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室原創視頻 攝像 吳逸之 剪輯 不一
2018年6月17日,今天是父親節,也是刁一父親離開的第352天,對於他來說,這是第一次感受沒有父親的父親節,身邊的人都在說父親節快樂,而他卻真的不知道快樂從何而起,止不住的眼淚,悲傷逆流成河。作為一名紫砂匠人,刁一隻能將心中無限的情感與對父親的思念,融入到自己的藝術作品之中。於是便有了【孤獨的舟】.
刁一作品【孤獨的舟】 攝影 潘潘
依據採訪刁一的文字整理,希望您能耐心的讀完:
《孤獨的舟》——父親就這麼走了,一切來的那麼突然,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帶給我的除了悲傷,更多的是反思。我想每一個人的父親都是孤獨的,我指的孤獨不是沒有人說話或者陪伴,而是一位父親作為一個男人,這樣的角色承擔了一個家庭以及社會的主要責任,往往在遇到困難,遇到挫折的時候都選擇獨自承擔,不把憂愁帶給自己的妻子與子女,這一點也正體現出父愛的偉大但是孤獨,對父親的關愛我們往往都是疏忽的,其實他比母親更需要我們的關懷!
刁一作品【孤獨的舟】 攝影 潘潘
這件作品可以看到是提梁的形式,以三角形的形式表達,在初期有想法設計一把體現父愛的作品的時候,剛開始便想到了三角形這樣一個幾何形,因為它在所有數學幾何形中是公認最為穩定的,也就寓意了父親往往給我們帶來的都是一份最穩固的愛,總是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初期設計時壺身從三角形著手,但覺得無法逃脫石瓢造型的束縛,有一天晚上,我夢見父親站在一艘船上,在孤寂的江面上漸行漸遠,醒來後,我依稀的記得當時的感覺是無比孤獨的,於是我就想到壺身可以以一艘船的形式去表達,船也象徵著父親載著我們一起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面對所有的大風大浪他都在奉獻自己的所有,而換取我們的一份安定。
刁一作品【孤獨的舟】 攝影 潘潘
其實自從父親走了之後我消沉了許久,突然有一天很想用自己的一件作品去表達一份父親的愛,也因為紫砂界可能還沒有一把紫砂壺是純粹來體現父愛的,因為父愛是低調內斂的,往往很難具象的去表現,不像體現母愛可以用西施等等表達。所以難度很大。
掠影 刁一【孤獨的舟】創作畫面
其實製作這件作品最終我不是想讓多少人去誇我的這件作品做的有多好,而是希望通過這件作品能夠讓身邊的人去重新反思,去關注,去關心身邊的父親,因為他其實比任何人更脆弱,不要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再去後悔。設計兩個杯子也想表達子與女的意思,
父親就像這一壺茶,讓自己經歷高溫,把泡製出最好的茶葉的精華賦予到杯中,體現父親一種偉大的付出。我堅持認為一件真正的作品一定是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通過自己的作品讓哪怕一個人感受到共鳴,反思甚至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為人處事,對於一位匠人來說,這便是一種感動與成功!
刁一
一壺堂堂主
青年陶藝家
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
聖元居紫砂藝術館館主
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青瓷協會副會長
宜興市昌盛陶瓷有限公司紫砂莊園紫砂.天玉青瓷藝術設計總監
出生於江蘇陶都宜興, 自幼深受紫砂藝術的薰陶,畢業於南京師藝美術本科,在學院期間悉心鑽研紫砂藝術設計,後專業從事紫砂壺的設計與製作。 師從著名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袁國強學習全手工制壺技法, 期間多次受到汪寅仙、何道洪、王小龍高麗君夫婦、葛軍等多位大師的悉心指導,在紫砂工藝的製作技法和創作手法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刁一作品【漢風石瓢】 攝影 潘潘
刁一作品【漢柱壺】 攝影 潘潘
刁一作品【漁舟石瓢】 攝影 潘潘
刁一作品【漢風蟠龍】 攝影 潘潘
刁一作品【知恩壺】 攝影 潘潘
刁一作品【子冶石瓢】 攝影 潘潘
編輯 不一
©文章內容為【不一室】所有,歡迎朋友圈轉發!
合作約稿等相關事宜可加文章底部掌柜微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