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攝影世界」,一鍵輕鬆關注!
相信大家都明白光線對攝影來說是最基本、必要的元素,好的光線能夠顯著提升照片的畫面質量。而對於最典型的室內人像攝影來說,恰當的燈光設定與布光,正是拍攝的關鍵所在。
以下是來自攝影師 Darlene Hildebrandt 的分享,為我們展示了6種最基本的布光。在學習布光之前,先要知道什麼是眼神光,如下圖︰
大家可以看到嬰兒的雙眼裡,反射著光源,看來雙目有神。
近看會發現是個六邊形的光,其實就是攝影師將六邊形的柔光罩套在閃光燈上,然後打出來的光源。
1. 分割布光
顧名思議,就是把面孔一分為二,一面亮,一面暗,會製造出較強烈的戲劇感,適合比較個性或氣質較強的人物,例如藝術家、音樂家等,當然這種效果會顯得陽剛之氣較重。
想要製造這個效果,可把光源以90度置於拍攝對象的左邊或右邊,可稍稍前移或後移,以遷就不同的臉型。要注意的是,布光要跟隨對象的面孔的方向而改變,頭部轉向的時候,燈光也應一起轉動。
2. 環形布光
這種布光是讓鼻子在面頰上投下一些影子,想製造到這效果,要把光源擺放在稍高於眼睛,並且與相機成30-40度角的位置。
留意上圖的效果,光源稍高於眼睛,鼻子的投影並不會與面頰陰影相連,而是稍稍朝向下,同時光源也沒有過高,以致失去眼神光。下圖則是以上照片的模擬,黑色背景代表樹林,攝影師用白色反光板,把陽光打向拍攝對象。這是很常用的手法,不過常見的錯誤就是把反光板放的太低,光線打在鼻孔上,不能製造出理想的效果。
3. 倫勃朗光
這個名稱正是來源於畫家倫勃朗所常用於繪畫的布光手法,上圖就是他的自畫像,我們可以看到臉上那三角形的光位就是這種布光的標記。
與環形布光不同,在倫勃朗光下的鼻子與面頰的影子是相連的。不過更重要是,確保陰影那邊的眼睛依然有眼神光,以保持炯炯有神的面貌,這樣照片也更具戲劇感。
拍攝時模特要將正臉稍稍轉離光源,同時光源的位置應該高過頭部,讓鼻子的陰影與面頰的陰影相連。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布光,顴骨較大的人拍攝出來的效果會比較理想,而鼻梁不夠高的人則較難達到效果。所以布光應該選擇合適的對象,不能一概而論。
4. 蝴蝶光(派拉蒙光)
這個布光的命名,來自於鼻下所製造出的蝴蝶形對稱影子。此法將光源設定在相機後的正上方,能在模特臉部製造出面頰與下巴的陰影,因此會更突出兩頰顴骨,並且讓面孔看起來更瘦、下巴更尖,以提升模特的魅力。有時也會用到反光板,甚至會讓拍攝對象自己手持,以作補光之用。
5. 顯寬光
這不是一種特定布光手段,而是一種風格,不論分割布光、環形布光或倫勃朗光都可以用。拍攝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模特臉部受光的那一邊轉向鏡頭,效果則是面部整體看來都比較寬闊,適合拍攝面形瘦削的人。
6. 顯瘦光
拍攝方法與顯寬光正好相反,讓模特面部較暗的那一面朝向鏡頭,這樣臉部看起來會更瘦一點,而且更有立體感與氣氛。
大家可以去試試這幾種不同的布光方法,先不要太在意光的質地,重要的是學會這些技巧。當然首要的還是學習「閱讀」模特的面部特徵,了解他們的要求,拍攝出漂亮又能帶出恰當情緒和氣氛的作品。
另外也要留意光源,如果是人造燈光,就可以方便地移來移去,如果是自然光或者窗口光,則要移動模特兒。試試活用這些基礎布光吧。
擴展閱讀
《8個專業的人像擺姿技巧》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