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技術總監Ray Kurzweil:AI寫郵件只是語言理解第一步,未來它或...

2021-01-08 獵雲網

【AI星球(微信ID:ai_xingqiu) 】8月16日報導 (編譯:Kate

到目前為止,Ray Kurzweil已經發明了很多東西。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他就發明了一種用來譜寫古典音樂曲子的計算機,因為這個發明,連美國總統林登·貝恩斯·詹森都成為了他的聽眾。在二十幾歲的時候,他開創了能夠數位化印刷文本的軟體。三十幾歲時,他又和Stevie Wonder一起創立了一家合成器公司。最近,他以普及奇點理論和對人類能夠永生的預言保持樂觀而聞名,奇點理論是指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超級智能機器能夠改變人類。現在,儘管Kurzweil已經69歲了,但他仍在谷歌帶領著一個約有35人的團隊,他們所編寫的代碼能夠幫助你編寫郵件。

他的團隊助力谷歌的智能自動回復功能Smart Reply,在Gmail行動應用程式上提供了三個建議性的郵件回復內容供你選擇。今年五月,谷歌向英語用戶推出了這項服務,上周,該項服務還推出了西班牙語。Smart Reply給出的回覆可能比較簡短,例如,「我們周一時做這件事吧」,「耶!太棒了!」「下周吧」。這些回復的內容雖然短小,但是確實是很實用的。而且,在消息發送前,我們還可以對這些自動生成的回覆進行再次編輯。Kurzweil表示:「這是人工智慧和人類智慧密切合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Kurzweil還表示,這還只是剛開始。他的團隊正在進行試驗,他們希望Smart Reply能夠詳細闡述其最初的簡要建議。如此一來,用戶只要點擊「繼續」選項,就有可能使得最初的郵件「當然,我很願意參加你的聚會!」擴展開來,例如,它能自動加上「我能帶些東西來嗎?」Kurzweil希望人工智慧能夠滲入到人們打字的任何時候,這有點像一個無處不在的更為智能的谷歌搜索自動生成版本。Kurzweil說:「你可以用相似的技術來給你一些關於如何組織句子的建議,從而幫助你編寫文件或郵件。」

正如Kurzweil喜歡做的那樣,展望未來,所有的這些想法最終都會被認為是很渺小的。Kurzweil表示,Smart Reply只是他的團隊的主要項目中可以看得到的第一步,他們的主要項目是理解語言意義的系統。這個項目的代號為Kona,他們努力的目標是想要創建一個像我們人類一樣能夠流利理解語言的軟體。他說:「我不會說它已經達到了人類的水平了,但是,我相信我們會有那麼一天的。」你會相信他說的話嗎?你的相信與否取決於你是否相信Kurzweil已經破解了人工智慧運作的奧秘。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比肩?

從2011年到2013年,谷歌的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在他的執行長的第二任任期上見證了許多令人震驚的舉措,包括機器人收購狂潮、治療衰老的新部門的誕生以及註定是要失敗的谷歌駁船。2012年,僱傭Ray Kurzweil可能是其中排得上榜的難題之一。

谷歌已經僱傭了一些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而且該公司還在快速擴張它的工程師隊伍來創建機器學習系統從而為新產品助力。而Kurzweil曾因銷售預測未來的書籍而出名,在那些書中所預測的未來裡,你能把你的意識上傳到網絡空間上,而不是現在為了研究或是有意義的工程而建立人工智慧系統。

Kurzweil說,正是這些書成為了他進入谷歌總部的敲門磚。Page讓他來一起談談關於即將出版的《如何創造思維》一書的想法。這本2012年的書列出了Kurzweil的理論,包括大腦新皮質的工作原理、人類大腦的外層以及人類智能的位置。Kurzweil表示:「Page招募我基本上是為了將我的這套理論引入到谷歌。我知道,將這個模型運用到機器學習上將會使其變得擅於理解語言。」

Kurzweil的論點是,大腦新皮質是由許多重複的單元構成的,每一個單元都能夠識別信息中的模式,並將其堆疊成一個層次結構。他表示,這使得許多不那麼智能的模塊得以集合抽象和推理的能力來區分人類的智慧。

這個模型還沒有在研究人類大腦的人群中獲得普遍認可。當認知科學教授Gary Marcus回顧《如何創造思維》這本書的時候,他認為這一理論既不新穎又缺乏經驗的支持。Kurzweil則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表示,他的這本書提煉了他從14歲起就一直在大腦裡發展的想法。他說:「有大量的神經科學證據能夠支持我的論點。」他將他的智能等級理論描述為是支持他團隊的Kona系統的指導原則,並且表示該理論也在Smart Reply中運行。

