨界營銷等方面持續投入,打造中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國民家庭品牌。

南京市民郭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網購時,經常看到各種南極人廣告跳出來,得益於它的知名度,自己買過南極人童裝、內褲、保暖內衣、打底褲等多款商品,竟然不知它還賣食品。當得知「南極人」賣吊牌時,她表示出乎意料,「雖然質量都不錯,但以後應該不會再購買。」

投資者建議

「南極人」品牌創立已22年

2008年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有報導稱,從2008年起,南極人直接砍掉工廠和經銷商,只做「品牌授權」生意。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查詢南極電商官網發現,公司發展歷史中提到:2008年,打破原有格局,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除此以外,公司發展歷史的重要節點還包括:1998年,上海南極人紡織品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自營模式,產銷一體化。「南極人」品牌創立。2008年,打破原有格局,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2010年開啟電商服務。2012年,開啟NGTT(南極人共同體簡稱)商業模式,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2015年上市。2016年,收購卡帝樂鱷魚和經典泰迪,與PONY開展品牌合作。2017年收購時間互聯,打造新的增長極。

公司官網的「主營業務」欄是「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具體介紹包括:「品牌綜合服務及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即公司向授權供應商、經銷商提供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分別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經銷商品牌授權費。公司根據授權供應商、授權經銷商需求及業務發展需要向其提供資源整合、數據賦能、研發設計、質量管理、流量管理多項有效的服務,提升合作夥伴的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

營業收入構成,品牌授權年收入13億元

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投資者提醒「品牌延伸陷阱」

記者據Wind查詢公司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2019年營收約39.07億元。營業收入構成中,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對此,有媒體稱之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對公司的這種模式,各界評價如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查詢深交所「互動易」平臺發現,6月28日有網友表示,自己是公司的投資者,對公司的商業模式非常看好,但也提醒公司,南極人這個品牌在內衣品類擴充sku(庫存量單位)沒有問題,但隨著公司發展,公司逐步將品類擴展到小家電,甚至洗衣機,「這種品牌搭便車可能掉入品牌延伸陷阱,傷害自身品牌,建議公司不同品類可以打造新的品牌來發展。」對此,6月29日,公司回應稱感謝建議,並將轉呈公司管理層。

專家點評:「吊牌經濟」不可持續

還有許多國貨馳名商標這麼做

這種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丁宏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品牌不是虛無的概念,任何成功的品牌,其背後都有著實體經濟、產品、技術、質量、標準等要素的長期穩定支撐。脫離了這些,只是利用無管控授權榨取超額利潤的「品牌」沒有長久的生命力,其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南極人這種玩法是很有「生意頭腦」,但是不可持續,這也是這些品牌頻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所在。

宋清輝進一步指出,國貨馳名商標這種做法等於自砸招牌,等同於飲鳩止渴,難以長久。據了解,當前這麼做的國貨品牌有很多,例如恆源祥、太子龍、稻草人、卡帝樂鱷魚、貓人、北極絨、大嘴猴、雅鹿等。

「在國外大品牌的四面夾擊下,國貨品牌的唯一出路就是依靠創新制勝,並用好口碑徵服消費者。」宋清輝說,近年來包括大白兔奶糖、李寧等老字號都在時尚化、年輕化方面發力,全線突破,以努力適應消費者需求。在產業轉型升級以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不少「老字號」品牌通過跨界創新,以獲得新的利潤空間。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作者:馬燕 李衝 徐兢

