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上的防火瞭望員

2021-01-14 中國青年網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在瞭望山林。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有一座巍峨的四方山。陡峭的山上建有兩座防火瞭望塔,用以監視預報森林火情。 57歲的溫建民從事了30餘年護林工作,在四方山瞭望臺一幹就是十年。每年春秋季森林防火期,他都需要住在山上。山高林密,用水需要到山間天池打取,生活用品則需要自己用背囊背上山去。2012年,溫建民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今年秋天,溫建民的妻子也陪他一同上山,夫妻倆互相扶攜,共同守護四方山周邊的茫茫林海。

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在瞭望塔上瞭望(無人機拍攝)。護林員每天要在瞭望塔瞭望幾個小時,火險等級高時需整日守在塔上。 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的妻子田晶傑為在瞭望塔工作的丈夫送午飯。 新華社記者 于洋 攝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的妻子田晶傑為在瞭望塔值守的丈夫送來午飯。 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從瞭望塔返回瞭望站。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9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和瞭望塔。 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與總站聯絡。 新華社記者 于洋 攝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在清理太陽能板。 新華社記者 鄒予 攝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背著生活用品上山。 新華社記者 鄒予 攝

相關焦點

  • 大興安嶺呼中區舉辦森林防火瞭望員培訓班
    3月5日,大興安嶺呼中區舉辦2019年防火瞭望員培訓班,對全區36座瞭望塔的109名瞭望員進行了崗前系統培訓。培訓班針對3月1日提前進入防火期的實際,對今年的森防形勢做了客觀分析,全面系統的講解了林火監測、林火定位、火情報告、煙霧識別、瞭望觀測技術規程、識別地形圖等相關知識。
  • 新林管護區防火瞭望員「準備之冬」
    為做足做好「準備之冬」工作,解決瞭望員在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近日,新林林業局新林管護區利用冬季閒暇時間對瞭望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培訓中,系統的講解了林火監測、林火定位、火情報告、煙霧識別、瞭望觀測技術規程、識別地形圖等相關知識。
  • 大興安嶺的守護者 防火瞭望員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有一座巍峨的四方山,陡峭的山上建有兩座防火瞭望塔,用以監視預報森林火情。每年春秋季森林防火期,他都需要住在山上。山高林密,用水需要到山間天池打取,生活用品則需要自己用背囊背上山去。
  • 大山的眼睛:記林區防火瞭望員張文浦
    【大山的眼睛 ——白山市五間房林場瞭望員張文浦的故事】記者 祖維晨    林區防火瞭望員,相信不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職業。瞭望員們長年與深山和樹林為伴。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重複著同樣的工作。
  • 森林防火瞭望員曹起雲的「高塔」堅守
    他們是平凡而又特殊的一群人——森林防火瞭望員。喇叭溝門滿族鄉裡共有兩座瞭望塔,其中一座在北京最北的一個村——帽山村。這天,在帽山村最北邊山坡上瞭望塔值守的是曹起雲。老曹今年57歲,布滿溝壑的面龐稜角分明,有點像遠處的山稜,粗糙的手掌,看上去比同齡人年長不少。今年已經是老曹做瞭望員的第6個年頭了。
  • 守護者|大興安嶺特大火災親歷者災後入林,一守就是三十年
    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距離圖強林業局約40公裡的林場腹地,一座28米的鐵皮高塔聳立在藍天之下。53歲的森林防火瞭望員曹志國放下望遠鏡,俯瞰視野內的這片林區,皺起眉頭說:「大興安嶺林區這樣嚴酷的氣候條件,樹木成材最少要80年到100年的時間。
  • 大興安嶺之殤30年療愈火災傷痛
    近日,記者重回大興安嶺「5·6」火災事發地,探訪大火給這片土地留下的印記,試圖尋找答案,以期警鐘長鳴。火是自然災害,林區每年都發生火災,比如經常發生雷擊火。1987年之前,漠河縣沒有防火辦,那個時候,林業局防火辦只有兩三個人管防火,指揮防火都要去木材生產指揮調度室。現在的防火辦大樓比我們政府大樓都不遜色,防火裝備、撲火工具也更健全,遠遠超過我們那個時候的皮襖、鐵鍬。
  • 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百萬公頃森林被毀 211人遇難
    「10幾公裡的公路上全是人,哭聲、喊聲,響成一片」,人群擠在馬路上,車根本挪不動,只能一點點向前蹭。  那晚,原本僅20多分鐘的車程,他們走了3個多小時。  火整整燒了28天。  101萬公頃森林被吞沒,大興安嶺失去五分之一林地。大量幼中林被燒死,荒山禿嶺到處可見,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76%降為61.5%。
