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這些老物件正在消失,你家還有幾個?

2021-01-13 騰訊網

永壽這些老物件正在消失,你家還有幾個?

g

1街道6鎮19萬人

時間

總是在不經意間

從指尖流逝

那些舊時光裡的老物件

也將隨著時光流逝

而漸行漸遠

曾經最熟悉的日常用品

現在只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

曾經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

好多人都不捨得扔掉

總覺著還有感情

到現在,這些老物件

你還記得多少?

- 1 -

黑白電視

以前,家裡有臺黑白電視機可洋氣了

電視機上有兩根天線

開機的時候一般都是滿屏幕的雪花

調整天線就能找到臺

記得當時頻道特別少

只有中央一臺、陝西電視臺、鹹陽電視臺

- 2 -

搪瓷杯

現在農村也有一些人家用著搪瓷杯

多半用來做漱口缸

記得小時候只要村裡有人嫁娶

都能見到

- 3 -

雙喜牌臉盆

有多少人小時候用過這種盆

盆底有個大大的「囍」

有的也會有幾朵牡丹花、荷花

或者兩條鯉魚

- 4 -

縫紉機

上世紀中期結婚的「老三樣」

現在的衣服很少有大縫大補

所以家裡幾乎沒有縫紉機了

但在一些洗衣店裡還能見到

- 5 -

手電筒

這款手電筒,小時候上學沒少用過吧?

以前,兩塊二毛錢買兩節藍色包裝的電池

差不多能用一兩個月

現在基本沒有了

人們都用手機照明了

- 6 -

老式自行車

這款自行車

現在真的是很少見了

以前黑漆和綠漆兩個顏色比較常見

龍頭上有個鈴

一摁「叮鈴鈴」響得可清脆了

- 7 -

軍用水壺

軍用水壺基本上在諜戰片裡才能見到了

以前上山下地幹活

總要帶一壺水

這壺還特別耐摔

- 8 -

永固鎖

農村的朋友

應該都用過「永固」牌的鎖

鎖很牢固,一用就是很多年

- 9 -

錐子

以前

奶奶納鞋時候經常用到

- 10 -

木箱子

純實木的很結實,咱奶奶的嫁妝

常年有把小鎖緊鎖著

一直覺得裡面裝著寶貝

- 11 -

煤油燈

小時候家裡時常斷電

每當這個時候

煤油燈就派上用場啦

有多少人用過?

不過一些人家更多的是用蠟燭

- 12 -

頂針

以前衣服都是縫縫補補,穿了又穿

老媽每次縫衣服

總會把這個戴在手上

- 13 -

老風扇

雖然現在的電扇更方便、更安全

但是不得不說

以前的老風扇在造型上真的更勝一籌啊

- 14 -

收音機

印象中

爺爺吃過飯後

經常拿著它坐在院裡頭聽廣播

- 15 -

鋁飯盒

記得小學快升初中的時候

下午都會補一會兒課

那時都會用鋁飯盒帶點飯去學校

- 16 -

磁帶

以前家裡沒有電腦

沒有手機、沒有 MP3

聽歌都是用錄音機

那就少不了會去買磁帶了

還記得那時候愛聽的歌嗎?

- 17 -

相框

爸爸媽媽那一輩照相後

洗出來的照片

都會用個相框好好鑲起來

掛在家裡

現在你家還有嗎?

