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不成功,都習慣採用打罵式的教育方式,但是,孩子的幼小身體能不能扛受得住外力的暴力衝擊呢?
最近,陝西的一名8歲小女孩因為作業情況不理想,被自己的母親打了一巴掌。孩子大哭不止,父母氣消後內心有感到愧疚,於是拿了一包鳳爪安慰孩子。
孩子的哭聲確實變小了,開始吃起了鳳爪,媽媽以為就沒事了,可是沒過多久,孩子就開始出現頭暈嘔吐的現象。
媽媽還以為是鳳爪出了問題,趕緊將孩子送到了醫院。在醫院檢查之後,最後診斷為外力因素導致了孩子顱內損傷,直至死亡......
很多家長都會因為一時氣憤便採取打罵的形式,但是對於小孩子而言,有些地方是極度脆弱的,稍微不加注意便會出現問題,甚至是致命的傷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哪些地方不能打:
1.太陽穴。
太陽穴是人臉上的重要部分,過度的外力刺激會造成失衡的現象,對孩子的聽覺和視覺感受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不要總用自己的指頭戳孩子的太陽穴,這個習慣對於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2.耳朵
很多家長習慣了用擰耳朵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耳朵也是較為脆弱的,容易造成出血以及軟骨損傷情況,嚴重的話會影響傾聽力。
3.扇耳光
扇耳光是很多家長和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手段,都是在極端的心情下發生的。對於脆弱的臉而言,難以承受這瞬間的的力度,容易造成嘴角出血或者脖子扭傷情況。除此之外,有的人在被扇之後還會出現耳鳴的情況。
現在,調皮搗蛋的孩子成為家長管教上的一大煩惱,孩子犯了錯,一定要採用一定的措施才能讓孩子反思到自己的錯誤,避免下次再犯。
父母採取哪種方式最安全,也是最有效果的呢?
1.做家務
做家務是一種體力勞動,並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很多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總是扔東西,出現亂擺亂放的不好習慣,遇到這些問題,需要提高孩子的收納歸整能力,提高自理的意識。
所以,做家務是個非常好的選擇,通過對孩子家務能力的訓練,讓其明白打掃的難度以及重要性,便會避免隨便擺放現象的出現。
2.罰站
這是最簡單,也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可以訓練孩子的定力,提高孩子的反思的能力,古代就有面壁思過的習慣,其實也是罰站的方式。
3.沒收孩子的玩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遇到孩子犯錯情況,可以通過沒收玩具進行懲罰,讓孩子認清自己犯錯以後的嚴重後果,心裡有一定的界限感。下次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孩子自己就會思考能不能做,做了以後有啥後果這些問題。
該獎勵的時候就獎勵,該懲罰的時候也要加以懲罰,優秀的孩子是通過訓練出來的,應該從小就培養出孩子是非觀的能力,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都是需要家長進行指導和教育的。
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應該共同學習,之所以出現那麼多的打罵事件,主要原因還是父母的情緒控制力差導致的,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自己心態的調整。
今日話題:大家有什麼處罰孩子的好辦法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