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

  核心閱讀

  在持續出臺的幫扶政策推動下,東南亞多國就業市場近期出現改善。分析認為,東南亞地區經濟普遍存在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地區國家需要著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以保持就業市場的長期穩定。

  近期,受益於地區各國政府積極有效的穩就業政策舉措,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就業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一些國家新增就業崗位明顯增加。

  多國就業市場逐步改善

  23歲的泰國小夥查瓦裡原本是一名旅遊巴士司機。因疫情導致來泰外國遊客銳減,查瓦裡通過朋友介紹,改行成為泰國物流公司「閃電達」的摩託車快遞員。「網購的人多了,『閃電達』擴招快遞員,讓我重新找到了工作。」查瓦裡說,幾個月來,「閃電達」快遞在泰國的訂單量增加了兩倍。

  隨著泰國經濟開始恢復,經濟基本面逐漸向好,泰國的就業指標正在緩慢改善。據泰國工業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泰國工業信心指數為87.4,連續第七個月上升。經濟指標改善助推就業市場逐步回暖。

  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就業狀況也相繼好轉。據菲律賓統計局近期發布的報告,菲律賓2020年10月份的失業率降至8.7%,自2020年4月以來已新增80萬個就業崗位。菲統計局預計,2021年菲民眾將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新加坡人力部日前公布的《2020年新加坡勞動力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重啟後,就業人數出現強勢反彈,勞動力參與率有望增至68.1%。新加坡人力部部長楊莉明表示,在經濟復甦的基礎上,人力部將繼續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就業率。

  越南保持了就業率相對穩定。越南《人民報》認為,越南的出口體量較大且出口市場多樣化,良好的出口表現穩定住了相關產業的就業崗位。

  就業促進計劃持續出臺

  東南亞國家就業情況得以改善主要得益於持續出臺的穩就業政策。地區國家十分重視應屆畢業生及青年人的就業問題,推出多項補貼激勵政策鼓勵企業擴大用工、創造新崗位,並通過組織多場招聘會、就業對接會等形式加大就業幫扶力度。

  2020年9月,泰國政府批准了一項235億泰銖(1美元約合30.1泰銖)的撥款計劃,旨在幫助畢業生就業。根據該計劃,從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泰國政府將為僱用應屆畢業生的企業提供每人薪資50%的補貼,預計將有26萬名畢業生受益。近期,在泰國勞工部的支持下,那拉提瓦府舉辦了一場應屆畢業生就業對接會,近30家用人單位招聘了1600多名畢業生。那拉提瓦府希望未來能實現就業對接會常態化。泰國勞工部部長素察·衝金表示,解決就業難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幫助,泰國政府也將繼續出臺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促進計劃。

  不久前,菲律賓勞工和就業部召開在線招聘會,向全國民眾提供2.1萬個國內外就業崗位,這些崗位來自600家國內企業和16家中介單位。菲勞工和就業部部長西爾維斯特·貝洛表示,隨著菲律賓經濟復甦和全球部分國家逐步重啟經濟,菲勞工和就業部希望為更多菲律賓民眾提供工作機會。此次在線招聘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就業壓力。

  為減輕疫情對計程車和網約車行業的影響,新加坡政府2020年12月16日推出總額1.33億新元(1美元約合1.3新元)的司機援助基金。2021年1月至3月,全職司機每天可獲得20新元補貼,4月至6月每天可獲得15新元。根據另一項特別援助金計劃,新加坡政府去年2月起已為計程車和網約車司機提供每日10新元的補貼,約有5.2萬名司機因此受益。

  疏解難題需要綜合施策

  東南亞地區經濟普遍存在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應對重大突發危機的能力較弱。以新加坡為例,該國對外貿易總額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倍。據統計,受疫情影響,新加坡2020年前9個月有2萬人被裁員。菲律賓旅遊業、僑匯和商務流程外包,合計可創造近33%的國內生產總值。截至2020年10月底,菲律賓失業人口仍有380萬。

  菲律賓華商聯總會理事長林育慶對本報記者表示,疫情對東南亞國家就業衝擊巨大,再次暴露出東南亞經濟體過分依賴出口和旅遊業的結構性問題。疫情過後,各國在大力恢復出口和旅遊業的同時,需要著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本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以保持就業市場的長期穩定。

  泰中「一帶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吳森提蘭谷對本報記者表示,東南亞國家在努力應對就業問題的同時,應著力解決本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地區國家應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升級。

