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古挖出一座宋墓,卻被一老農大聲喝止,說:這是我家祖墳

2020-12-01 騰訊網

文|武品文史

李鴻章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今各國一變再變而蒸蒸日常,獨中土以守法為兢兢。」

李鴻章之所以有此感慨,在於他推廣鐵路時受到的重重阻力有感而發,為此他只在自己的直隸地區偷偷地修建一條可以運煤的鐵路,也就是中國第一條鐵路

唐胥鐵路。

但唐胥鐵路開通的那一刻卻讓大清國人為之驚恐,大臣們紛紛上奏皇帝道:

「機車直駛 震動東陵」

言詞之間可以看出頑固派們,對於李鴻章這種時刻挑戰士大夫儒家思想的行為,而深感厭惡。

其實別說朝廷的頑固派們,就算民間百姓亦是如此,普通百姓認為,祖墳是一個家族輝煌歷史的重要見證和家族運氣的保證,特別是一些大家世族的祖墳,如果遭到了破壞,這無疑是對整個家族的挑戰。

但盜墓賊們卻不以為然,他們肆意的盜挖皇家以及大家世族們的陵墓,隨意盜取陵墓中的隨葬品,然後高價賣出賺取利益,這不僅是對中國歷史研究的一種毀滅性打擊,更是對先祖的一種大不敬行為。

隨著近年來國家的保護措施不斷加強,盜墓活動開始降低,但已經發生盜挖情況的陵墓只能採取搶救性發掘的手段,已最大限度地保護歷史文物。而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十墓九空

上世紀下葉,浙江盜墓風氣嚴重,出現了十墓九空的現象,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成為外國人手中的把玩,這對浙江歷史研究乃至中國歷史研究,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害。

浙江文物部門在了解情況之後,決定成立專家考古隊,對浙江境內的古墓進行勘查和搶救性發掘。

當專家組勘察到黃巖地區的時候,發現一座800多年前的古墓,而這座古墓周圍卻是附近村民的祖先墳地,並且在附近還發現了盜洞,於是考古隊決定對此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就在隊員們準備發掘的時候,當地的一位老農帶著家人趕到了現場,並大聲喝止,聲稱這是自己祖先的墳地。

老農說到:你們要挖我家的祖墳,必定會對我家後人的運氣造成影響,我不同意你們這麼做。

在場的考古隊員一時也不知所措,無奈之下只能聯繫上報。

文物部門的領導得知消息後趕到了現場,並對村民進行勸解:

經過勘察,這座古墓年代久遠,按照法律規定這屬於國家財產,對研究中國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並非私人財產;另外在古墓附近已經發現盜洞,如果不進行搶救性發掘加以保護,以後這個地方會經常招來盜墓賊,墓室很可能會遭受毀壞,

一樣是破壞所謂的風水,而且是一種肆意的、嚴重的破壞。

最終在領導的耐心解釋之下,老農以及家人同意發掘。

發掘古墓

經過幾天的發掘之後,考古隊進入了墓室,和偵測的結果相符,是典型的宋朝古墓,根據出土的墓志銘記載,這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七世孫趙伯澐的古墓。

由於墓室不大,所以盜洞沒有找到正確的位置,因此這座古墓得以保全,這也是浙江省境內

唯一座沒有被盜的古墓。

而墓室中出土了大量宋朝服飾文物,其中僅絲綢服飾的樣式就達到了十多種,從發冠到鞋靴應有盡有。另外還有數量不菲的玉石、銅器、金器等眾多文物。這些文物給專家研究宋朝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化石。

老農的疑惑

誰都沒有想到,看似一座小墓卻有如此重大地發現,這不僅讓專家們感到驚嘆。

但最為驚訝的卻是這位老農,他沒想到自己的祖先竟然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但他也感到疑惑,為何自己的祖先會在這裡被發現?按照這個身份,

不應該是在宋朝都城嗎?

專家查閱資料後也給出了答覆。

答案

原來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之後,趙匡胤一脈的生活並不是很好,特別是北宋滅亡之後,趙匡胤一脈逃往南方後就四零八落地散落各處,而趙伯澐這一族則來到了台州黃巖縣紮下根來。

後來南宋滅亡,元朝大肆發掘宋朝皇室陵墓,其中最讓人氣憤的,就元朝挖掘宋理宗的陵墓後,把宋理宗的屍骨拋棄,唯獨留下其頭蓋骨做成了所謂的藏傳佛教聖物

「嘎巴拉碗」。

趙伯澐後人知道其中厲害,因此才選擇隱藏身份,並把墳頭移平並偽裝成普通小墳,為的也是保住祖宗陵墓不被元朝盜挖,久而久之這件事情就成為了秘密,這也是為何其後人不知祖先身份的原因所在。

得到答案的村民一家人非常感激,而自己能夠為國家的考古研究工作盡一份力,也並不後悔。

而墓中發現的祖先遺物,能夠放到博物館讓更多人看到,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欣慰。

