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忙碌的傍晚,我抬頭看著灰藍的天空,想起自己很久沒有看過夕陽了。
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燦爛的霞光、輕盈的流雲、碧藍的天空,還有逐漸下沉的落日。那麼短暫,卻又那麼驚心動魄的美,卻已經很久沒有遇到了。
期待變得強烈起來。可是接連幾天,都是陰天,沒有夕陽。
然而我看夕陽的心情卻越加強烈,像得不到糖果的小孩,總是心心念念。夕陽無限好,夕陽無限好啊。
終於在這一天,我迎來了一個大晴天。為了能更準時地迎接夕陽,我還特地去詢問地理老師,太陽會在幾點落山。
「每一天的日出與日落距離正午的時間是一樣的。」地理老師果然很專業,「現在剛過立冬不久,日出大概在6:20多分,那麼日落大概是在下午五點半多一點。」
我心下佩服,點頭稱善。
然後就去看了,果然很美好。
隔天遇到地理老師,他問我:「怎麼樣,昨天看到美麗的夕陽,有沒有吟詩一首的衝動?」
我茫然,想著自己只顧欣賞美景了,哪裡還會想到什麼詩詞。
他也奇怪:「文人雅士不都這樣嗎?看到美景,就會想著吟詩作賦。」
我羞愧地搖頭,不敢自認為雅人。
但心中還是有點介懷,所以,我又去看了一次。
發現我依然沒有吟詩的衝動,我只是靜靜地看著,看著天藍如水,雲飄如蝶,看著太陽像一個滾燙的圓球,將天邊的雲彩灼燒得臉頰緋紅。在遙遠的天邊,有倦鳥相逐歸巢;更高的空中,留下長長航跡雲的飛機裡坐著的,是歸家的旅人嗎?
那麼寧靜,那麼美好,誰會想起吟詩作賦呢?
只是我忽然想起了王國維的名句,所謂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他說,以我觀物,則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樣的,以我觀景,則自己是主角,自然想著抒發豪情壯志或哀傷情懷,因此才會有那麼多借景抒懷的名篇;而以物觀物,則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所以,反而更能欣賞景物的本身。
就像我現在這樣,靜靜地坐在樓頂,看太陽如最吝嗇的守財奴般,一絲不苟地收回它的每一絲金線,看明藍的天空漸漸轉成昏暗的瓦藍,看風吹動遠方的樹,看山的線條越來越模糊,看得心中越來越平靜。
這個時候,只要享受這難得的寧靜就好了,哪裡還需要什麼詩賦呢?畢竟大美無言,我們能做的,也唯有靜靜欣賞。
看,夕陽在慢慢地落下。
圖文 | 三木
編輯|三木
掃描二維碼 |關注【印象上陵】
微信號 : yinxiangshangling
稿件可發運營員個人微信,也可直接在公眾號回復。
也可發公眾號郵箱:
yinxiangshangling@163.com
入選的原創作者、自拍圖片者,自作品發布後,通過讚賞費給予一定獎勵。
▶ 難忘的飯甑飯
▶ 穿越羊石散記 | 醉美阿哥等你來
▶ 心中的象牙塔 | 讀《穿越羊石散記》之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