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一直備受關注,網上流傳的「轉基因食品名單」靠不靠譜?一些所謂的「鑑別轉基因作物方法」正確嗎?國家正式批准種植或進口的轉基因作物有哪些?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農業部及專家學者。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謝家建:
截至目前,我國批准了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並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目前,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尚未完成審批,沒有進行商業化種植,已經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國批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
我國轉基因作物有哪些?
回應:已批准安全證書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業化種植
{
}
果蔬個頭過大過小,就是轉基因食品嗎?
回應:目前市售聖女果、小南瓜、小黃瓜都不是轉基因食品
中國農科院生物所研究員王志興:
網上流傳一份轉基因食品名單,包括「聖女果、大個兒彩椒、小南瓜、小黃瓜」。對此專家並不認同。
小番茄也叫聖女果、櫻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種,個頭小是天生的基因差異決定的,不是轉基因的結果。
聖女果更接近人工馴化前的野生狀態,其實野生的板慄、核桃、蘋果等也都遠小於常規栽培品種。人類馴化野生植物一般是為了提高產量,主要做法是增大果實,但隨著人們對食品要求的多樣化,出現了很多小型化的瓜果蔬菜,如早春紅玉西瓜等。
小南瓜和小黃瓜也不是轉基因食品,僅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黃瓜。如果繼續生長,小南瓜和小黃瓜最終會長成普通的大南瓜和大黃瓜。
顏色異於普通品種,就是轉基因食品嗎?
回應:棉花、辣椒、玉米等有不同顏色,是因天然基因有差異,跟轉基因沒關係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員吳剛:
大個兒彩椒含有不同類型的花青素,表現為更豐富的顏色。花青素的變異在植物中很常見,像蘿蔔就有紅蘿蔔、綠蘿蔔、白蘿蔔等。
在有些品種中,突變產生的顏色甚至取代了野生的顏色,成為栽培品種的主流,如原始的胡蘿蔔以紫色居多,現在最常見的橙色胡蘿蔔是荷蘭育種家根據荷蘭國旗顏色選育的。因此,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果蔬,其顏色跟轉基因沒有什麼關係。
棉花、辣椒、玉米、水稻等有不同顏色,是因天然遺傳基因有差異,並非轉基因的結果。比如彩色棉花從古就有,但由於彩色棉花纖維短、強度差,過去很少種植。彩色辣椒也是天然存在的,只是過去未大面積種植,普通消費者很少見到。
網傳的轉基因食品
鑑別方法是否正確?
網傳:轉基因大豆浸泡後只膨脹不發芽
回應:不管是否轉基因食品,大豆因貯存方法不善或時間過長,喪失活力,都不會發芽。相反,完整有活力的種子,不管是否轉基因食品,都會發芽。
網傳:轉基因番茄顏色豔紅,果實較硬
回應:目前我國市場上根本沒有轉基因番茄。
網傳:轉基因土豆削皮後不會變黑
回應:土豆削皮後變黑,是由於多酚氧化酶和酶類物質氧化形成的。變黑的程度和速度與品種、多酚氧化酶含量、儲存條件以及儲存時間有關。新鮮的土豆不易變黑,長時低溫儲存後易變黑。
網傳:除大棚蔬菜外,其他反季節食品多是轉基因食品
回應:除大棚蔬菜外,很大一部分反季節食品是從異地運輸而來的。目前沒有通過轉基因技術實現反季節生產的能力。
網傳:甜玉米很甜,是轉基因食品
回應:甜玉米是由於基因突變,使蔗糖含量提高造成的。甜度高的玉米是為了滿足需求人工選育的結果,迄今尚無轉基因甜玉米上市,其實甜玉米、糯玉米、紫玉米等都是常規選育的結果。 (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