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圖片由作者松花芥子拍攝
到達臺北是10月10號下午,正好趕上雙十節,可以感受下中華民國的國慶。最近幾次來臺灣,都趕上一些特別的日子:2012年1月是馬英九競選連任獲勝的當天;去年是蔡英文上任一周年。在這中國人首個普選的試驗場,政治與選舉仿佛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桃園機場前往市區的路上,天空被層層厚重的鉛雲壓著。除了如竹筍般挺拔的101大樓外,臺北的建築都灰濛濛的不甚起眼,比香港深圳上海差得遠了。
雙十慶典的精華是白天的花車巡遊,晚上來到凱達格蘭大道,淅淅瀝瀝的雨已經下了幾個小時。總統府前面立了塊大屏幕,每隔半小時播放107年國慶的祝賀視頻,稀稀疏疏的遊客就這樣冒著雨,舉著傘的佇立觀看。
來到了附近的中正紀念堂,白天巡遊的花車亮麗耀目的停泊在紀念堂前的廣場,算是這個雙十節給我的唯一喜慶氣氛。
一位上海朋友陸陸續續在臺北住了兩年,覺得不適應。網購外賣網絡支付都不普遍,城市建築破舊,總體感覺比上海落後了20年。但是遊蕩在臺北的街頭,對我來說有一種久違了的熟悉,那是小時候在灣仔銅鑼灣旺角逛街的回憶。
臺北的一些舊區如大稻埕和艋舺,就像香港的土瓜灣深水埗,破敗老舊的建築背後是一個城市最早的記憶,這是一個活著的博物館,但必須用心才能解讀那隱藏在塵埃中的歷史真相。
倘佯在龍山寺附近的老街,最能感受這個城市原生態的生活氣息。老字號比比皆是,數十年不變的裝修風格,對喜歡懷舊的我來說有著無窮的吸引力。街區雖舊,卻是井井有條非常幹淨,店員表現溫文有禮,呈現的這份精緻和細膩是大陸城市所缺乏的,能讓過客們感受到融融的暖意。
永康街的鼎泰豐總店永遠需要排隊,還好臺灣朋友提早拿了號碼紙,為我們省了一個小時等候。總店有3層,但面積狹小座位擠逼,很像香港的小吃名店。小籠包果然比上海分店的好吃,其他如蒸餃抄手豆沙小籠,質量味道俱好。來鼎泰豐打這一次卡,非常值得。
來臺灣幾次,寕夏路、師大、華西街、六合和廟口夜市我都去過,唯獨名氣最大的士林夜市沒有去過,這次就專門去打卡了。
排隊品嘗了大腸包小腸和碳烤雞排,最後吃了炸豆腐和蚵仔煎就吃不動了。說實話,夜市的東西真心不太好吃,只是為了湊湊熱鬧啦!
最後一天放晴了,藍天白雲之下,我忍不住深深的吸了口氣,既放心又肆無忌憚。
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