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電商:靠吊牌躺賺,也因吊牌閃崩

2021-01-09 電商報

南極電商開年不利

2021年的第一輪寒潮,吹崩了做保暖內衣起家的南極電商。

從1月4日開市,到1月5日閉市,南極電商連續兩個交易日股票跌停,累積下跌18.93%。

這突如其來的跌停,讓人們將視線聚集到早先的造假傳聞中。

2020年,南極電商的市值從年初的200億元飆升至7月份的500多億。「毛利率高達91.58%堪比茅臺」、「電商巨頭」、「股價漲幅1.5倍」等標籤,讓南極電商一時炙手可熱。

但在股價暴漲的同時,質疑聲也出現了。

2020年6月底,市場關注到了南極電商存在的眾多疑云:多家南極人重量級店鋪不停更換經營者;公司上下遊供貨商、經銷商之間有難以解釋的資金往來,以及明顯的人事關聯等。

隨後半年,南極電商的股價便走上了下坡路。截止目前,其市值與2020年最高點相比,已經縮水將近一半。

最近,還有網友扒出了關於南極電商的一件往事。兩年前,某證券機構在路演時,談到了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舉了一個例子——南極電商。據說,做這份路演PPT的分析師已經被調離了研究所。

可能有人不理解什麼是體外循環造假,在此解釋一下。

此處的「體」,是指會計主體,也就是公司。一般來說,公司的活動只要跟錢有關,都要記一筆帳,而體外循環,就是沒記帳。

舉個例子,A公司從事某設備的銷售生意,有一天,一位供應商跟A老闆說,自己手裡有一批貨,可以便宜賣給A公司,也能保證賺到錢,但是開不了發票。

A老闆覺得這筆生意可以做,花10萬塊進了供應商的貨,賣給客戶之後果然還賺了10萬。

但是,A老闆吩咐公司的會計,不要把這筆帳記在公司頭上,就當作他個人跟公司借了10萬,現在把這10萬還給公司,另外10萬則留在老闆的卡裡。

造假傳言愈演愈烈,為了穩住投資者的情緒,南極電商目前已經推出了回購計劃。也就是說,公司出資賣股民手中的股票,並且回購價要比1月5日的收盤價(11.09元)高35.25%。

很顯然,南極電商想用「財大氣粗」的回購來證明:公司沒有造假,帳面上也有足夠的現金流。

造假傳言的源頭:南極電商的吊牌生意

一般來說,資金體外循環這種造假方式,如果做得足夠乾淨,是很難被察覺的。

在數千家上市公司中,南極電商為何成為了被懷疑的對象?這一切,還要從公司的經營模式說起。

提起南極人,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保暖內衣。

南極人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保暖內衣就是由它首創。當初,南極人拿下諸多國家級殊榮,請天王劉德華代言,品牌知名度飆升。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南極人發現自產自銷風險太高,賺的錢太少,於是賣掉了所有工廠,砍掉了所有生產線,徹底走上了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

也就是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你買到的南極人,都是由其授權的合作工廠生產的。

2015年,南極人改名「南極電商」,借殼新民科技上市。

靠著吊牌生意,南極電商活得風生水起,2015年和2016年毛利率分別為72%和87%,淨利率更是高達44%和58%。

從2016年到2019年,南極人的營業收入翻了8倍,達到39億元,其中,品牌授權收入翻了3倍,高達13億元,品牌授權的毛利更是達到了駭人聽聞的93%。

這超高的增速、逆天的毛利率,成為了南極電商的重要一點。

但品牌授權收入光明正大地擺著,毛利率高,也是情有可原。

我們再來看看南極電商的營業收入。

資料表明,南極電商會根據不同產品、不同經銷商收取不同的授權費,而這個授權費,主要按照經銷商賣出產品所實現的營業收入來計算,大概在3%-6%之間。

在這種模式下,南極電商授權的經銷商越多,產品賣得越多,南極電商賺得就越多。

如果你在電商平臺搜過南極人,你就會發現,從保暖內衣到鞋包,從電動牙刷到保險柜,萬物皆可南極人。

截止2019年年底,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 1113 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 4513家,授權店鋪 5800 家,較往年均大幅增長。

因此,南極人的營業收入增長快,同樣是有理可循。

說南極電商財務造假,尚無確鑿證據。

南極電商的躺賺,行不通了

在這次閃崩之前,「跌」是南極電商的常態,在筆者看來,這兩天只是跌得猛了點。

讓南極電商閃崩的,或許不是什麼財務造假,而是它一直以來的貼牌模式。

南極電商之所以能夠靠賣吊牌賺錢,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消費者的購物心態:同樣的商品,一個掛著南極人吊牌,另一個無品牌,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南極人。

