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族世代守護一座陵墓,卻死都不說出墓主人是誰,原來是皇帝墓

2021-01-09 網易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華夏大地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最輝煌鼎盛的人物莫不是歷朝歷代的君主,盛世時,他是王朝鼎盛的象徵,衰敗時,他是王朝最後的尊嚴。

  只是,流芳千古的帝王屈指可數,追溯過往,我們不難發現,還有一部分帝王,他們雖然未能開創太平盛世,也未能開疆闢土,但是他們終其一生,日日在為自己的臣民殫精竭慮,儘管史書沒有給他們留下光輝燦爛的姓名,卻仍然有一些人,他們深感於恩,代代相傳。

  在浙江的南山頭村就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世世代代都守護著一座陵墓,哪怕歲月變遷,時光荏苒,甚至很多人已經遺忘了陵墓主人的姓名,但是他們卻仍然駐守於此,為的不過是千年前的一個承諾。

  很多人前去採訪,詢問他們陵墓主人的身份和姓名,卻沒有一個人回答,甚至直到他們離開這個人世,他們都未曾透露一二。直到多年以後,考古學家經過仔細的勘探研究,查找史書,才發現原來這座陵墓裡埋葬的是一位帝王。

  

  揭開陵墓主人的神秘面紗

  南山頭村的這座陵墓被發現以來,一直深受各個考古學家的關注,除了陵墓本身的歷史意義以外,村中流傳的關於陵墓主人的傳說也是考古學家所在意之處。

  據村中老人說,這個陵墓是一座皇陵,裡面埋葬的是一位皇帝,而村中那個一直守護皇陵的家族就是那個皇帝的忠臣之後。

  只是這些都是老人的一面之詞,沒有任何佐證,唯一能夠給史學家們答案的或許就是那個千百年來一直守護著這座陵墓的家族後人,只是,無論外界怎麼敲打,家族之中的後人始終不肯透露一句,就算是臨終也並未吐露一言半語。

  直到近幾年,有考古學家和史學家結伴研究,才確定了這座陵墓的時間,進而通過一系列的發掘,最終確定了陵墓主人的身份。這座陵墓應當是建造於五代十國,陵墓的主人應當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的最後一位君主,錢弘俶。

  

  錢弘俶這個名字,鮮為人知,哪怕就算喜愛歷史的人。事實上,錢弘俶作為帝王,留給史書的筆墨的確不多,尤其他還是一位亡國帝王。

  而五代十國是歷史上少有的亂世,這段時間,數個朝代並列,新朝舊代更迭迅速,錢弘俶作為吳越國的最後一位帝王,他雖沒有守住國門,卻也成為吳越國百姓心中唯一的帝王。

  錢弘俶作為一個帝王最大的特質,並非是雄才偉略,而是審時度勢。他雖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卻也保全黎民百姓於戰火。

  錢弘俶在位之時已經看出趙匡胤的九鼎之勢,所以當南唐李煜求救於他時,他明明知道南唐一滅,吳越危矣,卻仍然拒絕了李煜的求助,之後更是在趙匡胤揮軍南下之際,毅然決然奉上吳越十三洲的疆土,只為保全吳越國的百姓安居。

  

  因此,儘管朝代變遷永遠離不開戰火紛飛,但是吳越國的百姓卻因為錢弘俶的這一舉動在這個亂世安居一隅。

  宋朝建立之後,錢弘俶由皇成王,但他依然是吳越國百姓心中的王,為了維繫吳越國和大宋的親密關係,他每年都會向大宋朝廷進貢無數的珍奇,為的不過是大宋能夠多多庇護吳越國的百姓。這樣一位帝王,你說他弄丟了自己的江山,不如說他是把江山還給了他的子民。

  而這座被後人守護千年的墓葬,就是錢弘俶的葬身之地,那個守護他陵墓千年的家族卻無人知道祖上是何人。外界只能夠猜測,他們或許是吳越國最後一代的遺民,因為深感錢弘俶的大恩,為了全自己的忠義與恩情,化身為無名氏,守護這座陵墓千年。

  至於他們為何至死不願說出陵墓主人的身份,也許是為了逃避盜墓者的追蹤,也或許是為了能夠安心守衛他們的君主,畢竟,他們不敢保證,倘若他的身份暴露,那麼或許他們的國君連這最後一片棲身之所都沒有了。

  

