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強!富!《唐山勞動日報》整版報導遷安山葉口!

2020-12-08 澎湃新聞

視頻攝製:董鈞 施疑 雅靜

遷安山葉口

景村聯建新模式 促鄉村振興

□ 記者 趙雅靜 施疑 通訊員 郭翔

「有首歌咋唱的?『家人不錯,朋友不錯,自己也不錯』,幹農家樂這幾年啥都不錯,閒時能顧家,收入比上班也高多了。」10月12日下午,遷安市大五裡鄉山葉口村錦繡田園農家院經營者趙乃娟送走最後一桌午餐客人,向記者介紹經營情況時笑逐顏開。

富都農家院,大槐樹農家院,溢香農家院……近年來,山葉口景區和山葉口村積極探索「景村聯建」模式,景區獲得快速發展,村民依託景區做起了餐飲、商貿等配套服務,村集體通過場地租賃等每年也有了十幾萬元的收益,旅遊及相關產業的興旺大大促進了鄉村振興。

創新項目

「景村聯建」美了景區

山葉口村原本是傳統的林果農業村,東、西、南三面環山,山上長滿松樹等樹木,樹下散落著許多五彩石,清泉繞山而行,塑造了奇特的地質景觀和自然景觀。經地質專家考證,遍地的五彩石是38億年前海底的鵝卵石、泥沙經過高溫高壓以及地殼運動形成的,有「海底五彩琥珀」的美稱。

山葉口景區開發始於2007年,得益於優質的自然資源,開園沒幾年就被列入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並獲評國家4A級景區。但除了個別沿街農戶開起了小飯店,獨特的旅遊資源並沒有給山葉口村帶來多大實惠。村容村貌老舊,配套服務跟不上,產業鏈短,也制約了景區的發展。

2016年,山葉口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傑在全面考察和反覆論證的基礎上,明確了新的景區發展思路:由景區依託型發展,轉變為景村一體化升級,合作共贏。公司從北京請來專業團隊對景區進行整體規劃,圍繞地質主題文化進行重點項目策劃,不斷開發新的旅遊資源,完善功能要素,提高整體接待水平。

經過幾年建設提升,山葉口景區發生了大變化,從單一的觀光型轉向了休閒型、度假型、複合型,構建成多層次、特色化、中高端旅遊產品體系,很多旅遊市場的新熱點、新亮點在山葉口落地。

800米高山旱滑道創唐山市域之最;高空滑索更是勇敢者的遊戲;全長950米、落差40米的森林休閒漂流,沿原始峽谷溪流隨坡就勢,跨涵洞,穿林海,躍巨石,盡覽走山路看不到的風景;由高空仿木棧道、玻璃棧道、七彩玻璃踏步、玻璃觀景臺構成的850米棧道凌空飛架,在棧道上遠眺,連綿的群山盡收眼底。

「每次來山葉口,不僅看到景區硬體變化大,趕上節假日文化活動更有意思,忒熱鬧。」遊客劉貴勝已是第四次來山葉口,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景區免費領門票活動又把他吸引了過來。

夏天,景區的嬉水闖關挑戰賽讓孩童和父母在遊戲中更加親暱;端午,網絡直播節吸引了眾多網紅髮現並傳播山葉口之美;七夕,漢服秀、古箏表演等活動帶遊客重溫傳統文化的魅力……這幾天,景區正在籌備「中國紅」主題活動、全國重陽登高健身大會,網絡報名踴躍。

目前,山葉口景區已形成了踏青遊、觀花遊、採摘遊、美食遊、民俗遊等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產品,遊客人數從2015年的7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46萬人,最高日接待量逾萬人。

而「景村聯建」的另一方山葉口村,將村莊當做景區去打造,使整個山葉口區域做到了「無處不景區」,今年被文化旅遊部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山葉口景區顧問袁建軍說:「景村連體,融合發展,有效破解了景區發展瓶頸。」

修橋建館

「景村聯建」強了鄉村

「布穀北往春耕聲聲明,鴻雁南歸秋收粒粒香。」山葉口景區入口處,布穀餐廳古樸的大門外懸掛著這樣一幅對聯。這是山葉口景區的餐飲中心,上下兩層可接待400人同時就餐。

山葉口村周邊有多家大型企業,村裡的年輕人很多在企業打工,並在鎮裡、市裡買了房,村裡的房屋就閒置了。去年9月,山葉口村遵循自願自主原則,將村民付立欣、曹民等兩戶閒置民宅進行租賃,並利用河北省美麗鄉村樣板村獎補資金,建成了餐飲中心。民宅戶前5年享受每年4000元補償,以後每5年遞增20%。「這都寫進了合同裡。家的老房子閒著也是閒著,交給村裡,景區給蓋上了新房,我也有了固定收益,忒好!」付立欣說。