這也是經銷商們願意花錢買南極人吊牌的原因。

為了把南極人這個牌子做大做響,南極人還斥重金贊助天貓雙十一晚會、投放高鐵廣告,在形象升級、跨界營銷等方面持續投入。

然而,南極人廣告做得響噹噹,商品質量卻讓人心慌慌。

南極人對經銷商的粗放式管理,讓商品的質量越來越差,口碑也是越來越差。

《南方周末》曾做過統計,2018年1年內,南極人的蠶絲被、內衣、童裝、捲髮器、按摩棒等產品,總共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消費者協會黑名單14次,幾乎每個月都上黑榜。

那時,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南極人存在的質量問題,如今,隨著眾多媒體對南極人的輪番曝光,南極人的貼牌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知曉,並且深受消費者詬病,以至於很多人一看到南極人,腦袋裡就浮現出「假貨」兩個字。

當消費者不買南極人的帳,經銷商們自然也不會買南極人的帳。

南極人的品牌紅利,快被消耗完了!

消費者的智商稅,收不動了!

南極人的躺賺,也行不通了!

這個冬天,你可能買了南極人的保暖內衣和羽絨被,或許質量還不錯,但如果你買了南極電商的股票,就要小心了,因為誰也不知道,只賣吊牌的南極電商還能走多遠。

作者:劉峰

相關焦點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讓南極電商閃崩的,或許不是什麼財務造假,而是它一直以來的貼牌模式。作者:劉峰剛剛進入到2021年,曾經的吊牌之「王」南極電商(002127.SZ)在四個交易日內股價便下挫25.7%,市值已蒸發超50億元。目前的南極電商市值僅為250億元,距離2020年年中的高點已經接近腰斬。
  • 「吊牌廠」南極電商的崩潰:完美的公司都值得懷疑?
    事實上,他們已經完全取消了生產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做起了品牌授權生意,並由此誕生了一個新名詞:「白牌」,實際上就是「賣吊牌」。 而南極電商卻能把品牌授權生意做到極致,成了國內」吊牌之王「。
  • 股價連跌4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截至1月7日收盤,南極電商下跌2.03%,報收10.16元/股,短短4個交易日,市值蒸發了86.4億元。南極電商陷財務造假疑雲就在南極電商遭遇股價連崩的時候,1月5日,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2019年一家證券公司的PPT,標題為「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舉出的案例就是「XX電商」。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南極人這個品牌應該很多人都穿過,即使沒有穿過,也一定聽說過。「保暖內衣」是南極人的明星產品,因為過硬的產品質量、高性價比和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南極人在短時間內火遍全國,在無數個冬天溫暖了很多消費者。
  •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又跌停!A股明星公募睿遠基金或被套
    文 | 楊萬裡 被媒體稱為「吊牌之王」的南極電商又遭到空頭攻擊。 1月12日,南極電商再次跌停,股價創下近11個月新低。截至午間收盤,南極電商股價為9.23元,總市值為226.6億元。
  • 財說| 股價腰斬,「吊牌之王」南極電商到底造假了嗎?
    記者 | 袁穎琪編輯 | 陳菲遐南極電商(002127.SZ)股價還在繼續下挫。截至1月7日,南極電商四個交易日內股價下挫25.7%,市值已蒸發超50億元。南極電商目前的市值僅為250億元,距離去年年中的高點已經接近腰斬。南極電商的管理層「坐不住」了。
  • 這個吊牌賣的是真猛
    南極電商的現金儲備那叫一個刺激。2018年還只有26.2%,2019年就飆漲到50.5%,簡直就是坐著火箭上升啊。雖然不穩定,波動很大,但年年都在23%以上,還算是可以。現金流量比率更加刺激。2019年從70.3%陡增至200.4%,一下子翻了將近3倍。突然賺進來這麼多錢,是吊牌生意太火,還是賣資產了?這個得搞清楚。
  • 只有吊牌是真的!你買的保暖內衣質量怎麼樣?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可能只是正品吊牌貨!近日有媒體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這個吊牌怎麼賣呢?僅靠商標品牌服務費2017年南極電商創造了5.3114億利潤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吊牌貨」質量有保障麼?
  • 恆源祥、南極人賣吊牌成營收支柱 「黑名單」背後的失控
    近日爆出的關於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等企業靠賣「吊牌」(品牌授權)生存的消息,讓保暖內衣在這個寒冬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張女士期望企業能夠藉此機會整頓品牌授權的「吊牌」亂象。   「不僅是南極人,包括金盾雅鹿、俞兆林、北極絨等服裝行業為主的品牌企業,都有『吊牌』的商業模式。」
  •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 是正品還是正品吊牌?
