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西南交通大學在犀浦校區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
本次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校校領導、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各研究生培養單位黨政負責人、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研究生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導師代表、教學秘書代表、輔導員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組織分會場,通過網絡直播參加會議,線上線下參會人數近5000人。會議由該校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周仲榮主持。
會上,該校校長楊丹作題為《構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體系 支撐交通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大會報告。報告圍繞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從三方面進行了闡釋:
一是國家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要義。從國家層面看,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就教育自身看,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是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研究生教育的應然選擇。對大學而言,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是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點工作。楊丹對政策指向、育人目標、規模布局、體制機制等逐條分析,並指出,進一步深化以質量為導向的體制機制改革,「目標要更準、質量要更高、管理要更嚴、機制要更新、力度要更大」。
二是現階段學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楊丹表示,近年來學校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和重要進展,但立足新時代,對標新要求,仍然存在著差距與不足。他從思想認識、學位點結構性矛盾、研究生結構、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導師水平、國際化培養力度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
三是構建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體系的總體思路。楊丹強調,要重點抓好學科專業體系、人才培養體系、質量保障體系、資源配置體系這幾個主要方面的建設,加快形成支撐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體系的「四梁八柱」。其中,一流的學科專業體系是基礎;一流的人才培養體系是重點;一流的質量保障體系是關鍵;一流的資源配置體系是支撐。
楊丹希望,全體交大人凝心聚力、奮發有為,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推動內涵發展,加快建設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努力為黨和國家培養急需的高層次人才,推動學校早日建成交通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交大新篇章。
該校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周仲榮圍繞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文件進行了解讀和說明,全面介紹了學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背景、發展目標、改革思路以及重點舉措。他指出,本次研究生教育改革重點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以提高培養質量為核心,深化以「研」為中心的培養理念,將「研」貫穿於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學校研究制定了「立德樹人、創新引領、質量提升、特色發展」四大行動計劃,周仲榮詳細解讀了圍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入口與出口、導學關係、學分設置、教材與課程、實踐與交流、獎助體系等培養關鍵環節的十八項重點改革舉措,以一流的制度保障推進學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加快構建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體系,為黨和國家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作《做一位合格的研究生導師》的主題報告。翟婉明結合自身豐富的研究生導師經驗和當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分享了關於如何當好研究生導師的建議。他強調,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首先要重視學術道德,做到為人師表,以身示範、用心培養,用積極負責、刻苦鑽研的態度從精神層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其次要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長處與潛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認知水平和綜合能力;要嚴格把關論文質量,讓學生的成果得到真實、充分的展現。他相信,隨著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和學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研究生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將指日可待。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伯海作《堅持德育為先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高層次人才》主題報告。德育是新時代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第一要義,育人為本,育德為先。林柏海強調了思想道德素質在高層次人才成長中發揮了牽引領航作用。研究生導師要以身垂範,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高層次人才。
力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康國政作《強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力學學科研究生培養質量》主題報告,介紹了力學與工程學院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課程思政和科研育人,提升創新精神和學術規範,優化學科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改革經驗。他強調要繼承和發揚交大「雙嚴傳統」,打造具有挑戰性的核心課程體系,注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次大會對學校全面部署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加快推動一流研究生教育體系建設,大力培養德才兼備、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加速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通訊員:侯倩 張思宇 黎曉涵 冉夢雨 鞠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