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國際大都市,我們幾乎每年都有活動在上海舉辦,但這座城市本身,對我卻並沒有多少吸引力。和許多大都市一樣,在高樓林立中穿梭,人的心靈難以有自由的空間可以遊蕩。
離上海不遠的杭州,卻是我喜歡光顧的城市。雖然西湖的四季美景我都領略過,但只要有機會,還是喜歡往這座江南名城走一遭。從上海到杭州,雖然相隔只是一個小時的車程,但兩座城市卻風格迥異。如果把上海比作一個大舞臺,熱鬧、喧囂,那杭州就是一座後花園,寧靜,秀麗。從西湖眺望杭州城區,依舊是那麼美麗。有了西湖的映襯,杭州就有了其他任何城市無法擁有的嫵媚。 每次到杭州,都會先在湖濱路走上一段,讓湖光山色衝洗一下視覺塵埃,然後坐上遊船,讓湖面的微風輕拂身心。 西湖的魅力,除了上天賜予的自然景觀,還離不開那些美麗的傳說、歷史變幻的煙雨,兼具歷代文人雅士賦予西湖的文化內涵餘音繚繞 千年古剎,和靈動的西湖一樣,給內心帶來一絲安寧與潔淨。 因為工作的緣故,離開杭州,遠赴寧夏。這是我期待中的一趟旅程。 黃河在寧夏拐了一道彎,用她那厚重而寬闊的流淌,把沙漠滋潤成了綠洲,從此,塞北有了江南。 從飛機上俯瞰這片塞北的土地,遼闊而蒼涼。飛抵寧夏上空,越過黃河,一片綠洲出人意料地映入眼帘,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寧夏之所以能成為塞上江南,在於一條重要的山脈——賀蘭山。寧夏與內蒙的交界處,便是賀蘭山的主峰,從銀川出發,沿途就能見到綿延起伏的雄偉山勢,巍峨壯觀。遙想嶽飛當年,恨不能「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令人豪氣頓生! 西有巍巍賀蘭山天然生態屏障,東有滔滔黃河水自流灌溉,使寧夏成為名符其實的塞北江南。
從石嘴山望出去,賀蘭山的獨特景致令人驚嘆不已,五顏六色的巖石更增添了它的蒼涼感。我爬上北武當廟的最高處,拍下了這張令人震撼的照片。潔淨的天空與蒼涼遒勁的山峰,展現出一幅奇特的歷史畫卷。
沿著賀蘭山一路行去,據銀川約50公裡,就是著名的沙湖生態旅遊勝地。沙湖的奇特之處,在於沙漠、湖泊、蘆葦、候鳥的相互點綴與輝映,美在沙水相融,秀在湖葦相映。
湖天一色,仿佛鑲嵌在大漠深處的一塊翡翠。 湖泊面積約45平方公裡,構成了罕見的沙漠溼地奇特景象。 湖傍金沙,沙環碧湖,沙水相連,渾然天成! 站在沙漠高處,眼前湖天一色,蘆葦在湖面星羅棋布,令人產生一種不真實的幻覺。
陽光,湖水,沙灘,遊人。寧夏近郊的鎮北堡影視城,是張賢亮的傑作 。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因《紅高粱》、《龍門客棧》、《大話西遊》等影片在此拍攝,因而名噪一時。 非常濃鬱的西部建築,是影視城的建築風格。 經過了風雨侵蝕的仿清代城牆 在影視城中,吸引我的一個場景。爆米花的爐灶冒出的青煙,在他的臉上繚繞,他卻一臉的麻木和茫然,全然不理會周邊的遊客,仿佛他就是從時空穿越過來的人。 在一個文革時期的舞臺上,三位遊客有滋有味地在臺上唱起了《沙家浜》。 這是濃縮了眾多文革時期要素的一個場景,畫面中蠟像雕塑和遊客混在一起,難以分辨。 在臺上,一些遊客興致勃勃地充當起不同的角色,特務分子仁孝德,卻永遠定格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 月亮門,是影城中一個重要的景觀。那是因為《紅高粱》。 在城門的牆上,掛滿了京劇臉譜。在土磚牆面的襯託下,把這個劇種的民族特性展露得恰如其分。
在城牆上,一位戍邊的將軍,三位專注於相機的遊客,一位回頭的小孩。在逆光的背景中,時空交替。 離開影城,汽車沿賀蘭山駛向銀川,展現在眼前的,是塞北的蒼勁,江南的秀麗。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