相關焦點

  •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都會給小編買南極人的保暖內衣恆源祥的羊絨衫。但是近幾年在商場上已經找不到這些老牌國貨的身影了,只能在淘寶上看到他們依舊活躍的身影。但是各家的價錢又各有不同,難辨真假。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 是正品還是正品吊牌?
    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南極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願意開闢新類目,吊牌價格還能再優惠。  由於南極人、北極絨、俞兆林都是自己組貨,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環節。品牌方會要求授權工廠提供產品的質檢合格證,而這些質檢合格證淘寶上花費100元就可以購買。
  • 恆源祥、南極人賣吊牌成營收支柱 「黑名單」背後的失控
    成都一家代理南極人保暖內衣的經銷商張女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她現在最大的苦惱就是線上的價格對線下衝擊很大。   近日爆出的關於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等企業靠賣「吊牌」(品牌授權)生存的消息,讓保暖內衣在這個寒冬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張女士期望企業能夠藉此機會整頓品牌授權的「吊牌」亂象。
  • 以後買衣服也要小心了,繼南極人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
    而南極人憑藉著大眾對它的喜愛和關注度,開始轉型賣吊牌,市面上很多魚龍混雜的產品只要是貼上了南極人的吊牌,也開始變得特別好賣。隨著南極人嘗到靠售賣吊牌就能獲得大筆收益的情況下,於是這樣的經銷商和生產廠家便開始瘋長。而接踵而至的是大量消費者對南極人質量問題的不斷吐槽和投訴,由南極人貼牌的許多產品也都被貼上不合格的標籤,大到棉服棉被,小到童裝和內衣等很多都上過有關質檢的黑名單。所以在購買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不是上面標註品牌就一定不會出問題。
  • 繼「南極人」之後,這4家品牌也開始賣「吊牌」,很多人都不知道
    過去,南極人對產品的質量是認真負責、嚴格把關的,而現在他們只靠「賣標籤」圈錢。通過「銷售標籤」,南極人授權合作工廠和經銷商生產和銷售南極人產品。然而,這種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產品質量無法保證。不管質量好壞,只要有授權都可以掛上南極人的牌子。南極人這方面就非常的安逸了,不用生產,不用成本,靠著授權就能有不菲的盈利。不得不說,這樣的商業模式確實能很快看到利潤,而且利潤之高難以想像。
  • 南極人一本萬利的貼牌生意:一年創收13億,15元內衣貼吊牌賣到59元
    持續增長的業績、一片飄紅的股價,與之鮮明對比的卻是屢曝質量問題的貼牌商品,南極電商一本萬利的生意還能贏多久? 一門「賺錢的生意」 「假設隨便一家本地工廠生產的保暖內衣成本為15元,在網上賣29元都困難,貼了南極人的吊牌,就可以賣到59元。」
  • 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其實也靠「賣吊牌」賺錢,很多人卻渾然不知
    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其實也靠「賣吊牌」賺錢,很多人卻渾然不知推薦語:在國內這些知名的電商購物平臺,輸入「南極人」三個字你會發現,出來的不單單是服裝和家紡類目的產品,甚至在家電、個護等一些類目也有產品。一些不懂的朋友可能會很納悶,心想南極人不是一家專門做保暖相關生意的嗎?怎麼現在什麼產品都有南極人的身影?事實上,早從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就已經開始走上了靠「賣貼牌」為盈利的模式,簡單地來說就是,南極人已經關閉了所有的工廠,僅僅是靠賣「南極人」的商標授權,就能夠獲得比自己生產、設計、銷售產品更高的利潤。
  • 卡帝樂:昔日三大「鱷魚」之一,被南極人收購後,淪落賣吊牌為生
    目前鱷魚恤主要以皮鞋為主,而卡帝樂鱷魚則在2016年被著名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以近6億的價格收購。關於「南極人」這個品牌,在十幾二十年前非常著名,然而2008年之後,南極人將生產端和銷售段的自營環節全部砍掉,經營了十幾年的所有工廠全部被賣掉。南極人更名為「南極電商」。從此之後不再自己生產,徹底走上了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
  • 不生產,只賣吊牌,給錢就授權?揭秘南極人授權內幕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南極人並沒有自己生產線,不僅是南極人,包括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都沒有自己的生產線。 沒有生產線,那麼市場上這些品牌的產品是哪裡來的呢? 據《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 南極電商:靠吊牌躺賺,也因吊牌閃崩