  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泰國法政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阿頌西表示,東南亞地區整體經濟恢復是就業狀況改善的基礎,除了宏觀經濟調控,各國政府還需要持續出臺更多更具針對性的擴大就業舉措和財政補貼方案,努力解決失業問題。

  世界銀行駐柬埔寨代表多布拉加表示,柬埔寨經濟能否實現增長的關鍵因素在於其能否迅速創造大量就業,尤其是發展更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就需要柬埔寨積極利用柬中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等帶來的機遇,擴大國內外企業在柬投資。

  德勤近日發布的《聚焦亞洲》系列報告預測,大部分亞洲經濟體有望在2021年底前恢復至疫情前的產出水平。吳森提蘭谷認為:「東南亞經濟體應當順勢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以基建等為突破口,拉動內需,進一步平衡好出口、旅遊及其他產業的比重,以保持就業市場長期向好。」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 就業市場逐步改善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國際視點)核心閱讀在持續出臺的幫扶政策推動下,東南亞多國就業市場近期出現改善。分析認為,東南亞地區經濟普遍存在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地區國家需要著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以保持就業市場的長期穩定。
  • 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國際視點)(2)
    就業促進計劃持續出臺東南亞國家就業情況得以改善主要得益於持續出臺的穩就業政策。地區國家十分重視應屆畢業生及青年人的就業問題,推出多項補貼激勵政策鼓勵企業擴大用工、創造新崗位,並通過組織多場招聘會、就業對接會等形式加大就業幫扶力度。
  • 東南亞多國穩就業舉措初顯成效(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在持續出臺的幫扶政策推動下,東南亞多國就業市場近期出現改善。分析認為,東南亞地區經濟普遍存在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地區國家需要著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以保持就業市場的長期穩定。
  • 廣東穩就業「組合拳」顯成效 去年新增就業一百二十萬人
    廣東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和就業大省,就業工作關係全國就業大局穩定。「2020年廣東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持續向好,就業形勢明顯好於預期。」廣東省人社廳廳長陳奕威介紹。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城鎮新增就業120.5萬人,佔全國新增就業總量約九分之一,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全省3100萬異地務工人員未出現明顯回流,廣東省50.8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未就業人員動態清零,對口幫扶省份貧困勞動力在粵穩定就業比例超90%。
  • 廣東東莞下好穩就業「先手棋」
    同樣,東莞市政府也打了一場穩就業、穩用工的「硬仗」。「受疫情影響,加上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2020年穩就業壓力特別大。」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司琪表示,近一年來,東莞下好穩就業「先手棋」,推動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保障了就業用工穩定。 如何下好穩就業「先手棋」?「首先是活源頭,穩住就業崗位。」
  • 廣東共青團多措並舉助力青年學生穩就業
    來源:經濟日報今年就業形勢嚴峻,穩就業成為今年「六穩」工作之首。近來,廣東實施「展翅計劃」廣東共青團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通過開展空中雙選會、建設在線培訓平臺、搭建青年見習專區、擴大團屬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和培訓服務。
  • 觀察:卡達足球體系初顯成效 阿里這樣的「作品」會越來越多
    桑切斯說,卡達隊在本屆亞洲杯的突破,是整個國家足球體系初顯成效。莫埃茲-阿里不僅作為球隊的一員而存在,也是整個卡達足球體系的「作品」。球迷一提起卡達足球,總會聯想起「歸化球員」。近年來卡達足協一改從南美、西非歸化大牌球員的戰略,從文化尤其是宗教認同感更強、入籍成本更低的泛阿拉伯世界,比如阿爾及利亞、埃及、摩洛哥等北非國家尋找人才。
  • 黎平永從:東西部協作項目顯成效 助力農戶穩增收穩致富
    在基地辦公大樓裡,來自永從鎮管團村的40多名農戶正在領取他們今年三月份的務工收入。據介紹,現在石斛基地上班每個月管護的工人有100多個,忙時甚至有接近200個人,其中80%都是附近村子裡的貧困戶。為充分發揮永從鎮1300畝疊鞘石斛種植基地優勢,永從鎮申請到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199萬元用於加工廠房建設和水電安裝,通過產品精深加工進一步激發基地產能與效能。
  • 全國就業補貼類政策清單公布(2020年)
    4.受理機構:當地人社部門  5.政策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6號)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社〔2017〕164號)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
  • 青島西海岸新區:創新共享平臺 穩企業保就業
    建立員工共享平臺,打好就業「保衛戰」面對疫情下的嚴峻就業形勢,在西海岸新區人社局的指導下,珠海街道經過充分摸底調研,率先試水「共享員工」模式,搭建「共享網絡線上用工平臺」,依託公共就業協會在全區700多家企業進行項目推廣,有效解決不同行業企業間人工閒置和用工短缺的矛盾問題。轄區有80餘家企業進行了共享員工「跨界」嘗試,涉及員工3000餘人次,未產生1起勞動糾紛。
