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江四岸」天際線打造為畫龍點睛之筆

2020-12-03 荊楚網

□ 李志剛 謝波

●武漢因水而興、因江而盛,推進「兩江四岸」的建設,塑造具有多樣性、識別性、層次性、自然與人工環境協調的城市天際輪廓線,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手段。

湖北是長江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兩江四岸是武漢重要生態廊道,岸線是生活、生態、景觀功能的重要載體。對標國際一流、統籌全局、統一規劃,有序推進兩江四岸建設,需要做好建築群乃至單體建築的規劃設計,高標準規劃建設城市地標性建築,打造「錯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際線,凸顯建築曲線之美。

城市天際線是城市總體形象面貌的垂直空間投影,生動反映了城市三維形態的整體認知,具有人文、美學、標識等多維屬性特質。從形態美學角度而言,城市天際線是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感染力的空間形態要素,也是城市形象與空間特色最為突出的反映。多樣的建築組群形成風格獨特的屋頂輪廓,勾勒了城市建築景觀與自然對話的輪廓線,烘託著城市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生活場景,記錄了城市發展的軌跡。起伏有致、主次分明的天際輪廓創造了城市景觀動人的節奏和旋律,豐富了欣賞城市、體驗城市、品味城市的美學觀感,使其成為體現城市文化內涵的形象標誌。

「兩江四岸」地區是武漢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空間特色集中體現的區域,對於長江中遊地區城市景觀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天際線作為城市形體輪廓的重要表現載體,是「兩江四岸」景觀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兩江四岸」留存了類型多樣的近代歷史建築與街區。然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建築密度、容積率越來越高,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般在沿江地區拔地而起,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建築體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就了層次性極強的天際輪廓線。由於部分建築的布局、排列方式,形成了城市濱江景觀還存在視線遮擋、通透性欠佳的「視牆效應」問題。為了將「兩江四岸」天際線塑造成為富有活力、風貌協調、層次優美的城市畫龍點睛之筆,我們需要進一步發揮城市規劃的引領作用。

堅持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城市天際線是建築群體在垂直方向與自然環境的互動,自然環境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元素,約束著城市天際線的線型和走向。武漢「兩江四岸」天際線需要充分保持龜山、蛇山等自然山體的濱江引領作用,將長江、漢江的歷史文化與現代開放有機融合,創造適應建築文化特色、地理環境風貌的城市天際線,實現山水景觀要素與人工建築景觀的相互映襯,以及城市空間形態的有機生長、歷史文脈的拓展延續。

分區管控,形成層次鮮明的天際線輪廓。為了統籌岸線與臨江「第一立面」「第二立面」「第三立面」的關係,通過對天際線進行層次分區和優化控制,構造層次鮮明的「前景、中景和背景」天際線界面。「前景天際線」形成層次鮮明、連續和可識別的輪廓界面,尤其是處理好現代建築與近代歷史建築的關係,保護歷史建築的界面與輪廓線。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精準測度城市三維空間擴展,動態監測城市天際線變化,整體控制城市開發強度並有序組織建築群體布局。「中景天際線」是視覺焦點,應當立足於標誌性建築或建築群形成的視覺中心,與自然山體輪廓相互協調,形成連續、錯落有致的天際線。同時,注意避免天際線的單一水平化導致起伏感降低和特色喪失等問題。「背景天際線」是過渡空間,需要以平緩的韻律在各層次天際線之間發揮過渡的作用,配合中景和前景天際線的輪廓脈絡,形成完整統一、層層疊疊的濱江天際線。在背景天際線的控制中,尤其需要保護自然山體的輪廓,順應山勢的變化,不遮擋山峰和標誌性景觀,留有視線通廊、凸顯山體特色。

多維度識別城市天際線組成要素,精準規劃、凸顯個性。對影響「兩江四岸」天際線的建築群進行分類篩選,提取識別性強、形態獨特的建築立面單元和視覺單元;系統評價各視覺單元的等級差異,明確核心建築群和視覺焦點,打造主次分明、高低起伏、疏密相間、協調共融的天際線景觀。同時,通過協調建築立面的材質、類型與風格,塑造風格統一、尺度合理、向心凝聚的前景天際線。此外,城市天際線應著力體現城市景觀特色的識別性,以人們的美好視覺感受進一步凝聚對城市的歸屬感。

以規劃手段整體控制、科學監測與管控。不片面追求建築高度和容積率,要協調建築群體組合布局,保護現有良好的城市天際線勢。通過合理布局公共空間用地及設施,提供多方向、多角度觀賞天際線的開放空間,以及充分運用城市設計手段控制天際線的景觀視線網絡,防止一些建築對山體或景觀標誌物的遮擋。同時,在重要公共廣場、高層建築設置天際線觀測點,運用新技術手段動態採集、長期監控天際線維數的動態變化,為城市天際線的規劃和管理提供堅實數據基礎。

