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裁切過照片嗎?看完這篇,你就知道該怎麼做

2021-02-24 湖南省攝影家協會

HPA:你有沒有這樣一種經歷,一張照片看起來平淡無奇,但經過裁切後卻別具美感。經常在拍攝時,由於鏡頭焦段、實際距離的關係,我們只能從遠處捕捉一些景物,再通過裁切來重新構圖。不過,對於照片的裁切,每個人看法有所不同。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裁切對攝影構圖的利弊吧!

你裁切過照片嗎?

按照一般的思維,構圖應該是按下快門前的事兒,而且這是攝影的基本功。如果總是抱著後期裁切再來培養構圖的能力,從而也就忽略了按快門前構圖能力的培養,這樣是不可取的。

但裁切照片是萬惡嗎?也不能一概而論。應該說,裁切不應該是構圖的主力,但可以給拍攝前的構圖提供更多的參考。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拍攝的作品本身構圖並不差,但經過裁切卻能變得更好,尤其在對於器材或拍攝現場有所限制的條件下更是如此。

彌補無法特寫的缺憾

拍照常會遇到一些遠攝或近拍的需求,例如在樹上看到漂亮的鳥兒或花叢間採集花蜜的蜜蜂,好想給它們來個漂亮的特寫,但卻沒有焦段適當的望遠鏡頭或微距鏡頭達成心中理想的構圖和畫面。這時,若沒有印刷需求的尺寸限制,則可先以現有的鏡頭捕捉適當的畫面,再透過一定程度的裁切來實現本來的拍攝想法。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拍攝時就要特別注意對焦的準確性,並講求相機的解像力。對焦時可有目的性地選擇對焦點,保證對焦的成功率,拍攝過後可透過放大查看,主要檢查被攝體是否拍得清晰銳利,以保證裁切畫面中的拍攝主體依然是清晰銳利的。

增添故事性或美感

數位攝影的便利點之一在於數位後制,似乎為每個拍攝下來的畫面創造了更多可能。也許在握著相機時,覺得構圖很滿意,但後來整理檔案時又意外發現如果能裁得更近些效果更好。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構圖能帶出不一樣的視覺感,光是直幅橫幅就有一定的差別了,不是嗎?

彌補先前的構圖缺陷

攝影過程中,難免會有意外插曲,有時拍攝可能會沒注意到邊角多了某個黑影,或是水平線還是不小心有點歪之類,這時候還是能透過旋轉和裁切來補救。不錯,數位後制似乎給了攝影者比較多的補救機會,但這不代表我們就能心存僥倖,還是要在下次拿著相機的時候,更加注意拍攝畫面中的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再依賴那些補救的花招了,能一次做好的事就一次做好吧!

某種意義上的構圖練習

儘管大家都知道構圖能力主要是透過多拍多思考來提升,但不得不承認,在裁切照片的過程中,也是另一種構圖的練習。這麼說吧,在拍攝時就要講究構圖,在此前提下可再嘗試其他裁切方式,做出不一樣的效果。

來源|HPA綜合 編輯|小D

感謝「Scott」的推薦

===============

喜歡的話就點轉發吧!

