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四岸」提升又有大動作 四座跨江大橋將增設垂直升降機

2021-01-08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9日16時30分訊(記者 董進)以往,重慶市民要往返主城跨江大橋和濱江路,往往需要繞行或者爬樓梯,費時費力。不過這一局面即將改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今(19)日從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主城區四座跨江大橋正計劃增設垂直升降機,其中連接渝中區與南岸區的東水門大橋增設垂直升降梯項目有望在今年開工建設。

優化濱江交通系統 跨江大橋增設垂直升降梯

根據重慶市政府網發布的《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治理提升重點要緊緊圍繞「山清水秀生態帶、立體城市景觀帶、便捷共享遊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目標,重點開展25項治理提升工作。

其中在「優化濱江交通系統部分」明確指出,要優化現有濱江路交通組織和路內停車設置,結合濱江路規劃功能定位,推進部分濱江路段由交通功能為主向服務功能為主轉變,提升濱江路休閒遊憩功能。加快推進未實施的規劃路網,加強濱江路與城市腹地路網的聯繫,提高濱江地區路網密度。繼續推進現有濱江路向上下遊延伸,合理選線選型,減少對原生地形地貌的破壞,並預留濱水開敞空間。新建跨江大橋與濱江路垂直升降梯,解決大橋與濱江路高差大、繞行遠、步行不便的問題。

四座跨江大橋增設垂直升降梯 試點東水門先行建設

據重慶市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開展增設垂直升降梯研究的3座跨江大橋,為東水門大橋、石板坡大橋和菜園壩大橋,近期還將啟動朝天門大橋增設升降梯研究。

其中東水門大橋南北兩側分別有湖廣會館和龍門浩老街景區,人流量大,修建垂直升降梯的條件最成熟,計劃作為試點工程進行先期建設。選址主要考慮用地條件、與周邊既有建築物及大橋自身的景觀相協調,同時結合人流量的分析預測來進行。升降梯建成後,行人從湖廣會館到羅漢寺步行時間,將由原15分鐘縮短至5分鐘;從南濱路至上新街輕軌站步行時間將由原18分鐘縮短至5分鐘。

解決大橋與橋下道路垂直高差 步行時間大幅縮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增設垂直升降梯將解決大橋與橋下道路的垂直高差,例如東水門大橋,升降梯建成後,行人從湖廣會館到羅漢寺步行時間,從南濱路至上新街輕軌站步行時間將都將大幅縮短,同時對橋下空間進行景觀配套打造,營造既可解決交通功能又可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不僅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生活品質,還能打造旅遊城市新名片。

市民拍攝東水門大橋。記者 李文科 攝(資料圖片)

該負責人透露,垂直升降梯的設計方案以需求為導向,滿足通勤交通(包括軌道站點換乘)、旅遊觀光等不同人群需求。對升降梯上下出入口周邊500米範圍內的步行系統進行了梳理,提出了相應的改造建議,如設置交通指示牌等措施,保證人流從不同方向方便快捷的到達升降梯。由於本項目為兩江四岸打造的配套工程之一,前期設計時已結合兩江四岸的規劃方案,在升降梯的造型、夜景燈飾、電梯花園、附屬設施等方面,都特別注意與「兩江四岸」景觀理念的融合。