餐飲中心主要接待團隊就餐,與村民開設的接待散客的農家樂錯位發展,也帶動了農家餐品質的提升。仿照此模式,山葉口村還為景區租賃26戶閒置農宅,用於景區一期民宿改造工程。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的「三變」精神,堅定了山葉口村和山葉口景區走景村連體、合作共贏之路的信心,雙方在多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並收到良好的效果。

除了閒置的房屋,山葉口村還積極流轉山地,用於完善景區配套設施。

正在建設中的智慧生態型停車場,佔地80畝,其中44畝來自村集體,36畝流轉於60戶村民。而建設停車場所需的資金,則由山葉口景區承擔。

土地被村集體流轉後,不僅給涉及佔地農戶給付了土地流轉費用,村集體還利用土地以合同形式入股景區,享有股份權利和股金效益分紅,二次分紅給村民。「農民變股民」的模式受到村民歡迎,山葉口村又著手為開心農場項目進行土地收儲。

去年初,山葉口村利用村委會舊址改建了黨員幹部培訓中心,設有大小會議室、文旅展廳,目前正在分批接待遷安市基層幹部培訓,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又為村集體增加了一筆收入。

山葉口村還利用河北省扶持壯大集體經濟50萬元資金,將一處五保戶倒塌房屋收回集體,宅院改建成農產品加工基地,向村民收購核桃、板慄、花生等原材料,年可加工三酥食品1.5萬公斤。目前基地已完成驗收,村集體將通過租賃方式出租增收。

集體經濟富足了,山葉口村將其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對村內3座景觀橋進行翻修、加寬,粉刷舊牆,治理汙水,設置仿生態護欄,進一步提升了村內景觀。同時,建設文化禮堂、互助幸福室和村史館,打造「文化藝術基地+旅遊」創新鏈,積極培育創新型鄉村生態體系。

「這些村容村貌改善支出,靠的就是『景村聯建』項目分紅。每到年節,村裡也有資金慰問特殊家庭了,村民們都很滿意。」山葉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曹軍說,每年的景區分紅對於薄弱的村集體經濟無異於雪中送炭,村裡將繼續整合資源,在更好服務景區發展中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商貿餐飲

「景村聯建」富了村民

63歲的村民張立春,在山葉口景區做路口管控工作已經10多年。「以前家裡就種點慄樹,好的時候一年有一萬五六的收入,不好的年份也就六七千元。在這上班一年能掙兩萬,日子充裕多了。」張立春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和張立春一樣在景區工作的山葉口村村民有28名,每年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很多五六十歲的中老年村民,山地流轉給村裡、景區後沒事幹,出門打工家裡又不放心,我們招工時對他們優先聘用。」山葉口景區顧問袁建軍說。

通往景區的村路上,不少村民擺攤開店售賣核桃、慄子、蘑菇、粉條等,這些土特產備受遊客青睞。農副產品通過景區零售渠道銷售,農戶收入比過去交給經紀人又高出一截。

「微信收款20元。」在慄鄉源土特產店,隨著音箱的提示,玄大媽將一袋6個慄子餑餑遞到遊客手上。在山葉口,「玄大媽」不僅指是掌握烹飪手藝的玄術芹大媽,還是板慄系列食品的註冊品牌。

隨著山葉口景區的開發建設,傳承了長輩麵食手藝的玄術芹,在街邊支了個攤位賣菜餑餑、糖炒慄子等,遊客們嘗過都很認可。2016年,兒媳劉海霞辭去工作,一邊跟玄術芹學做板慄餑餑、開發新產品,一邊搞起了營銷。

老面發酵,手工和面,純慄子仁蒸熟搗碎做餡,蜂蜜調和,玄大媽家的板慄餑餑貨真價實,加上劉海霞通過快手、抖音等網絡平臺宣傳,產品創出了品牌,銷量節節攀升。

「我們根據訂單定產量。走量最大的板慄餑餑,平時每天訂單有五六百個,國慶期間每天4000多個。除了我們娘倆,還臨時僱了6個人幫忙。」劉海霞介紹,國慶中秋8天假期,店裡營業額就有6萬多元,現在自己的收入是原來在企業上班時的五六倍。

而玄術芹的女兒付明悅在跟哥嫂幹了幾年後,今年自立門戶開了「分店」——玄大媽慄子宴。「我們家的菜主打板慄特色,有慄子雞、慄子紅燒肉、慄子燉豬手、炸慄蘑、慄子糯米飯,一般飯店吃不到,來景區玩的遊客都願意嘗個鮮。」付明悅說,很多遊客吃得順口還留下她的聯繫方式,時不時通過微信購買,她平均每天要發十幾個快遞。