從頭再來

儘管他們的代碼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Kurzweil的團隊並沒有發明Smart Reply。Smart Reply最初是由Gmail產品團隊和谷歌大腦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創建的。

他們表示,如果有足夠多的例子可供學習,改進了谷歌的圖片搜索和語音識別服務的人工神經網絡也可以對電子郵件做出反應。在2015年年末,該系統被添加到了Inbox中去,Inbox是谷歌的另一個移動Gmail客戶端。在大約六個月後,在Inbox應用程式裡,有10%的郵件是用Smart Reply來編輯發送的。

Kurzweil的團隊參與向那些使用常規的更為普遍的Gmail應用程式的人們推出Smart Reply服務。谷歌擁有大量的計算機,但仍需為其支付電費,而最初的Smart Reply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Smart Reply使用的是一種具有短期記憶的神經網絡,這使得它能夠知道單詞出現的順序。這項技術同時也被運用在谷歌翻譯中,它能夠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意義,但是它也需要很多的計算工作量,也就意味著谷歌需要為此支付大量費用。

Kurzweil的Smart Reply也使用了神經網絡,但是,由於它並不專注於單詞出現的順序,所以運行起來的費用就會更加便宜。它會把郵件正文或主題句中的單詞一次性變成數字,它是由多個神經網絡堆疊成一個兩層的層次結構。下面一層是電子郵件文本的摘要,而上面一層則對結果進行綜合,從29000個預先寫好的選項列表中選擇最合適的回覆。這29000個回復是通過分析Gmail用戶最常用的短語而生成的。在五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Kurzweil和他的同事們報告說,他們的系統提供的回覆對於計算工作的一小部分用戶來說是非常受歡迎的。

有待證明

Smart Reply可能確實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但是,在他們的想法是否真的能讓軟體更好地理解語言得到證實之前,Kurzweil的團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特拉維夫的巴爾伊蘭大學從事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Yoav Goldberg表示,谷歌在新Smart Reply系統方面的論文描述的是一項堅實可靠的工程,而不是一個科學上的突破。如果它想要到處部署機器學習的話,那麼讓技術成熟就是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Goldberg說:「對於大多數的問題來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使用成熟的技術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個新穎的突破方法。」

