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道:(開篇)你我都是一隻坐井觀天的井蛙

2020-11-30 範家農院

我常常會做夢,夢見自己會飛,夢見自己去冒險,夢見自己去經歷不同的人生。醒來過後,夢變的模糊不清、零零碎碎,直到完全記不記什麼。有時我就會想,人真的有靈魂嗎?夢中的我是不是平行宇宙中的另外一個自己?人類文明到底給我們烙印了什麼,我為什麼會這樣去理解我的夢?

現在是2020年2月25日,我們現在的科技很發達,至少我會這樣認為。但與大自然這太機器相比,現代科技就變得拙劣了。我們的宇宙觀全靠假說,「大爆炸學說」,「超弦理論」;我們的歷史全靠考古推測,「猿人進化」,「智人遷徙」。

不否認人類一直再進步,但我們依舊是一隻井底之蛙,好在我們一直努力的向上攀爬。我們從哪裡來?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明天我們該如何?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

我們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我們只是從無數可能中,適應了一種可能。就像從一個點劃射線,上下左右前後,生、死、過去、未來都可以。回溯我們稱為歷史的歷史,看看它到底賦予了我們什麼?有多少是偶然,有多少是必然?

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秋水》

空間、時間、思想都限制了我們看待一切事物。同時它們也是我們看待一切事物的方法。拋開它們,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嗎?不用時空質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嗎?

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不只作者當時心境到底幾何,坐井觀天的我們說天小天就小了嗎?那何為天呢?能道的明白嗎?道明白了的天,那還是天嗎?佛曰不可說!不可說本來就是一說,坐井觀天道本來也只是一道,也只是一起心一動念,用有名證無名。