  • 穩企業保就業!東莞舉辦金融政策宣講會
    東莞一中小微企業主在7月24日舉辦的主題為「金融助企 政策直達」東莞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政策宣講會上發出了疑問。東莞市副市長羅晃浩、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行長周開禹、東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劉建俊出席活動。
  • 名家藝術聯盟著名軍旅書法家付後文,作品被多國大使選作國禮收藏
    名家藝術聯盟籤約書法家付後文走進公共外交中心,作品被多國大使選作國禮收藏。書法家付後文與多國大使及參贊表示願和名家藝術聯盟:甘當中國文化國際傳播橋梁!和名家藝術聯盟開創文化產業新模式。  書法家付後文自與名家藝術聯盟籤約後,他的作品相繼被貝南共和國駐華大使西蒙·阿多韋蘭德,剛果民主共和國女王王維麗、布吉納法索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一加斯頓阿蘭波阿等多國大使館親選國禮收藏。北京二十多家企業、總裁高價訂購其書法作品,愛奇藝、騰訊、鳳凰等多家媒體陸續報導。據市場專業人士稱,他的書法作品市場潛力巨大,藝術價值升值無限。
  • 龍南市優化營商環境以穩就業為首
    今年以來,龍南市就業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重要舉措,以穩就業為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內生發展動力為導向,在我市營造了「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氛圍。強化政策宣傳。常態化開展就業創業政策、惠企政策宣傳工作,創新宣傳方式,通過在張貼海報、發放宣傳手冊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的基礎上,積極使用微信群、公眾號等線上媒體進行宣傳,全方位多角度解析「減、降、補」等各項優惠政策。搭建招聘平臺。
  • 新冠疫情凸顯東南亞外籍勞工多重困境
    【導語】在當前全球深陷新冠疫情影響,中美關係惡化的背景下,鞏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顯重要。在東南亞,外籍勞工移民群體數量龐大,涉及祖籍國和東道國的管理和穩定,是個跨國性問題,因此需要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共同應對。新冠疫情威脅外籍勞工人身安全外籍勞工是指以就業為目的而發生的國與國之間的人員流動。隨著東協一體化建設的推進,東南亞區域內部的跨境人口流動頻繁,外籍勞工佔據了本地區跨境人口流動的主體。
  • 上海市職稱公共服務平臺人才「直通車」推薦服務成效初顯
    此次「直通車」制度通過市職稱公共服務平臺在民營企業中應用成效初顯,一是充分發揮了市區人才服務中心熟悉民營企業、貼近服務的優勢;二是豐富了本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梯次建設,完善並提升了職稱作為人才基本評價制度的覆蓋面與影響力;三是為紮根在上海的本土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營商環境與人才服務。
  • 文明創建丨​長治養犬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初顯成效
    我市養犬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初顯成效為進一步強化養犬管理工作,規範養犬行為,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良好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衛生環境,自7月20日啟動養犬管理百日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全市各級公安機關認真落實相關部署要求,主動作為、積極行動、強力推進,為市民辦理養犬登記517件,收容違規犬167隻,整治不文明養犬行為500人次,養犬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初步成效。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_2020年第23號國務院...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國辦發〔2020〕2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為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提出以下意見。
  • 廣陽區開展「展翅行動」落實穩就業促就業
    廣陽區開展「展翅行動」落實穩就業促就業為激勵和引導廣大企業職工提升職業技能,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廣陽區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展翅行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強化為民服務理念,進一步簡化經辦流程,壓縮經辦時限,提高服務質量,確保在崗職工及時領取職業技能提升補貼,充分調動企業職工提升職業技能的積極性,增強了就業競爭力和就業穩定性,為企業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2020年,共為企業職工1402人發放職業技能補貼200餘萬元。
  • 築基固本穩就業 凝力提能促發展
    原標題:築基固本穩就業 凝力提能促發展   減免社保費6.99億元、落實穩崗補貼5869萬元、開發
  • 服務「六穩六保」 譜寫「大地樣本」——中國大地保險服務「六穩六...
    在統籌推進的基礎上,中國大地保險多措並舉,創新思路,充分發揮保險企業風險保障職能,取得了顯著成效。創新助力穩就業保民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針對企事業單位對員工傳染病風險的關切,中國大地保險推出了擴展傳染病風險的各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