武漢因水而興、因江而盛,長江、漢江的保護與治理是實現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而推進「兩江四岸」的建設,塑造具有多樣性、識別性、層次性、自然與人工環境協調的城市天際輪廓線,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手段。加強城市規劃對城市天際線的引導與管控,能夠優化城市空間發展秩序、延續歷史文脈、塑造空間特色並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作者分別系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教授,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重慶「兩江四岸」提升又有大動作 四座跨江大橋將增設垂直升降機
    優化濱江交通系統 跨江大橋增設垂直升降梯根據重慶市政府網發布的《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治理提升重點要緊緊圍繞「山清水秀生態帶、立體城市景觀帶、便捷共享遊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目標,重點開展25項治理提升工作。
  • BBC大片《完美星球》登陸重慶最大戶外屏 煥新城市天際線
    中新網重慶新聞1月5日電(記者 劉賢)BBC《完美星球》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戶外首映於1月4日晚8:00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讓城市天際線的夜景煥然一新。圖為《完美星球》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劉賢 攝  這也是一部號召觀眾重視環境保護的大片。「目前,物種滅絕的速度比正常時期快 1000 倍。許多科學家更是認為我們目前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之中。」製片人科迪表示。總導演也強調《完美星球》是通過對地球生物、自然的紀實,向全球觀眾傳遞強有力的環保信息。
  • 經開城管全動員 打造美麗天際線
    為有效解決天際線廣告招牌設置安全隱患,持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規範戶外廣告設置行為,美化城市空間環境。根據市、區相關文件要求,1月6日,經開區城市管理局召開天際線廣告招牌及戶外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動員會。會議由區城管局局長江鋒主持,全體工作人員參會。
  • 龍湖昱湖壹號壓軸之作[鉑岸]載譽而至
    如今,昱湖壹號收官力作[鉑岸]更是載譽而至,產品打破以往商圈住宅密集、品質低的概念,以天街+龍湖+高層小戶+禮嘉的組合價值,為重慶商圈住宅帶來全新的生活與居住體驗。禮嘉聚集了目前最優質核心的城市資源:3個軌道站點、5座立交、7條54米寬的雙向六車道,為生活節約效率;開業的兒童醫院和金山醫院,為人們健康保駕護航;星光學校、兩江巴蜀中學、禮嘉中學,周邊教育氛圍濃厚;禮嘉天街,下樓就到了商場、超市和各色休閒娛樂中心;白雲湖、白雲山、白雲寨、金海灣等公園已陸續開放;智慧體驗園一期工程對外開放,推進智慧生活……對於想入住禮嘉的人們來說,此刻,成熟在即的禮嘉
  • 「杭州景粼天著」宋徽宗、吳冠中的審美勾勒出杭州建築天際線中的...
    憑藉這段申請了專利的天際線龍湖葛洲壩景粼天著將成為杭州極具辨識度的墅居作品之一。徽宗親睹此情此景興奮不已欣然命筆作畫。畫面上只有三種事物宣德門的廡殿式屋頂、仙鶴、祥雲一派祥和之氣觀之令人忘記現實世界。此畫構思獨特第一次將視線置於屋頂。祥雲之中的屋頂線條仿若天上宮闕有雍容華貴之感。
  • 新聞發布會丨打造「兩高兩區」,兩江新區怎麼幹?
    強化空間規劃統領約束,全方位提升國際化水平,實施全域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打造生態人文新區。兩江新區將如何發力?王志傑介紹,兩江新區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加快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LOGO投票」選你喜愛的「智匯兩江」標識!
    鷹的翅羽外開內聚,喻意兩江以開放之姿,廣納精英之才,共興未來之願景。標誌以動感飛揚的表現手法體現智慧兩江的活力創新,緊扣主題,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03設計理念:此標誌的設計將大腦、兩江交匯、點亮創意的燈泡以及龍回頭進擊,四者的外形輪廓和造型變化融為一體,變為一個有力的筆鋒。
  • 兩江新區新增一網紅打卡地熊婆婆的花園將打造重慶市花卉中心
    兩江新區新增一網紅打卡地熊婆婆的花園將打造重慶市花卉中心 2019年03月08日 22:15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成片的油菜花海、會背唐詩的鷯哥、上千平米的萌寵樂園
  • 中山天際線:石歧將崛起第一高樓
    9月28日,在岐江新城石岐總部經濟區產業招商推介暨中山富力中心項目發布會上,總部經濟區規劃師賈瑩瑩表示,石岐總部經濟區已確定將落地480米超高建築,未來將打造成為中山市中心城區的重要地標。目前,已建成的中山最高樓為古鎮利和威斯汀酒店,高305米;中心城區則是完美金鷹廣場的甲級寫字樓,高238米。這兩座大樓分別代表了傳統專業鎮的產業轉型路徑與中心城區的商務集聚趨勢。
  • 稅收營商環境體驗師走進兩江新區智慧稅務5分鐘辦結 90%業務線上辦理
    智慧辦稅成大勢 90%業務可線上辦理位於兩江新區(自貿試驗區)政務大廳二樓的兩江新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涵蓋申報徵收、清稅註銷、發票管理、綜合服務等四大業務板塊。在這裡,智能化的辦稅服務隨處可見,線上辦理已成主流。9月以來,該所線上業務量超過64萬筆,線上業務替代率近95%。在大廳的自助服務區,42臺電腦供納稅人使用。
  • 兩江新區今年將新建一批道路立交 出行將更方便
