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構圖:你真的會裁切照片嗎?
數碼攝影甚至可以使你對影像的最小細節進行控制,這些從簡約構圖開始。如果你不想改變畫面的整體框架結構,你可以根據畫面的內容進行裁切。拍攝時,相機的傳感器跟景物成一定角度,而使靜物變形是一個很有效的拍攝手段。當你傾斜地拍一個平面時會產生這種效果:畫面中離得近的部分比離得遠的部分大。
對離鏡頭遠的部分進行補償性調整,不僅使畫面看起來變得近了,也看起來跟拍照時的視覺效果一樣。
圖1是原始圖片,圖2是裁切掉左邊不用的部分,或者像圖3 裁切成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
原圖圖4被緊湊的構圖裁切圖5得到了改進,但是最體現精髓的就是更緊湊的裁切圖6。
圖7畫面底部的線顯得有一些扭曲是為了克服由於相機向下拍攝時產生的匯聚的線。圖8將塔拉直,但是看起來有點緊壓,拉近了的圖9則看起來更自然一點。
改變構圖不佳的照片:
裁切工具最大的用處就是可以讓我們在後期中可以重新構圖。就像這張賣西瓜的男孩,我們可以把照片中多餘的部分裁掉,直接聚焦視線在男孩這個主題上。
彌補無法特寫的缺憾
外出旅遊、攝影工作、生活紀錄的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遠攝或近拍的需求,例如在樹上看到漂亮的鳥兒或花叢間採集花蜜的蜜蜂,好想給它們來個漂亮的特寫,但卻沒有焦段適當的望遠鏡頭或微距鏡頭,達成心中理想的構圖和畫面,這時,若沒有印刷需求的尺寸限制,則可先以現有的鏡頭捕捉適當畫面,再透過一定程度的裁切來實現本來的拍攝想法。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拍攝時就要特別注意對焦的準確性,並講求相機的解像力。對焦時可有目的性地選擇對焦點,保證對焦的成功率,拍攝過後可透過螢幕放大查看,主要檢查被攝體是否拍得清晰銳利,以保證裁切過後的畫面中的拍攝主體依然是清晰銳利的。
增添故事性或美感
數位攝影的便利點之一在於數位後制,似乎為每個拍攝下來的畫面創造了更多可能。也許在握著相機的當下,覺得這樣的構圖很OK,但後來回家整理檔案時,又意外發現如果能裁得更近一些效果更好耶!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構圖能帶出不一樣的視覺感,光是直幅橫幅就有一定的差別了,不是嗎?
彌補先前的構圖缺陷
在攝影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意外插曲,有時候在拍攝的當下可能會沒注意到邊邊角角多了某個黑影,或是水平線還是不小心有點歪之類的,這時候還是能透過旋轉和裁切來補救一下。不錯,數位後製似乎給了攝影者比較多的「補救」機會,但這不代表我們就能「心存僥倖」,還是要在下次拿著相機的時候,更加注意拍攝畫面中的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再依賴那些「補救」的花招了,能一次做好的事就一次做好吧!
TOP10 精彩導航(回復文章前數字閱讀)
03 做匯報PPT時,有哪些好用到爆的快捷鍵?
30 一分鐘搞定年會倒計時 PPT
31 比爾蓋茨都在用的PPT插件,你一定要試試!
32 HR必看,與身份證號碼相關的excel公式技巧
17 Excel自動到期提醒,狠實用!
33 如何批量修改Excel工作表名稱?
34 Word高手和低手的區別!看看你中幾槍?
35 Word技巧---- 關於編號的那些事
36 怎樣找到沒保存的Office文檔?
37 Windows鍵,你所不知道的妙用
受歡迎的OFFICE應用分享
如何訂閱
回頂部,點「OFFICE職場訓練營」訂閱
長按上方二維碼圖片,彈出「識別圖中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