「很多京津遊客來我們這兒,一住六七天。」老家民宿經營者玄兆俠家的二層小樓有10多個房間,她家還專門設置了一大間「記憶館」,陳列著幾十、上百年前的犁、簍、扁擔、織布機等生產工具,上了年紀的遊客們都喜歡來這兒回憶年輕時光。

如今,山葉口村農家樂常年經營戶發展到了20多家,平均每家年收入20多萬元,帶動了百餘人就業。16戶村民從事土特產品加工、旅遊產品銷售等經營活動,每年可獲純利160萬元。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雖然旅遊相關產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但山葉口村土特產售賣等收入實現了人均同比增長15%,特別是文旅服務中心設置的特色產品直播,帶火了當地土特產品和文創產品,景區關注度提升10%左右。

「景村聯建」模式讓山葉口景區和山葉口村的發展相得益彰,建好景區有力帶動了鄉村餐飲、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周邊配套完善,也為景區吸引、留住了更多客源。景村連體更連心,每年春節,景區慰問村民已成慣例。

在遷安闊步邁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大背景下,山葉口村的破冰之舉引起廣泛關注。遷安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統戰部部長龐再明說:「我市正在傾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遷安樣板,著力培育四種模式,其中『鄉村旅遊+鄉村振興』模式的核心就是兼顧農民利益和經營者利益。在這方面,山葉口村進行了有益嘗試。」