  因此,為了世世代代守住這個秘密,他們沒有任何的紙質傳承,只靠著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在臨別之際的口耳相傳,哪怕這之間,經歷了無數的亂世,滄海桑田,歲月變遷,他們仍然將這個秘密守護了下去,這是一份來自於千年前的承諾,也是他們對這位消失在歷史長廊中的君主最後的悼念。

  這個家族,沒有輝煌的歷史,也沒有顯赫的出身,而讓他們傳承至今的不過是曾經的一抹信念,為此,他們歷經千年,卻依然駐守於此,他們感恩這位帝王曾經為他們所做的,過去他們只能被保護,如今他們終於可以成為守護者。

  很多人疑惑,既然是為了以全恩義,那麼,他們為何至死都不願意說出陵墓主人的身份呢,或許,他們只是怕打擾先人的安息,所以才閉口不言,這是他們的堅持。

  何為君,何為江山,為君者,所掌天下,並非是私天下,而是公天下,是這片疆土所有百姓的天下。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朝代變遷,就意味著亂世來臨,戰火紛飛之中,手無寸鐵的百姓連保護自己的妻兒都做不到,無數亡國之君,他們為了守衛自己的江山,不惜一切拼到最後,面對破碎的城樓,滿地的鮮血,家破人亡的百姓,是不是也曾有過一刻後悔,悔自己當初沒有早一點放棄。

  錢弘俶是誰,也許你不知道,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也沒關係,因為終其一生,他所做的只是希望無人要為他的江山犧牲。