相關焦點

  • 首座無障礙跨江大橋!人民橋垂直電梯不日開通
    以往,廣州的人行天橋和跨江大橋大多沒有配置扶梯或電梯,特別是在老城區,沒有無障礙設施讓部分居民感到不便。不過,值得高興的是,作為全市第一座設置無障礙電梯的跨江大橋,人民橋的無障礙電梯即將投入使用,預計本周或下周開通。
  • 30多年江上「擺渡人」眼中的輪渡變遷:經歷輝煌與衰落,如今迎來新生
    輪渡船不算大,不到30米長的船身,載客量200多人,客艙裡只有兩把能緩慢搖頭的電風扇。雖然簡陋,卻是方便兩江四岸的市民過江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天早上5點,楊建明和同事們就在甲板上開始忙碌,進行開航前的檢查。發動機、儀器儀表、救生設備,都得一一仔細查看。他一邊將碩大的舵盤擦得鋥亮,一邊往岸上瞧,第一批乘客已候在碼頭岸邊。5點30分,第一班輪渡準時發航。
  • 重慶紅巖村大橋合龍,釘子樓攔路拆不掉,地鐵5號線又涼涼了?
    前幾天,紅巖村大橋合龍的消息刷爆了網絡; 重慶是一座被大山大河分隔的城市,交通出行高度依賴大橋和隧道。雖然主城目前已經擁有幾十座跨江大橋,但尖峰時段,橋梁和隧道仍然是最大的堵點。
  • 兩江新區今年將新建一批道路立交 出行將更方便
    伴隨洞庭立交修建完成後,金開大道也將由雙向六車道拓寬至雙向八車道,進一步推動金開/金州兩大商圈交通設施的優化升級。協睦立交兩江新區龍盛片區重點工程項目協睦立交工程已開工建設。今年,協睦立交預計完成70%。協睦立交由兩條主線及八條匝道組成。
  • 將「兩江四岸」天際線打造為畫龍點睛之筆
    □ 李志剛 謝波●武漢因水而興、因江而盛,推進「兩江四岸」的建設,塑造具有多樣性、識別性、層次性、自然與人工環境協調的城市天際輪廓線,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手段。
  • 老重慶|一張「柒分」舊船票,留住了重慶人的江上記憶
    王小遲說,現在跨江大橋多,大橋連起了各個區,開車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以前,要過江,輪渡是大家出行的主要工具,這張船票就是70年代乘坐輪渡時留下的,那時,自己年少,跟其他小夥伴一樣,最期待的就是坐船。為啥這麼肯定是70年代的船票?王小遲解釋,1975-1979年這個時間段裡,是他去往江北城最多的時候,因為有親戚住在對面,而且,只有那個時間段,才是這個價格。
  • 重慶南兩高速公路太洪特長江大橋貓道完成拆除!
    近日,由貴州交建集團投資,貴州橋梁集團承建的重慶南兩(南川至兩江新區)高速公路太洪長江大橋整個貓道拆除作業圓滿結束,為全橋剩餘塔頂門架等大臨設施的拆除作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太洪長江大橋是南兩高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橫跨重慶巴南與渝北,起點位於巴南區雙河口鎮五臺村,終點位於渝北區珞磧太洪場村。塔高185.68米,全長1436米為主跨808米、設計時速80公裡的雙向6車道鋼箱梁懸索橋。據了解,太洪長江大橋貓道採用連續式結構體系,單幅貓道的主要承重鋼絲繩均採用通長繩索,在塔頂位置通過設置於塔頂門架的轉鞍支座完成轉向和固定。
  • 「LOGO投票」選你喜愛的「智匯兩江」標識!
    06設計理念:logo圖形創意來源於「無限符號」,簡潔明快的造型將「無限符號」元素、大數據智能化符號、地球、字母「ZHLJ」等設計融合在一起,直觀的體現了重慶「智匯兩江」品牌特性以及匯集全球科技創新人才,共創無限未來的良好願景。
  • 世茂重慶中心擬上演夜間燈光秀
    近日,兩路口在夜間上演了美輪美奐的音樂燈光表演,重慶人民大飽眼福,經了解其實只是一次燈光秀測試,就已經瞬間刷爆抖音霸屏朋友圈;但根據現場相關負責人透露,重慶中心預計在本周六於T3塔樓將正式舉行音樂燈光秀,點亮重慶上空,讓兩江四岸流光溢彩,為重慶人民帶來一場盛大的光影盛宴。
  • 一張「柒分」舊船票留住老重慶人的江上記憶
    王小遲說,現在跨江大橋多,大橋串聯起了各個區,開車就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以前要過江,輪渡是大家出行的主要工具,「這張船票就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乘坐輪渡時留下的,那時,自己年少,跟其他小夥伴一樣,最期待的就是坐船玩。」   這張舊船票沒有日期記載,為啥就能如此肯定這是一張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船票?
  • 橋梁大事:黃茅海跨海通道開工 太洪長江特大橋完成貓道拆除
    根據設計要求,黃茅海通道可抵抗17級颱風,將借鑑港珠澳大橋等項目的先進經驗,採用現代化的建造技術。根據設計,黃茅海通道工程預計將於2024年建成,通道建成後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工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向廣東西部沿海地區輻射,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 江西這個縣的縣城擁有4座跨河大橋,還將建第五座