坐井觀天道,夏蟬語冰說。

相關焦點

  • 井蛙觀天的「政棍」
    然而,「政棍」們竟無視這事實,猶如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有人要做井蛙我們亦沒法,但地球不會因為井蛙而不轉,國家不會因為井蛙而放慢發展步伐。高鐵「一地兩檢」是一枚試金石,測試的是:誰為港人福祉,誰要破壞香港經濟? 蔡樹文
  • 坐井觀天的人都是目光短淺、井底之蛙嗎?我想或許我們都錯了!
    坐井觀天一直以來都是以一個貶義詞的身份出現在文章段落中,其實褒義也好,貶義也罷,都不過是作者的一廂情願罷了。因為懂得坐井觀天的人並非真的目光短淺,也不是井底之蛙,而是有可能成為一個匠人。坐井觀天這個成語出自唐代詩人韓愈的《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韓愈是一位學識淵博,眼界開闊的人,他可以吸納更多的思想和新鮮事物,站在他的角度,坐井觀天的人就是鼠目寸光。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有他那般閱歷和學識,人和人的學習接受能力並不一樣,各種知識的儲存能力也不盡相等。
  • 欲做雄鷹,就不要與井蛙言天!
    井底之蛙聽後說:你騙誰呢!我看著天空只有井口這麼大,只有井深這麼高。雄鷹看了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嘆口氣飛走了。井底之蛙說天空只有井口那麼大,又怎麼能怪它說錯呢?它所在的環境就只有井口那麼大,所以目光所及也只有那麼大,你讓它如何想像天空的無邊無際呢;井蛙所在的深度也就只有一口井的深度,你讓它如何想像天有無限之高呢?
  • 青蛙的眼光很狹窄,《坐井觀天》學習案告訴你青蛙的局限性
    請大家拿出桌上的紙,像老師一樣捲成圓筒狀,然後透過圓孔看黑板,說說你現在看到的和剛才看到的有什麼不同?(通過遊戲讓學生初步感受坐井觀天的含義)(三)、你看,我們的朋友青蛙張大著嘴,好像在說:「朋友們,你們觀察真仔細,我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呀!我坐井觀天也是這種感覺呢。」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在你的腦海裡
    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做你的專屬樹洞,陪你淌過情感低谷!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本段話出自《莊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 暖陽下的井蛙人 丨 人間相逢,最是煙火撫人心
    樹影斑駁,人影攢動路上行人或行色匆匆、或悠閒漫步你撐帳篷,我掛展架各司其職,歡聲笑語尚未布置好的現場,引來眾人駐足存著三分疑惑,七分驚詫簌簌而落秋風裡,傳來烘焙香氣這次地推,大家的心更近了比起工作上的條條框框更多了人情的溫暖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你所思所想
  • 神秘的吸引力法則:你的未來將和誰一起渡過,早已註定
    劍客不服輸,就向對手請教破綻在何處,對方說:「我發現,你每次出劍的時候,左臉的肌肉會有輕微的抽搐,帶動你的左臂閃出一個細微的破綻。」劍客恍然,原來他小時候練持劍,師父要求必須泰山崩於前也要紋絲不動。可是,有一次練劍,一隻蒼蠅落在他的左臉,他就繃緊左臉的肌肉,把蒼蠅趕走。可是,這一幕被師父看到了,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
  • 《天道》: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就給不了我,給我也拿不住
    我是石頭,一個85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在這裡每日一更。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每次看完《天道》都會不自覺的去思考。更多是一種反思的狀態下,一次自我思想式的革命。有時候會認為自己很對,但有時候又讓自己陷入一種迷茫。
  • 你身邊那些讓你無語的人,你會應對了麼?井蛙不可語於海……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這句話出自《莊子 外篇 秋水》意思是說:不要和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大海,不知道什麼是「驚濤駭浪」;不要和夏蟲談論冰雪,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冬天,不知道什麼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 陳大衡:非要向井蛙語天夏蟲語冰,這才是毛病
    後來延展成了一句對仗的句子 叫井蛙不可語天,夏蟲不可語冰。今夜之前,一度覺得井蛙和夏蟲好可憐,竟然不知道天和冰。後來發現,自己才是有問題的那個,人家的原文並沒有歧視井蛙和夏蟲的意思。而是說不可語,你非要向井蛙語天或向夏蟲語冰,或許你自己才是有毛病的那個。萬物眾生自有其時位因緣,原本強求不得。井蛙有井蛙的生活,本沒必要知道天為何物。夏蟲有夏蟲的一生,不見到冰也是完整。
  • 是什麼遮擋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坐井觀天
    可是仔細想想:來到這裡,你的職業定位是什麼?你原本工作的行業這裡有麼?這裡的高速上沒有幾輛貨車,這裡沒有工業甚至貿易也不發達。孩子的學校呢?別人擠破了頭去大城市,你帶著孩子返璞歸真?當然這裡也有學校,這裡的孩子就考不上大學麼?搞不好分數線還特別低呢……然後孩子考上大學,去往別的城市?
  • 如何理解「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含義?
    留心看看,這是真不懂「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嗎?人家是在問如何理解。具體如何理解,如何結合我們自身的看法,這才是這個問題和回答需要達到的目的。先用一句話回答,那些嫌囉嗦的不妨看了就走。井裡的青蛙,你跟它說大海是無法溝通的,夏天的蟲子你和它討論冰雪是沒有意義的。為什麼呢?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言有所止,不必盡付
    《莊子,秋水》有言:「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對井裡青蛙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大海,因為井底之蛙局限於井內,狹小而窄的空間,怎知大海的寬闊,深淺,對只生活在夏天的蟲子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冰凍,因為他們終其一生也未曾見過冰雪,更不會懂寒冷為何物。
  • 坐井觀天的人都目光短淺,是井底之蛙嗎?或許我們都錯了!
    吉象又和你見面啦~ 鳳凰吉象與猜猜今天的成語是什麼吧~ 白衣先生正坐在「井」底朝上望「天」呢 你來猜一猜
  • 井蛙和夏蟲其實就是在罵你沒文化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將對方的場景拿過來自己用,給對方一個反擊,是莊子「攻擊」別人的智慧。在《莊子·外篇·秋水》中,有這樣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她曾經說:「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她與舞蹈藝術相互成就。
  • 任知行‖井蛙不知海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井蛙不知海闊 任知行讀書筆記十二 井蛙不知海闊,夏蟲不知冰寒, 一因空間所囿,一因生命之短。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釋義:《莊子 外篇 秋水》——(上接河伯至於北海見到海神若,望洋興嘆,自嘲貽笑方家的故事。)
  • 《千字文》開篇說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什麼意思?
    《千字文》的開篇十六字,為我們勾勒了一副宇宙荒涼而孤寂的場景。玄,又是指《老子》所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做天玄。地黃,是土的顏色,是中國人的膚色,是我們的農作物黍、稷的顏色,是中華農業文明的顏色,所以叫地黃。而且,宇宙中的天體,包括地球在內,在初始狀態都是熾熱的物質,呈現出一片明黃色。地黃也是在讚嘆大地溫煦和生養萬物。天道高遠,地道深邃,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天道》關於社會階層躍遷的「道理」精神躍遷比物質躍遷難度大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窮富之間的差距,以及社會發展背後的邏輯,無非人性在名利場、功利場、世俗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其實在電視劇《天道》,社會階層詩金字塔式的,丁元英屬於金字塔上遊的人,而王廟村村民和葉馮劉屬於社會最底層。而歐陽雪、肖亞文、芮小丹,屬於小資產階級或者工薪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