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視頻「三點布光基礎設置」簡單介紹了三點布光的基本概念,在今天的視頻教程中我們會深入了解三點布光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光源類型、燈光位置、光比等。通過這個拍攝採訪的實例,我們能看到燈光師是如何一步一步布光的。
主光
光源:它通常是場景內的主要光源,我們會用它作為色溫和強度的參考來設置其它燈光。如果主光色溫是5000K,選擇其它燈光時色溫大致和主光相同,強度低於主光。通常我會使用柔光光源,因為能讓主體更好看,這個例子中使用了3X2英尺的柔光罩。
位置:主光與攝像機的角度越大,主體的體積感越強視覺上越有戲劇性,所以在這裡你要考慮的是你想要怎樣的感覺。
高度:如果我們從下面打光,會創造出不自然的恐怖的效果。如果我們升高燈光在主體上方45度,在臉上有很好的過度,有很好的形體感。
輔光
作用:輔光的作用是平衡主光,照亮主光留下的陰影。
位置:通常我們想將它放在與主光互補的位置,這能很好平衡主光留下的陰影。如果移動到其他位置,在其它區域又會出現陰影。
強度:當我們討論輔光和主光的關係時,實際是在討論光比,在調節輔光強度時,你要考慮你想表達什麼和你想要的感覺。所以嘗試調整主光和輔光的平衡,直到到你認為合適的效果。
輪廓光
作用:輪廓光的作用是將主體和背景分離,特別是當主體有暗色頭髮、皮膚、衣服,背景也很暗時,它們容易混為一體。
位置:我們儘量在後方遠離主體,小心不要在鏡頭裡看到燈或燈架,當我們向旁邊移動時,要注意不要照亮主體臉部。
強度:越強的輪廓光創造越強的層次感,但會看起來不自然。強度較低的輪廓光,感覺會更自然。
背景光
作用:背景光用來照亮背景,我們用這個燈光控制背景與主體的協調。
強度:如果將背景光調亮太多背景會很亮,會將注意力從主體上分走,不過如果沒有背景光背景會缺乏生機。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