  他是吳越國的王,所以,他就是吳越國百姓的守護神,在他心中,一國之君應該護住百姓,而不是讓黎民受苦,所以,儘管他葬送了父輩的基業,被毒而死,他依然不悔,因為他做到了一個君主應當做到的,國泰民安,百姓順遂,哪怕,這個國,已經不再是他的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108年,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資誰發?
    例如清朝,無論是關外三陵還是關內的清東陵和清西陵,都設置有專門人員看守。而且,因為清朝的情況比較特殊,為了防止皇陵被破壞,清朝的每一座皇陵都配備有專門的護陵大臣。清朝時期只有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這樣的上三旗子弟,才有資格擔任守陵大臣。除了沒有設陵的宣統皇帝之外,清朝的祖陵——永陵以及另外十一位清朝皇帝的陵墓,每一個陵墓都設有專門的守陵大臣。
  • 浙江考古挖出一座宋墓,卻被一老農大聲喝止,說:這是我家祖墳
    ,特別是一些大家世族的祖墳,如果遭到了破壞,這無疑是對整個家族的挑戰。 但盜墓賊們卻不以為然,他們肆意的盜挖皇家以及大家世族們的陵墓,隨意盜取陵墓中的隨葬品,然後高價賣出賺取利益,這不僅是對中國歷史研究的一種毀滅性打擊,更是對先祖的一種大不敬行為。 隨著近年來國家的保護措施不斷加強,盜墓活動開始降低,但已經發生盜挖情況的陵墓只能採取搶救性發掘的手段,已最大限度地保護歷史文物。
  • 最寒酸的皇帝墓,面積大小如廁所,出土了兩件國寶
    但凡古代的帝王陵,一般都是面積巨大,比如秦始皇陵,佔地面積達到了56平方千,雖然後世的皇陵規模逐漸變小,但是依然是依山而建,掏空整座山作為自己的陵墓。
  • 遵義市新浦區被金銀器包圍神秘的墓主人背後竟是如此龐大的家族
    2014年為了配合遵義市一座水庫工程的建設,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即將被水淹沒的區域進行了一次搶救性的考古勘測,結果在遵義新浦區意外發現了一墓兩坑。連抓釘都是金銀材質可見這個墓主人的身份並非是平民,就在考古人員繼續進行工作的時候果然不出所料他們在棺槨外圍挖掘出來了比金抓釘銀抓釘還要珍貴的,造型和工藝也是更為講究的金杯、金盤以及銀瓶等一共七件,當然只僅僅是二號坑發掘出來的,當考古人員轉到發掘一號墓的時候更是讓人目瞪口呆。一號墓棺槨外圍同樣是隨葬品而且同樣是金銀器,但卻是層層疊疊一件套一件。
  • 西晉皇陵集體失蹤,司馬懿墓無墓碑不拜祭,千年後終發現線索
    世界上除了元朝皇帝的陵墓可能永遠找不到,還有一個朝代的皇陵也很神秘,那就是西晉皇陵,它們在深山裡藏了數千年,為了不被盜掘,當時的人真可謂是煞費苦心,但到頭來還是被發現了。人們對帝王的陵墓總是充滿了好奇,以為裡邊埋藏了無盡的奇珍異寶以及一些傳奇的隱秘。
  • 秦始皇陵的守墓人,為何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蚩尤墓又到底在哪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竹書紀年》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各位,皇帝死後一般都會專門留下一批守墓人。此種風俗起源於何時,目前史學界還沒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當然,這些守墓人肯定是對這個皇帝十分忠心的,而且幹這活定然也是相當負責的。
  • 萬貴妃死後,陵墓無人敢動,為何還有人日夜守護?
    萬貴妃死了以後,她的陵墓無人敢動,而且還有人日夜在那裡守候。那是因為萬貴妃是明憲宗非常寵愛的妃子,所以她死了以後,明憲宗給她單獨建造了陵墓,而且還派人專門守護。比較熟悉歷史的人對於萬貞兒萬貴妃還有明憲宗朱見深之間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他倆的愛情在歷史有名,為什麼,因為萬貞兒比朱見深大了十幾歲,但是依然非常的受寵,這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而且後來萬貴妃死了以後,她的陵墓無人敢動,還有人日夜在守護,這是什麼個情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第一,萬貴妃比明憲宗朱見深大十七歲,依然能夠抓住朱見深的心。
  • 西漢南越王墓的「耳室」
    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至今仍未被找到。如果把趙佗也算作皇帝的話,那麼,他就是開創了中國帝王秘葬的先河。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派了三千士兵到廣州,挖了將近半個廣州城,仍然找不到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第二代南越王趙眜墓,於上世紀80年代被意外發現。
  • 南京將軍山發現兩座明代黔國公大墓(圖)
    上圖:沐紹勳墓發掘現場 下圖:沐崑墓航拍圖  說到將軍山,南京人都知道,這一帶是明代開國功臣、黔寧王沐英的家族墓葬地,南京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便是出自沐英墓。記者近日從市文物部門獲悉,將軍山東南麓此前又發現了兩座明代高等級貴族墓葬,現場出土的兩合墓誌,則為人們揭開了兩位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原來,兩座墓葬都是沐氏家族墓,兩位墓主不但等級很高,還是一對父子,分別是明代第六任黔國公沐崑和第七任黔國公沐紹勳。
  • 秦公大墓:中國歷史上盜洞最多的墓