參考資料:《宋史》

相關焦點

  • 邳州挖出一墓,村民說是乾隆妹妹的墓,專家:下面9座司馬懿子孫墓
    古墓被意外發掘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我記得有耕田耕出古墓的,挖地挖出古墓的,施工挖出古墓的,甚至還有家裡的菜地就是古墓等,不得不說咱們中國確實一個古墓多的不要再多的地方了。今天要說的這座墓是被發現在江蘇邳州陳灘村,而且一開始這個村的村民還認為這座古墓其實就是乾隆皇帝老妹的墓,因為當時乾隆正值下江南,妹妹也跟著一起,可惜這個妹妹後來卻病死在了巡遊途中,無奈之下乾隆下令將其埋葬在了陳灘村中。那麼這個陳灘村的墓地真是乾隆妹妹的墓?其實還真不是這樣的,民間流言就是流言,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真的揭開這座墓的墓主身份呢?
  • 七旬老人大鬧考古現場,眾人上前阻攔,老人大怒:這是我家祖墳
    後來證實,這是一對夫妻共同墓葬,是兩個非常特殊的墓穴,但是右穴已被盜,但左穴仍然完好無損。能被盜墓賊惦記的墓葬自然是不尋常的,因此專家開始進行保護性挖掘。
  • 河南3000年大墓被盜,考古隊挖出34個「人頭」,槨室景象讓人後怕
    在很多考古工作中,考古隊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會讓你驚喜異常,也有可能讓你毛骨悚然,畢竟這是古墓,和死去的古人扯上了關係,能讓人感覺到害怕其實是正常的心態。下面要介紹的這座墓葬距今起碼3000多年,而且算得上是一座很高規格的商墓,而且這座墓葬中曾經挖出了逆天級國寶,也就是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相信大家是絕對不會熟悉的,它的前半生經歷非常的坎坷,一度流落到了許多人的手中,後來差點被小日本給盜走,好在最後在愛國人士的幫助之下,這尊司母戊鼎還是安然無恙的被保護了起來。
  • 真正的考古現場,我賭你不敢去
    △盜墓者只是貪圖能換錢的文物 / 視頻截圖王建文說,「如果必須發掘一座墓葬,考古隊首先要向國家文物局申請,拿到發掘執照後才可以進行。 而《龍嶺迷窟》的劇情,也從一開始就頗具神秘色彩:陝西某縣常年乾旱,民不聊生,村民想捉「旱魃」(中國神話中引起旱災的怪物)祈雨。旱魃沒有捉到,村民們卻挖出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棺材中還有許多陪葬的精美器物。一段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就此展開。
  • 湖北農民挖出了「蛇洞」,考古專家喜出望外:下面有一座千年古墓
    湖北農民挖出了「蛇洞」,考古專家喜出望外:下面有一座千年古墓文/一休道湖北的來源,是因為位於長江的中遊和洞庭湖的北部。簡稱為「鄂」。在湖北襄陽的一座小山村裡就曾發現了一座戰國將軍的墓地。事情發生在1972年,湖北一個名為施坡村的小山村裡,一位農民正在地裡幹活,在挖土的時候,挖出了一個洞口,然後就在農民往下查看的時候,卻發現裡面有東西動,就爬行的蛇蟲一般,嚇得農民一位挖到了「蛇洞」,急忙跑了回去。之後他又將此事告訴了村子裡的人,於是幾個膽大的就一起去查看「蛇洞」了,後來發現不過是植物的根須在動而已。
  • 500年前古墓被挖,福建女子致電市長:公主在此,別動我家祖墳
    這天,福建泉州的考古人員在東郊山麓一處名叫"洗腳坑"的地方發現了古墓葬群。這裡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因為地勢低洼,有一股山泉從山上留下並在此聚集成為水坑,很多山民勞累一天後會在此洗腳,因此而得名。
  • 修水壩挖出遼代大墓,黃金面具震驚考古界,專家卻從墓誌發現古怪
    在內蒙古通遼的奈曼旗,有這麼一座太師椅狀的名山叫做廟子山,民間傳說是夸父逐日之時曾在此地小憩,這才坐成了這個形狀。傳說雖然是傳說,但當地人一直都將這座山當作「神山」來看待,這給這廟子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1986年,奈曼旗搞基建修築水壩時就把取土的地方選在了「神山」之上,沒想到推土機沒挖多久地裡就出現了硬物,撿起來一看竟是幾塊古舊的青磚。
  • 《考古者說》:考古界出色的段子手
    有人憤憤不平,說這個清朝的窮光蛋,也不埋點東西,這麼熱的天,既浪費我們的時間,也辜負了博物館的工作。」這是《考古者說》一書作者鄭嘉勵2013年7月在浙江金華挖掘一個清代女性墓葬時遇到的一幕。透過文字,也許可以得出這樣的判斷:考古不只是一門讓古物說話的冷僻學科,更像是一面映照現實的鏡子。
  • 陝西發現5座宋墓 墓中竟有「喵星人」磚雕 專家:墓主生前可能是...
    12月1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了寧強縣高家河5座宋墓的考古成果,發現了很多精美的磚雕,裡面竟然還有雕刻的「喵星人」。此次發掘位於漢中市寧強縣代家壩鎮高家河村西,2019年初進行扶貧修路工作時發現了這批墓葬。
  • 一口冒黑水的井:傳說是乾隆妹妹的墓,卻挖出9座司馬懿後代皇陵
    一口冒黑水的井:傳說是乾隆妹妹的墓,卻挖出9座司馬懿後代皇陵在江蘇的一個陳灘村,有一個傳說,傳言道乾隆皇帝帶著皇太后和妹妹下江南,走到江蘇邳州的時候妹妹生病了,需要原地靜養,所以他們就在陳灘村休息,可惜的是,乾隆的妹妹還是沒能挺住,身亡了,乾隆皇帝就下旨把他妹妹埋在了陳灘村。
  • 周恩來為何連續三次平掉自家祖墳
    周家在淮安沒有田地,除了駙馬巷的房屋(也就是周恩來的誕生地)外,只有這不足一畝的墳地。這裡安葬著周恩來的祖父母、嗣父母、生母等13位親屬的遺骨。他曾對記者說:「38年了,我沒有回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恩情未報。」 這也是有資料考證的周恩來對祖塋地的唯一印象。1950年他又深情地回憶:「1946年,我在南京。