- 18 -

木頭鍋蓋

以前在農村

做柴火飯都會用這種鍋蓋

厚實,一用就是好幾年

- 19 -

木桶

木桶大多是在古裝劇裡有

其實,很多農村以前也用的

現在比較少見

還真別說

用木桶去挑水

光是桶就有好幾斤了呢

- 20 -

扁擔

說了木桶

肯定也要說說挑水扁擔

畢竟這兩樣可是一對搭檔

扁擔,挑水必用

不過現在很多人家都用自來水了

也就很少見了

- 21 -

篩子

篩子在農村還是比較常見的

用來篩小麥、豆子等

- 22 -

旱菸袋

以前見村裡的老頭用過

他們經常放在上衣的口袋裡

幹完農活、飯後就會掏出旱菸袋

吧嗒吧嗒抽幾口~

- 23 -

舀水瓢

以前在老家的舀水瓢

多半是木瓢和鋁瓢

還有一種葫蘆瓢

不過葫蘆瓢舀水喝有些苦

- 24 -

提漏

還記得小時候去打醬油、香油時

小賣部的那個器皿嗎

就是提漏

有銻制的、竹製的

大小不一

- 25 -

鞋樣子

小時候在村裡

經常見到婦女用鞋樣子做鞋

現在也有

不過很少見了

- 26 -

石臼

現在的石臼多半是鐵製的

以前的是石頭做的

用來舂辣椒麵、花椒麵等

- 27 -

石磨

以前做渣豆腐的時候

總是先用石磨把黃豆磨細

現在基本上不用了

太重,費力

- 28 -

算盤

小學數學課本中

有一部分內容就是打算盤

那段時間天天背著算盤去學校

課堂上,背珠算口訣的場景還記得嗎?

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加二……

- 29 -

針線框

很多老人都會把縫補的工具放在一個框裡

做針線活的時候就不用東翻西找

- 30 -

木質託盤

相對而言

木質託盤比較少見

只有村裡有「紅白事」的時候才能見到

- 31 -

蜂窩煤

雖然現在很多人家都用天然氣

但是

蜂窩煤、煤爐、小火鉗……

應該還是比較常見的

- 32 -

臉盆架

以前用的臉盆架有木製的和鐵製的

有些在架子上還有一面鏡子

現在基本上都不用了

即便有些人家在用

但是質量始終不及以前的

- 33 -

豬槽

豬槽應該很多人都知道

不過現在的多半是輪胎切成的

以前的都是用石頭鑿成的

特別重,又不會被豬拱到一邊去

現在在很多店鋪都能見到以前的石豬槽

用來養花

看上去還是挺獨特的

- 34 -

鐵環

不少男孩子在小時候都玩過吧

就一個鐵環和鉤子

看著簡單,其實很考驗技術

- 35 -

大花床單

大花床單也叫國民床單

以前基本上是家家都有

大大的花,粉紅色最受歡迎

雖然這種床單現在也有

但是比起以前的質量可就差遠啦

- 36 -

彈弓

男孩子沒事用來打過鳥吧

感覺以前用彈弓打到一隻鳥的話可神氣了

- 37 -

現在超市、包括小攤都是用電子秤

以前用的是桿秤

雖然少見,但始終還是有的

- 38 -

梳妝鏡

父母那一代

結婚的時候,都會置辦幾塊梳妝鏡

木框的鏡子,上面一大朵花

你家還有嗎?

END

雖然有很多物件還能見到

卻是越來越珍貴

雖然很多物件不再用了

卻能夠勾起我們深深的回憶......

這些在永壽漸漸消失的老物件

來看看你家還有嗎?

