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世界前十大湖泊全部位於亞洲中部、東非與北美,故文中各湖泊因地理區位分布較近便在一起介紹,並不是按照面積大小介紹,面積排名以排行表為準。另沒有鹹淡之分,但文中有前十大淡水湖。
裏海
裏海(英語:Caspian Sea)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屬於鹹水湖。面積約386400平方公裡,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裡)的14%。裏海的南面為厄爾布爾士山脈,西南是高加索山脈,其他幾面是平原和低地。湖水總容積為77000立方公裡,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裏海有島嶼約50個,面積約350平方公裡。
湖水表面海拔約低於海平面28.5米;湖底深度不同,平均深度180米,湖底自北向南傾斜,最大深度為1025米,是世界第三深湖。平均鹽度很大,達11~13%,北部淺水區有結冰期為2-3個月。周圍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石油、食鹽、基硝等資源豐富,盛產鱘魚。
裏海一共與5個國家接壤,也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國家的湖。位於位於中亞西部,歐洲和亞洲的內陸交界處。主要港口有亞塞拜然的巴庫;俄羅斯的阿斯特拉軍,馬哈奇拉拉;土庫曼斯坦的克拉斯諾沃茨克和伊朗的恩澤利。
五大湖區域
蘇必利爾湖(Lake Superior)為北美五大湖之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面積82414平方公裡。湖面平均海拔180米,平均深度147米,最大深度405米。有近200條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貢和聖路易斯河為最大。蓄水量12萬億立方米,在世界淡水湖蓄水量中排第三。北岸岸線曲折,多湖灣,背靠高峻的懸崖巖壁;南岸多低沙灘;湖區森林茂密。全年通航期為8個月,主要湖港有加拿大的桑德貝和美國的塔科尼特等。通過蘇聖瑪麗運河與其餘兩湖通航。
休倫湖(Lake Huron),是世界第三大淡水湖、北美五大湖中第二大湖,湖面海拔177米,平均水深59米,最大深度229米;蓄水量3.540萬億立方米。湖岸多為沙灘、礫石灘和懸崖絕壁。多島嶼,主要分布在北北部的喬治亞灣,其中馬尼圖林島面積2766平方公裡,為世界最大湖島。南經聖克萊爾河—聖克萊爾湖—底特律河入伊利湖,全年通航期7—8個月。
密西根湖(Michigan,lake )也叫密執安湖,為世界第四大淡水湖、北美五大湖中面積居第三位、唯一全部屬於美國的湖泊。湖泊深度由北向南漸減,平均深84米,最深處達282米,蓄水量4.875萬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約177米。水流緩慢,呈逆時針向流動。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湖岸帶封凍,經東北端的麥基諾水道與休倫湖相連。東岸為美國主要水果帶之一;南岸是美國重要工業基地。主要湖港有芝加哥、密爾沃基等。
伊利湖面積2.57萬平方公裡,為世界第十大淡水湖
東非高原與大裂谷區域
維多利亞湖(VictoriaNyanza)是非洲最大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平均水深40米,最大深度82米。魚類資源豐富,
盛產鱸魚和羅非魚。注入的河流有卡蓋拉河和卡唐加河;唯一的出口是維多利亞尼羅河,從北岸流出。1954年,烏幹達在維多利亞尼羅河上興建歐文瀑布水壩,使該湖成為了大水庫。湖區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養育了湖畔近3000萬人。
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位於東非大裂谷區的西部裂谷部分,為世界第五大淡水湖。入湖的河流主要有馬拉加拉西河、魯濟濟河、卡蘭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盧庫加河。平均深度570米,最深1470米,儲水量12萬億立方米,是世界蓄水量第二的淡水湖、世界深度第二的湖泊。
馬拉威湖(Lake Malawi)亦譯尼亞薩湖(Lake Nyasa)。為非洲第三、世界第八大淡水湖。湖面海拔472米,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處達706米,為非洲第二、世界第六深湖。湖水由四周14條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其中以魯胡胡河水量最大,向南流經希雷河同贊比西河相連。湖區周圍的馬拉威共和國和坦尚尼亞有對於湖區劃界的糾紛。沿湖有卡龍加、恩卡塔貝、恩科塔科塔、奇波卡等湖港,湖東有利文斯敦山,西面有維皮亞山地。
孤獨的北海
貝加爾湖(俄語: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語:Lake Baikal),我國古稱北海,為世界第六大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點1580米,總蓄水量23.6萬億立方米,是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世界深度最深的湖泊。生活著許多第三紀生物,如貝加爾海豹、凹目白鮭、奧木爾魚、鯊魚等,是俄羅斯的主要漁場之一。曾為中國北方部族主要活動地區,清朝曾短期控制該地,《尼布楚條約》後,將這塊地區割讓給沙皇俄國。居民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亞特人口居多。
加拿大
大熊湖(Great Bear Lake)是世界第七大淡水湖、北美洲第四大湖、加拿大第一大湖,因湖區多北極熊得名。位於加拿大西北部,北極圈經其北部。湖面海拔156米,平均水深137米,最大深度413米。湖區氣候嚴寒,水溫在各個大湖中是最低的。周邊地區人口稀疏,多為因紐特人。結冰期長,僅7月中旬以後到9 月可通航。產白魚和湖鱒等。湖水西經大熊河注入馬更些河進而流入北冰洋。
大奴湖(GreatSlaveLake):又稱大斯雷夫湖。為世界第九大淡水湖、加拿大第二大湖。湖面海拔156米,平均深度41米,最大深度614米,為世界第八深湖,蓄水量2.088萬億立方米。位於大熊湖東南部,近艾伯塔省北界。因曾在該湖的南岸居住過被印第安人中的克裡人趕到此地的印第安部落而得名。身形飄逸、多大湖灣、多島嶼。注入河以奴河最重要,經馬更些河注入北冰洋。漁業發達,產白魚、湖鱒等。南岸派恩波因特為鉛、鋅礦開採中心,東北岸耶洛奈夫為金礦開採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區首府。
本文為京騷戲畫原創,但數據均資料來源於網絡,由京騷戲畫整理
圖片來源:衛星圖截圖、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