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鳥」傅星,帶你穿越回老上海

2021-02-08 澎湃新聞

50年前的「魔都」上海是什麼樣的?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作家傅星用小說《怪鳥》帶領讀者穿越回那個年代和空間。

《怪鳥》書影

6月16日下午的博庫書城,原《萌芽》雜誌執行主編、作家兼編劇傅星,用他的長篇新作《怪鳥》,與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龔靜一起,為讀者復原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到七十年代初「上海新村」的歷史時空:雖尊嚴落塵,信任崩塌,死亡司空見慣,這裡仍然還有少量的日常生活,還有愛情、歡樂、理想,還有難以泯滅的人性善。

《怪鳥》作者傅星(右)與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龔靜座談

傅星筆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上海西區新村,少年慶慶的一隻眼睛受了傷。無論有多麼悲痛,那隻受傷的眼睛始終是火辣辣的,流不出淚來。他成了一個分裂的怪人。在那個兵營一般的新村裡,有女孩薇拉,彈鳥的小三子,堅強的外婆,站垃圾箱的大衛爺叔,圍著四條馬路繞圈的七室爺叔,棚戶區來的業餘畫家,外國女人,雞王海洋,吳老太和她的幽靈,性感的阿姐,失語的男中音,臉盲症患者,西樂團的北方人,死於針刺麻醉的鮑廠長,以及騙子和貝雷帽老先生等等,他們操著南腔北調,不斷上演著一出出令人唏噓的荒誕劇。少年的命運就是在那些劇中擔當角色,並隨之頑強地長大。

「新村」顯然是傅星的文學之鄉。他塑造了一組性格各異、形象鮮明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民群像,他們的原生家庭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態度,但是由於匯聚到了這一方建築極其相似的城市角落,拼貼出了一幅既五彩繽紛又緊湊集中的上海文化拼圖。

在新書分享會現場,傅星談到了《怪鳥》的創作動機:非常希望如今的年輕人能夠接受《怪鳥》這部小說,對祖輩、父輩的記憶和故事不要排斥,畢竟無論年代與空間如何變化,每個時代都不缺乏痛與撕裂的經驗,而代際間感受的互通有助於青年一代更有勇氣地直面當下現實生活。

「我以前和女兒講講過去的事情,她不要聽,什麼文革、批鬥、大字報,這些歷史對她來說是遙遠陌生的。她的反應也讓我想起當年的自己,我在小時候上學時,學校請了一些命運坎坷的勞動者來講述他們悲苦的過去,目的是讓我們這些學生能夠憶苦思甜。我記得有一次請來了一位紡織女工,她在臺上悲戚地訴述著自己的故事,我們在臺下唧唧咋咋吵鬧著完全聽不進她在說什麼。彷佛她的眼淚與我們是兩個世界的,忽然間她在臺上暈倒了過去,這個場景才刺激到我的腦袋,『原來她在說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啊』。」

這件事給傅星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也影響到了他的寫作風格,用平實、甚至是荒誕的手法去寫那些沉重的過往。「當我們寫苦難史的時候,不要完全用回憶錄、傳記的方式,用文學的體驗會更好一些。」

龔靜在現場說道:「讀《怪鳥》真是一次暢快而豐沛的閱讀體驗,笑中帶淚,荒誕而沉重。」

《怪鳥》收錄的二十個故事均可獨立成章,章節間的勾聯是鬆散的,在某些部分甚至可以重新拼裝。傅星說,本來並沒有打算作為長篇小說,而是作為故事集的形式來發表《怪鳥》的,後來在調整了人物、時間的統一性後,發現這樣的結構也比較有意思,就保留了下來。此外,這種開放性的結構便於讀者的隨意進入,也是一種更符合數字時代及青年人文本閱讀習慣的敘述模式。

雖然是一位「50後」作家,但是《怪鳥》中卻充滿了青春氣息,是一部能夠引起青少年共鳴的「成長小說」。《怪鳥》不乏當時少年的各種軼事:比如把外國女人當成間諜進行跟蹤,比如養了一隻所向披靡的鬥雞四處徵戰,比如「上只角」的親戚家款待客人時美味的生煎包……這些極具「日常氣息」的故事被敘述出來,如夢似幻,但又無比真實,是在「新村」中生活過的上海人的共同童年回憶。

