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韓戰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拉開帷幕。志願軍15軍全體將士在異國他鄉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因此15軍湧現出不少英雄人物,除了家喻戶曉的黃繼光和邱少雲,15軍中還有很多無名英雄。
全國尋找的一級戰鬥英雄
20世紀80年代,全國所有的媒體都先後發表了一條消息:一位失散了30多年的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終於被原部隊找到了,他就是柴雲振。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柴雲振曾帶領十三名戰士在二十分鐘內攻下美軍三個山頭,僅他一人就殺敵近百人。
說起尋找柴雲振,就不得不提一個叫李天恩的人,他曾是志願軍15軍的戰地記者,後來部隊首長請他來撰寫15軍的軍史,並特意囑咐他,一定要找到英雄柴雲振。原來,自志願軍總部授予柴雲振一級戰鬥英雄勳章後,一直沒有人來領,部隊也不知道他的下落,他是犧牲還是健在?他的家鄉又在哪裡?一系列的問題讓柴雲振的下落成迷。
李天恩當年曾在朝鮮與柴雲振的戰友聊起過他,據李天恩回憶,十五軍在朝鮮戰場上是支響噹噹的部隊,柴雲振所在的一三四團八連是其中的一個英雄連隊,就是這個連隊,在後來的上甘嶺戰役中堅守坑道作戰34個晝夜,斃敵千餘,八連有一面帶有381個彈孔的戰旗,至今還保存在軍事博物館裡,被譽為「上甘嶺特功八連」。
以一敵百,樸達峰的英勇戰鬥
在參加上甘嶺戰役之前,這支部隊曾經在樸達峰打過一次漂亮的阻擊戰,柴雲振就是在樸達峰阻擊戰中成為英雄的。樸達峰位於金化西南30多公裡處,地勢險要,處在敵人進犯金化的必經之處。1951年5月28日拂曉,美軍在重武器的掩護下,開始了進攻。一三四團與美軍激戰了五天五夜,雙方傷亡都很大。
面對敵人的重武器,志願軍有些難以招架,丟掉了兩處陣地。眼見美軍已經到了一三四團三營前沿陣地,情況十分危急,營長武尚志將全營剩餘官兵全部投入戰鬥,拼死抵抗。同時命令八連七班班長柴雲振帶領9名戰士出擊,一定要搶回被敵人佔領的兩處陣地,把敵人進攻的口子紮上。柴雲振毅然接受了任務,他帶領士兵們英勇奮戰,兩個山頭先後被奪回,隨後柴雲振就率部堅守陣地,打退了敵人的數次衝鋒。
到了第七天上午,七班幾乎拼光了,只剩柴雲振一人堅守陣地,彈盡糧絕的他從敵人的屍體上撿回幾隻衝鋒鎗和半箱手榴彈,隨時準備迎擊敵人新一輪的進攻。沒過多久,敵人就組織了一個排的敢死隊,向柴雲振撲來,柴雲振利用地形開展反擊,他端起槍,向敵人瘋狂掃射,將成捆的手榴彈和爆破筒扔向敵群,到中午時,彈藥終於耗盡。
柴雲振端起刺刀,嗷嗷叫的和衝上山頭的敵人展開殊死搏殺,此時的柴雲振已經殺紅了眼,凡是眼前看到的東西直接一刀就刺過去,不知過了多久,他眼前只剩最後一個敵人了。但經過一上午的搏殺,柴雲振的體力也已耗盡。然而,他還是拼盡最後的力氣,把刺刀刺進了那個比他塊頭大得多的美國士兵的胸膛。就在同時,敵人的刺刀也刺穿了他的腹部。隨後,志願軍增援部隊趕到,但人們再也沒有見過柴雲振。在陣亡官兵的名單中也沒有找到柴雲振的名字。
中朝兩國領導人掛念的英雄
1954年部隊回國後,組織上開始尋找柴雲振的下落,部隊根據一份花名冊,給柴雲振所在的縣政府發了一份調查函,但縣政府的回函卻讓人大失所望,說縣裡沒有這麼一號人。後來,部隊經過幾次整編,駐地也不斷變動,尋找的難度就更大了。
到了1980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到北京參加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活動,鄧小平會見了他。談起30年前的那場戰爭,金日成代表朝鮮向中國表示了感謝,他還向鄧小平打聽起原志願軍十五軍的戰鬥英雄柴雲振。
