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陸續出臺了多份關於藝術教育,美育方面的最高層級的重磅文件,說明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藝術教育工作,可以預見,我國的大美術專業以及藝術教育、以及美術理論專業,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但要如何發展,要向什麼方向發展,有什麼具體的指導意見和方向,這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2020年11月4日,中央美術學院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專題會議。中央美院作為中國美術屆標杆性院校,以及全國最好的美術大學,它的一舉一動一直都具有指標性意義,藝考改革中很多舉措都是先由中央美院、中國傳媒大學這類教育部直屬院校,率先開始改革嘗試。近年來央美的招生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革,讓大家措手不及,其實這些改革舉措央美已經準備很久了。
全國各美術名校對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達成學術共識,其核心意涵是高校美術教育不僅要以內涵式發展,促進藝術教育,還要以創作、教學、理論的深度組合形成學術影響力,還要融入國家公共服務體系,增強國家文化競爭力,必須向世界呈現出「大國方略」的美術答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認為,如何結合社會需求和中國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趨勢,培養複合型人才是美術理論專業要解決的課題。陳教授言到「社會對同時具有文字功底、學術研究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的藝術策劃人才需求非常大,但這類人才稀缺。美院應重視培養一專多能的跨界人才」。
課程矩陣的建設、知識體系的持續更新,成為與會人員普遍關注的問題。中央美術學院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張欣榮說,2015年以來,設計學院立足對中國社會未來形態和經濟模式的整體研判,在高考中啟動注重考生整體素養的人才識別改革教學方面,打破專業壁壘,圍繞學習動機重啟、教師主體覺醒、學院開放優化進行改革。
這一次,中央美院對新一輪的美術教育改革非常重視,從9月9日起,學校就對教育改革開始動員部署,按照「自上而下全面動員、學習貫徹大會精神,自下而上找出問題尋求破解」的改革工作思路,在學校全面展開,先是師生座談與意見調研,要求立足於切實解決研究生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聽取師生意見,並要求大家提出針對性建議,為進一步完善學校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總體戰略方案提供參考借鑑。9月10日至10月20日,全校13個研究生培養院系共召開博、碩士研究生導師及學生座談會26場,參與師生590人次,提出建議150餘條。可見,中央美院對這次教育改革的認真態度和重視程度。我們從這次改革專題會的改革內容中可以解讀出幾點重要的改革方向。
第一、對學科建設及優化調整問題。
作為老牌美術學院,最先提出的,不是要加強美術創作工作,而是要加強交叉學科建設。要立足國家的產業經驗以及國際相關產業的理論與實踐進行融合、對接。加強專業設置科學性。加強交叉學科建設,將交叉學科、交叉培養更好地落實在研究生課程設置中,進一步挖掘跨學科領域的教學體系。
第二、重點要加強工學門類學科群的建設,給年輕學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這個內容的提出,和中央美院一貫的辦學思路是有所區別,大家知道,中央美院是中國第一大造型專業名校,是中國培養藝術家的名校,這也是該校最大的優勢,但在交叉學科、工科方面的學科建設方面,中央美院是弱項,棄優就弱。首先說明國家對大美術學科的發展大方向改變了,國家要培養複合型藝術人才的需求迫切。改革的力度加大了,要求提高了。其次說明中央美院改革的決心也很大,培養藝術家不再作為中央美院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而是要培養和國家整體的產業政策相匹配的優秀的創意產業人才。這是一個大的方向性轉變。其他的改革舉措都將在這個總綱下,來調整改革思路。
第三、在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招生改革方向上。
中央美院明確提出招生考試更加側重研究生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方面的考察。改革的方向是一脈相承的,研究生人才選拔模式,一定會延伸到本科生的人才選拔上。對考試科目進行提煉優化,對特色學科設置新的考試科目,也是要進行改革和完善的方向。
第四、在教學及人才培養方面。
要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加大「產研融合、產教融合」力度,加強學科融合與跨學科交流合作。優化教學資源配置與硬體支撐,增加公共展示空間、研究生教室及工作室空間。完善網絡教學體系,新形勢下進一步挖掘網絡教學優勢。
專業藝術院校的設計專業,在實習、實訓方面一直是弱項。和工科院校、綜合性大學相比差距不小,藝術院校、師範院校一直缺乏良好的實習實訓外部條件,這嚴重阻礙了這類院校設計等創意專業的發展。沒有經過長期的實習、實訓,畢業生無法和工作崗位無縫連接,影響用人單位的觀感,用人單位對此頗有微詞。所以,專業美術學院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並不吃香,這次針對自己的弱項,中央美院特別提出要進行補強,強調要和產業界融合,並加強跨學科合作。中央美院決定以研究生教育改革為契機,加強建築學科群、工學門類的特色建設;探索工學研究生學制改革、聯合培養雙學位可能,以增加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從中央美院的新改革方向,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該校有著強烈的改革意願。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發展以文化創意、高科技為核心的文創產業是我國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其中,好的文創產品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更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媒介。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非物質文化技藝燦若繁星,旅遊資源豐富。
但目前我國文創產業的發展水平還相對較低,在文創設計人才培養方面尚缺乏專業性指導和獨立完整的教學體系。自文旅融合以來,文創設計人才需求更為緊迫。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文創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動我國的文化創意設計人才培養。
中央美院作為全國美術院校的龍頭,長期以來,被保守觀念所困,改革步伐一直不大,而阻力卻很大,對如何更好的培養文創創意人才,缺乏整體的思考。這次借改革東風,對專業和學科進行重新解構升級,探索新的符合作為東方大國的獨立完整的文化創意教學體系,以面對文創產業大發展帶來的人才需求新格局。相信該校一定會有新氣象。
對於文創教育體系的教學研究,其他院校已經先行一步。例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已經組成文創教學課程組,開設了《文創產品數位化設計》課程。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文化和創意 ;文創產品類別;文創設計方法;作品產品商品;新時代新文創;文化資源保護等等。這些課程的開設,也得到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在選課階段,同學們報名踴躍,很快就到達了選課人數的上限。大家都想借文創產業發展的風口,佔據事業發展的最佳位置。
從中央美院的改革思路,我們可以勾勒出以後美術人才選拔和培養方向,美院裡不是只有會畫畫,文化課一般的考生,而是一批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情商高,溝通能力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同學。美術理論專業也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