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① |全方位無縫銜接時代,同濟大學研究生...

2020-11-28 同濟大學新聞網

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① |全方位無縫銜接時代,同濟大學研究生培養探索交叉融合之路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11-05  瀏覽:

日前公布的「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名單中,我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後研究人員張正清在列。他在我校獲博士學位後,赴華為工作兩年半,現在又回到母校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他告訴記者,這項區塊鏈技術研究聚焦計算機通信、信息技術研究,最終通過產學研結合與土木、建築、交通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服務於智慧城市建設。「這是我校研究生培養改革的一朵浪花,從學科交叉到交叉學科孕育人才,同濟從本世紀初就開始探索,如今已經漸漸蹚出一條清晰的路來。」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7月,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孫春蘭副總理出席會議傳達指示批示並發表重要講話,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指明了新時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9月,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的文件陸續發布,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切實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使命定位,確立了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線。如何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總理的重要批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推進同濟大學研究生教育提質增效?」研究生院院長黃宏偉介紹同濟行動說,研究生院已經組織起專題學習小組,對照系列文件,結合「十四五」規劃,按照已經實施、準備實施和完善規劃等三個層次檢視工作舉措,完善制度文件,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擬於本月底或下月初組織召開同濟大學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

新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革命的勃興,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3D列印、人工智慧等技術飛速發展,當初的CAD繪圖、仿真都已變得「落伍」。新時代新要求,如何讓分得日漸細微的學科再次匯流集合,破藩籬、聚能量,我校從計算機技術普遍注能傳統學科開始,廣泛而深入地開展土木工程施工、規劃建築設計、交通工程等學科高等人才培養改革。

「後工業化時代,規劃學科的定製化智能設計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的培養方案中,在通識、導論與原理課方面強化未來智能城市建設方向,方法類課程注重智能規劃新工具、新方法及其應用場景,研究生培養中尤其突出教師的大量實踐案例解讀與學生的分組課題討論,這些全部是真實的設計課題。」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課題《智能規劃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主要負責人張尚武介紹,課題包括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區、上海2035規劃等最新案例。

智慧城市場景之一

傳統學科中大量引入新技術、新手段,如智能建造、智慧交通、智慧醫學等。「10多年前,軌道交通的運維檢測工作基本全是靠人海戰術。夜裡12點後,百餘人走進隧道,借用照明燈和相機,沿著鐵軌排著隊過篩子。現在不同了,快速移動式智能設備下去,1至2個人監視,拍了很多圖片,智能識別和診斷,機器視覺賦能隧道病害檢測,若沒隱患,試車開跑。」黃宏偉說起傳統學科的新變化,話匣子就打開了,語句簡潔明了,語氣裡溢滿了興奮。

臨床醫學人才培養在大數據背景下變化同樣喜人。針對人工智慧產品進入醫療生態圈後對醫生職能弱化這一普遍問題,我校附屬同濟醫院的畢燕龍展開了一項名為「醫學人才培養『三元交叉』」的試驗,即在國際化視野下開展跨學科交叉、科研與臨床交叉式培養,培養採取申請相關人工智慧眼科設備的研發項目,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眼科AI會議,搭建計算機專業與眼科專業的人才交流學習平臺,定期學習研討以利交叉融通等方式進行。「我們還依託大學平臺優勢,充分融合線上線下以集成多層次教學資源,包括本碩博貫通式培養、雙導師制培養等,使人才培養可持續化。」畢燕龍告訴記者。

實驗室一角

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自2018年12月揭牌以來,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國家和地方需求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以人工智慧島為標誌,我校的研究生培養從學科交叉式轉向以交叉學科為核心的新態勢。」黃宏偉表示,如果說學科交叉是蘋果樹上嫁接桃枝,交叉學科則是化學反應後產生新元素,好比碳與不同元素反應後產生的不同物質,如石灰、鎂粉等等新物質。

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引入並整合計算機、控制、醫學、交通、智慧城市等九大領域,以各種應用場景為背景,針對新時代中國的現實、世界的未來、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基礎科學重大問題的解決為使命,以需求為導向整合各學科,以問題為導向培養人才。中心去年招了118名博士生,今年招了170名,每一位研究生身上都肩負著嶄新的使命。」黃宏偉說,這種交叉試驗,實際上是細分學科數十年後的「逆生長」,目的就是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適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打破工業時代的學科界限,適應後工業時代學科交叉融合的新要求。

