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進入最後一個月,眼看就要踏入新年,鶴壁市的一名兒童卻被惡犬咬死,而犬主人也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一條惡狗毀掉兩個家庭,令人唏噓的同時也令人沉思,人類與動物之間到底該是怎樣相處?
哲淵社前段時間發布了一則虐待小動物的信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同樣是人與動物的問題,這次兒童卻喪生於惡狗之口。
到底是小動物該死還是有些人邪惡,其實一刀切的片面去看毫無意義。
動物之所以是動物,在於獸性本能。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超脫了本能的束縛,升華到了哺乳動物以上的境界,這就是人為萬物之靈的原因。
所以,當人類把小貓小狗甚至老虎鱷魚當成寵物的時候,必須負擔起教訓歸化的責任。任何野性難馴的獸類,都不具備作為寵物的條件。
寵物,必須基於主人的存在而有意義,也只有能管束住的寵物,才有見其他人的資格。
因為,對於旁人而言,並不清楚「寵物」的歸化程度,大多情況下,默認寵物是無攻擊欲望的。所以,寵物主人必須在完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將寵物示之與眾。這也就是出門遛狗逼牽繩的道理。「我家貝貝從來不咬人的。」「我家小寶很乖的。」之類的話絕對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負責。寵物作為一種獸,鋒利的牙齒、爪子是能對人類造成巨大甚至致命傷害的。而人類的生存權神聖不可侵犯。當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人類即便殺死了「大熊貓」或者「金絲猴」都能免於起訴,何況是貓狗之類的寵物?
根據統計,一個普通壯年男性的戰鬥力約等於3條大型犬。換句話說,當面對寵物的威脅時,人類是有能力搏殺掉小型寵物的。
所以,對於寵物攻擊他人,通常最後的結局是即賠錢,寵物又有可能被強制收容。至於極端事件,牢獄之災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會將普通人推到反寵物陣營裡去,這對於愛寵人士來說是巨大的損失。愛寵人士必須做到寵物在外不散養,出門牽繩,注意環境衛生,從自己做起,管好寵物,不要永失吾愛才追悔莫急。
另一方面,對於普通人而言,小動物不說是不是人類的朋友之類,尊重生命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誠然,動物的生命等級沒有人類優先,但毫無理由的去虐殺,也是極其令人憤怒和不齒的。
本來人來獵殺動物,應該只是為了食物的攝入。而後有為了藝術品、奢侈品對動物進行獵殺。這些,都是能帶來價值或者謀取利益的行為。而無辜虐殺小動物是一種催化劑,讓某些在心理上有所失衡的人越走越遠。漠視生命,從虐殺小動物開始,最後走上自己的斷頭臺。這也就是各國陸續出臺禁止虐殺動物法令的由來。這種行為,最後影響的只會是人類本身。
最後,哲淵社還要懇求各位看管兒童的家長,請盡心盡力,兒童是種群傳承的基礎,幼體在族群中必須得到保護才會成長。或許某些的地方還秉承著散養孩子的習慣,但是人類的子女畢竟不是魚卵,拼的從來都是質量而不是數量。監護人的疏於防範同樣是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之一。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悲劇,或者說悲劇就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悲劇遠離自己,遠離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