    南極電商的家紡經銷商大多集中在南通疊石橋市場,經銷商們大多是在市場上採貨,貼上南極人商標。北極絨、俞兆林、恆源祥也都是類似的操作方式。  大屏幕上,吊牌銷售數據實時滾動。銷售排行榜實時刷新,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銷售員加快了語速,「我們家吊牌最便宜,一萬起步,不看出廠價統統一塊二」。  在上海市天目中路,俞兆林公司的辦公樓也是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商們佔滿了所有的會議室。正值年底續籤的關鍵時刻,第二年的包銷任務量以及吊牌的單價是雙方談判的重點。  大約十年前,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都會給小編買南極人的保暖內衣恆源祥的羊絨衫。但是近幾年在商場上已經找不到這些老牌國貨的身影了,只能在淘寶上看到他們依舊活躍的身影。但是各家的價錢又各有不同,難辨真假。
  • 賣吊牌一年賺13億,揭秘這家公司的暴利模式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各類保暖用品開始在各大電商平臺火爆促銷,「南極人」這個曾被譽為國民品牌,廣受熱捧的保暖內衣更是隨處可見。然而,如今保暖內衣早已不是南極人的全部。在電商平臺只要搜索南極人三個字,除了保暖內衣,跳出來的商品有玻璃杯、兒童車、玩具、床墊、枕頭、紙尿褲、鞋襪、運動套裝、衝鋒衣、按摩椅、抽油煙機、甚至還有食品類的堅果、榴槤餅、蛋黃酥等等。
  • 以後買衣服也要小心了,繼南極人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
    同樣如果換做是購買的商品,如果有同樣的感受,大部分原因都是產品並非原來的工廠製作,而是由於開始賣吊牌,直接換了其他工廠製作了。就拿電商平臺上的一些床上四件套為例,搜索寶貝會發現裡面有好多南極人字樣的商品可以選擇,而且銷量都很可觀,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些他們十分信任的「大品牌」只不過就是一個貼牌而已,產品早已不是原來的南極人所生產的。
  • 買東西要小心 這些品牌原廠早關閉 只賣吊牌 不少人還被蒙在鼓裡
    其實,這是因為有不少品牌早就已經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只出售吊牌,所以我們購買到的很多產品並不是出自原廠。 關閉原廠,只出售吊牌這種現象,在服裝行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
  • 南極人「吊牌經濟」難持續
    記者查詢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稱:為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公司著重宣傳南極人的新定位,即「我的家庭品牌」,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南極人的產品已涵蓋內衣、男/女裝、母嬰、戶外、箱包、鞋品、家紡、小家電等家庭生活所需的諸多方面,提升消費者對南極人品牌的認知度。公司在多場景進行品牌推廣。報告期內,公司贊助了天貓「雙十一」晚會,同時投放了高鐵廣告。
  • 21記者實地探訪南極電商辦公中心:員工正陸續上班,稱經營正常。
    原標題:記者實地探訪南極電商辦公中心:員工正陸續上班 稱經營正常 摘要 【記者實地探訪南極電商辦公中心:員工正陸續上班 稱經營正常】作為電商概念龍頭股,南極電商新年兩個交易日天天出現跌停
  • 開年股價「閃崩」 南極電商開啟上市以來最大規模回購
    開年股價「閃崩」 南極電商開啟上市以來最大規模回購 2021-01-07 16:55:29 來源:中國商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 吊牌之王"又攤上事了?造假疑雲引證監會出手:已納入...
    南極電商驚動證監會!近期,南極電商股價大幅波動,市場上也出現公司可能存在財務造假的質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月15日表示,證監會已經關注到了這一情況,並已將南極電商的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範圍,督促公司發布了澄清公告,回應市場質疑,同時也要求年審會計師對南極電商2020年度財務報告進行重點審計。
  • 南極電商靠商標授權年收9億 缺乏質量支持南極人還能撐多久?
    事實上,早在2015年,南極人所屬公司南極電商(002127.SZ)就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停止了生產線,專注於做品牌授權服務、電商生態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柔性供應鏈園區服務以及專業增值服務及貨品銷售業務。
  • 突然閃崩 300億電商巨頭連續跌停 最慘「莊股」6天...
    如300億電商巨頭,遭「造假」利空傳聞,股價接連跌停。1月4日,A股公司南極電商開盤後閃崩跌停後;1月5日,南極電商開盤後又是直奔跌停;300多億的電商股,在連續跌停打擊下,1月5日收盤價11.09元,最新市值為272億元。這兩日,是南極電商加速下跌,在今年7月份達到24.41元高位後,股價一路下落。而近日,此前一份關於公司造假的研報再度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