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流浪貓狗時,一般都會選擇拍照,問當地寵物群是否有失主在尋找,但很少會選擇送食物或領養,原因很簡單,我們將在下面詳細介紹。
餵流浪貓狗的危害實際上是大於好處的
我們先要承認,很多餵貓餵狗的人,他們的出發點基本上都是好心,覺得不能讓眼前的小動物活活餓死,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人之常情」未必全是對的。
餵流浪貓狗會使它的數量激增
寵物的繁殖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 DNA中無法改變的便攜性本能,因此,一旦我們開始投餵流浪貓狗,它們就具備了繁殖的最重要條件:食物和聚居地。
有食有類的前提滿足後,無論貓或狗都會進入繁殖階段。就拿貓咪來說,如果按每胎只有3隻來算,一對流浪貓及其後代,在短短的7年裡,就能成為20萬隻的巨大種群。然而事實上,流浪動物的平均壽命並不長,因此,儘管餵養流浪貓狗的方式可以使它們的數量激增,但也不能讓它們的數量達到理論數據所能提供的數量。
而且這些流浪貓狗的後代也會同樣加入流浪動物的行列,這樣循環下去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直到周圍的居民忍無可忍,或流浪動物碰巧傷人闖禍時,才會有一大波的清理行動。
餵流浪貓狗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實際上根據普遍的數據統計,在城市流浪貓狗如果不被領養,不被收留,它們一般都只有3-4年的平均壽命。實際上,造成它們死亡的不一定是食物短缺,而是惡劣的生存環境,許多動物能夠在森林中生存,但很少動物能夠在人類鋼鐵般的森林中正常地生存。
身為一種被馴養後又被遺棄的動物,城市中流浪貓狗的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而且很多時候還會遭遇一些人類的惡毒。因此,即使給他們食物,也僅僅是讓他們在恐懼、艱難中度過一生,很難說是「解決了問題」。
餵流浪貓狗給自己造成的隱患很多
餵過流浪動物的人其實會覺得他們很可憐,大部分也很乖巧,但總有例外。有的流浪動物膽子很小,可能天生就是這樣,也有可能是在流浪過程中受到了人的傷害,才會始終心存警覺,所以如果貿然走近一隻流浪貓狗,實際上是存在著不小的被攻擊風險。以前有個朋友在救助流浪動物時受傷了,最後我們陪她一起去打狂犬疫苗。
面對一隻流浪的貓或狗,我們無法準確地判斷它是否注射了疫苗,流浪了多久,流浪過程中接觸了哪些類型的人和動物,因此,幫助這些動物實際上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你既然養了一隻狗(貓)又喜歡它(貓),為什麼不把這隻流浪狗(貓)帶走呢?
網上有一小撮人最喜歡用這句話來「質問」養狗(貓)的人,事實上,這種「質問」顯然是毫無道理的。
一開始,人們只有一隻狗(貓),而且很喜歡他們自己的狗(貓),但這並不代表他必須喜歡世界上所有的狗(貓),必須對所有的狗(貓)負責。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的,養狗(貓)的人都有責任為自己的狗(貓)負責,但其他個體的責任則是不必要的,也是沒有理由的。
有些人有時會說「養狗前先愛人,這才是真正的愛」,這已經有點荒謬了。假如說這話的人是「戀人不養狗」,那麼請問各地的流浪者能領養多少只呢?若說出這句話的人是「不愛人也不養狗」,那麼這種從哪方面看都沒有愛心的人,又有什麼資格去教別人獻愛心呢?
那麼應該怎樣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呢?
在城市中,流浪動物是一種隱患,儘管從客觀事實和資料上看,流浪動物的影響與酒後駕車、闖紅燈、在公共場所抽菸相比並不算什麼,但它的確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我們過去幾年的經驗證明,光靠收養、捕殺流浪動物無法解決這件事,關鍵的問題還在於人。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對寵物的管理問題,把現在的「寵物買到手後由主人去登記」改為「寵物買到手後必須進行登記後才能出售」,在出售的同時必須完成主人信息的登記轉移,並向貓狗注射晶片識別主人,這樣就可以避免無主貓狗的出現。
吸取別處成功經驗,對狗養的人格化規範,對棄養、虐待等行為進行嚴厲處罰,降低人們棄養貓狗的成本。
為寵物飼養增加額外的費用,以支撐以上操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以增加人們養一隻寵物貓狗的成本,減少衝動飼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