相關焦點

  • 上海的那些老馬路與「新面孔」
    點擊上方 【攝影日報】 一鍵關注 訂閱後可進行互動和投票老上海是一種獨特的懷舊符號。
  • 裝束復原丨4月27日,芒碭山帶你穿越漢朝!
    本次攝影季給你答案!本次展出特別以漢代人物妝面、道具、服飾為主,通過還原漢朝時期人物的生活場景,讓廣大觀眾最大程度的了解、認識漢朝文化及漢服演變歷程,成為一道別具一格的靚麗風景,帶領大家一起穿越回漢朝,感受大漢盛世的恢弘氣勢!漢服復原裝束——大漢情緣!
  • 第52期,每天帶你認識一種鳥丨麗色奇鶥
    拍攝鳥是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過去,由於攝影器材的性能所限,鳥是一個較難拍攝的題材。隨著自動對焦鏡頭和數位相機的出現,各種羽色絢麗多彩、外形千姿百態、習性各不相同的鳥,成為鳥類攝影者們新的追逐拍攝對象。
  • 上海之戀
    外灘三號的巴洛克塔亭傳來午夜的鐘聲城市浮光掠影酒後的你風情萬種那滿足而陶醉的表情連笑也那麼地放縱 凌晨兩點的霞飛路巷口太過熟悉又陌生如今物是人非潮熱上海如一場夢如果分手是你我的宿命那就騙過自己權當一切從未曾發生江邊的焰火剎那間明滅輕薄的風景何以成永恆來去的因果兩難的處境終將會是一場空上海,上海目炫神迷的魔幻都市靈魂在遊蕩
  • Ian Bates ▎草甸鳥
    翅膀的扇動消散在從你耳邊吹過的微風中。這些風都到哪裡去了?"悲哀的寧靜  © Lan Bates攝影之旅對許多美國攝影師來說都是一種通過的儀式。但是,就像老路標、廢棄的汽車旅館和Instagram上有影響力的人從他們的帳篷中窺視 "絢麗的自然 "的照片一樣,它往往充滿了視覺和文化的典故。當24歲的美國攝影師伊恩·貝茨(Lan Bates)開始拍攝一個關於北達科他州的項目時,他決定以一種被選為北達科他州州鳥的小型草原鳥命名為草甸鳥(Meadowlark)。
  • 「多足怪鳥」
  • ccd老數位相機
    Hello 大家好 好久不見啦最近因為回了
  • 穿越心靈的天堂
    由此,我成為活動中700人穿越隊員的一個普通音符。       卸下一身的風塵,邁向天高地遠的地方;背上人生的行囊,帶上人生的拐杖;把去年的遺憾拋在身後,迎接春天;雖然已經不是青春的年齡,但我卻固執尋找春光;因為人生有諸多的不容易,所以我固執地尋找和穿越心靈的天堂。
  • 新海誠濾鏡下的上海,顏值竟然這麼高!
    >活動 / 福利@第一資訊報導▼電影《你的名字》妥妥地又刷了一波朋友圈,那唯美的新海誠畫風,每一幀都可以作為壁紙,美得令人心醉。你是不是也被電影裡的畫面迷到了呢?其實,用新海誠的濾鏡看上海,同樣可以美出新高度!陸家嘴,上海繁華的CBD,在新海誠的濾鏡下褪去了冷峻的商業氣息,是不是更顯朦朧美。
  • 我是你的眼!帶你領略園博會開幕大片
    左邊那位黑衣人,你的紅色髮型太炫了!攝影 苗劍稻草人,請原諒自拍的觀眾沒把你當做背景。 攝影 龔齊飛一下子到了襄陽,諸葛亮,你粗來聊聊唄!攝影 詹松小桃園霸氣入駐,滿足你挑剔的胃口!攝影 詹松老武漢最愛看戲了,這裡每天都有演哦! 攝影 詹松【樂】快樂根本停不下來
  • 時光穿越!貴陽,你變了
    ↑↑↑請點擊觀看H5歷史的記憶,城市的規劃如今的貴陽發生了穿越般的變化那些在不同年代同一地點的攝影帶我們體會時間的痕跡歲月的變遷不管是曾經荒無人煙的土地還是如今車水馬龍的城市都在訴說著過去與現在的故事現在為大家推薦幾組不同時期同一地點的新老照片感受貴陽的城市之變