相關焦點

  • 你真的會裁切照片嗎?!
    你裁切過照片嗎  聽過不少攝影朋友不大喜歡談照片裁切這件事,畢竟按照一般的思維,構圖應該是按下快門前的事兒,而且這是攝影基本功之一,重要性宛如數學中的加減乘除。的確,培養在攝前構圖力當然是非常重要,如果總是抱持著能透過後來的裁切再來「構圖」,從而忽略按快門前構圖力的培養,這樣是不可取的。  但裁切照片是萬惡嗎?
  • 拉近廢片與大片的距離--你真的會裁切照片嗎?
    二次構圖:你真的會裁切照片嗎?
  • 讓照片更完美,看Snapseed中裁切工具的妙用
    今天我們的示例照片,是下面這張在西藏鹽井拍攝的人文作品:注意到了嗎?而九宮格能夠提醒你構圖的重心應該放在哪裡。當然,你也可以遵從一些經典的照片長寬比例來進行裁切。當然了,加入你覺得九宮格和裁切框周圍的部分很礙眼。還可以點擊右上角的圖標:就能預覽到裁切後的畫面。比如:16:9,最近流行的比例,也是高清視頻的長寬比。適合表現人物的同時展現周圍的場景信息。
  • 彎彎用照片,帶你看日本(妹紙)-東京池袋篇、澀谷篇、人群篇
    小編:彎彎,你不是從日本回來就發照片了嗎,發了好幾篇了還沒發完?彎彎:太多了。
  • 照片調色沒思路?看完這四個方法你就懂了!
    例如在下面這張照片中:如果我們覺得這張照片有些過於偏藍,我們可以通過提高色溫值為畫面加入黃色: 我們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而紅綠藍的互補色是青洋紅黃,在RGB色彩模型中,互補色相加得到白色,也就是說: 紅+青=白色綠+洋紅=白色藍+黃=白色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個補色原理來校正畫面色彩。 例如在下面這張照片中,畫面明顯偏向於藍色:
  • 日本東京塔最佳拍攝位置大揭秘,看完這篇拿著相機出發吧
    車水馬龍的日系街景牌,一個你印象中的日本城市和東京塔的全景照片輕鬆get。拍照那天還偶遇橋下的超級瑪麗車隊,瞬間打破次元壁,滿滿的二次元即視感,實在太日本啦!日本東京塔最佳拍攝位置大揭秘,看完這篇拿著相機出發吧!
  • 看完這位女童鞋的Instagram,你還好意思發照片嗎...你朋友圈的也配叫旅行照片?
    當然,光刷不行,經常還要照了五十多張照片之後選一張能看的然後PO上去。。。然後又自己迷倒了。。。不過近日,小編在ins上發現了一位網紅級別的PO主,她上傳的皂片看了以後有讓人退出instagram的衝動。。。因為實在自愧不如。
  • 楊勇丨「這張照片怎麼拍」第十九期:人文攝影(五)後期——如何運用後期統一背景之「裁切工具」
    每次拍攝後,你有統計過被你當成「廢片」丟棄的照片嗎?你是否有想過這些「廢片」也許還有救?
  • 簡單6步,教你如何拍出有意境的照片!
    那麼,照片當中的意境該怎麼進行表現,我們又該怎麼來利用照片當中的畫面表現意境呢?如果你不知道的話,不妨花幾分鐘的時間看看這篇教程,一步步學習如果拍攝有意境的照片吧!1、從畫面內容下手想要照片拍的有意境,我們可以從畫面的內容開始,增添照片的故事性,比如拍霓虹灑落的街角、倒影水面鏡像等,從一些簡單的題材下手,利用拍攝記錄下來。攝影是減法的藝術,有時候,簡單的畫面往往更容易表現出故事性。
  • 合理裁切,讓你的照片瞬間變美
    原因就是你不懂得取捨,簡言之——不懂裁切!下面的裁切實例20幅教你如何讓一張平淡無比的照片,經過裁切顯現原本應有的氣質話不多說,直接上圖!裁切後裁切後怎麼樣?趕緊收藏好,讓你的照片瞬間變得不一樣!-謹以此條致敬躁動的旅行夢想-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窗戶。
  • 【你知道嗎】你永遠會覺得你本人比照片好看
    #每天補充一點冷知識#讓生活更有趣你身邊是不是也有個朋友,大家拍完集體照後總是各種抱怨,說自己看起來不夠白/不夠瘦/不夠帥,不是說相機像素差就是說別人不會拍照,就他意見最多,有時候還會放話:這些照片要全部刪掉,把我拍好前通通不許走?。
