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和他的鳥

2021-02-24 F8數碼攝影

寶島臺灣,除了美麗的風光外,還有美麗的鳥。

Robin,一位退休後才舉起相機的攝影愛好者,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把寶島臺灣的特有種鳥類拍攝了一遍,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攝影的魅力。

下面是八哥和Robin的對話。

八哥:和老哥神交多年,得知我們竟然又有相同愛好,很是開心。鳥類是臺灣生態中重要的一環。寶島臺灣70%的高山和丘陵,四季分明的亞熱帶氣候,孕育了許多不同的鳥種。

Robin:是的。承球兄之命,小弟整理了臺灣特有種鳥類共27種(以臺灣中華鳥會2015年公告的資料為依據),敬請球兄及諸位前輩指導。

八哥:老哥真的太客氣了!拍鳥是件辛苦活,老哥鏡頭下的鳥,色彩飽滿,構圖簡潔,清晰逼真神態各異。。。老哥可以談談你的拍攝經驗麼?

Robin:拍鳥對我來說是一種另類的休閒活動,硬體設備不必花很多錢,但是肯定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拍鳥很簡單,沒什麼技術,大約400mm焦段的鏡頭就能拍得很漂亮了。拍鳥的時候,靜靜地坐著,身體儘量保持不動的狀態,鳥類自然會慢慢的靠近,千萬不要有大的動作和聲音,或是拿相機追著跑。相機最好用三腳架,把光圈開到最大,用高速連拍,多拍幾次,一張張美麗的鳥相片就產生了。

八哥:老哥說說容易,我知道,要拍好,其中所花費的心思和辛苦,只有實際拍攝過的人才懂,更難能可貴的是你把臺灣特有的鳥種悉數拍全了。謝謝老哥帶來的這組精彩的臺灣特有種鳥類全集。

1.深山竹雞

2.藍腹鷴公

2.藍腹鷴母

3.帝雉

4.臺灣藍鵲

5.五色鳥

6.烏頭翁

7.白耳畫眉

8.臺灣叢樹鶯

9.冠羽畫眉

10.紫嘯鶇

11.白喉笑鶇

12.臺灣畫眉

13.金翼白眉

14.火冠戴菊

15.大彎嘴

16.小彎嘴

17.慄背林鴝

18.麟胸鷦鷯

19.褐頭花翼

20.黃山雀

21.黃胸藪眉(藪鳥)

22.棕噪眉(竹鳥)

23.臺灣朱雀(酒紅朱雀)

24.繡眼畫眉

25.紋翼畫眉

26.赤腹山雀

27.竹雞

今天,跟著Robin的鏡頭,科普了一次寶島臺灣特有種鳥類,再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八哥似乎也有了一種隱隱的拍攝衝動,那麼,你呢?

本期編輯:球魚草  圖片拍攝提供:Robin  審核:球魚草


投稿郵箱:   F8club@163.com 


安賽爾.亞當斯說過:「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pictures we have seen.the books we have read.the music we have heard,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

