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歲小男孩言言教英語的視頻在網上走紅,標準的發音讓不少網友覺得很震驚,有網友評論說,「我還不如一個寶寶」。3月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言言的媽媽曹女士,曹女士稱,從2歲起,言言開始接觸英語,至今詞彙量積累了有2000個左右。曹女士稱,言言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過程,主要是從iPad軟體中自學。對於視頻的走紅,曹女士表示沒有想過,錄製視頻一方面是一種記錄,同時也是想鼓勵言言多表達。
在熱傳的視頻中,4歲的小男孩言言站在一塊白板旁邊,板子上已經貼上了三張交通工具的圖片,旁邊寫著「A car」、「A Train」和「A plane」的「板書」。視頻開始,言言流利地開始上課,「Hi friends,nice to meet you again. This is Eric. Today, let’s talk about transportation.」接著,言言用英語講課說,我們每天都會用到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會把人或貨物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言言還會用筆指著白板,介紹汽車、火車和飛機的用途。
除了講解交通工具外,言言還有多段視頻在網上熱傳,包括言言講解動物、家具、不同的味道等。有不少網友看了言言的視頻後表示,4歲男孩說英語就溜得飛起,「我還不如一個寶寶」。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好奇,孩子是怎樣學英語的?家長有沒有特殊的教育方法?
3月4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言言的母親曹女士,曹女士稱言言從2歲開始學習英語,言言主要以自學為主,現在單詞量積累到了2000左右,但是家長也不會刻意逼迫孩子去學習,還是以興趣為主。
北青報記者看到,從去年1月份開始,言言媽媽就開始在網上分享言言的成長視頻。言言3歲的時候,他在鏡頭前開始照著書上的句子流利地朗讀英文。此外,言言還會在寫字板上寫些英語,比如「Eric is a boy」等。最開始時,言言朗讀英語的視頻只有幾百的點讚,而在最近,言言教英語的視頻已經獲贊20餘萬次。
對於言言教英語視頻的走紅,曹女士也直稱沒有想到,她說發布視頻一方面是記錄言言的成長,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培養言言的自信。曹女士稱,言言自己會知道有很多人給他點讚,也讓他很有動力。
對話
母親:孩子從學英文歌起步 沒上過輔導班
3月4日,言言媽媽對北青報記者說,言言從2歲接觸英語以來,主要以自學為主。言言在學習的同時,家長也在向言言學習,更有信心獲取新知識。
2歲起開始接觸學習英語
北青報:言言是怎麼開始學習英語的呢?
曹女士:最早的時候我們沒有阻止他接觸電子產品,從小的時候他也會玩iPad和iPhone,我們規定說一天可以玩半個小時。從2歲開始,他自己在上面玩遊戲看視頻,那時候發現他很喜歡一些英文歌,而且來回去聽,每首歌能聽10遍、20遍,單詞和用語都是從英文歌中學到的,包括表達自己的一些感覺都是從英文歌中學到的。
北青報:聽的英文歌多了之後,言言會不自覺開始說英語?
曹女士:剛接觸英語是以聽為主,差不多有2、3個月的時間。另外他聽的時候我也會注意到他在學什麼歌,他不聽的時候我也會唱一下,他也會蹦出一些歌詞,我會鼓勵他說出來,培養他的自信,他也是因為這個特別喜歡學英語。
北青報:現在言言英語水平怎麼樣了?
曹女士:從他開始喜歡到學英語,很快就積累了1000個單詞量,現在詞彙量在2000左右,我們不會逼迫他去學習,還是以興趣為主。
沒有系統學習也沒有帶孩子上過輔導班
北青報:家長有沒有刻意教他學英語?
曹女士:其實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會跟他溝通說,每天看15分鐘英文和歌曲等,他也會這樣做,但是沒有系統的讓他學習。在他3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出差,回來之後他就說媽媽我會寫26個字母了,他寫的是歪七扭八,但是一口氣就把26個字母寫出來了,那時候我就意識到所他會寫字母,應該就會寫單詞了。我也會注意會把字母拆開跟他講,比如apple,會說a-p-p-l-e等,讓他知道這個單詞由五個字母組成。
北青報:有沒有帶他上過輔導班?
曹女士:沒有,輔導班也去聽過一些,但言言這個年齡層太小了,沒有辦法去上輔導班,機構也會說可能年齡不太合適,我就自己在家做一些學習計劃。他會自己去學、去讀,完成後面的,很多都是他自己學習的。
北青報:言言自己還是非常願意學習的?
曹女士:他比較好的一點是,他會自己把學習和玩融入到一起,他不會認為是在學習,他會認為學習也是在玩。他小的時候我們在跟他玩的時候也會注意引導,比如分類、識數等等,他模仿能力很強。
感謝孩子讓家長也有學習動力
北青報:怎麼想到要把言言教英語的過程拍成視頻?
曹女士:從他小的時候我們一直給他記錄,後來就把他的視頻發到網上,當時是想記錄他的成長。另一方面,言言不是特別喜歡跟人接觸,有些害羞,但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也會培養他的自信。
北青報:有的視頻裡面會有言言介紹通過App學習英語,是否只是在做廣告?以後會不會考慮商業化內容?
曹女士:我覺得是看怎麼運用自己的資源,如果能利用好這些資源會變得更加優秀。我也會跟言言講,如果付出了勞動的話,就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這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掙錢的工具,不會強迫他做不喜歡的事情。
北青報:有沒有想過視頻會紅?
曹女士:完全沒想到,我自己沒覺得有什麼。我的英語只是過了四級,但是通過這個例子,希望讓大家看到,家長不要給自己暗示覺得我英語不好不能教孩子,而是通過孩子的興趣也能激發家長學習的潛能,這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其實我也是感謝孩子,應該是我學習他,更有自信和動力獲取新知識。
(北青報記者 郭琳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