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貓之城》:貓咪教會了如何去愛,每個人都甘願做它們的守護者
要說為何看如此冷門的一部電影,那還不是因為非常的喜歡小貓咪。然而在看了影片裡面的伊斯坦堡人對貓之後,才發現自己對於貓的愛是有多麼的淺顯,他們是整一個城市的人都非常的喜歡貓咪,就在路上,你都可以隨意見到貓與狗肆意在陽光底下打滾,並且人們都不會去做出傷害他們的舉動,行人走著走著可能就會去摸撫摸一下他們,他們對於貓和狗愛的方式是很極致的,覺得貓有著和人一樣的權利。
他們並不提倡在自己的籠子裡面去養寵物,所以,如果去過那邊旅遊的人會發現,貓咪可以安心的在各種商鋪或者街道裡面來來去去,想跑哪就跑了,相當的瀟灑,可以說城市裡面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它們的主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很愛惜這些小動物,並不會像國內那樣做出一些毆打或者煮來吃的行為。而且,街上的那些小商販在門口都會放一些貓糧以及水在門口,以待這些可愛的小貓咪過來取食,這樣的情景說實話,感覺只有在電影裡面看見,然後這卻是真實發生的情況。
這個電影可以說更像一部紀錄片的方式,講述了伊斯坦堡人與貓的各種日常,也反映了他們與貓之間各種形形色色的故事,從一些普通的居民區切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品種的貓,或者許多性格的貓,也正反映了這個城市的多樣性,貓與這座城市共處了幾千年的時間。所以他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著自己羽貓那一段不可分離的羈絆,在這個城市,貓並不是像我們常見的一樣依賴人們,反而是我們要靠著貓這種精神食糧,去覺得明天更加的美好。看到這些小貓咪,反而自己就有動力了一樣。
所以許多人看了這部影片以後,都紛紛想去這個城市走一走,也有很多人調侃到,這部電影簡直就是城市的宣傳片,如此的吸引人,然而這種吸引其實也是他們一直流傳下來的習慣所在罷了,只是在我們看來是相當的獨特的,可是在他們的那些人群當中,這其實已經是成為了一種日常。可以將城市與貓,人與動物之間如此完美的結合起來,這其實也反映出來了另一種問題,就是人和動物其實是可以相處的這麼友好的,這個問題其實就在我們地球的另一端我們是不是會感覺到有一點羞愧呢?
影片裡有這麼一句話就是,如果和小動物都相處不好的話,那麼談何與人相處呢?可見他們對於小貓咪們的保護那是相當的有愛的。街上有一隻可愛的,黑白貓,認不出是什麼品種,可是兩對尖尖的耳朵和碧綠色的眼睛,懵懂的望著伊斯坦堡的街道。每一隻貓都不知道是如何的出生,也許海風吹過。小貓咪就這麼睜開了眼睛,他也就到來了這個新的世界。不過其實,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們也無法知道,每一隻貓都不知道他們是從何而來,同樣離去的時候,你也不會知道。
所以當地的人,並不喜歡去把貓咪當成自己的家寵去圈養著,喜歡貓咪原版的模樣,他們是缺少了一種寵物與主人之間的關係,可是卻能最大程度的給他們自由。或者說就像人類一樣,你想去哪裡那就去好了,沒有人會阻攔得了你。即使餓的的話,街上還會有好心人為他們備好各種貓糧與水,這真的和一個人非常的像,甚至比人類還要更加的自由。所以他們可以很無憂的成長,這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成長到了而立之年。
貓咪都相當的喜歡喝牛奶,喝一口牛奶,吐一下舌頭,動作輕盈的離去,展現了優雅的步伐,其他的貓也的都過著這種憂慮的日子,他們並不怕自己的情人被搶,不過,卻還是有著爭地盤的各種吵架,打傷了可以直接去獸醫那裡,還會幫你綁上各種繃帶呢,或者可以找商販的那些主人去玩耍。
貓咪在這部影片裡更多的像一個放蕩的浪子。也正是這個城市的允許,他們活得甚至比人類更加的愜意,這簡直就是比人們更幸福的一種理想狀態。倘若商鋪裡面的主人不給它進來的時候,有些貓咪就會在外面一直等,好像就是一直要達成目標那樣,這也是給了貓相當多的主權,才讓他們有如此大的膽量。
對於這個城市裡面的人,貓咪可能不僅僅只是一種可愛的動物而已,更多的是類似於一種信仰。他們有提到過,是貓咪才教會了他們怎樣去表達愛,或許對於斯坦布耳的人來說,貓咪的意義可以說早就大過了一隻寵物。儘管這些小貓的心裡在想什麼,人類其實是不知道的。可是他們還是照樣活得每天都相當的快樂。其實這個城市裡的每一天,可能都會這麼無限的去這麼循環著,你也不知道貓是從何而來,甚至不知道離去的時候會是以怎樣的一個狀態, 一切事都是無意義,或者是沒有盡頭的。每一個片段,其實都可以等於靜止一樣。
不過,在這座城市裡面,其實也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人生不也是如此嗎?你沒有帶走什麼的出來,最後還是帶不了什麼東西回去,而貓也有那些形狀不同,姿態不一樣品種,這的貓咪不也就是代表著我們嗎?只不過可能更讓我們羨慕的是,他們其實更加的自由與悠閒。貓咪是相當有撫慰人心靈的。那份柔軟的力量,就算一天工作了,感覺很辛苦的話,摸一下貓,吸一下貓咪,整個人的心情都會好了。
所以看了這部影片,可能也沒有什麼地方比得上這一個城市,懂得更加珍惜這些貓咪,這是一個懂得如何讓貓最好的成長的城市了吧,不得不說,貓咪在這個城市裡真的是相當的幸福,每一個人都甘願做他們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