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觀鳥之都,河北秦皇島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許多珍稀鳥類。在撫寧區的天馬湖畔有處水庫,這裡水草豐美,岸邊有片小樹林,從而每年的3到5月份,萬千蒼鷺白鷺從南方飛來在此棲息,成為遊客及觀鳥者的一道風景線。圖為一夫妻用長焦距鏡頭在拍攝樹上的蒼鷺。
要問此地樹林中到底棲息著多少鳥,只聽鳥聲一片,在樹幹樹枝和樹梢處,密密麻麻落滿了大大小小的蒼鷺和白鷺,只要聞到一點外界動靜,立刻警覺地飛到遠處,目測至少有上萬隻。所以遊客來看它們,都是悄悄的走進,不敢發出動靜生怕打擾到它們。
這裡的鳥類從色彩上看,主要有灰色和白色,灰色相對白色的體型較小,這種鳥為蒼鷺;大的純白的是白鷺。蒼鷺又稱灰鷺,灰鸛,棲息於江河、溪流、湖泊、水塘等處,主要以小型魚類、泥鰍、蝦等為食, 2012年被列入瀕危物種「低危」紅色名錄。
蒼鷺名字在北方許多老百姓並不熟,但一提它的另一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那就是「長脖子老等」。蒼鷺多在水邊或沼澤地上覓食,所以常被人看到有種鳥伸長脖子兩眼緊盯水面一動不動的樣子,有時為獵取食物,發現它能一站數小時之久,可謂非常執著,所以民間給它取個外號「長脖子老等」,其實,這鳥,就是蒼鷺。
與蒼鷺一同霸佔湖邊小樹林的,還有白居易詩裡「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提到的白鷺。在天馬湖,這種雪白體態輕盈的白鷺也尤為居多,它們在此與蒼鷺和諧共處已很多年。
白鷺俗名白鶴、白鳥、全身體白,體型大,蒼鷺站在它面前倒像只小小鳥了。它喜歡河岸、沙灘及沿海小溪流。這傢伙是個天生的舞蹈家,顏值極高,即使行走,也能邁出婀娜的步伐。起飛的一瞬間,更是曼妙多姿,即使一個資深的舞蹈家練一輩子功,也未必能練出這體態,所以深受遊客們喜愛,也是攝影愛好者鏡頭下追逐的焦點。
撫寧天馬湖因其在天馬山下,還有著得天獨厚水資源,故而成為鳥類繁衍棲息地。這些珍稀鳥類,冬天天冷時飛到南方,進入3月春意萌動,樹木發芽,再成群飛回來在此尋找另一半生兒育女。如果說這片山水寶地是山為水增了意蘊,水為山添了姿容,而一年四季在此棲息的鳥類,則是護佑這山這水的精靈。
在這片小樹林中,還意外發現許多樹上搭起的鳥窩。這是一處不收費看不到有人管理的小樹林,有遊客擔心了,說可千萬別有熊孩子進來,一是怕聲音大嚇跑它們;二是怕有調皮孩子會拿石頭驅趕它們玩;三則是怕掏鳥窩的。在九十年代前,北方農村山裡男孩子的記憶中,許多人都有個上樹掏鳥蛋經歷。
河北秦皇島為中國生態旅遊百強城市,中國休閒生態旅遊魅力之都,如今,「中國觀鳥之都」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另一個標籤。面對這片鳥林如何不受侵擾,有人提出應該有專人看護並適當收費,在你看來,這辦法可行嗎?該如何管理才能讓此地成為這些鳥兒永久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