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華人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經典作品欣賞

2020-11-28 資深機械設計師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美籍華人建築師。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實為羅浮宮博物館入口,巴黎地標性建築之一。正如貝氏所稱:"它預示將來,從而使羅浮宮達到完美。" 玻璃金字塔 塔高21米,底寬34米,四個側面由673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總平面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塔身總重量為200噸,其中玻璃淨重105噸,金屬支架僅有95噸,換而言之,支架的負荷超過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這座玻璃金字塔不僅是現代藝術風格的佳作,也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獨特嘗試。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1985年破土動工,以每4天蓋一層樓的速度拔地而起。整座超級建築結構在16個月內完成。」並成為香港地標性建築。共70層,高367.4米,這座銀光閃閃的摩天大樓,其外形正如貝聿銘所形容,像是雨後春筍—中國傳統文化中希望和進步的象徵。即使如今中環超高建築林立,亦難掩其鋒芒。

北京香山飯店。貝聿銘說:「香山飯店在我的設計生涯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國外設計有的建築高出十倍」。飯店只用了白、灰、黃褐三種顏色,室內室外都和諧高雅。因為重複運用了正方形和圓形兩種圖形,建築產生了韻律。後花園內遠山近水、疊石小徑、高樹鋪草布置得非常得體,既有江南園林精巧的特點,又有北方園林開闊的空間。並考慮到香山幽雅的環境以及眾多歷史文物,刻意設計成與周邊環境因素融合起來的特別形式。

日本美秀美術館表達了貝聿銘的一個主要理念,即自然與建築的融合。建築分3層,實用面積9241平方米。美術館在結構設計上最大亮點是通過跨越兩個山脊的隧道及吊橋,吊橋是專門為美術館單獨研製的,可稱舉世無雙,從與其相連接的隧道出來緩緩前行便會看到美術館的入口。整個結構採用非對稱多懸斜索結構,由一條定製的曲線型鋼作為主要支撐結構,形成一道完美的弧線,暗示美術館的瑰麗深邃。

德國歷史博物館。歷時5年、耗資5億港元增建,2003年落成,以玻璃和鋼鐵製成的現代建築物。德國歷史博物館館長奧託邁爾盛讚其為「完美的設計」。柏林上空的天似乎離德國歷史博物館新擴建的大樓特別近。螺旋式樓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個樓層之間,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透明的蝸牛殼。在每一個樓層,走廊就像露臺一樣伸進雄偉的玻璃大廳,每一個玻璃大廳的圓頂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時一般被遮擋住的大樓的整個邊上形成了拱形。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整個建築群雄踞科羅拉多州山頂,似乎就是科羅拉多山頂生長的一堆堅硬厚重的巨大巖石,建築的巖石色與山崖融為一體,實用簡約,卻又大氣時尚,色彩、質感與遼闊的大山背景渾然一體,實現了賴特對建築的最高讚譽「我們從不建造一座位於山上的建築,而是屬於那山的」。