感恩您的關注!您的轉發與分享是我們堅持原創之路的動力,這裡的作品都是老師與學員辛勤的付出,您可以點擊標題下藍色字樣的「F8數碼攝影」添加關注。也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Ian Bates ▎草甸鳥
    它散發著牛餅和乾草的味道。黃黑的鳥兒從草原地底下逃出危險,直至虯結的柵欄杆。老農們已經離開了,進了城市或入了土。被公路上橫衝直撞的皮卡撞到的鳥兒,回到了人間。現在留下的一切都屬於土壤。我走到一個男人身邊,他告訴我他被FBI盯上了。我們離任何東西都很遠,無處不被監視,無處不躲藏。沉默的焦慮吞噬了這些地方。拖拉機的轟鳴聲在翻過山丘時消失了。翅膀的扇動消散在從你耳邊吹過的微風中。
  • 宋鐵成在運城鹽湖拍到的這種鳥,在全國僅有500隻
    爆料熱線:2339555、2339666市民宋鐵成是一名退休教師,今年80歲了,退休之後的生活應該就是享享清福,可對於愛好攝影的老宋來說,他的晚年生活因為拍攝鳥,而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這種鳥既不是灰鶴也不是火烈鳥。宋鐵成:剛開始發現有七八隻,遠遠地,看著我以後,我看著它,一直往那邊走,走得非常快,什麼東西,就沒有在乎它是啥,後來中間有兩隻,沒有見過,拍一下,沒有見過這個鳥,而且還是挺大,也不是野鴨子,它比灰鶴小,灰鶴頸長,而且它這個頸也短。
  • 見過兩聲杜鵑鳥(布穀鳥),見過四聲、八聲杜鵑鳥嗎?
    攝影師:南山    兩聲杜鵑鳥最常見,也最大,體長33釐米的大型鳥類。夏候鳥。攝影師:南山 杜鵑鳥是鳥類中唯一寄生的一種,所有杜鵑科的鳥都不自己孵育撫養後代,而是寄生在其他鳥類,有其他鳥類代為孵育撫養後代。
  • 這種鳥你見過嗎?三門峽發現「小鳳凰」
    雄性鳥有著長約27釐米的飄逸的尾羽,頭部和頸部是泛著光的藍黑色,它們快速上升,又極速落下的靈動體態,宛如小鳳凰一般。 這就是壽帶鳥。這組壽帶鳥戲水的照片,更是讓很多人大飽眼福。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到照片的拍攝者三門峽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張明雲,他告訴記者,這組照片是在三門峽高廟鄉的某魚塘附近發現的。
  • 她拍出《山海經》裡的美豔妖怪,有六隻腳和鳥尾巴
    《山海經東山經》中曾記:「有魚焉,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其鳴自訆。 」 就是說鮯鮯魚長得像鯉魚,但有六隻腳,還有鳥一樣的尾巴。 我自己想像了一下,感覺有點醜。
  • 臥龍崗尋鳥地
    有木板鋪成的樓梯可通往其上,上面有一個封閉的小屋,看來大家拍攝野生鳥就是在這個地方了。有查閱了資料,才知道這些鳥只有在夏天的時候才在這裡進行棲息,這個時間早都飛走了,要想拍攝,得等到明年。
  • 朝陽大凌河來了一群特別的鳥,而且還是第1次來!
    回復「雲平臺」,查看官方教育平臺回復「社保卡」,查詢第三代社保卡情況今日上午,人們來到人工湖第三道橡膠壩水域時,看到水面融冰水面再次擴大,成群的天鵝和鴨類水鳥混雜暢遊,初春的氣息更加濃鬱,眾多遊人和攝影愛好者競相觀賞拍照。
  • 深瀨昌久與他最好的影集《鴉》
    深瀨的鳥,就是深瀨自己的化身。他教會了我,攝影也是一種嘆息。
  • 麻三看鳥 紅尾水鴝
    經常拍鳥的人,往往對這種情況比較敏感,而這一次,則起碼是一個驚豔。這隻紅尾水鴝是雄鳥,除了尾羽是漂亮的慄紅色,通體是暗灰藍色,完完全全涵蓋了我對時尚這兩個字的理解,真的,我做夢都想擁有一件這樣顏色的外套。
  • 坦尚尼亞遊記 (1) 恩戈魯火山口裡的動物世界(國鳥灰冠鶴)
    於是,我們在佔地約315平方公裡的赤地千裡上,撥草瞻風,大觀動物們的千姿百態和喜怒哀樂。都說是豺狼當道,可是在一身腱子肉的角馬面前,他也只能繞道而行。不過面對這樣的脅肩諂笑,還真讓人琢磨不透他的豺狼野心。
  • 看完這些圖,你可以假裝自己也是一隻鳥
    ,他的照片讓我們能夠體驗一把用鳥的角度看世界是怎樣的體驗。克羅埃西亞的碼頭我是沒有根的水草,沒有腳的鳥,我知曉你,是我此生找尋的島。我和斯洛伐克的朋友珍重春色暖歡,忘卻靜水無聲。蘆葦蕩和漁夫不論離別或停留,都夢裡白頭。
