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臉太圓造成產婦難產被側切,不想「挨一刀」,孕期做好4件事

2021-01-08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一說到分娩,很多寶媽都是心裡發怵的,怕疼更怕生不出來,對自己特別沒有信心。前不久剛生了寶寶的髮小告訴我,當時要不是婆婆在裡面陪著自己,可能堅持不下來會選擇剖,她說自己打無痛的時候牙都開始打顫,一方面是產房有點冷,一方面是緊張害怕。

還說生的時候孩子被卡住了,難產,醫生只好給她側切。孩子出生後,性別女,重量是7斤3兩。第二天發小就在朋友圈曬出了照片。

看到照片的第一反應,這孩子臉真圓。而她被卡住的地方不是頭,而是臉,顴骨的位置。

其實自然分娩的時候,媽媽的骨盆是一個關鍵,對寶寶來說是第一道坎,如果這道坎過不去,就說明是頭盆不稱,產婦宮口也會開得慢,多數產婦就會被醫生告知需要剖腹產。

如果第一道坎過去了,剩下的就是考驗產婦的宮縮、肌肉張力以及產婦的體力了。這三者有一個不合格,就可能會拉長第二產程的時間,醫生可能會採取一些措施。

但是沒有一個寶媽生孩子不疼的,即使打了無痛,因為寶寶自身是有體積的,還記得之前看到一個比喻,說生孩子就像從鼻孔裡擠出一個西瓜,而寶寶可沒有西瓜那麼圓潤,所以難免會有卡住的地方,所以醫生看到情況不是很好時,就會給產婦側切,以防發生不易控制的撕裂。

你還記得你家寶寶是哪裡被卡住的嗎?

大部分寶寶被卡住的地方也就兩個,多數情況是只要這兩個地方過去了,產婦也就沒那麼痛苦了。

☆孩子的頭

一般來說,分娩時,醫生告訴你「看到寶寶的頭了」也就是說離勝利已經很近了,因為新生兒的頭都是很大的,基本和肩膀一樣寬,只要寶寶的頭出來,後面就不需要寶媽用力了。醫生也會強調產婦不要用力,否則容易造成撕裂。

☆孩子肩膀

有的寶寶肩膀比頭還寬,之前有看一個案例,孩子一出生,肩膀就脫臼了,那就是因為寶寶肩膀卡住出不來,情況又比較危急,醫生之後把寶寶胳膊掰開,雖然手法比較殘忍,但這也是為了給孩子保命才這麼做的,所以,孩子肩膀也是一個容易被卡的地方。

當然也有個別特殊的,比如孩子的顴骨被卡住

這個就是我發小出現的那種情況,孩子額頭出來了,但是臉蛋那邊卡住了,因為孩子的臉型仿了爸爸,爸爸就是個圓臉,顴骨往兩邊擴而寶寶又相對胖一些,所以臉看起來圓圓的,臉蛋部位就成了整個頭部直徑最大的一個部位,所以會被卡住。

遇到這種情況,醫生還是會先穩住產婦,不讓產婦用力,看情況可以輕輕用力,還是出不來的話,就會側切了。

很多寶媽都會害怕側切,那麼如何避免挨這一刀呢?方法還是有的,準媽媽要做好4件事。

①孕期控制體重

通常在孕期的時候會注意飲食的營養,但是吃得太多太好,準媽媽長得胖不說,寶寶也會大,這就容易造成難產。

一方面是產婦肥胖的話,通常體力不佳,而且禪道會更擠,另一方面是寶寶太大會被卡住,產婦也會更疼。所以孕期要控制體重。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只不過孕婦適度運動即可,不要過量。

②孕期做盆底肌鍛鍊

很多準媽媽總是忽略盆底肌鍛鍊的重要性,更有一些認為是產後才需要做的。其實,在孕期就應該堅持鍛鍊,況且盆底肌鍛鍊不費時間不需要停下手中的事,哪怕自己在工作中也可以鍛鍊。