  • 你造嗎?爆紅大片《星際穿越》取景地原來在加拿大
    近期強檔熱映中的《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是好萊塢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史詩般的科幻電影,如果你已觀看了影片,相信令你印象深刻的除了神秘的星際航行,超現實的宇宙黑洞,細膩感人的感情戲外,一定還有影片開始時的廣袤田野村莊景色,以及地球被火海毀滅的震撼場景。你造嗎?
  • 中式婚紗照,比你想得要時髦多了!
    中式元素不僅讓婚紗照具有大氣的美感,更凸顯了我們傳統文化的精粹,今天《時尚新娘》就帶大家穿越古風,玩轉婚紗攝影的東方風情。鳳冠霞帔長衫馬褂、鳳冠霞帔的造型,讓新人浸染著中國古典的喜慶富貴、美滿吉祥。新娘妝容略施粉黛,更易表現出端莊風華的東方美,結合花轎、洞房等場景,都能將傳統婚禮吉祥寓意帶入到婚姻之中。
  • Robin和他的鳥
    寶島臺灣,除了美麗的風光外,還有美麗的鳥。
  • 屬於上海的手信,滿滿都是回憶(附地址)
    海鷗相機中國歷史上最老的相機品牌
  • 見過兩聲杜鵑鳥(布穀鳥),見過四聲、八聲杜鵑鳥嗎?
    點擊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攝影師:南山見過兩聲杜鵑鳥(布穀鳥),見過四聲、          八聲杜鵑鳥嗎?
  • 言情蘇文 | 尼羅河穿越之託特之書
    有甜有寵有懸疑,給你完全不一樣的異域風情,帶你領略那神秘燦爛的古老文明與浪漫愛情。HE向,完美結局,坑了包賠!!新人新作請多關照啦!內容標籤: 西方羅曼 穿越時空 宮鬥 西幻 搜索關鍵字:主角:凱瑞兒,卡摩斯,納芙爾提提,赫柏拉 ┃ 配角:阿爾卡,普蘇特,穆斯塔法,泰麗,塞尼,喀什爾,涅脫泰麗,阿麗莎,巴爾納 ┃ 其它:古埃及,法老,尼羅河,底比斯,十八王朝
  • 這個鏡頭前美爆的鳥之女神... 人家現實中才更是真女神啊!!
    假鳥?後期ps?馬戲團的鳥?不,人家是真正的鳥的朋友,這些鳥都是被她救助過的她就是Python Paige,一個超愛鳥類的美國妹子,現在是『世界鳥類救助站』(World Bird Sanctuary)的志願者。
  • 松滋老相片首次全曝光,讓我們穿越30年前的松滋!
    多年前,你可能還是懵懂小孩,現如今已為人父母;你可能是風華正茂的壯年,如今如白髮悄上;你或還沒出生,只聽說父輩中松滋那年的模樣。 這些年,松滋人一直風雨中砥礪前行,前行時披荊斬棘,我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在大時代下鳳凰涅盤,閃耀荊楚。
  • 十裡濠河麗鳥飛——賈濤根「濠河麗鳥攝影展」賞析
    它告訴人們,隨著濠河水質的改善,綠地面積的增加,樹林的日益茂密,鳥類棲息的處所多了,覓食的空間大了,市民的護鳥意識也增強了,隨著人與自然之間的日趨和諧,鳥兒們漸漸愛上了我們這個美麗的城市。對於這種自然生態上的良性進展,也許有些人還沒有覺察到。而年過古稀的退休老報人賈濤根,作為一個關注家鄉風貌的攝影愛好者,卻饒有興致地觀察和記錄著這些可喜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