大家也許都知道,十五軍的前身就是劉、鄧領導的第二野戰軍,當時的軍長是秦基偉。正好此時秦基偉也在場,他回答說:「柴雲振是原志願軍十五軍的一名戰士,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樸達峰戰鬥中英勇頑強,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接著又說:「我們現在暫不清楚柴雲振的情況,一旦打聽到消息,一定及時向金主席報告。」
鄧小平聽了秦基偉的話,當即指示說:「儘快派人尋找柴雲振,只要柴雲振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大海裡撈針,我們也要把他撈起來!」於是,十五軍再次組織對英雄的尋找,軍首長把這個任務正式下達給
了軍史組。但不論怎麼尋找都沒有柴雲振的下落,李天恩說:「我們這一輩人年紀都不小了,趁我們這些了解情況的老傢伙還在,一定要把柴雲振的下落搞清楚。否則,我們對不起那些曾經浴血戰場的戰友!也無法向老軍長和小平同志交代!」
刊登尋人啟事,草帽老漢的突然造訪
下定決心後,大家再次啟程。據李天恩回憶,當時一個叫孫洪法的人曾和柴雲振一起參加阻擊戰。聽到這後大家立刻啟程,去山西尋找孫洪法。尋找孫洪法的過程倒是不難,老人聽說大家的來以後,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接著他說:「是我把柴雲振從陣地上背下來的。當時他已經昏死過去,頭上、身上到處是血,還有一根指頭斷了,我把他送到救護所以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了。」
接著他又說:「柴雲振是在樸達峰阻擊戰開始之前,才由師部一個單位調到我們連的,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短。只記得他是個中等個頭,其他情況都不太了解。只記得他說一口四川話。」這可是一條關鍵線索,於是大家又從山西跑到四川。在四川民政廳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一個叫「柴雲正」的人,李天恩斷定,這個柴雲正就是我們要找的柴雲振。
李天恩立刻下令,在主要媒體刊登尋人啟事,就這樣等了半個多月杳無音信。就在大家感到事情有一次陷入僵局的時候,一個叫柴雲政的老人找了過來。李天恩一聽,立刻跑出去迎接。他眼前是一個50多歲的老漢,有些駝背,頭上戴著草帽,穿著一身粗布黑衣褲和一雙水膠鞋,臉蒼老得像開裂的樹皮。
老人掏出自己的復員退伍證和殘廢證,自我介紹說:「我叫柴雲政.村裡人都說你們登報找的那個人就是我。」這下又出現了一個和柴雲振相似的名字,李天恩走上去和老漢握手,發覺他缺了根指頭,就問:「你的手指是怎麼了?」
老人回答說:「朝鮮戰場上被美國鬼子咬掉的。」
李天恩又問:「你還有哪些地方受過傷?」
老人把草帽一揭,說:「我的頭也被打爛了。」
李天恩走到跟前,撥開老人的頭髮,一共數出24個傷疤。老人的敘述只有後邊一節與部隊掌握的情況不同。李天恩把老人領到了軍史組的接待室,李天恩試探性地和他談起樸達峰阻擊戰。並詢問他後來的一些情況。老人記性不錯,對於樸達峰阻擊戰,老漢說的大部分情況和軍史組掌握的情況是相同的。只是後邊與美軍拼刺刀一節有點不同。
據他回憶,當時陣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忽然聽見後面有腳步聲,轉過身來一看,4個高大的美軍士兵已經衝了上來,離自己不到20米遠,他立即舉槍扣動扳機,當場擊斃了3個敵人,同時,他的手臂、腰部等多處也被敵人的子彈擊中。他強忍劇痛,準備射擊最後一個敵人時,發現子彈已經打空。他只好扔掉槍與敵人展開肉搏,敵人憑藉高大的身形準備將他生擒,兩人扭打在一起,老人揪掉了敵人的一隻耳朵,雙手攥拳猛擊敵人的腦袋,正準備挖他眼睛時,敵人張開嘴要下了老人的食指。
劇痛使老人雙眼發黑,敵人趁機抓起一塊巖石,對著老人的腦袋狠砸,這下老人只覺得天崩地裂,很快便失去了意識。敵人以為老人已死,便急忙逃命了。過了一會,老人從昏迷中甦醒,他看見那個敵人已經跑出近百米,便強忍劇痛,抓住敵人扔掉的一把槍,使出最後的力氣將敵人擊斃,至此,老人再次暈了過去。