具體怎麼鍛鍊,就想像自己小便時突然憋回去的那種感覺,也可以是大便時夾斷的感覺,跟提肛運動有些相像,準媽媽平時坐著、躺著閒來無事都可以做一做。

這樣鍛鍊的好處是為了讓盆底肌的肌肉力量增加,更是為了讓盆底肌更有韌性,彈性更好。自然分娩時,當然是韌性更好的盆底肌不容易撕裂啦,所以能從一定程度上避免側切。

③學會發力

等待開指的過程為第一產程,在第一產程的時候,不要大吼大叫,宮縮來臨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頻率上,實在忍受不了,選擇無痛,這可以從很大程度上緩解疼痛,讓產婦能在第一產程的時候好好休息,睡個好覺,為第二產程發力時養精蓄銳。

第二產程開始發力的時候,不要盲目,感覺到疼了,短促呼吸幾次,然後深呼吸,憋氣向下用力,醫生會告訴你像拉粑粑那樣用力使勁兒,如果可以很好地掌握用力方式,通常兩三個回合孩子頭就能出來。當然,這孩子要產婦的產道條件。所以,也要關注一下產前評估。

④選擇合適的分娩體位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讓產婦採取仰臥位,這也是一種默認的體位,這種體位方便醫生觀察胎兒和產婦的情況,也方便醫護人員必要時可以及時採取措施,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這樣可能會讓產婦的產道變得狹窄,除此以外,子宮還會壓迫大血管,不是很好。

如果產婦採取仰臥位實在難分娩,可以向醫生提出變換體位,一般還有蹲位、坐位、跪式、半臥位,可以聽聽助產士和醫生的建議,畢竟他們經驗豐富。

當然,準媽媽也不用特別害怕側切,因為大部分自然分娩的產婦說自己在分娩的時候,感受不到側切的疼痛。所以,心情放鬆一些,默默的等待與寶寶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天吧~