相關焦點

  • 貓叔說事:貝聿銘逝世?|「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讓光線來作設計
    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逝世,享年102歲。  貝聿銘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他折衷中西、融匯古今,將所學、所感都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中。他的代表作包括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香港地標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等。
  • 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辭世,發一組他設計的澳門科學館表示悼念
    今天一打開電腦,就看到很多關於國際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辭世的消息,國人紛紛表示哀悼,就如同去年金庸大俠辭世時一樣,作為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人大師,它的離開無疑建築設計界的巨大損失。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他在國內的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上海藝術博物館等皆出自他手。打開電腦,渝帆也曾拍過不少他之前設計的建築作品,其中澳門科學館便是其中之一,之前也沒有發過,現在正好發出來,算是對貝聿銘大師的悼念。
  • 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10歲隨父親來到上海,18歲到美國,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於1955年建立建築事務所,1990年退休。  風格  作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他被人描述成為一個注重於抽象形式的建築師。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  作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設計了大量的劃時代建築。
  • 全球華人世界十大著名風水策劃大師與新加坡建築設計中暗藏的風水...
    作為常年遊走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的世界華人十大風水大師顏廷利、無量子、李居明、曾仕強他們幾位亞洲頂級的易經專家來說,對此早已見怪不怪了,因此在易學界被譽為南道無量子,北師顏廷利,香港李居明,臺灣曾仕強這周易學領域『四大金剛』被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泰國的本地富豪們爭相奉為其公司企業與家中豪宅之府上的座上嘉賓;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揭秘新加坡12個知名建築的神秘風水,博君一笑!
  • 貝聿銘的百年傳奇人生,只為呈現極致設計!
    ——貝聿銘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築師,出生於1917年,祖籍蘇州,生於廣州。他的一生獲得榮譽無數,包括了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的建築更是在全世界廣受讚譽,成為建築史上的經典。貝聿銘作品集貝聿銘的建築作品風格獨特,頗有抽象形式的現代韻味,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
  •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丨緬懷大師貝聿銘
    2019年5月16日,華人建築師貝聿銘仙逝,留下一系列經典作品,永存於經典建築史冊,正如他對建築與生命的感悟一樣: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貝聿銘一生完成至少170個項目的設計和50個總體規劃的設計,榮獲諸多國際大獎,包括普利茲克獎、美國建築學會金獎、法國建築學金獎、日本帝賞獎、第五屆普利茲克獎、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等。
  • 澳門科學館:貝聿銘與小城的不解情緣
    新華社澳門5月17日電(記者王晨曦)知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與小城澳門有著不解的情緣,澳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澳門科學館就是他親自設計的傑作。  澳門科學館當天發布新聞稿對貝聿銘辭世表示哀悼,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新聞稿說,貝聿銘先生堪稱現代建築界的傳奇。
  • 貝聿銘: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來源:景觀中國網 1978年,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了 .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在東館的開幕儀式上稱,「它不但是華盛頓市和諧而周全的一部份
  • 相互欣賞文明之美(記者手記)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漢學的國家之一,漢學研究水平在世界上一直處於前列。孔子、老子等中國古代思想家為廣大俄羅斯民眾所熟悉。俄羅斯一位知名漢學家曾經說過:「中國文化已經深深浸潤到俄羅斯各個角落。」著名文學家列夫·託爾斯泰曾說,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機器而是思想。他本人很早就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有濃厚的興趣,在80歲高齡時還學習過漢語。
  • 用建築來認識臺中!超美13座精選建築是臺中獨有的風景
    以往談起臺中最知名的建築,在地人一定會想到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特別的造型是臺中經典地標,也是不少人到臺中必去的景點,其實除了「它」之外,臺中還有很多厲害的建築呦。●普立茲克獎設計師作品,住在臺中的建築迷很幸福,算上興建中的案子,臺中就有多達6位普立茲克得獎設計師,7件作品(還未完成)互相輝映,震撼人心的建築之美也是臺中特有的風景。│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建築師:貝聿銘(1983年獲獎)、陳其寬。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大學的基督新教禮拜堂,為著名臺灣建築師陳其寬與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之作。
  • 6位油畫大師的速寫和素描作品欣賞
    世界知名的油畫大師,通過他們傳世的作品,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光輝的姓名。這些大師紮實的繪畫功底,不僅體現在經典油畫作品,他們日常練筆和寫生的素描或者速寫的手稿,保留下來的也成為了傳世佳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6位西方油畫大師的速寫和素描作品。
  • 展訊|設計大師張煒倫最喜歡的椅子是「旋轉木馬」?
    約裡奧·庫卡波羅當代最重要的著名設計大師之一「旋轉木馬」又名「卡路賽利(Karuselli)」,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上最舒服的椅子」、被聯合國評為「20世紀最重要的99件設計」之一,也是傑出華人設計大師張煒倫最喜歡的一把椅子。
  • 澳門科學館——貝聿銘
    2002年3月,澳門政府派出的澳門基金會代表團到達美國,邀請國際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和貝氏建築事務所為科學館設計圖紙。2005年12月上旬,澳門政府正式在澳門文化中心對出海面為澳門科學館的興建進行填海達六萬二千平方米的填海地;翌年10月19日,澳門科學館主體建築工程正式展開,2009年年中落成。
  • 用設計改變世界,緬懷法國建築設計大師保羅·安德魯
    保羅·安德魯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在中國有眾多知名的建築設計作品,最有名的中國代表作有國家大劇院,如一顆「玻璃蛋」置於水中。從競標到揭幕,大劇院項目佔據了安德魯整整十年的時間。保羅·安德魯還有一些作品分布在中國的各大城市,也是當地人民熟知的地標,感謝他為中國人民的付出。
  • 在大師眼中,蓋房子與造椅子的區別在哪?
    椅子就像一個微縮的建築其中濃縮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思想成為了傳播設計理念的完美載體因此,想要走近一位建築大師不妨從一把椅子開始扎哈·哈迪德Zaha在室內放這樣一把椅子,仿佛並不是為了讓人來歇腳,它更像是一件值得你駐足欣賞的藝術品。
  • 2020第十六屆設博會全面啟動,讓中國設計在世界綻放!
    設計大賽作為中國建築裝飾設計行業久負盛名的頂級盛會,設博會同期舉辦的華鼎獎,華騰獎,天星獎,得到眾多高端設計師的積極參與,歷屆參選,參評的設計師達3萬人以上。設博會華鼎獎成立的十五年中,入選大獎的華人設計師大不斷增加,每年已逾千位。不但從數量和質量上是亞洲之最,更讓華人設計成為推動全球室內設計發展的中堅力量。這是所有設計業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 世界頂級設計大師的設計理念
    原創 阿秋 印客美學今天,小印想為大家帶來一些設計界的乾貨分享,為你們介紹目前認可度最高的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福田繁雄、岡特·蘭堡、切瓦斯特。或許你會好奇,憑什麼是他們佩戴這個頭銜呢?他們的作品又特殊在哪兒?
  • 法國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願為衢州奉獻完美作品
    法國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願為衢州奉獻完美作品 2012年03月15日 16:18:44   浙江在線03月15日訊3月14日,法國建築設計大師保羅·安德魯先生來衢訪問,考察了西區城市規劃建設情況和孔氏南宗家廟、周宣靈王廟、天妃宮、水亭門、博物館等。
  • 貝聿銘設計澳門科學館 特區政府耗資約7億澳門元
    中新網澳門8月15日消息:澳門基金會昨日表示,由世界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為澳門設計的科技館將定名為「澳門科學館」。科學館的設計費用將由澳門基金會負責,共六至七億澳門元的建築費及展品購置款項則由政府負責。
  • 設計大師彼得·希瑞爾:是否經典十年才知
    國際頂級汽車設計大師彼得·希瑞爾:  本報訊 (記者賀江華攝影報導)自2006年9月1日起,國際頂級汽車設計大師——彼得·希瑞爾(Peter Schreyer)正式擔任起亞首席設計師一職,全面監管起亞在德國法蘭克福、美國洛杉磯、日本東京以及韓國南陽的旗艦設計中心,負責起亞在全球的設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