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考研人數急劇增加,從2015年的165萬到2019年的290萬,5年間考研人數增加了125萬,2020年預估報考人數會超過300萬。面對如此龐大的考研大軍,要想順利「上岸」,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麼,有沒有哪些大學研究生招不滿的?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全國這麼多高校,每年的報名人數又不相同,哪些學校爆滿?哪些學校招不滿,很難給一個準確的答案,但也並不是沒有規律可循。
首先:從專業上來講,重點大學的冷門專業,可能招不滿。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於大部分考研考生來說,把985、211重點大學作為自己的首選目標也在情理之中。
985、211重點大學保研率本身就高,再加上報考人數多,這些大學的研究生原則上應該是爆滿的。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重點大學的冷門專業也有招不滿的情況。有時候,這些大學的冷門專業,很難完成招生任務,需要靠調劑才能完成招生任務。比如: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的技術經濟與管理專業、環境學院的環境科學專業、環境政策與管理專業;清華大學軟體學院的軟體工程專業、精儀系的儀器儀表工程領域專業都有調劑名額。
而下面這些熱門專業,報考人數容易「扎堆」,競爭壓力就會很大。
去年,我同學家孩子報的哈工大材料專業結果被調劑到了中山大學的一個相對冷門的專業。
其次:從學校位置上來看,偏遠地區的學校可能招不滿。從考研報考院校所在的城市看,超過40%的考生選擇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超過32%的考生選擇二三線城市,選家鄉所在城市的考生不到20%,而選擇考研本校的只有8.01%。可見,大部分考生都想到大城市,都想到新的環境中學習。
相對來說,B區十省市的大學會相對好考些。B區主要包括西藏、新疆、青海、雲南、貴州、內蒙古、寧夏、內蒙古、廣西、海南。B區的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部分大學還存在招不滿的現象。像新疆的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等都有缺額。
第三:從學校實力上來看,普通的本科院校剛建設的碩士點往往受到冷落,會有招不滿的現象。普通本科院校實力不強的專業,因為社會認可度低,報考的人數少,就有可能招不滿。
因此,哪些大學研究生招不滿,需要綜合考慮專業、地域、學校實力等因素。考生可查詢目標院校往年的報考和錄取情況,也可以多諮詢學長學姐掌握第一手資料,有的放矢,合理選擇。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