Kurzweil團隊的系統和人類大腦之間類比的有效性還不大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類似的組件的層次結構是存在的,它將輸入數據轉化為更為抽象的表現形式從而用於作出決策。但是,你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描述任何一種由人工神經網絡構建的機器學習系統,而且沒有一種是真的可以與人腦比肩的。Goldberg表示:「我覺得這個類比是如此的鬆散以至於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與此同時,Kurzweil卻表現得相當平靜,對於他的有待證明的想法的正確性他有著單方面的自信。他說:「它用的不是同樣的數學方法,但我相信它和新大腦皮質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它確實能根據我們的測試來捕捉語言的含義。」他承諾,更多的Kona應用正在開發中,並將出現在未來的谷歌產品中。當被要求進一步展望未來時,他不經意地提出了一個具有挑釁性的預言。他說:「和過去幾十年一樣,我依舊認為,2029年計算機理解語言的能力將達到人類水平。」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Kurzweil的代碼將不僅僅是用來寫電子郵件。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谷歌狂人與AI界曼哈頓計劃
    庫茲韋爾是一個成功的技術專家,企業家以及擁有許多足以改變世界的發明的發明家,同時也是人工智慧具有重要性和影響力的擁護者,有著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和看法。  如今,庫茲韋爾以工程總監的身份加入了谷歌。他相信人類將能獲得永生,在未來十年之內,計算機將會具有意識。
  • 在AI科學家、翻譯家眼裡,谷歌翻譯其實沒那麼神?
    郵件的大意是這樣:李世石在與 Alapha Go 敗戰之後已連贏五場世界頂級對戰。正是人工智慧將人類推向了新的巔峰。在與 Alapha Go 對弈之後,李世石表示正是機器開發了他對這古老對弈遊戲的新理解。編輯部差不多看懂的時候,當即決定把這一段很好的材料放進文章裡去。但難題來了,新聞是用韓語寫的,更多的細節需要精密翻譯,而編輯部裡面沒有任何一個人懂韓語。
  • 微軟和谷歌在SuperGLUE榜單上暴錘人類!用「字生圖」只是前菜
    但截至1月初,微軟的「DeBERTa」和谷歌的「T5 + Meena」超越了人類基線,成為首次超越人類基線的模型。正如研究人員在介紹SuperGLUE的論文中所寫的那樣,他們的基準旨在成為一個簡單的、難以遊戲(hard-to-game)的衡量標準,以衡量英語通用語言理解技術的進展。它包括8個從現有數據中抽取的語言理解任務,並附有一個性能指標以及一個分析工具包。
  • 為何我們討厭谷歌眼鏡——以及一切新技術?
    當新技術出現時,會有早期支持者接受並使用,而其他人就是唱衰新技術,看到技術最糟糕的一面: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輕視新技術、無視新技術以及取笑使用新技術的人。然而,儘管有最初的消極反應,技術還是能通過各種辦法成為社會主流,而最初的驚恐不安、錯誤認知都會隨之褪去。我是在Dean Kamen發明賽格威自供電代步車時注意到這種現象的。你可以回憶當時的情景,人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噱頭。
  • 對比人工翻譯及自然語言處理翻譯,ai翻譯存在哪些優勢?
    舉個簡單的例子,微博上一般都是這樣子對話的:這種對話很好「產生」,因為人的語言翻譯一般很難做出來,從整體上描述了人對話過程,這樣就完成了對話的設計和「模仿」。當然,單這麼說也不嚴謹,可能有的翻譯有點細節交流上的錯誤。另外,比如歌詞有時也可以通過一些對比的對話(bingquery)自動生成,原因在於歌詞是「不可編碼」的。這麼理解,也就沒問題了。
  • AI助手常「尬聊」? 谷歌重磅推出Pair人機協作計劃, 開源全新AI...
    ,谷歌的Facets工具是「以人為中心」的第一步,同時也反映了人工智慧行業一個更大的隱憂。根據《金融時報》的分析在人工智慧的「訓練」過程中,不全、不準確的數據就有可能造成AI「思想有問題」,而開發者們很多時候並不知道錯誤出在哪裡。就算在某些情況下AI系統能正常運作,AI也可能產生一些偏見,從而傷害到用戶的感情。
  • 《集異璧》作者侯世達瘋狂吐槽谷歌翻譯:AI替代人類譯者為時尚早
    但它在技術方法上還是極度欠缺一種東西,一言以蔽之:理解力。科普神人4種語言測試谷歌翻譯,結論:缺乏理解力某個周日,在我們每周一次的莎莎舞會上(salsa sessions),我的朋友弗蘭克帶了一個丹麥朋友來。我知道弗蘭克的丹麥語講得很好,因為他的母親是丹麥人,他小時候曾在丹麥生活過。
  • 技術目前停滯不前 搜尋引擎的未來在哪裡
    作為搜索界的主導公司,谷歌雖然擁有許多優勢,也致力於開發知識圖譜、會話應用等創新措施,但陷入了「創新者的困境」中,此外它還將面臨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等搜索領域的有力競爭者。文章表示,未來搜索市場的博弈中,無論哪方獲勝,都將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資料庫。
  • 向全球開放--點內AI 新冠肺炎X-ray分析平臺
    皇家自由倫敦 NHS基金會信託基金的胸部放射科醫生顧問Samanjit Hare也在公開報導中指出:「由於CT在英國普及性低,胸部X-ray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線診斷測試的重點環節,任何懷疑感染COVID-19的患者均需接受胸部X-ray檢查。」
