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飼養守宮、蛙、螳螂的主人都渴望自己的小可愛能健康成長,而促使健康的一項因素就是食物的來源和種類。上月我寫了篇文章關於豹紋守宮的營養👈,當中我極力推薦的飼料就是櫻桃蟑螂 (下稱紅蟑)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我也是守宮、蛙、螳螂這三種動物的主人,我認為紅蟑這種食物是爬寵界的超級食物(superfood),守宮、蛙和螳螂也適合以紅蟑作為主食。
就以我的經驗為例,可以以紅蟑為主食的動物分別為:
1、守宮類(以地棲守宮為主):豹紋守宮、肥尾守宮、珍珠守宮、埃及侏儒守宮。
2、蛙類(樹蛙及陸蛙):紅眼樹蛙、侏儒牛蛙、蕃茄蛙。
3、螳螂類(所有都可以):非洲芽翅螳、蘭花螳、黃金斧螳、幽靈螳、麗眼斑螳、萊姆綠螳、中華大刀螳。
我沒有寫在這裡的動物不代表不能吃,只是我沒有驗證過而已。我當初也是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面對這些蟑螂,我一直對蟑螂是十分害怕的,家中有任何家居蟑螂我也是會請家人替我解決掉的。然而為了寵物的健康,我豁出去了。
面對這些紅蟑移動迅速,外表與家居蟑螂十分像,我提起了要克服恐懼的決心來處理它們。直至現在,雖然我每次弄蟑螂也有些害怕,但已不如當初那樣心裡發毛的樣子,我還是接受不了身體與蟑螂有任何接觸。只要大家跟從我說的方法,即使害怕蟑螂的朋友,也可以很容易處理蟑螂,不會逃逸。我這裡說的方法是適合大家在家中小規模繁殖蟑螂,以應付自己的寵物所需。
餵食紅蟑的好處有很多:
1、營養豐富,蛋香質含量高,脂肪比例較低,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2、適合餵飼多種動物,不會造成消化的負擔;
3、安全,沒有銳利的嘴巴,不會咬傷動物,不吃紙類物品;
4、爬不了光滑面,不容易逃脫;
5、不會嘈吵;
6、氣味少,貯存容易,只用一個塑料盒子即可;
7、即使逃出了,也不會對家居造成大規模繁殖,不會造成物種入侵。
我從一開始就用紅蟑作主要的寵物食材,我買回來的紅蟑由美國蟑螂繁殖場進口,他們使用的是無菌繁殖技術,因此蟑螂的質量很好,不會因為衛生的問題而引致寵物生病。價錢是成體的要一元一隻。另外,衛生的蟑螂也不會大規模死亡。紅蟑不同於蟋蟀、麥蟲等昆蟲,生長的周期很長,要至少半年才能養到成體。紅蟑雖然是很普遍的寵物食品,但是不同來源的紅蟑也是值得注意的。我也從不同的渠道購入過紅蟑,包括卵、幼體、成體,可是質量參差。
1、某寶:紅蟑來源不穩定,卵夾孵化率極低。而且商家包裝蟑螂時,常常用網袋來裝,這樣取出蟑螂十分困難,很容易有逃逸的風險。
2、別人自家繁殖的:別以為別人家繁殖的質量就會好,我曾經買了五百隻成體的,過了兩星期就剩下了二百隻了,因為大規模死亡了,還要產生臭味。那是因為蟑螂病死了才會這樣的,一般蟑螂死亡的氣味不大。
3、美國進口:一分錢,一分貨,這道理誰都懂,人家是專業繁殖蟑螂的,當然懂得用優質的飼料來餵養。死亡率極低,蟑螂生產率和卵夾孵化率非常高。只可惜會入口美國紅蟑的本地商家只有那麼一間,而且要量大美國那邊才會發貨,有貨的時間也不穩定,因此自己要囤貨,以預防不時之需。
因此我推薦大家自己學習養蟑螂及繁殖蟑螂,以確保愛寵有衛生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渴望祖國能早日有規範化的紅蟑繁殖場,產出有質量保證的紅蟑。
那麼紅蟑到底是什麼?