說到這裡,老人再次伸出他的右手,只剩半截的手指和頭頂的疤痕,無不顯示了那場肉搏的慘烈。李天恩也是曾經上過戰場的老兵,他被眼前這位老人的講述深深地打動,忍不住問:「你後來是怎樣被救下戰場的?這些年你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不來找部隊?」
老人說:「我一睜眼,就看到身邊有很多穿白大褂的人,他們都說我醒過來是奇蹟,我就問他們:這是啥子地方?他們就對我說:『你已回國了,這是內蒙古包頭市部隊醫院。』後來.我才曉得自己是作為危重病人被前線戰地醫院用飛機送回國內的。」
老人說,當時他在內蒙古包頭醫院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才好不容易死裡逃生,傷愈出院後,就與部隊失去了聯繫,他便回到了位於四川嶽池縣大佛鄉的老家。
部隊從朝鮮回來後的情況,他是幾年後才知道的。他也曾想過要回來找部隊,可並不知道部隊駐紮在哪裡。再說,就是找到了,估計也沒人認識他了。他轉念一想,抗美援朝,保衛新中國,是每一個人的職責,現在自己已經復員了,再去找部隊也沒啥意義。乾脆就一門心思在家鄉搞建設。他也很少向人說起自己在朝鮮打仗的事情,人們只知道他是一個抗美援朝的老兵,在一個叫「樸達峰」的地方打過仗。
他在家鄉幹風生水起,土改時被選為副鄉長,後來成立人民公社,他又被任命為大隊黨支部書記,在朝鮮打仗的事,他自己都快忘了。直到半個多月前,村裡人看見他,就說起了報紙上看到的尋人啟事。聽說部隊在找一個叫「柴雲振」的人,問是不是他,他還沒當回事。後來,他兒子把那張《四川日報》拿了回來,老人就對著尋人啟事研究了半天,越看越覺得這人可能就是自己,但又不敢確定。在兒子的勸說下,他才準備回部隊看看。
聽完老人的話,李天恩基本斷定,他就是柴雲振!但他為什麼又叫柴雲政呢?李天恩就問老人,老人也沒把這事說清楚。為此,李天恩又把山西的孫洪法請來。孫洪法一出現,這個叫柴雲政的老人就緊緊地盯著他,緩緩站了起來。孫洪法也盯著老人細細看了好一會兒後,突然喊道:「你是柴雲振?」
老人也激動地喊道:「是的!你是孫洪法?」
「是的!」兩個老人急步走上前,緊緊抱在一起,眼淚止不住地流。「你原來沒死啊!你這個老東西!」
「不收我啊!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我還能見到你!」
後來人們才知道,當時部隊的文書在記錄名字時,按照山東口音,把柴雲政聽成了柴雲振,這才鬧了這麼個烏龍。
英雄再赴朝,取回自己「遺像」
柴雲政被找到的消息很快在中朝兩國傳開,北京軍區司令員、原十五軍軍長秦基偉還特地將柴雲振請到自己家中做客,秦基偉問他:「你對組織上有什麼要求嗎?」柴雲政搖搖頭:「我那一個班的戰士都犧牲了,就剩下我。我活在世上,對組織上沒有任何要求。」再看到這樣話,依舊讓人熱淚盈眶,英雄默默無聞33載,被找到後還能說出這樣的話,這就是一個老兵的純粹。
1985年10月,應金日成邀請,柴雲政前往朝鮮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35周年紀念活動。期間,金日成兩次接見了他,並給他頒發了「一級自由獨立勳章」。金日成說:「找到柴雲政,歷史應該改寫過來,柴雲政不是烈士,是活著的英雄。」
隨後,柴雲政參觀了朝鮮軍事博物館和志願軍烈士陵園。到軍事博物館時,翻譯指著牆上的一幅素描畫像說:「這就是柴雲政的『遺像』。」他還告訴柴雲政,在當年樸達峰陣地上,朝鮮政府為他埋了一座假墳,立了一塊碑。
柴雲政說:「我還活著的呀,這『遺像』我得帶回去!」徵得朝方同意後,柴雲政親手把自己的「遺像」揭了下來,保存在自己家中。
2018年12月26日,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政安詳逝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