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遷安一市民發現石太歲

2020-12-05 騰訊網

  遷安信息港消息:太歲,另名肉靈芝,被學界認為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遷安市民柳先生給遷安信息港打來電話說,他就有一個石太歲!

  據柳先生講述,2015年深秋,他外出尋找奇石,來到境內一被劈去一半的山體旁,在距山頂大概五六十米的下方,看見巨崖與土層間有一宛若核桃大小、質如羊脂般的「奇石」,伸手去撿的時候嚇了一跳。他說,手剛觸摸到「奇石」,好像碰到了泥巴,有些柔軟。他頓生好奇,用隨身攜帶的鐵鎬挖其周邊的泥土。結果越挖越深,那個軟如泥巴的「奇石」也愈顯愈大。但是,他沒有放棄,最終將其挖出,搬起來掂量了幾下,足有四五十斤重。

  柳先生說他當時看看怪物,再看看被挖出來的紅色泥土,不僅細膩,還十分油潤。根據這樣的生長環境,頓感怪物可能是菌類,是棄是帶走,猶豫不定。此時,一放羊老翁經過,主動指著怪物說,這個東西可是寶貝,能止血。

  柳先生一聽放羊老翁此話立即追根問底。老翁說自己也不知道那個怪物是啥東西,反正哪兒磕了碰了,一旦出血了,取其部分按住傷口,血就不再流了,幾天後就痊癒了。柳先生聽後,就將怪物扯成幾塊,裝進蛇皮袋子用摩託車帶回了家,扔在地下室一角,再沒去搭理它,直到2016年6月初的一天,他和朋友談到了此事,說這個東西可能是太歲。

  柳先生聽說石太歲有很大的藥用和保健價值,價格昂貴,很是興奮,立馬上上網搜索比對,那東西和網上的石太歲一模一樣。

  柳先生如獲至寶,反覆查閱相關資料,進步得知,太歲又稱肉靈芝,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粘細菌,生活於土壤中,生命力極強,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細菌複合體,處於生命演化的一個岔道口上,左拐就會發展到植物界,右拐就會向動物界發展,原地不動就變成了像蘑菇靈芝一樣的真菌類。《 本草綱目》對其也有記載:其物赤者如珊瑚,白者如 截肪,黑者如澤漆,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如仙」 ,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調節劑和激活劑,可顯著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延緩機體的衰老,增強防癌、抗癌能力。歷代帝王都千方百計去尋找它,其中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領幾千名童男童女尋找太歲以助長生不老最為著名。

  柳先生還查閱到,太歲在一般環境下即便放幹了也不會死亡,一但遇到適合的環境條件,很快復甦,並以每年5-10%的速度生長。依據這一點,他來到地下室,將乾燥如柴的石太歲用純淨水浸泡在容器內,翌日恢復如初,3天後聞之,除了有點泥土味道外,還有一種從沒聞到過的淡淡清香。

  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柳先生從沒更換過浸泡液,但石太歲越顯新鮮,浸泡液更是清澈見底,飲之可口,精神頭也比以前強了許多。特別存放石太歲的房間,蚊蠅絕跡,空氣倍爽。外出時一旦被蚊蟲叮咬,回家後取其浸泡液塗擦,痛癢很快消失。用浸泡液養魚,缸水不混,魚兒歡暢。

  柳先生通過實驗,覺得石太歲的的確確是個寶貝,一心想尋找專家進行鑑定,可惜目前國家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少之又少,至今沒有聯繫到,就連綜合化驗的人都沒找著。

  柳先生有個想法,他說有關媒體雖然報導石太歲很昂貴,但其如果真的能治病的話,除銷售一部分外,還要留下一部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相關焦點

