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很多省份開始不分文理科,學生根據興趣和學習能力選擇科目。很多高中生還是非常滿意這一舉措的,但一些省份可能還要分文理科,現在大多數學生也是文理分科的學生。對於學文科還是理科,一直以來是比較有爭議的。一些人覺得還是應該學理科,學文科沒有出路,對於這樣的觀點你有什麼看法呢?
高一的時候學生要學習全部科目,那時的科目難度比較小,雖然學習內容很多,但還是比較輕鬆的。但年級增加,各科目的難度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精力有限,為了培養專業化人才,就需要文理分科。理科需要一定邏輯思考能力,難度一般比較大,比如物理科目就需要三維思考能力,好的運算能力,學起來比較困難。
而高中文科注重記憶能力和分析能力,我們平時生活中就需要分析事情,所以文科比較簡單。從難易程度看,文科似乎比較容易學習,所以很多數學或者理科成績不好的學生就選擇了文科。那文科真的那麼容易嗎?雖然文科的數學比較簡單,學理科科目也學一些基礎的內容,不需要解答難題。但文科的難度還是存在的。文科需要記憶大量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也非常容易搞混,沒有正確的記憶方法,還是記不住。而且文科題目大多需要考分析判斷能力,光是記住了,也不行。
文綜大題需要找到對應的知識點,然後結合材料論證知識點,難度很大,如果知識點找錯了,基本上一道十分的大題只能考一兩分。而且很多文科生是因為興趣和特長選擇了文科,他們的語文和英語成績非常好,文科三門分數高,大家的分數差距不大,很難考到靠前名次。那些理科不好去學文的學生沒有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學文科照樣考不了好成績,學習排名靠後。高考的成績也是一樣,想考上好大學,難上加難。所以文科根本不是簡單的代名詞。
文科真的沒有出路嗎?答案也是否定的。我們的社會有各種各樣的職業,有很多理科職業,也有很多文科職業。文科對應的就業崗位也很多,文科生在填報大學專業志願的時候有很多選擇,法學、金融、會計、小語種等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都很好,也是高薪資行業。雖然文科生的就業競爭比較激烈,但這也符合市場競爭的規律。
反觀理科生可以報考的專業就業情況也是有好有壞,比如一些計算機類專業工資很高,但生物類等專業就業情況就不好,而且理科專業的工作一般比較辛苦,甚至有一定危險係數。尤其是學理科的女生,報考高考志願的時候選擇性比較小,畢業後不容易就業,很多理科行業都不招聘女員工。
看到很多人對文科的偏見,筆者覺得這並不客觀。如今社會發展,很多行業確實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但文科絕不是沒有出路的專業,也是可以輕鬆考高分的高考科目,想要成為優秀的人,還是要找準方向,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