    城市當中的跨河大橋可以說是這個城市繁榮的象徵,橋梁越多說明這個城市的發展越好。比如在上海,橫跨黃浦江的大橋就有好幾座,比如楊浦大橋、南浦大橋等等。比如江西的省會南昌,橫跨贛江的大橋也有好幾座,尤其是近年來南昌的經濟發展很快,所以跨越贛江的大橋也是越建越多。
  • 飛雲江上這座名為高明的大橋到底高明在哪?
    日前,記者深入一線探訪飛雲江跨海特大橋(高明大橋)的建設情況,記錄一線建設者的奮戰故事以及大橋的壯美景觀。高明是其名為充分挖掘瑞安市歷史文化內涵,打造高品質橋梁工程,表達廣大市民的美好願景,市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高速辦」)於2017年1月13日向社會發布飛雲江跨海特大橋命名有獎徵集公告,要求徵名的名稱要有文化內涵,寓意健康、簡明通俗、易於傳播,要尊重本地文化及傳統習慣,符合普通話用語和方言發音的習慣。
  • ...泡茶、數據平臺「護航」大橋安全……這場「雙創」大賽項目有看頭
    只要一句話,機器幫你泡好茶;護大橋安全,平臺全天候監測;管理好溫度,新能源汽車更安全……8月5日下午,重慶高新區2020年優秀創業創新項目遴選大賽上,經過路演、答辯等環節,一大批優秀項目得以湧現。
  • 重慶:啞巴洞將打造成為大型郊野公園
    這裡是燒烤、放風箏的好去處沿著南濱路往鵝公巖大橋方向行駛,剛過大橋你就能看到啞巴洞碼頭,它與鵝公巖大橋的直線距離不過800米。站在南濱路上往下看去,碼頭江面開闊、沙灘平坦、裸露的巖石凹凸起伏,而如果站在江邊遠眺,還可以欣賞到對面九龍坡濱江路的風景。
  • 兩江新區高水平建設好重慶智慧之城
    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各地各部門注重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細化工作舉措,努力將全會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作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對外開放的主陣地,兩江新區正加大創新研發和產業布局,高水平建設好重慶智慧之城。  幾天前,京東方(重慶)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在兩江新區開工建設。
  • 長江雲平臺化融合大直播的實踐與探索
    5G,為視頻直播拓展巨大發展空間,更為聚合用戶、做強做大新型網際網路平臺提供新的契機。用平臺化傳播來提升長江雲的傳播力、影響力,一直是長江雲平臺的首要目標。跨媒體、跨區域融合大直播,是我們探索的重要路徑之一。跨媒體、跨區域融合大直播是基於多媒體聯動、大屏小屏聯通、廣播電視受眾與網際網路用戶共享的新型平臺化傳播形態,是精準傳播與大眾傳播的完美結合。
  • 湖北和江西合力打造的跨江大橋,長3.537公裡,是鋼混結合梁斜拉橋
    長江大橋是我國許多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是每一個城市都有長江大橋,而是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建設情況來決定,在我國其他城市的持續發展中也得到了它們建設情況仍具有很強的牽引意義,需要認識到湖北和江西的合作,要建立跨江大橋,實際上這個長江大橋的建設規模也很大。
  • 交通運輸9大基礎網絡 重慶這樣建
    將啟動哪些重大工程?完工哪些重大項目?1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方案》旨在加快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互聯互通、快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打造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
  • 至市中心將「一路綠燈」,地鐵9號線也要來了
    N 海都記者 陳晉 馬俊傑 文/圖為進一步提升大學城片區品質,以大學城周邊主幹道為重點,對旗山大道、建平路、金山大道、浦上大道、洪塘大橋等主幹道進行優化。烏龍江西岸,浦上大橋 建平路新建高架橋 金山大道設下穿通道目前,大學城片區與市中心交通存在快速通道缺失、過江橋梁不足、交通節點不暢、道路品質不高等問題。昨日,記者現場走訪了市區至大學城片區沿線幹道,發現無論是從浦上大橋通行,或是從橘園洲大橋、洪塘大橋到大學城,每逢上下班高峰期,以上三處過江通道與旗山大道連接處均存在交通不暢,易發生擁堵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