  • 石太歲究竟是何物?
    俗稱的「太歲」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粘細菌,生命力極強,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細菌複合體。也就是說處於生命演化的一個岔道口上,左拐就會發展到植物界,右拐就會向動物界發展,原地不動就變成了像蘑菇靈芝一樣的真菌類。屬於「特大型罕見粘菌複合體」,既有原生生物的特點,也有真菌的特點,是活的生物體,世界罕見。太歲這種「粘菌複合體」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
  • 精品石太歲
    太歲,又稱肉靈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有肉靈芝,並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
  • 河北唐山:有人冒充領導詐騙 遷安警方挽回群眾經濟損失43萬元
    新年伊始,遷安警方依託市縣兩級反詐中心和派出所部門聯動,連續發起偵防攻勢,兩日內成功止付2起本地1起外地較大數額的冒充領導電詐案件,成功攔截已經轉出的被騙資金43萬元人民幣,收穫了群眾的良好口碑。最終,在唐山、遷安兩級反詐民警的共同努力下,短短5分鐘時間內成功分析追蹤涉案帳戶5個,止付涉案資金30萬元,其中20萬系我市馬某被騙資金,另10萬為湖北黃岡張某被騙資金。1月5日,反詐中心又接到大崔莊派出所所長劉鐵力通報警情,發現轄區劉某被冒充鎮黨委書記的人微信詐騙13萬元。
  • 太歲協會?都是石太歲造假的騙子打的幌子!
    真正的太歲鳳毛麟角一樣稀有罕見,但是現在網上這樣多,要多少有多少,大家為何不覺得奇怪?提醒大家市面上出現的各種太歲95%以上都不是純野生的,是人工培育出來的假太歲,有的用紅茶菌假冒太歲,也有用白乳膠粘菌複合一起,培育後再埋進土裡,製造大自然生長的外表假象,若干月後再挖出土,這是制假的慣用手法!
  • 《唐山勞動日報》整版報導遷安山葉口!
    800米高山旱滑道創唐山市域之最;高空滑索更是勇敢者的遊戲;全長950米、落差40米的森林休閒漂流,沿原始峽谷溪流隨坡就勢,跨涵洞,穿林海,躍巨石,盡覽走山路看不到的風景;由高空仿木棧道、玻璃棧道、七彩玻璃踏步、玻璃觀景臺構成的850米棧道凌空飛架,在棧道上遠眺,連綿的群山盡收眼底。
  • 三門峽市民發現罕見「太歲」 呈人體狀重達1公斤
    三門峽市民發現一公斤重野生「太歲」  7月11日下午四時許,三門峽市民宋先生在靈寶娘娘山附近的玉米地裡一顆桐樹下,偶然發現一枚重達一公斤左右的野生「太歲」。  宋先生發現的這枚「太歲」呈人體狀,靜靜地匍匐在陰涼、潮溼的土地上,目前還處在生長狀態。該「太歲」呈土灰色,透過肉皮可隱約看到內部白色肉質,摸起來富有彈性。  據了解,當代科學界將其歸屬於除動物、植物、菌類之外的自然界第四種生命體,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癌症等有明顯的防治作用,極品太歲肉靈芝的價值可以達到黃金的三倍。
  • 關於長白山白山市石太歲需要謹慎面對
    一段時間來,太歲這個神秘卻並不陌生的事物被傳的沸沸洋洋,眾說紛芸,難以辨識。小編通過調查及相關的科研結果取證,發現不少對太歲宣傳可疑之處,同時不當的宣傳及炒作也給公眾健康帶來隱憂,為正視聽,小編現將科學性依據匯總,澄清疑問,衛護公眾健康。
  • 石太歲是活體,怎麼快速鑑別
    水中會產生些許氣泡 這便是石太歲在水裡呼吸的結果 即使放置時間很久 也不會有腐爛的現象 這便是活體石太歲的真實體現
  • 男子撿到「石太歲」,「專家」估值上億 網友:鬼迷心竅!
    騎車剛到一處水溝附近,小王隨意看了一下水溝,發現裡面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當時的小王突發奇想,覺得這個東西不簡單。小王說:「我對古玩比較感興趣,一貫有些常識,所以我突然發現那個東西,我覺得應該是奇石之類的,因為黑得發亮的。」小王透露,自己以前弄到古玩之類,自己也從網上聯繫過一些拍賣鑑定機構,在此之前小王都會把自己認為是「寶貝」的物品拍照傳給江蘇常州的一家拍賣鑑定公司,但對方一直沒理他。
  • 智慧旅遊項目在遷安創新創業大賽獲獎
    12月10日下午,由遷安市委組織部、遷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共青團遷安市委、遷安市工商業聯合會、遷安市就業服務局聯合主辦,遷安正潤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分院和遷安市企業家協會承辦的遷安市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隆重舉行。來自北方水城,美麗遷安的12個創新創業項目在此次大賽上角逐。
  • 小夥撿到「石太歲」被專家估值上億 燒起來卻一股塑料味
    「專家」鑑定說這是石太歲,估價上億元,小王馬上就是億萬富翁了。這塊奇石是他跟姐夫釣魚的途中無意中發現的,看到小河邊有一塊黑乎乎的東西。小王就湊近去看,發現這東西黑得發亮,根據他的判斷,應該有些價值。小王雖然不太懂古玩,但是經常倒騰這些東西,拍照給江蘇常州一家鑑定公司,對方說可能是個好寶貝,讓送過去鑑定一下。
  • 打工小夥撿到「石太歲」,專家估值上億
