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寶寶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提起它,很多人就會想到的是喪權辱國、腐敗無能、軟弱苟且。
的確,自鴉片戰爭起,清朝政府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入侵,籤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讓中華民族飽嘗了從未有過的屈辱。
然而,當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用理性的思維重新審視這個王朝時,就會驚奇的發現,雖然它很不堪,但它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和發展,卻有著深遠的影響。
有興趣的小夥伴,就請跟隨小高老師的腳步,去盤點一下,這個統治中國近300年的封建王朝的是非功過。
功:
一.真正意義上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1.消除了鄭氏集團在東南的割據勢力,收復了臺灣。
2.消除了明朝對西藏實行羈靡統治、但卻無實控能力帶來的不利影響。(羈靡統治:用軍事和政治壓力加以控制,同時以經濟和物質利益予以撫慰。除在這政治上隸屬於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義務之外,其餘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
3. 歷經70年,消滅了彪悍的準噶爾勢力,收復了新疆。使得這塊曾隸屬於中央王朝,但後來又被其它勢力掌控的土地,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
4. 降服了內、外蒙古,化解了幾千年之久的邊患。使蒙古自此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中,從基本上奠定了北方版圖。
5. 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取得了中央政權對西南邊疆地區的穩定統治,為邊疆地區的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清朝極盛時期,國土達到了1316萬平方公裡。即便是清朝滅亡時,領土面積仍有1135萬平方公裡之多。
二.對於中國人口數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入主中原之初,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滿族統治者曾經大肆打壓漢人。但之後的幾代君主卻致力於團結蒙、漢力量,大力發展民生。
滿清政府為了減輕下層百姓的負擔,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取消了人頭稅,改為根據耕地面積確定稅額。
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中國人口出現爆炸性的增長:建國初期的人口只有約5000萬左右,可是到清朝滅亡時,全國人口已達4億多,佔世界人口40%以上。
大清王朝,為中國成為人口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促進了各民族文化上的融合
1644年滿清入關,滿族的森林文化成為主體文化。對待中原地區其他文化,清廷有三種選擇:
1. 完全滿化,排斥儒家文化
滿族有獨立的語言——滿語,滿族人喜好騎馬和射箭,統治者將這兩者統稱為「國語騎射」。清廷可以選擇強調國語騎射的唯一性、同時限制、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但是這樣的話,將會產生嚴重的文化斷裂。
2. 完全放棄滿族文化的「國語騎射」
這樣做的結果,是滿洲八旗喪失了漁獵民族的進取銳氣,滿洲文化被完全「溶化」。
3. 實行「一主多元」的文化政策
即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各民族多元文化並存,從而使各族文化和諧統一。
最終,清統治者選擇了第三種。
而事實證明,這種選擇是正確的,否則,就難以出現後來康乾盛世的局面。
四.對官話(普通話)的推廣功不可沒
漢語有一個明顯的弊端,那就是方言眾多,難以溝通。差別大的地方,甚至只能用筆談。
1728 年,雍正皇帝在與群臣議事時,發現廣東、福建兩省官員操鄉音而「不可通曉」。於是下達正音上諭,在官員中全面推廣以北京話為標準的「官話」。
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最終將「官話」確定為國語,《學堂章程》中明確規定:
「茲以官音統一天下之語言,故自師範以及高等小學堂,均於一科內,附入官話一門。」以「期於全國語言統一,民志因之團結"。
這一舉措,為現代普通話的推廣和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學術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大一統氣勢
出現了許多總結性很強的文化彙編典籍,如《四庫全書》、《康熙字典》、《全唐詩》等。
此外,在文學領域也出現了全盛的局面。文人小說正式取代了彙編小說,主要的代表有《紅樓夢》、《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和《老殘遊記》等。在詩詞方面,清朝的成就也遠遠超過了明朝,僅次於唐宋,散文和戲劇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過:
一. 閉關鎖國
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同時,也為了防止被統治階層受到外來的影響而覺醒,清朝統治者不惜閉關鎖國,限制人民的對外交流。
同時實施海禁制度,將沿海的居民向內地遷移數十裡,而且規定沿海的民眾不能擅自出海,同時還規定商船不得與外國通商。
這些政策,導致國家的經濟發展陷入停滯,外界先進的思想、技術和文化也無法及時地傳入中國。
閉關鎖國,是造成中國在近代落伍於其他世界先進國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文字獄
為了強化集權統治,政府大力推行文字獄。在文字獄的高壓下,廣大知識分子無所適從,從而放棄了對發明、創造的探索。
眾多的文字獄,製造了數之不盡的冤案,遏制了言論,使得很多文人志士受到牽連,並且造成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典籍的毀滅。
清朝的文字獄,對後續的社會及文化發展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三.籤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清朝滅亡的72年間,清朝政府一共和外國政府、外商、國際組織籤訂了1175份不平等條約。
這些條約涉及的國家,主要有俄國、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丹麥等國家和國際組織。條約內容主要是割地和賠款。
例如,著名的中英《南京條約》規定:
1. 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2. 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
3.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中國東南沿海門戶洞開;
4. 取消舊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
5. 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鴉片戰爭,是中國人民後代子子孫孫永遠不會忘記也不應該忘記的一段歷史。
清朝,幾乎是馬不解甲地徵伐了一百餘年,從順治到乾隆歷經4位皇帝,經過滿漢聯軍的英勇戰鬥,終於將大東北、大西南、大西域、漠北等等,幾乎是歷史上所有中華文明到達過的地方,全都囊括在了一起。
從此長城內外與大河南北共奉一主,再無攻殺。清朝皇帝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同時統領中原、大漠、西域、江南和西南的統治者。
它雖然有著盛極一時的康乾盛世,但是民族壓迫政策、強制剃髮易服,這些歷史汙點,以及文字獄、閉關鎖國這些歷史罪過,再加上晚期遇上了工業時代的西方,而做出的割地賠款,使得它幾近滅國。
然而,當我們拂去歷史沉重的灰塵,從中國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清朝無疑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朝代之一,它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傳承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說白了就是:壞事兒沒少幹,好事也幹了不少。嘿嘿!
你的轉發便是最大支持
作者簡介:高寶寶15歲寫小說,38歲考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經驗。一手把女兒培養成港大一級榮譽學士及倫敦大學教育碩士。讓她溫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