位於張江的同濟大學智能餐廳

多年的探索,我校人才培養成績喜人。國家獎學金、「青稞節」學術一等獎、臨床技能大賽特等獎、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項目……畢燕龍指導的吳名峰、鍾時穎、孫小婷、沈俊慧、劉歆、劉桑田、林慧……個個學業精進、學術有成;以「三全協同、四元耦合」為基本要素的實驗交通工程學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貫通同濟交通工程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全鏈條,現已推廣至全國30多所高校,服務深交研、BAT、上汽等各行業龍頭企業。「我們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為『酶』、為『酵母』,交融、蝶化傳統學科,試圖重塑未來交通系統,人才培養的效果不錯。」《交通工程精英人才培養模式》課題開展以來,一批具有紮實基礎理論和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脫穎而出,近三年來進入網際網路、金融、汽車行業的畢業生比例達到15%以上,跨行業就業的蘇貴民、楊劍浩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交叉學科作為一級學科已經通過了校內專家評審。明年,我們申報國家一級交叉學科。」黃宏偉介紹,有了獨立的「番號」,我們就可以根據新時代的需要和同濟前進的方向,自主開展學位標準認定,成立學術委員會,開展相應的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工作。(程國政)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作為同濟大學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12月12日,我校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回顧總結研究生教育經驗成果,共同謀劃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計,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高層次、高質量人才。
  •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12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本次會議以「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為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同濟大學第四十一次學生代表大會、第二十五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召開...
    復旦大學學生會執行主席申景允作為兄弟高校代表發言,對本次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賀,期待雙方能夠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聚焦主責主業,繼續攜手同行,為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劉悅對《同濟大學學生會章程》和《同濟大學研究生會章程》部分修訂內容進行了說明。
  • 我校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12月28日上午,學校在東區物質科研樓三樓會議室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研究部署「十四五」時期研究生教育事業發展工作,謀劃學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計。
  •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新聞—科學網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校長王樹國,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張平祥院士,陝西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人民政府學術委員會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70家龍頭企事業及科研院所代表和學校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代表、輔導員等參加會議。
  • 「教育」復旦、同濟、東華、上師大公布研究生招生簡章!
    計劃考研究生的考生注意啦!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公布了202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章程,包括招生計劃、報考條件、報名方式、考試安排等。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教研〔2014〕2號)精神,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有機銜接,復旦大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從2016年起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面結合,具有碩士研究生和住院醫師雙重身份,接受高校、培訓醫院管理,相關福利待遇詳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 材料學院師生黨支部聯合黨日活動學習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
    清華新聞網9月14日電 9月10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材科黨支部、材博191黨支部開展「學習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會議圍繞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就研究生教學質量、研究生全流程培養和導學思政關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師生互動交流。
  • 同濟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同濟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採用普通招考(「申請-考核」選拔制)、碩博連讀和直接攻博三種招生方式擇優錄取。招生信息發布網站為「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以下簡稱「同濟研招網」,網址:https://yz.tongji.edu.cn/)和同濟大學各招生學院網站。
  • 同濟大學2021年研究生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申報答辯會舉行
    同濟大學2021年研究生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申報答辯會舉行 來源:研究生院   時間:2020-11-14  瀏覽:
  • 西南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
    12月24日,西南交通大學在犀浦校區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本次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校校領導、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各研究生培養單位黨政負責人、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研究生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導師代表、教學秘書代表、輔導員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組織分會場,通過網絡直播參加會議,線上線下參會人數近5000人。會議由該校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周仲榮主持。
  • 創新引領 卓越發展——北大醫學研究生教育會議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國務院辦公廳和教育部系列文件要求,在深化北大醫學綜合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新時代醫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著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服務國家戰略的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北大醫學人才,11月25日,北大醫學研究生教育會議在醫學部逸夫樓209報告廳舉行。
  • 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2020年12月31日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大會暨東華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儀式舉行黨委書記劉承功、校長俞建勇共同為研究生院揭牌!劉承功指出,學校研究生教育大會的召開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部署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和三部委《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推進新時代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搶先機、開新局的重要舉措。他強調,研究生教育不僅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更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奮力開創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教育部研究生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洪大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謀劃長遠、擘畫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就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發表重要論述,學習領會黨中央在「十四五」規劃建議和2035遠景目標中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
  • 全省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哈爾濱理工大學召開 孫東生出席
    12月4日,全省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哈爾濱理工大學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常委會會議對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決策部署,結合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階段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工作。副省長孫東生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秘書長王大為主持會議。
  • 西安交大研究生教育新啟程!
    「新時代 新平臺 新模式 新貢獻」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本次會議以「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為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
  • 西安交大將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華網西安12月23日電(記者許祖華)「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西安交通大學日前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次會議系統總結了西安交大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討了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並對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安排。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說,西安交大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希望西安交大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大膽探索,狠抓落實,大力培養關鍵領域緊缺人才,推動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 同濟大學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試成績查詢及通知
    查詢方式二:憑本人證件號碼和考生編號(準考證上「102470」開頭的 15位數字)登陸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管理平臺(http://yjszs.tongji.edu.cn)在「碩士考生查詢系統」欄目查詢。如下圖示:
  • 同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同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11-25  瀏覽:
  • ——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他們把教育作為「阻斷貧困傳遞、改善教育民生」的重要抓手,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按照「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脫貧抓教育」的工作思路,紮實有序開展第一課堂基礎教育扶智、第二課堂多彩教育扶志、投身脫貧攻堅戰場扶貧,同時依託「實現一個微心願、進行一次家訪、完成一次心理輔導,結合X種個性因子制定人生規劃」的「3+X」模式,真正幫助國家級貧困縣學子脫精神世界的貧,解學習生活中的困。
  • 學位工作與研究生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國際漢語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根據會議決議,經會後廣泛徵求意見,該專業學位名稱調整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07年工作要點》。委員們還就學位工作與研究生教育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