  • 竭誠為民,我們在行動——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國慶節防火...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二大隊作為駐守在本地唯一的特種機動大隊,雙節期間堅守崗位,做好國慶節旅遊景區專項防火執勤行動。 ,並在景區內特色列車上進行防火安全宣講。隨著霧氣逐漸散去,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執勤人員主動邀請他們喝上一杯薑湯,去除清晨的一絲涼意,送上來自森林消防指戰員的問候。
  • 《林區瞭望員》節目文稿
    山地溝谷,有暖溫性的蒙古櫟林、樺楊混生林、虎榛子白蓮蒿等草原半灌木群落、草甸植被大量分布;森林動物、草原動物、黑斑蛙等兩棲爬行動物;數十種魚類、百餘種鳥類、上千種昆蟲,大量的國家、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遍布其中。1958年至今,這裡唯一的一處防火瞭望站,守望著此地160萬畝用於阻擋科爾沁風沙源向東北和京津地區漫延的第一道生態屏障。在過去的29年間,彭繼華大部分時間是這裡唯一的一位瞭望員。
  •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異地同步展開國慶節旅遊景區專項防火...
    臨別時,車主與救援指戰員一一握手,表示感謝並送上節日的祝福。 ,發生森林火災的不穩定因素也在增加,為了確保節假日期間原始林區森林資源的絕對安全,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奇乾中隊在上級統一部署要求下,積極開展防火執勤工作,用責任和擔當表達對祖國最真摯的愛。
  • 31年前,3萬解放軍官兵撲滅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
    火球落到房頂上,捲起油氈紙,又飛到另一個房頂上,頃刻間包圍了整個漠河縣城。  華正國的家就在縣城裡,他的父親是抗美援朝的退伍軍人,在清真寺幫忙看院子,母親身體不好,臥病在床。縣城一片混亂,華正國跑回家中,背起母親就往外跑,將母親安置在消防車上,轉身回家取東西時,大火已經包圍了房屋。濃煙籠罩著縣城,辨不清方向,到處是哭聲、喊聲。
  • 溫故1987,31年前的大興安嶺火災還有印象嗎
    防火的硬體設施更是落後。陳俊生的《匯報》中就提到,全大興安嶺地區面積達8.46萬平方公裡,火情瞭望塔卻只有31個,風力滅火機只有301臺。林區道路很少,防火隔離帶也很少,著了火就連成一片。按張舉的說法,河流上沒有橋,有時眼瞅著對岸著火,就是干著急過不去。
  • 關於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和處理情況的匯報(1987年)
    大興安嶺林區今春特別乾旱,火險級高,很容易發生火災,但林業部卻沒有重視抓這個林區的護林防火工作。        事實表明,林業部主要負責同志對護林防火工作很不重視,官僚主義嚴重,以致釀成這次特大森林火災。對此,林業部主要負責同志負有不可推諉的重大責任。
  • 事發大興安嶺……
    11月14日中午,大興安嶺地區森林消防支隊指戰員在呼瑪縣綽納河自然保護區附近公路下方的雪地裡發現一隻淺棕色小動物正向著公路奔跑,下車後發現是只小狐狸。森林指戰員立即從車內拿出午餐肉罐頭,輕喚著「小狐狸」,這只可愛的小傢伙似乎能聽懂一般向著一行人顛顛跑來。
  • 莊學義 被大興安嶺火災改變的人生
    最初火源是林業工人違反規章制度吸菸,以及違反防火期禁止使用割灌機的規定,違章作業造成的」。  正是從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開始,許多官員和普通人的命運發生了變換:  「火災」後,林業部部長楊鐘被撤職;大興安嶺行署專員邱興亞、書記李春賀等11名處級以上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此外,還有7人受到程度不等的刑事處罰。
  • 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原副專員包國榮被開除黨籍!2016年退休
    ,涉嫌貪汙犯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幹部職務晉升、工程項目承攬、工程款結算、木材銷售價格優惠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包國榮身為黨員領導幹部,政治上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工作上目無法紀,濫權妄為,規避監管;經濟上肆意非法佔有巨額公共財物,大搞權錢交易,瘋狂斂財,嚴重損害黨的事業和形象。其行為已嚴重違紀違法並涉嫌貪汙犯罪、受賄犯罪,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 一家出動 4隻棕熊闖入內蒙古森林防火基地覓食
    近日,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森林防火駐防基地,4隻野生棕熊闖入院子尋找食物,工作人員用手機拍攝了視頻。1隻大棕熊慢慢走進院子,四處尋覓食物,身後還跟著3隻小棕熊。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黨政辦副主任張超說,棕熊一家把帳篷撕壞了,把裡面的方便麵、豆油都吃了。因為八寶粥封閉比較嚴,它也沒聞著什麼氣味,所以就沒吃,剩下的菜也都吃了。據了解,棕熊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多在白天活動,食性較雜。
  • 建國以來最大的火災:大興安嶺特大火災,死亡211人
    這次火災在大興安嶺地區的西林吉(漠河縣)、圖強(圖強鎮)、阿木爾(勁濤鎮)和塔河4個林業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發生。起火最初原因是一位林場工人啟動割灌機引燃了地上的汽油造成的,滅火時只熄滅明火,卻沒有打淨殘火餘火,致使火勢失控。更深層的原因是平時林區防火投入不足,滅火過程中也有嚴重官僚作風。大火被撲滅後,林業部部長和副部長均被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