    造假傳言的源頭:南極電商的吊牌生意一般來說,資金體外循環這種造假方式,如果做得足夠乾淨,是很難被察覺的。在數千家上市公司中,南極電商為何成為了被懷疑的對象?這一切,還要從公司的經營模式說起。提起南極人,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保暖內衣。南極人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保暖內衣就是由它首創。
  • 「南極人」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國貨|卡帝樂鱷魚|南極電商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麼看?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與此同時,北向資金也有持續抄底。還有私募基金在社交平臺為其站臺喊話,南極電商已成為近期市場中爭議較大的一家公司。01 南極電商開年不利2021年的第一輪寒潮,吹崩了做保暖內衣起家的南極電商。從1月4日開市,到1月5日閉市,南極電商連續兩個交易日股票跌停,累積下跌18.93%。
  • 「南極人」靠「賣商標」年入13億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麼看?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的企業——南極人
    關注我們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公司將在南極人品牌的形象升級、廣告、跨界營銷等方面持續投入,打造中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國民家庭品牌。 有報導稱,從2008年起,南極人直接砍掉工廠和經銷商,只做「品牌授權」生意。查詢南極電商官網發現,公司發展歷史中提到:2008年,打破原有格局,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 這家服裝品牌也要「賣吊牌」了,品質不要改賣「品牌」?
    不僅面臨著線下實體被大批關店的局面,還有即將退市的風險,現在已經連續兩年更改公司名稱了,並且現在還準備學南極人開始「賣吊牌」。 隨著南極人的「賣吊牌」業務興起,很多品牌都發現這種經營模式的利潤更大,所以都實施了「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的運營模式,其中還有知名品牌恆源祥等。這種經營模式最明顯的弊處就是產品的質量很難把控,這樣的話就會導致自己的品牌聲譽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現在拉夏貝爾的處境也是十分的不理想,改變經營模式也可能是唯一出路。
  • 南極人: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的區別,可能是價格更高了
    但暴利的另一面是南極人一些商品登上質檢黑榜,被質疑「只賣吊牌,沒有品控」。從天貓京東買到的南極人產品,可能就是拼多多上的白牌商品掛了南極人吊牌,但價格卻要高出不少。  而吊牌是另算的,經銷商銷售的每件商品,都要向南極人買吊牌。標牌使用費與銷量掛鈎,單個品類買的人越多,價格越高。如果願意開闢新類目,價格則能優惠。按照品類不同,標費大約是產品出廠價的8%~15%左右。而一個吊牌的成本不過六七毛錢。
  • 股價連跌4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彼時,外界普遍認為,該「XX電商」就是南極電商。就在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有媒體報導稱南極電商只是「吊牌的搬運工」,隨後南極電商開始走下坡路,到2020年底股價又跌回了年初的水平。賣吊牌一年掙12億元南極電商的股價下跌,其實早有預兆。南極電商的前身,其實是家喻戶曉的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靠著保暖內衣做到全國第一。
  • 其實只不過是買了個「吊牌」而已!
    其實只不過是買了個「吊牌」而已!最近,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等中國知名品牌受到了媒體以及各個公眾平臺的廣泛關注,據稱,這些品牌撤掉了自己的工廠生產環節,充分授權了第三方工廠去生產,品牌的經營方式只剩下了「賣吊牌」的方式了。
  • 貼牌的南極人,質量跟得上嗎
    本報長沙訊 熟悉南極人品牌的消費者,恐怕要大吃一驚了——電商平臺上,這個牌子的產品多得像「雜貨鋪」,從內衣、枕頭到床墊、羽絨服、牛仔褲、甚至連按摩椅、暖寶寶、汽車用品都有。近日,長沙市民王先生花25.9元網購了10雙南極人男士襪,但到貨後發現,襪子品質與南極人品牌在他心中的地位不符。原來,他買到的很可能只是「正品吊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