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是一座擁有人文底蘊的城市,雖然城市歷史不長,但美麗的海濱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流連忘返。
政治家、思想教育家康有為曾評價:「青島之紅瓦綠樹、青山碧海,為中國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樓閣亦比不及,詩文不足形容之。」
1934年洪深來青島接替梁實秋任山東大學外文系主任時,在青島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電影文學劇本《劫後桃花》。
「人民藝術家」老舍在青島居住期間,完成了《駱駝祥子》創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1931-1933年沈從文在國立青島大學中國文學系執教,在青島留下不少佳作,後巴金來青島時居於沈從文寓所。
青島西海岸新區擁有綿延的海岸線和山、海、島、沙灘等旅遊資源,人文特色稍有欠缺。近年來新區方面大力引進高校,建設大學城,建設圖書館、劇院;都在努力提升新區人文氣息。
昨天,我們聊了西海岸大學城的近況,今天談一談藝術院校,畢竟藝術院校是專業培養藝術類人才的院校,對青島的藝術類人才增長有著一定的提升。
目前在新區設立的藝術類院校有: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在建)、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在建)、山東藝術學院(在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建)、上海戲劇學院青島藝術學校,籤約梅紐因音樂學校等項目。
各藝術類院校項目為西海岸藝術人才培養搭建了廣闊的藝術平臺。完善了新區藝術設計專業培養體系,推動社會各階層藝術人才培養,激發城市藝術創作能力,提高城市整體藝術氛圍,推動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計劃於2021年建成,將以海洋戰略、海洋文化為核心開展多層次、高品質、國際化的藝術設計創新教育項目,涵蓋海洋設計、時尚設計、自由藝術、藝術教育、文化產業管理等眾多傳統與新興學科及專業領域。
2020年11月24日,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項目鋼結構負責人的指揮以及安全等管理人員的旁站監督下,最大長度達31.2米、高8.6米,重達108噸的桁架在500噸汽車吊主吊、260噸汽車吊輔吊的配合下,隨後準確的吊裝至指定位置。
隨著教學綜合樓圖書館鋼結構首榀主桁架的吊裝完成,標誌著正在建設中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工程吊裝階段。
據介紹,項目的核心亮點也是其技術難點之所在——155米和140米的兩座複雜鋼結構連橋,構成「莫比烏斯環」最為關鍵的曲面重合形態,鋼結構連廊最大跨度73.5米,雙曲面疊級式幕牆國內無相同工程施工經驗,兩座複雜鋼結構連橋空間造型複雜,流線曲面,柔和圓潤,蜿蜒起伏,水波簾動。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唐島灣南岸,西環島路以北,工程佔地面積336畝,規劃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項目由教學綜合樓、藝術家工作室綜合樓、學生公寓綜合樓、禮堂綜合樓等幾部分組成。其中,以「莫比烏斯環」造型呈現的教學綜合樓是整個項目的精華所在。從空中俯視,教學綜合樓由兩個「8」組合而成,通過大量的曲線,傳遞往復循環的整合理念。
2020年11月28日,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一行再次到訪新區,區委書記孫永紅和區長周安一同會見。就中央美院青島校區等項目進行了交流。
雙方將進一步鞏固合作基礎,把中央美院的學科、人才優勢,與新區的環境、產業、政策等優勢結合起來,在藝術人才培養、文化內涵挖掘等方面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不斷涵養新區的文化底蘊和時尚氣息,推動新區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新區。
範迪安表示,西海岸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高校的吸引力持續增強。中央美院將進一步深化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助力新區文化藝術事業創新發展。
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
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由清華大學、青島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三方共同籌建,於2018年12月在青島正式註冊成立。園區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佔地約180畝,規劃建築面積12.7萬餘平方米,由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整體建設。
研究院旨在以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體系建設為核心,致力於發揮清華大學相關學科優勢,培養複合型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促進社會、文化、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020年11月22日下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院長魯曉波前往研究院,現場視察了園區建設進展,並召開工作會議聽取了關於揭牌儀式籌備、工坊建設、項目招引等工作的進展匯報。
院領導一行視察研究院園區
魯曉波院長對揭牌儀式的主題規劃和呈現形式提出了寶貴意見。他建議圍繞「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點戰略及國際發展主流趨勢規劃本次活動主題;展館設計要重視簡約環保,以少勝多、以簡勝繁;展品選擇要強調中國元素,體現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精神內涵;視覺呈現要立足於廣大受眾,賦予最直觀明快的視覺感觀,同時要具備強大的宣傳效果,集識別與美感於一體。
趙超副院長表示,在揭牌儀式上,要突出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的概念,展示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研究院的新成果、新風貌、新未來;展廳中以中國風格的立柱垂蔓等體現中國元素,弘揚中國文化,同時要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風格模式。
山東藝術學院
2019年11月,山東藝術學院電影藝術產學研基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奠基,項目總投資12億元,學生規模3000人左右,為山東藝術學院二級學院,由電影學院、現代音樂學院組成,預計2022年全部完工。
2020年7月6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發布《關於前灣港路北、山海路西學校項目規劃建築方案進行批前公告的通告》,此項目實為山東藝術學院青島校區(電影藝術產學研基地)項目。
2020年11月30日上午,區委書記孫永紅,區長周安會見了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東驊一行。
孫永紅對客人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說,山東藝術學院是山東省唯一一所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具有豐富的影視文化技術和人才資源。山東藝術學院電影藝術產學研基地項目自去年在新區奠基以來,推進順利,希望校地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對接,加快工作進度,確保項目早日建成、發揮效益,實現山藝學科專業優勢、人才資源優勢與新區影視文化發展的無縫對接、深度融合。
馬東驊表示,山東藝術學院電影藝術產學研基地的建設對於山藝而言是融入青島和西海岸新區發展格局,提升學校辦學水平、促進學科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將與新區加強溝通,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用,為提升新區藝術教育水平貢獻力量。
據了解,山東藝術學院計劃將電影學院、現代音樂學院搬至青島。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產教融合青島基地過渡校舍改造工程完工,首批5個專業200名新生於10月11日正式入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產教融合青島基地一期址靈山灣文化區,佔地142畝,總投資約12億元,建築面積約12.5萬平方米,總招生規模2000人,計劃2022年7月全部建設完成。
基地建設採用「過渡期辦學和一期校區同步推進」模式,過渡期辦學共兩年,過渡校舍選址海創小鎮,由海高集團進行改造施工,投資約1034萬元,改造面積約2.1萬平方米,於2020年6月開工,目前已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