  • 新手入門:如何正確看待裁切與構圖?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拍了一張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照片,裁切之後卻得到了特別的效果。有時候因為鏡頭焦段、拍照距離的關係,只能從遠處捕捉一些景色,過後再通過裁切來「重新構圖」。然而,對於裁切這件事,每個人看法不同。下面我們就來小談裁切照片的利弊。你裁切照片嗎?
  • 這才叫真正的360°全景照,你拍的不只是照片!
    晝夜合一(4)當你拍攝完所有圖片(一圈,360°)後,將照片下載到你的電腦並保存在一個文件夾中據說現在也有360°的相機球小編沒有用過,不知道是怎樣的呢?以上這種方法是可以用普通相機拍出來的。這才是真正的360°全景照,你拍的只是照片!哈哈哈
  • 為什麼你的婚禮要請婚禮攝影師,看完這組照片你就懂了
    隨著國慶期間婚禮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新人會在這段時間舉辦自己的婚禮● 攝影師 | KRISTI ODOM>● 攝影師 | Roberto Vallim看完這些婚禮照片是不是很觸動,如果你的婚禮是在國慶期間舉辦,並且有意找一個專業的婚禮攝影師幫你們的婚禮記錄,或許已經晚了,因為大部分優秀的婚禮攝影師國慶期間的檔期基本上已經在半年前都被預訂了。
  • 大光圈和小光圈什麼時候用,你知道嗎?
    ,如果你也有這個問題,那麼希望這篇教學能夠幫到你吧!先了解什麼是小光圈和大光圈光圈就像一扇窗,在同一時間內(即是快門開放時間),這扇窗越大,能吸收的光線越多,這樣相片便會變光亮,道理很容易明白。以下為筆者在拍攝時於腦袋中會思考的步驟,各位可以慢慢了解,有需要請重頭多看數遍,以明白其中的意義:1.看到想拍的風景/物件,並找到合適的角度/構圖2.景深選擇:我想有淺景深嗎?還是要全部也清晰?
  • 【強烈推薦】你知道不同色彩空間AdobeRGB和sRGB應該如何選嗎?
    AdobeRGB與sRGB這兩個東西存在相機選單已久,以往總是聽聞別的攝影同好們來做選擇,選擇一次定終生,但你真的知道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性嗎?Fstoppers網站就做了一些相關測試,這邊筆者也將文章翻譯成中文,讓更多朋友可以輕鬆理解,準備好了?一起看看吧!ADOBERGB與SRGB?
  • ┃生活癖┃為何別人照片總是比較美 Instagram達人教你拍出專業照片
    編輯這張風景照時,Cole透過調亮陰影處、降低過強的光平衡曝光度,也用Litely app裡的Winsy濾鏡替照片增加溫暖的色澤。➁ 加上暗角及陰影增加亮度如果看見照片不知道該怎麼做,就幫照片加上暗角吧!Cole最喜歡的修圖技巧之一就是暗角,在四周放上些許暗處,中間的畫面就能立刻亮起來,像是圖中這張照片的熱氣球,就因為暗角的幫忙而變的突出。
  • 橋本最美的一面給你看!
    想在社交網站上受歡迎,業界老師們該怎麼做?
  • 為什麼明星喜歡拍單色背景的照片? 拍完這組照片你就知道了
    店內有配備專業的化妝師,用的美妝產品也不是三無品牌,以mac為主,化妝的間隙和化妝師聊聊天,還能知道不少美妝小訣竅~因為是工作室的形式,所以店面不是很大,不仔細看也許不小心就忽略它了。最最需要說的,是他們家還有一群非常優質的後期團隊,下面兩張圖就是TO君拍攝時前後的對比圖,他們是在儘量還原人物本身的前提下進行美化,絕對不是那種經過後期之後完全看不出來是本人的神奇美圖!!!(TO君親自體驗拍攝的對比圖,美貌值已欠費,請忽略)看完全文,如果你已經心動,快快行動吧。
  •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這個標準的具體測量方法是這樣的:開啟電源30秒後,先進行首次拍攝,然後在這30秒的等待期間(即進行下一次拍攝的間隔)進行一次全閃光和一次不閃光,以及從遠攝端變焦到廣角端,並從廣角端變焦到遠攝端。隨後,繼續每30秒拍攝一次,每完成10張相片將電源關掉再次開機。測試直至電源完全耗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