    這次一位在杭州打工的小夥走了大運,比中彩票還要大,撿到了一個類似「太歲」的東西,據專家鑑定價值過億。小王是一個垂釣愛好者,有一次在小河邊釣魚的時候發現水裡面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於是他走過去一看,腦海中浮現了兩個字「太歲」。
  • 長白山白山市的致癌石太歲流入市場!
    如今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長白山石太歲到處招搖撞騙,大量假的長白山石太歲流入市場,喝了太歲水沒效果不說,主要是他對人體是有傷害的!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有的用別的菌類作假,有的利用橡膠製品造假,有的利用石棉造假,有的甚至用聚乙烯醇來作假的石太歲,令人氣憤!
  • 村民上山挖野菜,疑似發現「石太歲」,拿回家泡在水裡竟然……
    都說「太歲頭上不可動土」,這可是我們從古至今傳下來的古話,可是村民周先生竟然將山上一個立在陡坡背光的「石太歲」搬到了家裡,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一塊來看一下。這個村子的村民周先生早上起來跟往常一樣早起就去山上採摘野菜,在一個小山的背面一個看著像竹筍就下手去挖,結果發現很大,就挖了出來,挖出來之後就趕緊抱起來往家裡走了,這個東西像個假山一樣,手感像橡膠還有點硬,他覺得可能是植物就泡到了水裡。
  • 遷安:玫瑰花「變」樹(圖)
    遷安:玫瑰花「變」樹圖為張志弟和他的玫瑰樹。2002年,村裡有片鹽鹼地要發包,張志弟承包了100畝,承包期限30年,這一決定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張志弟拿定主意大幹一番。首先要改良土壤,他先是在鹽鹼地上墊沙子,中和土壤的鹽鹼性,20元一車的沙子,他足足墊了200車,這一舉措為後來的苗圃場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然後,他把這塊地全部扦插了速生楊,3年之後,一畝地創收1000元。
  • 家庭周刊數字報-珍稀藏品石太歲
    它堅硬似石,卻能持續生長,被學界認為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體。對此,科學界視其為最古老的物體標本之一進行研究,醫學界對其神奇的養生保健作用產生興趣,而眼光獨到的收藏界則著眼於它珍稀性、獨門性所帶來的收藏價值。這個神秘而珍稀之物,名叫「石太歲」。對它青睞有加的,是今年3月份將在青浦「米格天地」開放的由啟太公司創辦的「太歲志展示館」,還有太歲志公眾號可以讓有興趣的朋友了解更多。
  •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12月8日,「生物健康產業與健康養殖(中國·遷安)創新論壇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河北省遷安市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服務中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遷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學術支持,唐山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唐山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協辦,中科生物健康產業(遷安)協同創新研究院、中科康源(唐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打工小夥撿到「石太歲」估值上億 權威教授卻犯了難?
    小王:「我對古玩比較感興趣,一貫有些常識,所以我突然發現那個東西,我覺得應該是奇石之類的,因為黑得發亮的。」專家說是石太歲?估值一億多?小王說,他以前弄到古玩之類,都會拍照傳給江蘇常州的一家拍賣鑑定公司,對方一直沒理他。不過這次把撿到的這個東西,拍照片發過去後,對方讓他趕緊過去。
  • 市民挖到22斤重太歲 「太歲」肉靈芝是什麼東西
    網絡配圖  近日,市民挖到22斤重太歲事很快在街坊親戚之間傳開了,很多人都來看,也對這盆裡的稀罕物嘖嘖稱奇。雖然內心確信挖到的就是太歲,但謝偉知道還得找個專家來鑑定下,才能最終下定論。  最近,家住肥西上派的謝先生可算是走了大運了。7月16日下午他和老伴跟著工程隊在合肥市蒙城北路移植樹木時,意外挖到一個軟軟白白的肉狀物。起先,謝先生還不知道是什麼,直到兒子趕來才發現疑是民間盛傳的稀罕寶貝——太歲。
  • 濟南市民河邊挖出不明物體!專家鑑定:是太歲
    近日,濟南一位市民給記者打來電話,說他的鄰居意外挖出了一個不明物體,經專家鑑定是太歲。而就在一年前,鄰村一村民也曾在家裡發現太歲。圖為楊女士撿到的兩塊太歲24日下午,記者在熱心市民包全麟的帶領下,來到了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辦事處李家村,在楊慶芝女士家,記者見到了她所說的「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