趕緊來聊聊呀~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快找找,你家有這些老物件嗎?個個有來頭……
    這些老物件承載的,不僅是家用,還有發生在那時的點點滴滴。你家有這樣的老物件嗎?我懷念的是那寒冷又溫暖的冬夜老物件:湯婆子提供者:周芹,宜昌恆大山水城業主,42歲家裡有個很老的湯婆子,是奶奶留給我的禮物。銅製的,扁扁胖胖的圓壺,上面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熱水就從這個口子灌進去。小時候,跟奶奶在農村老家住。
  • 這幾個農村的老物件,你認識的有幾個?能認出來的估計得不小了
    大家好,我是家是農村的80後,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會不定期的給大家分享關於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您想看到更多關於農村的人和事,就請您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這也是對我莫大的支持。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這幾個農村的老物件,你認識的有幾個?能認出來的估計得不小了。
  •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曾經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不過如今還有幾個人能記得這些?1、壓水井老家的壓水井壓出來的水涼爽甘甜小時候渴了都爭著喝呢…...
  •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上了歲數的彭水人都有個習慣就是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這些老物件你認得多少?見過8樣以上的暴露年齡了
  • 文章標題: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
    文章標題: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作品多發在公眾號「魯之揅文房」,性情志趣,略窺一二,敬請方家指正!  這一期文章,要給大家分享下 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喜歡的就點讚轉發下:  隨著經濟的發展,即使身在農村,吃穿用的也基本與城市沒有大的區別了。許多從前用的老物件逐漸被更加先進的電子產品所替代,有的直接被廢棄掉了,而有的則變成了「古董」愛好者的收藏品。
  • 最懷舊:80後兒時家用老物件,看懂的都老了?
    作為一個遊客,偶遇這些老物件的時候,小編正在大華1935景點的博物館參觀,看到工廠職工家庭老物件展覽時,一下子眼熟了,仿佛回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兒時的家裡。80後們的兒童時代是什麼樣的呢?小時候的家當大部分是請木工匠人手工打制的,所以樣式大抵相似:電視櫃、桌子、鬥櫃、床,椅子和小凳等,各家區別是漆的顏色不同而已,朱紅、淺黃、淺綠等等。全家必備的搪瓷臉盆架、鋁製殼子開水壺也是標配,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是小康家庭才有的東西,也許有一臺自行車,它們是拿得出手的家庭物件,至於陶瓷整體洗手盆,手機和電腦都是沒有的。
  • 「鄉村博物館」裡的老物件,你見過幾個?
    蔡家鎮副鎮長趙淑穎介紹,這座博物館由生產、生活、民俗和精品四個主題展廳組成,展出近萬個老物件。館內收藏了當地民間古老農用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民俗器具等,每個物件都濃縮著富有年代感的生活影像、故事傳說。伊景先向記者展示柳木叉。(於瀟攝)「這些老物件是我們建館需要的展品,也是需要搶救的『古董』。」
  • 潮汕即將消失的27種老物件,認識5件說明你老了!
    這些老物件在我們生活中愈來愈少了,有一些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然而他們承載了很多潮汕人的成長經歷。快看看你認識幾個? 01 犁
  • 老物件裡生新意 龍泉小學老師將老物件帶入美術教學 ( 2 / ) 2015...
    核心提示:仿佛不經意間,鄉土家園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那些曾經與我們朝夕相處的老物件正在消逝:一尊老式機械鐘,一把竹編烘火籠,一隻盛糧的木桶,一盞照明的油燈……時間倒流至2013年,龍泉老城區裡的東街、東后街陸續開始拆遷了,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東升小學美術教師鍾紫軍,依依不捨地搜羅老房子裡留下的老物件,並將它們帶進了課堂。
  • 文山百味:農村這些快被遺忘的老物件!認識5個以上的,都老了
    不止神草三七居深山 還有百味珍饈等你嘗! 關注「文山百味」 看文山民族風情,品文山百味珍饈 城市化,機械化,工業化。
  • 這些農村老物件你都見過嗎?——都認得算我輸