相關焦點

  • 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為什麼順產會挨一刀呢?常見原因有這幾個
    文|墨媽育兒堂很多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們,在聽過來人講述分娩的經歷時都會聽到順產也需要挨一刀,這時媽媽們就會納悶了,剖腹產要挨一刀很正常,為什麼順產也需要挨一刀呢?還有很多準媽媽對順產切一刀的恐懼程度已經超過了剖腹產,其實呀順產所切的這一刀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今天我們就說說順產「切一刀」的那些事~揭開這「一刀」的神秘面紗!
  • 側切和直切有啥不同,為啥老外更願意直切?看完分析,總算明白了
    女性生娃是一件很偉大的事,對於每一個女性來說也是一份職責,但這背後所付出的代價,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是無法體會到這其中的不易。執筆:周瑤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很多順產寶媽不免有些鬱悶,選擇順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為不用挨刀子,萬萬沒想到最終還是逃不過側切,聽過側切你聽過直切嗎?你知道它倆的區別是什麼嗎?
  • 側切為啥不能打麻藥,不是醫生「不近人情」,終於明白了!
    一方面經過擠壓過程,胎兒更健康,另一方面產婦也不會因為剖腹產而元氣大傷。但是現在多數孕媽的夥食都不差,直接導致寶寶個頭不小,就算不用剖宮產,順產時也可能會面臨「側切」的問題。因此很多寶媽會說反正都是「挨一刀」,還不如直接「剖」,啥也不知道娃就生出來了,多好!雖然都是挨一刀,但對媽咪來說,這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呢。
  • 寶媽順產側切後第一次下地,一組實拍圖令人唏噓,網友:為母則剛
    這幾張圖片是寶媽順產側切後第一次下地的情形。很多人看到寶媽的造型以及表情後心情都非常的複雜。因為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直接地感受到這位寶媽的不容易。在照片中可以看到寶媽一邊扶著自己的肚子,一邊扶著自己身邊的床,好讓自己能夠順利地走動。但是在整個情形的過程中似乎看起來非常的不容易,而且在每一張照片中都能感受到寶媽的神情是十分痛苦的。不僅如此,很多人還觀察到這位寶媽的外形。
  • 做好這四件事就能放心洗,寶媽牢記
    因為夏季天氣悶熱,婷婷一直想去洗一洗頭髮洗個澡,這個想法剛一說出來就被媽媽拒絕了。還舉出來自己朋友張阿姨年輕時候坐月子洗頭髮洗澡身體受了涼,肩膀和手腕一直疼了很多年的例子。眼看媽媽一直堅持,婷婷也只好作罷。30天後,婷婷終於可以洗頭髮了。可是她發現自己的頭髮已經全部打結在一起,怎麼梳都梳不開,使勁一拽掉了好幾把。扒開頭髮仔細一看,頭皮裡面長了一片一片的粉色疹子。
  • 產婦孕期有這4個表現,說明血糖已超標,為了寶寶健康要及時控糖
    文/胡胡育兒日記女性生孩子是一個既辛苦,有具有一定風險性的事情,產婦從懷孕到生要經歷十個月的待產孕育,在這十月懷胎的過程中,產婦過得並不輕鬆,要經歷一系列的不適狀態,是很折磨人的,產婦不僅要忍受不適的妊娠反應,還得忍受隨著孕肚的不斷增加,帶給自己的不便和疼痛感。
  • 會陰側切該如何護理,怎麼判斷傷口是否感染
    在實際分娩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側切率仍然居高不下。作為專業母嬰護理人員如何護理會陰側切的產婦呢?英國產後護理專家皮普·瓊斯建議您這麼做。 會陰側切多久恢復? 一般會陰側切在術後的一周左右就可以癒合。
  • 孕期想避免胎兒「畸形」?孕媽做好3件事,助你安心接平安寶寶!
    孕期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一個既漫長又幸福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間段裡,孕媽媽將孕育出一個小生命。在孕期的時候,因為身體中的雌激素發生變化,很容易讓孕媽媽過於擔心寶寶是否健康。每個孕媽媽都希望自己的胎兒能夠健康平安的出生。
  • 這5件事產婦媽媽說什麼也忘不掉,你中了幾個?
    順產讓媽媽感到的疼痛的那些事分娩過程中,讓產婦媽媽們感到疼痛難忘的事情,並不是生娃的瞬間,而是生娃前後的這幾件事。1. 內檢所謂的內檢,就是醫生用手來測量產婦媽媽宮口打開的寬度。這件事讓產婦媽媽感到又羞又痛,尤其是宮口才開到2~3指的時候,醫生的手往往比較用力,媽媽會感到特別疼。2. 宮縮、開指宮縮的疼痛,是順產過程中最漫長、最難捱的。
  • 不想羊水早破,在孕晚期有4件事不要去做,孕婦要留意