  • 挖地洞發現「鬼火」,隨後又挖出一具「溼屍」,2000年了還能活動
    在我國的考古工作中,在搶救性挖掘的過程中,挖出能夠填補歷史空白的東西,並不少見。甚至在一座古墓之中,出土了一具千年不朽的「溼屍」,200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還能夠活動。挖地洞發現「鬼火」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湖南省軍區366億元決定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下,建造地下醫院,在施工的過程中,頻頻遇到塌方。
  • 最新考古發現|二號陵園打出無數問號,遠超以往對宋六陵的認識
    一號陵園裡的馬尾松每一棵松樹身上,都掛著「古樹名木」的牌子,這一棵120年,那棵130年,從掛牌時間看,最早的是1989年,鐵牌邊已經朽爛斑駁,時間近一點的,有2013年的,也是2017年的。除了茶園,馬尾松幾乎是宋六陵的另一個代名詞,考古發掘前,甚至是皇陵的全部象徵所在。
  • 農村地裡挖出一窩「白蟲子」!老農說:「這是做醬菜的好料」!
    農村地裡挖出一窩「白蟲子」!老農說:「這是做醬菜的好料」!農村田地裡能長出很多「寶貝」!說著你別不信,相信你肯定聽過某些地方的老農挖出幾千年前的寶貝,挖出炮彈、挖出化石!不過這些事情一般都發生在文化古都和具有革命意義的地方,像我們這個地方能挖出這些東西的機率就比較少,平時挖點美味的野菜就滿足了!農村,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
  • 奉節縣古墓挖出千年蟾蜍?專家: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考古專家在對埋藏在地下數千年的古墓進行挖掘時,經常會挖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陪葬品。例如在發掘河北宣化的張文藻墓時,考古專家們在墓室中發現了滿滿一桌子酒菜,甚至碗碟中的板慄都還很新鮮,一點也沒有褪色的痕跡。除此之外,考古專家們還曾在西周墓中出土過2800年前的雞蛋,在漢墓中出土過千年美酒,這些從古墓中出土的陪葬品,實在是令人大為驚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曾經有過一個更有意思的考古發現。當時有報導說考古專家從奉節縣的一座古墓中挖出了一隻千年蟾蜍,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就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可能很多網友小時候都曾經看過這個報導。那麼,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呢?
  • 為何高莊漢墓陪葬坑陪葬品十分豐厚,大墓卻被焚之一炬?
    於是石家莊市派出了考古隊員,對石家莊市高莊村大墓進行勘探。 當考古隊員來到村民挖出文物的地方,這就是一塊荒地,周圍除了一個磚瓦廠和一個小土坡,什麼也沒有。 當時考古隊員以為這裡不可能存在古墓,也許村民挖出來的文物是巧合。
  • 山西沁縣發現一座罕見金代「龜形」墓
    原標題:山西沁縣發現一座罕見金代「龜形」墓 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山西沁縣上莊村搶救性發掘了一座金代仿木構建築的磚室墓,平面形狀為龜形,較為罕見。出土的仿木構建築磚雕、21幅孝行磚雕、紅綠彩瓷缽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呂洞賓墓被考古挖掘,出現一怪事,至今得不到解釋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是一句人人都知道的諺語。在人們的心中呂洞賓是「八仙過海」中的最有名的神仙,他和鐵拐李、漢鍾離、藍採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並稱為「八洞神仙」。不過你可不要以為他是神話人物,在中國的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這個人。
  • 長豐宋代古墓群發掘結束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精美文物吸引專家駐足觀摩。考古工作人員通過進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編號M1)旁邊又發現12座古墓,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1米,面積約120平方米,證實該地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家族墓葬。
  • 「考古中國」不斷探索未知
    宋新潮:「考古中國」在「十三五」期間協調國內考古機構、科研院所和高校組織主要開展了「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長江下遊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長江中遊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海岱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10項重大項目。過去我們對於距今八九千年的文明發展程度了解不多,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