紅蟑的英文是Turkistan Roaches,學名是Blatta lateralis,又名東突厥蟑螂,原產地在中東沙漠地區,是歐美流行的寵物食品。紅蟑不同於家居的好朋友美洲大蠊,不喜歡骯髒的環境,如果環境太潮溼,溫度太低(低於攝氏15度)也會導致大規模死亡。
紅蟑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那就是說不會有蛹的階段,生長過程經歷由卵夾、一齡至五齡幼體,然後成體。成體的蟑螂可以從肉眼辨別公母,公的身體呈淡黃色、有翅膀,但不會飛;而母的身體呈深紅色,沒有翅膀,而且腹部特別大。由於它們爬不了光滑面,因此使用一個普通塑料透明的飼養箱來飼養即可。
▲右面的是母蟑,左面的是公蟑
飼養紅蟑的方法
先準備以下物品:
1、一個至少20CM長,10CM寬,20CM高的塑料飼養箱(只夠200隻亞成體至成體蟑螂居住,密度太高也會死亡的);
2、一塊紗網布,要用來蓋好的;
3、一條橡皮筋,最好用做衣服用的那種;
4、乾淨的紙蛋託;
5、一小杯燕麥片;
6、乾燥咖啡粉(我通常用我喝過的咖啡粉曬乾待用);
7、一個噴水壺;
8、一至兩枝30CM長的鑷子,用來夾蟑螂或放置物品。
▲蟑螂飼養箱
首先要從可靠的渠道購入紅蟑。在飼養箱底層鋪上咖啡粉,作用是減低蟑螂的氣味,蟑螂也可以吃咖啡粉來增加微量元素,咖啡粉還有助吸溼。然後將買回來的蟑螂倒入箱內,注意蟑螂的數目要控制好,有條件的儘可能給它們多一些空間,否則它們會打架和吃掉對方的。放入紙蛋託以增加表面面積給蟑螂攀爬,紙蛋託不要放得太近邊緣,距離箱的面至少有5CM,怕蟑螂逃走的朋友可以在箱的邊緣2CM的位置塗上凡士林。放入些燕麥片給蟑螂吃。再將紗網布蓋在箱子上,再蓋上那個塑料蓋,拉好紗網布,再用橡皮筋綁好。
最後是因應天氣的情況來噴水,如果你居住的地區長期的溼度低於百分之六十,我建議你可以噴些水給蟑螂,注意一定不可以多。太潮溼會發黴,蟑螂會因此而大規模死亡。
紅蟑的繁殖
當你的蟑螂已經成體了,確保有公母,溫度在大概攝氏二十五度,它們就會開始下蛋了。蟑螂不像雞那種下蛋方式,不是一下子把蛋生下來,而是卵夾會在蟑螂尾部逐少逐少形成的,卵夾包覆著十二三個受精卵。等到卵夾差不多形成了的時候,蟑螂媽媽會找個陰暗處生蛋埋好,即是把蛋從它身體分離。飼養箱的底層鋪上咖啡粉的另一好處就是提供一個很好的產卵地點給蟑螂。剛生下來的蟑螂卵呈粉紅到鮮紅色,外觀像一顆紅豆,那時是特別脆弱的時候,因為卵夾的外殻未乾,不夠堅硬來保護受精卵。這時候蟑螂媽媽一般也會在卵的附近守候,以免其他的蟑螂來把卵吃掉。咖啡粉還有吸溼的作用,可以加速卵夾外殻的硬化。當卵的外殻硬化了後,呈暗紅色,其實蟑螂並不能將之咬開。現在可以準備收集蟑螂卵了。
▲蟑螂卵夾
準備物品如下:
1、蟑螂飼養箱一個,裡面有我以上說的咖啡粉、燕麥片、紙蛋託;
2、一個小型的塑料盒子,鬥魚杯大小的那種,建議用方型的。
用攝子把蟑螂卵取出來,放到一個小塑料盒子。蟑螂卵夾有長的短的,有外表像豆子一樣,也有沒那麼漂亮的,有些有凹陷的。有些蟑螂體型大些,會產下較大的卵,體型小些則產下小型的卵,出生的寶寶也相對體型小些,但數目也跟大型的卵夾一樣,大概是12-13隻左右。孵化率最高的,就是那種比較大顆的,外表像紅豆一樣,有光澤而又平整的卵夾。但我建議所有的卵夾都全部取出,如果有發黴的卵夾可以捨棄。雖然有些卵夾的樣子不好看,但還是有機會孵化的。每隔兩三天可收集一些卵夾。
這盒蟑螂卵可以放到溫度較高的地方,但又不可以讓太陽直射。在攝氏三十度以上,一般過了十多天,蟑螂寶寶就會出生了。卵夾的中間會裂開,蟑螂寶寶從裡面一下子鑽出來。剛出生的小蟑螂是白色的,那是因為外骨骼還未乾透,身體很軟的,過了數小時後,小蟑螂就會變成褐色了。這時候可以把蟑螂倒出到飼養箱內。用方形的盒子就是比較容易將蟑螂倒出,不容易逃走。
▲剛出生與出生了一天的蟑螂比較
這時可以清理那些空蛋殻。雖然空蛋殻外型與未孵化的蛋夾無異,但用鑷子輕碰就會發出乾燥的聲音,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來。
▲這是蟑螂出生的一刻,從卵夾分離出來
總結,飼養紅蟑雖然不難,但是我們也要用心去飼養好,畢竟那是我們愛寵的食物,要知道紅蟑吃什麼,什麼就會轉移到我們愛寵的肚子裡去,那是gut-load。因此,確保蟑螂箱的衛生,及時清理掉那些死去的蟑螂是我們日常維護的工作。
最後,大家有任何問題可以在文末留言,我會一一回復。祝大家的愛寵都健健康康!
👇進入《Kate · 與爬同行》專欄
查看更多愛心美文
自己繁殖的「口糧」肯定是最放心的,只要你能掌握繁殖技巧,不僅能省下一大筆飼料費,還能讓你的愛寵時刻得到健康、充足的食物!
Author:Kate
Editor:rlyl
📖延伸閱讀:
你養的"萌蟲"生病了怎麼辦?昆蟲的護理學--初部護理!
《新手養蛙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