  • AI換臉只是玩玩?黃網都不敢碰的技術有多恐怖
    ZAO的舊版用戶協議(左)和新版(右),可見舊版協議中存在很多侵犯肖像權的霸王條款換言之,AI換臉技術或許真的玩著有趣,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這樣風險百出的技術我們到底玩不玩得起?這恐怕非常值得大家深思。AI換臉技術可能僅僅只是個開始?由於上述提到的風險,AI換臉技術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引起恐慌。
  • 谷歌建了個「迷你迪士尼樂園」推銷自家AI助手 能實時翻譯27種語言
    谷歌正在全力投注它的人工智慧助手。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該公司展示了谷歌助手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功能,配有迪斯尼樂園式的遊樂設施。這包括實時翻譯數十種語言的翻譯器模式,以及與地圖應用程式的集成。谷歌還展示了新的聯想智能時鐘(Lenovo Smart Clock),它可以根據你的日常習慣或日程安排設置鬧鐘,用柔和的燈光叫醒你。周二,這家矽谷巨頭正式向發布了其助手最新的產品更新。該公司的1.8萬平方英尺(約合1.2萬平方英尺)的展位正式對外開放。這只是谷歌第二年在CES上展出。
  • 看到未來:谷歌眼鏡國內首發評測-虎嗅網
    個人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下一代谷歌眼鏡添加個3G插卡版應該也不是難事,畢竟現在nano sim卡已經做得足夠小了。連上網絡後,配合My Glass軟體的設置,可以快速將拍到的照片或視頻實時上傳至自己的Google+或者通過郵件分享出去。在使用谷歌眼鏡過程中比較貼心的還是在於搜索。
  • AI未滿:堵在技術升級路上的谷歌地圖
    不過上一次花費時間,通過谷歌衛星地圖和街景地圖遍覽世界著名景點和街道,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對於Alphabet而言,谷歌地圖仍然是除搜索、安卓、谷歌商店以及YouTube之外最核心的產品。據分析師預測,2018年,Alphabet從谷歌地圖上獲得的廣告收入很可能達到30億至40億美元,而未來三年仍可能以每年25%至30%的速度增長。
  • 谷歌網絡服務發生大面積異常,谷歌郵件等軟體速度緩慢甚至無法登陸
    美國谷歌公司網絡服務2日出現大面積異常,大量用戶反映谷歌郵件、谷歌雲以及優兔、閱後即焚(Snapchat)等應用軟體系統速度緩慢甚至無法登錄。  據美國媒體報導,網絡異常發生在太平洋(601099)時間2日中午(北京時間3日凌晨3時左右),大部分受影響用戶集中在美國東部,歐洲不少用戶也反映無法登陸谷歌郵件和優兔。
  • 誓要讓 AI 造福於人,谷歌 「PAIR」項目究竟有多靠譜?
    「奇點教父」Ray Kurzweil 把 AI 看做是未來三大「paradigm shift」* 技術裡(AI、基因技術、納米技術),影響最重大、深遠的一個,也是直接引爆「奇點」的那一個。「PAIR」:溝通人與 AI為應對上文提到的種種挑戰,今日谷歌宣布了一個全新項目的開啟——「PAIR」。它是「People + AI Research」的縮寫,即「人與 AI 研究」,目標是「研究並重新設計 AI 系統與人交互的方式」,並「試圖讓 AI 技術為每個人服務、給每個人都帶來利益」。
  • 谷歌同志是位好「翻譯」!
    谷歌翻譯的進化2006年4月28日,谷歌翻譯的統計機器翻譯(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SMT)服務推出,利用聯合國和歐洲議會的文件和筆錄收集語言數據。它不是直接翻譯語言,而是先將文本翻譯成英文,然後轉譯到目標語言。
  • 英雄聯盟手遊谷歌帳號怎麼註冊 谷歌帳號註冊攻略
    -- 英雄聯盟手遊谷歌帳號怎麼註冊?谷歌帳號在哪裡註冊?谷歌帳號註冊要注意些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谷歌帳號註冊攻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專訪訊飛王士進:從底層AI技術解析 ,智能音箱是個偽命題嗎?
    我們最近在做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叫機器閱讀理解,給定一篇或者幾篇文章,對於這裡面的任何一個問題,機器要能夠給出精準的問答。以上是我們在自然語言技術上面做的一些工作。雷鋒網:自然語言處理這塊,您覺得它主要的難點是什麼?
  • 重磅| 谷歌大腦養成記:從識別貓到突破性機器翻譯
    谷歌翻譯團隊一直在穩定地為產品添加新的語言和功能,不過,過去四年的質量提升已經明顯放緩。直到今天,翻譯工具引進了人工智慧技術。首輪嘗鮮的語言包括英語、西班牙語、法語、葡萄牙語、德語、中文、日語、韓語和土耳其語。接下來還有上百種語言——大概每個月處理八種,直至明年年底。翻譯工具的煥然一新僅花了九個月的時間。人工智慧系統一夜之間取得的成果相當於舊的技術一輩子成果的總和。
  • 日聯科技x-ray:x-ray無損檢測技術提升汽車輪胎質量
    所以,在汽車製造過程中,怎樣對輪胎進行檢測,保障輪胎運行安全,是世界各國汽車生產廠家檢測技術人員必須確保的關鍵汽車早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民用型輪胎在上市售賣之前會進行相關的安全性測試,比如強度性能、脫圈阻力、耐久性能、低氣壓性能、高速性能等,來檢測輪胎有無內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