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母螳螂一定要吃掉公螳螂,並不是為了後代,只是因為自己餓了
小的時候父母曾經和我們大家說,母螳螂吃公螳螂,其實是為了它們的後代著想,那個時候都怪自己讀書少,也就傻乎乎的相信了。現在長大了才知道自己被騙了那麼多年,那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生活中螳螂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動物,隨處可見,在農村小孩子都特別喜歡捉螳螂玩,可是現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即便是在農村也很少能看見螳螂了。但不管怎麼說,螳螂的知名度還是相當的高,民間還根據螳螂的姿態創造出了螳螂拳,實在是厲害。
想必大家在生物學上都應該了解過,公螳螂和母螳螂交配之後,一般母螳螂都會把公螳螂吃掉,這樣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繁殖後代。曾經很多人都一度為母螳螂的愛而感動,為公螳螂的付出而折服。可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大家都錯了,繁衍後代只是一個幌子,母螳螂其實完全可以不需要那樣做,他們那樣做,說白了都是為了自己。
公螳螂在完成交配後想要盡力逃跑,可是母螳螂的個頭比較大,還沒等公螳螂跑掉,就已經進了母螳螂的肚子裡。在母螳螂的眼裡,公螳螂並不是孩子的父親,只是一個交配的工具和食物,想想確實挺殘忍的。更可惡的是大家竟然被騙了這麼多年。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公蜘蛛和公螳螂的遭遇很相似,但不同的是,在交配之前公蜘蛛會提前送上一份食物,這樣交配完成之後,母蜘蛛就不會吃掉它了。由此看來公蜘蛛還是挺聰明的。對此你們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