    秦公大墓目前,秦公大墓是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墓內出土石磬,其上有180多個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截至目前,秦公大墓創造了6個中國之最。那麼,秦公大墓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古墓呢?一、發現之路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靈山一帶,在一個叫南指揮村的地方,有一塊荒地,即使是風調雨順,那裡的莊稼也長不好。一天,當地村民到這裡取土,發現土質特別硬,土的顏色並不是黃土,而是有黃有紅,還夾雜著一些碎石。
  • 南京上坊出土「謎」一樣魂罐,因墓志銘消失,墓主人是誰沒人知道
    南京市江寧區附近,有考古專家發現了一座三國時期的墓葬,其內出土的魂罐陪葬品規格極高,顯然是一位皇族成員。不過可惜的是,由於墓中墓志銘已經消失,墓主人的身份卻成了謎團,直至最後,才有專家將此事揭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座大墓葬的墓主人又會是誰?
  • 驚現冥婚墓:署名王羲之,竟與電影《琅邪榜》同出一處
    專家推測,詭異的大墓的主人,他就是司馬家族夭折的王子,因為皇帝的寵愛雖然年幼,可以通過冥婚取得了厚葬的權利,這三個幼兒當中到底哪個是小王子,哪個又是他冥婚的小王妃,顯然這個應該是個夫妻合的。夫妻合葬墓東邊這是如果是男的話,西門就是妻子。有句老話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專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轉機!
  • 龍嶺迷窟:誰修建的魚骨廟?西周墓中的骷髏屍體又是誰?
    但是,村民沒錢,恰巧此時就有一外地商人願意出資修建,村民當然樂見其成了。雖說是為祭河神修建的廟宇,本來理應修建在河邊,但是其實建在了龍嶺的山坳裡。商人哄騙村民說那處風水絕佳,修建魚骨廟甚佳。村民愚昧無知,就這樣魚骨廟就落建此處。魚骨廟修建好了之後本想著能風調雨順, 沒想到不是水災就是旱災,村民燒香、拜佛都不管用,慢慢的這魚骨廟就沒了香火,就此荒廢了。誰修建的魚骨廟?
  • 古代四大怪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尋不到、一個沒啥偷
    許多的文物在戰亂人禍中毀於一旦,僅有一小部分僥倖流傳了下來,還有一部分被古代帝王帶進了自己的墳墓中。帝王的墳墓中有價值連城的瑰寶,因此歷代的盜墓賊都惦記著裡面的財物,中國大部分的皇陵都被盜墓賊光顧過。但是卻有幾處「怪墓」,讓古今不少盜墓者望而卻步,所以至今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到底是誰的墓,為什麼盜墓者會對它們避而遠之呢?
  • 四川有一座山終年冒寒氣,村民都不敢靠近,專家:山裡埋著皇帝
    當時我國境內有一座小山丘,常年氣溫非常的低,專家在勘測之後竟然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你知道究竟是什麼嗎?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但是當地村民卻都不敢靠近這裡,主要就是因為這座牧馬山,一直以來給人一種比較奇怪的感覺,因為這座山終年冒寒氣,就算是在夏天的時候,來到這座山上都覺得背後冒涼風,而且這座山上就連蟲子都沒有,更別說蛇之類的動物。到了晚上,更是感覺陰風陣陣,村民都覺得這裡很邪門。
  • 2014年,貴州發掘大型古墓,出土80幾件國寶級文物,墓主人是誰?
    今天,給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堪稱「最土豪」的古墓,連棺材上的釘子,都是用黃金和白銀製成的,可見它有多豪華。2014年7月,遵義新蒲政府準備新建一座水庫。附近的村民搬走後,考古專家對當地進行了考古檢查。為什麼要檢查呢?因為這裡先前已經發現了好幾座播州土司楊氏家族的墓葬,為了避免墓葬和文物被破壞,所以專家才檢查。果不其然,專家發現了一座古墓。
  • 陝西發現五座宋代家族墓 墓室磚雕為何有喵星人?
    陝西寧強縣高家河發現五座宋代家族磚室墓,在墓葬的磚雕上不僅有夫妻並列而坐的磚雕形象,竟然還有貓的形象。貓為什麼會躲進墓葬內?這個問題引起了考古人員的好奇。為啥判斷是家族墓?墓主人是哪裡人?墓主人應為兩宋之交逃避戰亂由中原遷至寧強的李坤介紹,高家河宋墓出土遺物30餘件,有黑釉瓷罐、瓷碗、陶罐、銅鏡、銅錢等。根據出土器物形制判斷,這批墓葬年代最早不晚於北宋晚期,最晚約為南宋時期。
  • 愛旅遊之浩宇:旅遊小知識之橋山與公劉墓,你知道多少呢
    撟山之巔的軒轅皇帝陵墓,相傳是我中華民族奠基先祖軒轅皇帝的陵墓。每年清明時節,歷代政府機構都派官員祭奠黃帝陵,以寄託懷念之情。橋山這個名響四方的地方,是和軒轅皇帝的名字連結在—起的。景色秀麗的撟山,有碧波浩蕩的沮水環繞,有濃萌覆鬱、風景極其優美的群山環抱。沿大路向山頂攀登,可看到密密層層的參天古柏,其形古怪異常,有獨特姿色,高居橋山之上的黃帝陵就處在這滿山的古桕包圍之中。
  • 那隻為主人守墓11年的狗,剛剛死在了墓前,最長的紀錄是14年
    阿根廷一座小鎮的公墓,一隻狗在主人墓前守了整整11年,日夜相伴,風雨無阻。墓園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也沒人帶「卡皮坦」參加主人的葬禮,沒有人知道它是怎麼找到墓園,又是怎麼找到主人墓地的。是靠著敏銳的嗅覺,還是心靈感應?墓地負責人巴切加說,在古斯曼下葬的第二天,他第一次看到「卡皮坦」。當時,它在整個墓地裡急切地尋找了半天,誰也不知道它在找尋什麼,人們還想把它趕走。
  • 《龍嶺迷窟》:人面蜘蛛是李淳風用來守護自己的墓?真相很簡單
    在最新的劇情中,胡八一、王胖子以及雪莉楊跟馬大膽一伙人在迷窟中被一群巨大的人面蜘蛛追趕,眼看就要餵了這群看著嚇人的蜘蛛精,胡八一發現山壁上的墓道門,急中生智引開蜘蛛,帶領大夥順著墓道門進入一座西周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