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某個晚上,他說喝點吧,聊聊天,我說行。然後一個中國,一個新加坡,連起了視頻。
他說生意做了這麼多年,依然普普通通,隔離這段時間想了一下,想業餘時間接觸一下自媒體,一方面增加點外快,同時也是自己的愛好。
我倆認識十年,印象中他說話語氣,肢體動作始終如一,這種穩重很讓人信服。每次聊天,不論我說出什麼想法和觀點,他都會認真聽完,給予肯定。在幾乎所有親朋好友都不理解你在做什麼說什麼的時候,我一度認為他是唯一可以談心而且懂我說話的人。
好多年沒有動筆的我,熬了半夜幫他寫出了第一篇文案,也是最後一篇——人生中的暫停鍵。我對他說,朋友間各自做喜歡的事,有一天還能互相支持,是幸運。但現在,這篇文章已經不屬於他了。
那天他視頻給我說想看看我在幹什麼,我說在工作,寒暄幾句便掛斷了,兩天後,收到他猝死的消息。他前年結婚,去年生子,今年...不清楚他的妻子,孩子,父母會如何在這段日子煎熬,但我想,一段時期後,她們會習慣沒有他的生活。而他,用多年的拼命,壓力,生活習慣換來了再也看不到世間的美。終於明白一個道理,明早醒來的那縷陽光,那口呼吸,是要用今天去爭取的。
記得去年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只休息了兩天,而且每周有三到四天選擇加班到夜晚十一點。疫情開始,一個加班沒有,各種假期逼著休息。疫情給世界按下了暫停鍵,而休息給生活按下了暫停鍵。
當你徒步在林間野外,才發現大自然是如此的美,物種間是如此和諧;當你放慢腳步,細心觀察周圍的一切,才發現生活中原來有那麼多的人情味;當你看看有用的書籍和視頻,然後給自己點時間自省,才發現原來還有那麼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看到過地鐵站一湧而出匆忙的身影,也看到過那個在川流不息人群中獨自拉手風琴的黑人青年(沒有任何打賞工具);看到過大雨中拼命奔跑不慎跌倒的大叔,也看到過那幾個在雨中歡快玩耍的孩子;看到過沒有碰撞卻大打出手的行人,也看到過那個為保護老人過街而放慢腳步的美麗女孩;我聽到過因為客人上車太慢而喋喋不休的司機,也聽到過每一站就算沒人上下車也要靠站說一遍站點及周邊信息的972路安哥。原來不匆忙,生活會變得那麼美。
但大多數人還是急匆匆的生活,不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他們會找接口說為了家庭和生活不得已,但真正為了活著就傾盡所有的人又有幾個。太多人可以清楚的描述遠方的景點,名人的私生活,卻不記得家樓下商鋪的名字,親人的喜好。你們無時無刻抱著手機匆匆的樣子,好可憐。
不禁想起心境這東西。人,真有貴賤之分,貧富之分麼,或許有,但不會那麼絕對。家庭環境,自身努力,社會機遇,會讓人們分出這些,但上天給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這是每個人都平等的。太多人不是失去了發現美的眼睛,而是失去了對真實生活的感知。
拾荒老者和世界富豪看的是一片天,踩的是一片地。當你感受家庭的不幸,自怨自艾的時候,可否暫停一下,看看那個比你還難卻活的頑強的主人公;當你迷茫於現在和未來前途的時候,可否暫停一下,看看窗外的皎月和繁星自省一下年少時的初心;當你疲於工作奔波和家庭責任的時候,可否暫停一下坐在街邊抽支煙或呆在車裡聽首喜歡的音樂,想想妻子老公和孩子的笑臉或過去的美好點滴;當你暮年感慨一生碌碌無為的時候,那也請按一下暫停鍵,一杯酒,一本書,還有風,有雲,有落日。這,不就是生活麼。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深刻,吃飯遊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對人好期待它回應也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實現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馬德《允許自己虛度時光》。這就是困擾多年的過程和結果究竟哪個重要。現在的我們,兜裡揣著理想,執迷於一個又一個的追求,卻忘了其實我們本該熱愛的是生活的本身。汪曾祺先生曾在《人間草木》中寫到"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她"。我們多少人,活反了。
世界給予我們生命,讓人成為寵兒,所以請不要辜負這一安排,這一生,多感受生活的美,多為他人他物帶去美。人生之事,皆有定數。就如大多機器為何有暫停鍵一樣,適當按一下我們人生中的暫停鍵,停下腳步看看藍天和星空,看看街邊白髮蒼蒼叫賣的老奶奶,那街邊哼著兒歌的背包少年,那個夏日深夜發傳單的木偶人,那個雨夜屋簷下的拾荒流浪漢,身上散發的對生活的光比我們以為的或許多的多。希望有一天,你可以慢跑中停下腳步拾起小路中間的蝸牛放在路邊草叢,也可以偶爾開窗和陽臺上的小鳥假裝說說話,願你周圍真有人可以陪你朝陽,也可以伴你日落。生活,永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後序:而我的朋友,你曾笑著說這篇文案排比句太多,是啊,但我還是想把這篇青澀的文章整理出來。相對於他人的眼光,她對於我的意義更為重要,畢竟,我們都曾真實的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