  • 「怪鳥」傅星,帶你穿越回老上海
    作家傅星用小說《怪鳥》帶領讀者穿越回那個年代和空間。《怪鳥》書影6月16日下午的博庫書城,原《萌芽》雜誌執行主編、作家兼編劇傅星,用他的長篇新作《怪鳥》,與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龔靜一起,為讀者復原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到七十年代初「上海新村」的歷史時空:雖尊嚴落塵,信任崩塌,死亡司空見慣,這裡仍然還有少量的日常生活,還有愛情、歡樂、理想,還有難以泯滅的人性善。
  • 飢餓的孩子和禿鷹
    作為記錄南非種族隔離時代的「砰砰俱樂部」(Bang-Bang Club)的四位攝影師成員之一,他經歷了太多傷心的時刻。1993年,他飛往蘇丹拍攝那片土地的饑荒。在在阿約德(Ayod)村拍了一天的照片後,他筋疲力盡地走進了開闊的灌木叢。在那兒他聽到了嗚咽聲,遇到了一個瘦弱的蹣跚學步的孩子,他在去餵食中心的路上摔倒了。當他給孩子拍照時,一隻胖乎乎的禿鷲落在附近。
  • 斯坦利·庫布裡克,和他的相機
    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這裡是膠捲迷們堅實的陣地所有內容均為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絡
  • 這個鏡頭前美爆的鳥之女神... 人家現實中才更是真女神啊!!
    不,人家是真正的鳥的朋友,這些鳥都是被她救助過的她就是Python Paige,一個超愛鳥類的美國妹子,現在是『世界鳥類救助站』(World Bird Sanctuary)的志願者。而妹子Paige的工作,就是幫助鳥兒康復和回歸大自然....
  • 十裡濠河麗鳥飛——賈濤根「濠河麗鳥攝影展」賞析
    當天,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章樹山和市民一起參觀了展覽,對「濠河麗鳥攝影展」所展出的鳥類圖片很感興趣,並說:「濠河野鳥雲集是生態南通的一個重要象徵。」近年來,市區濠河一帶的野鳥蹤影在不經意中增多了,這是一個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良好跡象。
  • 圖賞 | 拍鳥季(下) 騰龍SP 150-600mm G2
    TAMRON · 600mm  F7.1  1/1250s  ISO800- 準確合適的曝光我覺得拍鳥的最佳時間與光線是晴天日出前和陰天多雲的天氣同時,呈現極高畫質表現不可或缺的還有eBAND超寬頻譜多角度抗反射鍍膜,最大限度控制造成眩光和鬼影的光反射,實現通透清澈的成像效果。
  • 睿哥和他的iPhone鏡頭: 一首歌,一段路(2016)
    去年冬天回陳灣老家,在老媽家的曬穀場,午後暖暖的陽光照的人睜不開眼,只穿一件襯衣也不覺得冷,戴上墨鏡,泡杯毛尖,抓把瓜子兒,搬把手工打的椅子,瞅著眼前的池塘和香椿樹,偶爾有聲鳥叫,那是跟成功和遠方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愜意。
  • 睿哥和他的iPhone·一個鏡頭/一首歌/一段路
    去年冬天回陳灣老家,在老媽家的曬穀場,午後暖暖的陽光照的人睜不開眼,只穿一件襯衣也不覺得冷,戴上墨鏡,泡杯毛尖,抓把瓜子兒,搬把手工打的椅子,瞅著眼前的池塘和香椿樹,偶爾有聲鳥叫,那是跟成功和遠方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愜意。
  • 北方鳥城5月飛來萬隻珍稀鳥,有一種顏值極高,是天生舞蹈家
    要問此地樹林中到底棲息著多少鳥,只聽鳥聲一片,在樹幹樹枝和樹梢處,密密麻麻落滿了大大小小的蒼鷺和白鷺,只要聞到一點外界動靜,立刻警覺地飛到遠處,目測至少有上萬隻。所以遊客來看它們,都是悄悄的走進,不敢發出動靜生怕打擾到它們。這裡的鳥類從色彩上看,主要有灰色和白色,灰色相對白色的體型較小,這種鳥為蒼鷺;大的純白的是白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