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聆媽媽
人們總說「這世上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啊」,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父母真的不罕見,並且經常還打著教育孩子的旗號去「虐待」孩子,試問孩子得有多不懂事,才能讓父母將孩子打的滿身傷痕呢?
帶8歲女兒去檢查身體,醫生撩開衣服瞬間,爸爸猛抽媽媽一耳光
小王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在外地,每年都回不了家幾次,這也就造成女兒和自己並不親,但是小王還是愛孩子的,所以一旦回家勢必要與兒女親近個不停。
好不容易小王有了七天假期,馬不停蹄的回家去看女兒,在和女兒玩耍的過程中,女兒總說自己肚子疼,到了晚上的時候還連拉再吐,小王嚇壞了,連忙帶女兒去醫院。
可是妻子卻多次攔著,並說「沒事的,孩子就是吃壞肚子了,吃兩片藥就好了」,小王本來就對孩子愧疚,一看孩子這樣更心疼了,根本不聽妻子的,直接抱著女兒飛奔出去,而妻子看到這樣也只能跟上去。
到了醫院,醫生撩開孩子的衣服檢查,沒想到眼前的一幕讓醫生和小王都嚇壞了,原來孩子的身上滿身都是傷痕,小王立馬就打了妻子一耳光。
而妻子還在狡辯說是女兒不聽話,是在教育她,小王那時已經什麼都聽不進去了,只能心疼的抱起女兒對妻子說「馬上離婚」。
試問孩子得有多不聽話,做出多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才能讓一個母親對孩子下此毒手呢,這難道真的不是在虐待孩子麼?被父母打怕的孩子真的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麼。
父母的「虐打」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1. 害怕暴力,留下心裡陰影
從小就被父母打的孩子,很容易就會養成一個膽小懦弱,害怕暴力的孩子,小時候怕父母的虐打而變成一個聽話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因為他人的不高興或者是抬手一個動作,自然的產生條件反射。
2. 反抗父母,激起孩子的叛逆
父母經常打孩子最終只會造成兩個結果,一種是被打怕,還有一種是激起孩子的叛逆,孩子的膽子非常大,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父母打的有多狠,孩子反彈的就有多厲害。
3. 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雖然可以無條件的愛與原諒父母,但是孩子也是有感情的,當他感覺自己的感情得不到回報時,就容易由愛生恨,當初有多麼的愛父母,最後就會變成有多麼的怨恨父母。
孩子不聽話,父母這樣教育比沒有感情的虐打效果要好很多
1. 從小就給孩子建立規則感
孩子應該從小就教育,而不是在孩子性格已經養成之後父母再去教育,那完全是在亡羊補牢,一點作用都沒有。
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建立規則感,讓孩子擁有正確的三觀,這樣孩子就不會有長歪的機會,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嘮叨,孩子也會習慣成自然。
2.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會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能用大人的思維模式去看待孩子的想法與行為,有時候孩子不一定是錯的,很有可能是好心辦壞事。
就算孩子真的犯了錯誤,家長也可以寬容的理解孩子,並且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的父母才能教育好孩子。
小聆媽媽寄語
淘氣是每一個孩子都有的性格,但父母怎樣去面對孩子的淘氣才是真正決定孩子未來的,現在教育孩子已經不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了,畢竟現在的時代不比從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要更新,別讓孩子對父母的愛被一點點打沒。
你是在什麼情況下,動手打過孩子呢?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小聆媽媽,在這裡你可以發現一些實用和有意義的文章,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的問題,歡迎隨時來問,想要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
#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