    尤其是在孕晚期,很多胎兒可能會提前預產期出生,這就需要孕婦做好充足的準備。臨近分娩的時候,很多孕婦會出現破水的情況,如果羊水流出的太多的話,胎兒就會有缺氧的危險,所以孕婦要儘量避免發生這樣的事。如果不想羊水早破的話,這4件事孕婦就忍住別做。1. 劇烈的運動相信多數的孕婦都知道在孕期是不能做劇烈運動的,而且也是這樣做的。
  • 為什麼剖腹產都有麻醉,而側切縫針卻不打麻藥?原因竟這麼簡單!
    其中順產的側切,也讓很多產婦直呼不敢想像。那麼為什麼剖腹產都有打麻藥,而側切卻是生生縫起來而不打麻藥呢?側切,是由於產婦在順產分娩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胎兒降生對會陰採取的一個小手術。同時也能有效地預防由於生產時用力過猛時帶來的撕裂,因為相對於撕裂而言側切更容易護理,好得更快,所以在生產的時候醫生會根據胎兒的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側切。朋友小燕生產的時候就被側切了,因為孩子的胎頭比較大,生產遇到了困難。她說因為當時肚子太疼了,醫生給她進行側切的時候,她都完全沒有感覺。等到給她縫針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醫生給她側切了。因為沒有打麻藥,所以會比較疼一點。
  • 坐月子時4件事做好,產婦身體會恢復更快,不會留下「月子病」
    子宮健康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月子中女性身體較為虛弱,分娩的損耗讓女性元氣大傷,這時候如果沒有做好產後護理,那麼很容易導致女性身體出現問題。在月子中,如果女性過於疲勞,或者是生產時胎兒過大,或者是產前女性就有便秘、漏尿等狀況,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子宮脫垂的情況發生。坐月子女性一定要做到下面幾點。
  • 懷孕千萬別再做這4件事,會增加胎兒畸形風險,孕媽總忽視第三件
    因為有了產檢,醫生能更好的判斷產婦的身體狀況和胎兒的動態,孕媽媽也能通過產檢的方式提前和孩子見面。前不久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小麗孕期的每次產檢都沒有落下,而且檢查結果也都挺理想,但就在孩子出生後,這件事對小麗的打擊可不小,孩子是唇顎裂。唇顎裂屬於胎兒畸形的一種,一般在23~36周,檢出率為89.66%,如果及時發現是有權利決定是否終止妊娠。
  • 順產雖「又好又快」,但是4大「壞處」也令人頭疼,孕媽最好悉知
    文|全文共175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順產,可謂是相對科學的一種自然的分娩方式。很多人對於順產的理解就是「瓜熟蒂落」。順產不僅對胎兒有好處,對於產婦產後的恢復也會相對快一些,所以很多產婦會傾向於順產。檢查過後只要符合順產要求的,醫生基本上會建議產婦順產,因為相比較剖腹產而言,順產也的確是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尤其是在以下幾點:順產那些「又好又快」的優勢對產婦本身的身體損害更小一些順產作為最自然的一種分娩方式,正常的生產過程當中出血量比較小,子宮和身體不會受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 明蘭小娘因吃太多而難產?孕期該怎麼吃才最好?
    不難推測,孕期飲食無節,造成衛小娘腹中胎兒過大,加上古代接生水平有限(劇情裡,林小娘還把唯一的接生婆支開了),造成了母子俱損的悲劇。換到現在,這就是一起「巨大兒」引發的難產。雖然醫療技術進步了,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巨大兒」(出生體重高於4kg)仍然是讓產科醫生頭痛的現象。不能進補過度,那麼孕期怎麼吃才能保證胎兒健康又好生?增重多少算是「合適」?
  • 新生兒體重4斤6斤8斤差別大,醫生表示:關乎健康和顏值
    原因是表妹長得漂亮,表妹夫長得也是一表人才,可寶寶卻臉像拳頭大,滿臉皺巴巴,像個「小老頭兒」。我看了告訴她:「你家寶寶才4斤多,所以脂肪少,看著皺巴巴的醜,以後多補充點營養,長開了就好看了。」但是,表妹仍然滿臉愁容,生怕以後閨女長得醜。後來,醫生來查房,表妹就問她寶寶體重有像她家寶寶這樣4斤多的,也有6斤和8斤多的,有什麼區別呢?
  • 「保大還是保小」,這位產婦的一番話讓人淚目,網友:人間清醒
    文/紅樓無夢前兩天看電視劇,看到這樣一個情節:王妃分娩時難產,接生婆慌慌張張地跑去問王爺,是保大還是保小。看到這裡後我瞥了一眼在沙發上玩遊戲的老公:要是我以後生孩子難產,你是保大還是保小啊?老公馬上說,這還要問嗎?當然是保你啊。我不能想像我的生活裡沒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