來源:「唐山+」新聞客戶端、《唐山勞動日報》

編輯:劉長亮 校對:裴豔傑

聯繫我們遷安水城有故事

地址:河北遷安

電話:0315-7639655

原標題:《美!強!富!《唐山勞動日報》整版報導遷安山葉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七夕來臨,遷安山葉口舉辦傳統「情人節」活動
    為給遊客提供一次充滿詩情畫意的體驗之旅,讓遊客感受到愛的情愫,遷安山葉口景區自8月21日至8月25日期間,舉辦了為期五天的「山葉口青雲仙境·七夕鵲橋相會」旅遊主題活動。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活動期間,景區結合山葉口獨特的地質地貌資源優勢,在青雲仙境組織了國潮漢服秀、古箏和太極表演等難忘的演出。同時,遊客穿漢服前往景區遊園,還可以享受免大門票的優惠政策。
  • 遷安山葉口村探索「三變」 農村經濟活力彰顯
    山葉口村位於遷安市西北部,三面環山,地質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全村共有147戶、513人,現有耕地401畝,山場面積5100畝,曾榮獲「河北名村」「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唐山最美鄉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美麗鄉村」「全國特色旅遊名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紅旗農村黨組織」「唐山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示範點」等諸多榮譽稱號。
  • 山葉口「首屆網絡直播節」震撼來襲!豪華大禮等你拿!
    活動主題 遷安山葉口首屆網絡直播節活動內容 京津冀旅遊達人直播、手機短視頻編輯大獎賽01京津冀旅遊達人直播活動時間山葉口之美美在天生麗質山葉口之美美在骨骼清奇(漂流)(穿越叢林)(吶喊泉)山葉口之美美在大快朵頤這個夏天不要錯過山葉口更不要錯過本次獎勵如此豐厚的直播活動行車路線
  • 走進山葉口景區,探尋中國遠古海底世界奇觀
    曾以為,滄海桑田只存在於傳說中,卻不想,我們腳下正經歷的便是傳說……國家地質公園——山葉口景區坐落在河北省遷安市大五裡鄉山葉口村,景區總面積14平方公裡,三面環山,景區內地質遺蹟景觀多樣,自然環境優美,生態資源豐富,以優美的峽谷溪流、山石林地
  • 【唐山勞動日報報導】曹妃甸「四個一百」活動遍地開花
    11月14日,唐山勞動日報發表《曹妃甸「四個一百」活動遍地開花 》報導,原文如下:境內華北理工大學已與德國海德堡應用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12所國內外高校籤約,唐山工職院與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大學、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國內外高校籤約;許多央企、京企、市外民企和高端人才紛至沓來……「四個一百」進唐山活動在今日曹妃甸已花開遍地
  • 隱藏在大山裡的大海——遷安國家地質公園山葉口景區
    建議參觀時間:三小時興趣方向:自然、地質、歷史重點參觀項目:比目魚石、五彩峽谷、礫巖滾石、五彩石林、六股神松前期準備:了解比目魚石形成的年代和環境研學目標:遷安國家地質公園山葉口景區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 湖南日報整版報導荷塘區:精準就業的荷塘路徑
    今天的湖南日報整版報導了我市荷塘區:《精準就業的荷塘路徑——株洲市荷塘區精準施策穩就業取得實效》↓↓>▲湖南日報2020年9月24日07版碩果飄香的季節,一條好消息從株洲市荷塘區傳來:截至目前,荷塘區已建成區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平臺、7個鎮(街道)就業服務驛站和62個村(社區)就業服務點,成功匹配新增就業人員83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54%,規上企業復工復產率100%。不久前,荷塘區被評為全省疫情期間穩就業工作較好的縣(市、區)。
  • 智慧旅遊項目在遷安創新創業大賽獲獎
    12月10日下午,由遷安市委組織部、遷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共青團遷安市委、遷安市工商業聯合會、遷安市就業服務局聯合主辦,遷安正潤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分院和遷安市企業家協會承辦的遷安市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隆重舉行。來自北方水城,美麗遷安的12個創新創業項目在此次大賽上角逐。
  •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12月8日,「生物健康產業與健康養殖(中國·遷安)創新論壇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河北省遷安市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服務中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遷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學術支持,唐山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唐山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協辦,中科生物健康產業(遷安)協同創新研究院、中科康源(唐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唐山遷安一市民發現石太歲
    遷安信息港消息:太歲,另名肉靈芝,被學界認為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遷安市民柳先生給遷安信息港打來電話說,他就有一個石太歲!
  • 河北唐山:有人冒充領導詐騙 遷安警方挽回群眾經濟損失43萬元
    新年伊始,遷安警方依託市縣兩級反詐中心和派出所部門聯動,連續發起偵防攻勢,兩日內成功止付2起本地1起外地較大數額的冒充領導電詐案件,成功攔截已經轉出的被騙資金43萬元人民幣,收穫了群眾的良好口碑。最終,在唐山、遷安兩級反詐民警的共同努力下,短短5分鐘時間內成功分析追蹤涉案帳戶5個,止付涉案資金30萬元,其中20萬系我市馬某被騙資金,另10萬為湖北黃岡張某被騙資金。1月5日,反詐中心又接到大崔莊派出所所長劉鐵力通報警情,發現轄區劉某被冒充鎮黨委書記的人微信詐騙13萬元。
  • 《經濟日報》整版報導
    >11月10日《經濟日報》企業版整版刊發文章《雲南白藥的混改探索》聚焦雲南白藥的混改故事《經濟日報》推出「走進領軍企業」專題,深入剖析其創新舉措和改革發展難題,以供借鑑。「我把它當成我的第二次創業,對標美國強生。到那個時候,我就可以退休了。」新華都集團公司董事長陳發樹對參與雲南白藥混改的細節記憶非常清晰。
  • 上海日報整版報導唐詩之路藝術展:Traveling back through ancient...
    來源 |Shanghai Daily 1月7日第8版 展覽攝影 |申博原標題:《上海日報整版報導唐詩之路藝術展:Traveling back through ancient art
  • 山葉口礫石風光無限,太古地貌完整,六股神松引人稱奇
    山葉口景區坐落於遷安市西部大五裡鄉山葉口村,總面積14平方公裡,它以優美的峽谷溪流、山石林地、山頂湖泊為自然景觀,融地質文化、民俗特色於一體,這裡有景色奇特的礫石風光、豐富完整的太古地貌,這裡被地質學家譽為「全息太古時代地質地貌檔案館」。
  • 吉林日報刊發整版報導: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
    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 今天,吉林日報第05版整版刊文,談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第一篇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一、核武器的定義核武器是利用核反應瞬間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
  • 遷安:玫瑰花「變」樹(圖)
    遷安:玫瑰花「變」樹圖為張志弟和他的玫瑰樹。  「看到玫瑰樹這麼好的市場前景,我計劃先在遷安、唐山地區打開市場,然後擴大規模,打造唐山地區乃至全省最大的玫瑰樹生產基地……」張志弟這樣謀劃自己的未來。  (建軍 曉松  蘋蘋 文進)
  • (唐山大地震·反思)慘痛教訓:地震預測沒有預報
    唐山地震預測時間表  1967年10月20日距唐山地震9年李四光指出:應在灤縣、遷安(均屬唐山地區)做些觀測工作。如果這些地區活動的話,那就很難排除大地震的發生。1968年距唐山地震8年唐山地震辦公室負責人楊友宸著手組建唐山地震監測網。唐山市區的40多個監測點都有專人負責,每天報給他數據。
  • 《醉美鄉村圳口美》MV首發
    八面來風處處春光暉 家家戶戶傳佳訊 改革開放春風吹 醉美鄉村圳口美 山歡水笑人更美 勤勞致富雙手描繪 …… 這是陸河縣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