    農村的土坯房已經不在 農村老物件,城裡人的世界看不懂,其實慢慢的很多農村人也看不懂了。科技在進步,我們小時候在農村耳熟能詳的老物件已經在漸漸從我們身邊消失,有些我們已經叫不出它的名字,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 若干年後,也許在博物館我們才能看見它,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無情的淘汰。
  • 世界頂級數學家都瘋狂囤貨,這些退出歷史舞臺的物件你見過幾個?
    雖然數學家們將粉筆視為珍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很多人已經不再使用粉筆了我們也不得不向它說再見這件事很快引起了一波懷舊風我們所懷念的除了那些漸漸淡出人們視線的老物件兒還有那些抱著小霸王遊戲機玩超級瑪麗為了集齊卡片瘋狂吃乾脆麵和小夥伴趴著地上玩到天黑的青蔥歲月快來看看這些老物件兒你認識的有哪些?
  • 50塊在農村收的凳子竟是紫檀,這些木質老物件可能都是寶,別錯過
    小編以前聽過一個長期在農村收古玩的朋友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他去農村收東西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位老鄉做的凳子像是一個老物件,當時雖沒有仔細看,就打算把它買下來,老鄉看到這麼一個舊的破凳子都有人買,就50塊錢賣給了這位朋友,回家之後,朋友請了專業老師鑑定了一下,沒想到這個破舊的凳子竟然是小葉紫檀做的
  • 老照片、老鐘錶、舊糧票……那些家傳老物件裡的時光留影
    新華社銀川12月29日電(記者任瑋)泛黃的老照片、停擺的舊鐘錶、「電匣子」收音機、斑駁的舊糧票……在寧夏銀川市寶湖社區的家風家訓館裡,收集展覽了居民家中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一些老物件。這些頗具年代感的物品,見證並記錄了過去幾十年間,大到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小到家庭生活、個人命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在寧夏銀川市寶湖社區的家風家訓館裡展出的一些老物件。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到2018年元旦,於淑琴家的老鐘錶就整整「54歲」了。前不久,於淑琴將一直不捨得扔卻又無處安放的老鐘錶捐給社區,也將一段關於舊時光的回憶寄存。
  • 8個「不起眼」的童年老物件,見過的別說話,小心暴露你真實年齡
    看到家中的老物件,常常想起過去的童年,這些小物件兒你還記得嗎?圖中:小時候把心裡的小秘密都會寫在日記本裡,鎖上日記本再也不怕別人偷看我的日記本了,你用過這樣日記本嗎?心靈手巧的人會用玻璃絲編金魚和小蝦,還有還多小物件兒!手殘黨的小編只會編最簡單的手鍊,你會編什麼呢?還記得童年玩過的萬花尺嗎?
  • 湖北黃石一「破爛王」收集數萬件「老物件」放一破舊倉庫一不小心...
    3000多個平方的倉庫內,牆上、地上全是有序擺列著的老物件。有解放初期的搪瓷缸、水杯和熱水瓶,還有解放前的一些舊式木床、門窗,甚至在一處倉庫內存放的全是上世紀農村家庭使用的罈罈罐罐……「這裡每一件物件都與時光相關,與你我相連」雖然並不是周末,但前往參觀的人仍然不少,一名中年男子感慨地說,他們來這裡是尋找逝去的記憶。
  • 重慶這個跳蚤市場比閒魚更牛 老物件裡有「山城記憶」還能撿漏「尖...
    市場走紅 攤主轉型賣「山城記憶」從華新街輕軌站口出來,就能看到對面樓房外牆上四個醒目的字「跳蚤市場」,步行幾分鐘便可來到這個舊貨寶藏地。記者看到,整個跳蚤市場是一棟五層高的建築,總共分為A、B、C三個區。
  • 90後年輕人硬核裝修,扔掉這些「老物件」吧!
    他們追求的是更加極致和舒適的生活方式,敢於「顛覆傳統」,希望能夠擁有一個個性獨特、有品味、與眾不同的家。曾經在裝修中必不可少的「老物件」,到了90後這一代,統統「斷舍離」!電視、大茶几、主燈、歐式石膏線……這些司空見慣的裝修元素,全部扔掉,打造一種專屬90後的硬核裝修!下面就跟隨小齊一起看看!扔掉電視你多久沒看電視了?
  • 這些老物件都是曾經的回憶,如今已經很難找到了!你見過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農村最常見最實用的一些東西如今都看很少看到了,有些被當做工藝品了,有的被喜歡老物件的人收藏了,而見過這些老物件的人基本都已經為人父母了!這是曾經照明的唯一工具,每家每戶都少不了,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電燈已經完全代替了「馬燈」大家用過嗎?
  • 10元小浣熊卡如今值2萬 這些老物件現在有多值錢?
    這些不起眼的老物件,現在有多值錢?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6日電 (趙佳然)哪些老物件年頭越久越值錢?  你還記得十多年前風靡一時的小浣熊水滸卡嗎?  杭州有個年輕人,從小就喜歡收藏這些卡片。如今,他還在西湖邊買下了一套房子,專門存放這些他收藏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