    兩江新區道路建設示意圖 兩江新區供圖2月18日,記者從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兩江新區將重點推進338條道路、50個立交節點建設。快來看看哪些道路和立交與你的出行有關吧。這338條道路中包括六縱線二期(H段至六橫線)、御臨河西側截汙幹管沿線道路工程(龍灣森林公園至石門河段)、L42路西段道路及配套工程、L10道路及配套工程四標段、廟復路道路工程二期、渝江路二期工程、郭魚路一期4標段、渝冠大道二期工程、渝武高速公路擴能改造(北環至馬鞍石段)一期等。
  • 明四家之沈周的山水畫,意境十足
    明 沈周 《廬山高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周的繪畫為傳統山水畫作出了兩大貢獻:其一,融南入北,弘揚了文人畫的傳統。如沈周的粗筆山水,用筆融進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勢,將南宋的蒼茫渾厚與北宋之壯麗清潤融為一體,其抒發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變為宏闊平和。其二,將詩書畫進一步結合起來。
  • 成語「畫龍點睛」因他而來 「畫家四祖」之張僧繇
    「畫龍點睛」的主人公是張僧繇。張僧繇(479年─?)是南朝梁吳中(今江蘇蘇州)人。梁武帝天監(502年─519年)中為武陵王國侍郎、在宮廷秘閣掌管畫事,歷任右軍將軍、吳興太守。俾夜作晝 無須臾之閒張僧繇一生都在苦學,據《續畫品》記載,他「俾夜作晝,未嘗厭怠,惟公及私,手不揮筆。但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閒。」意思是說張僧繇平日都是手不離筆,把夜晚當作白天,日以繼夜地努力作畫,而且老也不覺厭倦,因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不得閒。因為他這麼下工夫,努力不懈地作畫,所以他畫道、釋、人物、龍、馬等,無一不工,而且大都作捲軸畫和壁畫。
  • 兩江新區在果園港一天幹了「三件大事」
    其中,北貨場佔地382畝,規劃6條作業線,其中5條用於商品車的到發,1條用於貨櫃的到發,可實現年整車到發量150萬輛,貨櫃年到發量5萬標箱。今年6月,魚嘴貨運站商品車物流基地北場已經建成投用,包含2條整車作業線和1條貨櫃作業線,可實現整車到發量60萬輛,貨櫃年到發量5萬標箱。
  • 水草搖曳、魚翔淺底……兩江新區金開大道旁的這個湖美不勝收!
    吳家灣水庫整治後實景水草搖曳、魚翔淺底……曾經的一潭「臭」水,變成了如今的水清岸綠,位於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吳家灣水庫臭水變清水,科學治理顯成效吳家灣水庫建成於1959 年,屬天然湖泊,主要補水來源為雨水徑流和湖面降水。寶貴的濱水資源和綠地空間本是打造舒適宜人優美環境的有利條件,但未改造前的吳家灣水庫水體渾濁,雜草叢生,沉水植物稀少,生態系統結構單一,生態系統不穩定。湖區底泥局部為微汙染黑色底泥,偶伴陣陣惡臭,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 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兩江新區
    發力文創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6月21日至24日,第十三屆中國重慶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暨第九屆中國國際軍民兩用技術博覽會(以下簡稱重慶高交會)將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南坪)舉行。屆時,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喵斯拉」)將於參會期間正式入駐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據了解,喵斯拉成立於2014年7月,總部位於北京,有重慶、上海、日本三個分部,其中,重慶分部主要負責音頻內容製作。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剛成立就獲得了現美股上市公司嗶哩嗶哩(B站)的投資,2017年初獲得國際頂級風投IDG資本的數千萬A輪投資。
  • 兩江新區雲籤約項目 將解決瀕危動物中藥材人工替代技術
    此次籤約項目投資額超83億元,聚焦生物醫藥產業,涵蓋了生物技術、平臺引進、腫瘤類器官庫打造、醫藥檢測、疾病篩查治療等內容,著力完善兩江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鏈,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解決瀕危動物中藥材人工替代技術   籤約企業中,極澤生物醫藥項目總投資20億元,旨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打造重慶金膽生產基地(1000噸級)及高端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投資方江蘇邦澤生物醫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蛋白酶製劑高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專業公司,致力於解決稀缺瀕危動物中藥材替代關聯技術及開發其延伸產品。
  • 楚河抽乾清淤,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將現武昌之心
    今年6月起,武昌區推進實施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生態環境。昨日(12月23日),記者看到,楚河已被抽乾,施工人員在淤泥中作業。外沙湖中,清淤船挖出淤泥,通過長長的管道,輸送到岸邊的處理廠脫水,製成泥塊,再由車輛運走,集中進行生態化處理。
  • 兩江暖警 | 警笛聲聲 只為守護你平安
    兩江暖警 | 警笛聲聲 只為守護你平安 2020-10-15 18: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