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ACR│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癌症治療新希望:雙功能融合蛋白M7...

2020-12-03 醫脈通

2019AACR│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癌症治療新希望:雙功能融合蛋白M7824用於這類腫瘤患者初顯效

2019-04-10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19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於2019年3月29日—4月3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AACR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癌症研究會議之一,今年AACR大會主題為「綜合性癌症科學•全球影響•個性化患者護理」。 靶向治療的發展日新月異,若靶向治療針對TGF-β信號通路可能會增強其對PD-1或PD-L1抗體的臨床應答。今年AACR年會上公布了靶向TGF-β和PD-L1的雙功能融合蛋白M7824用於人乳頭瘤病毒(HPV)相關惡性腫瘤患者的I期臨床研究,詳情如下。


研究背景:


TGF-β信號通路失調可能在HPV相關癌症的發生發展和免疫逃避中起關鍵作用,其相關癌症包括肛門癌、宮頸癌和p16陽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如果靶向治療針對該信號通路可以增強其對PD-1或PD-L1抗體的臨床應答。 M7824是一種新型、存在兩個細胞外結構域的雙功能融合蛋白。在正在進行的I期M7824 臨床研究(NCT02517398)的劑量擴增隊列中,HPV特異性免疫應答的HPV相關癌症患者對M7824治療的臨床應答得到改善。本次AACR大會匯報了來自HPV相關癌症擴增隊列的HPV陽性惡性腫瘤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


研究方法:


患者在劑量遞增階段接受M7824 Q2W治療或在擴增隊列階段接受推薦II期試驗劑量1200mg。一直接受治療直至疾病進展(PD),或產生不可接受的毒性或試驗終止,如果臨床上合理,允許進展後接受其他治療。 主要研究終點是劑量遞增和劑量擴增階段的安全性和總緩解率。


研究結果:


截至2018年8月24日,36例經治的HPV陽性HPV相關癌症患者(4例肛門癌,18例宮頸癌,14例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接受M7824治療,中位持續時間為19.0周。10例患者產生緩解,其中2例完全緩解(CR),8例部分緩解(PR),ORR為 27.8%,另有1例患者在數據截止後產生PR,另有3例患者在最初產生疾病進展後又出現緩解(緩解率為38.9%)。CR患者和5例PR患者均有持續緩解反應,中位緩解持續時間未達到。


9例(25%)患者產生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包括貧血、膀胱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γ-穀氨醯轉移酶增加、胃輕癱、角化過度、低鉀血症、角化棘皮瘤、黃斑疹、胸腔積液、肺炎。胃輕癱患者還有無症狀3~4級低鉀血症(1例4級TRAE,2.7%)。無治療相關死亡事件發生。6例患者(16.7%)由於治療相關不良事件(胃輕癱、輸液相關反應、膀胱炎、肺炎、痤瘡和牛皮癬)永久停用M7824。


結論:


M7824具有可控的安全性,並且在HPV陽性HPV相關癌症患者中顯示出較好的臨床療效。M7824是這類患者人群中有潛力和希望的治療方案,且正在進行Ib期和II期臨床試驗以進一步評估療效。


英文摘要


Background: TGF-β pathway dysregulation may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carcinogenesis and immune evasion in HPV-associated cancers (HACs), including anal, cervical, and p16+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SCCHN). Targeting this pathway may also enhance clinical response to PD-(L)1 antibodies. M7824 is an innovative first-in-class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composed of two extracellular domains of TGF-βRII (a TGF-β 「trap」) fused with a human IgG1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PD-L1. In the dose-escalation cohort of the ongoing Phase I trial of M7824 (NCT02517398), patients with HACs who developed an HPV-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on M7824 had improved clinical responses. Here we report efficacy and safety data from patients with HPV-positive malignancies from the dose-escalation cohort pooled with data from HAC expansion cohorts for patients with HPV-positive disease.


Methods: Patients received M7824 Q2W at 1-30 mg/kg in the dose-escalation phase or at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of 1200 mg in the expansion cohorts. Treatment continued until progressive disease (PD), unacceptable toxicity, or trial withdrawal; treatment past PD was allowed if clinically justified. Safety and best overall response by RECIST v1.1 were the primary endpoints of the dose-escalation and expansion phases, respectively.


Results: As of August 24, 2018, 36 patients with pretreated HPV-positive HACs (4 anal; 18 cervical; 14 SCCHN) had received M7824 for a median duration of 19.0 weeks (range, 2.0-96.0). 10 patients had a response per investigator (2 complete response [CR]; 8 partial response [PR]; ORR 27.8%). 1 additional patient developed a PR after data cutoff; 3 additional patients had a delayed PR after initial PD (total clinical response rate 38.9%). Both patients with CR and 5 patients with PR have an ongoing response. The median duration of response was not reached (range, 4-22+ months). 9 patients (25%) had grade 3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TRAE): anemia, cystitis,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creased γ-glutamyltransferase, gastroparesis, hyperkeratosis, hypokalemia, keratoacanthoma, macular rash, pleural effusion, pneumonitis, and skin SCC. The patient with gastroparesis had asymptomatic grade 3→4 hypokalemia (1 grade 4 TRAE, 2.7%). No treatment-related deaths occurred. 6 patients (16.7%) permanently discontinued M7824 due to TRAEs (gastroparesis, infusion-related reaction, cystitis, pneumonitis, and acneiform and psoriasiform dermatitis).


Conclusions: M7824 has a manageable safety profile and shows encouraging clinical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HPV-positive HACs (total clinical response rate 38.9%). M7824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se patients and is under further evaluation in phase 1b and 2 trials. Updated survival results will be reported.


參考文獻:

Phase I evaluation of M7824, a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targeting TGF-β and PD-L1, in patients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associated malignancies. abstract CT075


點擊直達》2019 AACR會議專題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人乳頭瘤病毒是什麼 這樣治療人乳頭瘤病毒
    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對人體有較大的危害,會引起一些皮膚疾病,那麼請問人乳頭瘤病毒是什麼?人乳頭瘤病毒多吃什麼?治療人乳頭瘤病毒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人乳頭瘤病毒6和11型、人乳頭瘤病毒β屬(5和8型除外)和γ屬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 人乳頭瘤怎麼治療?人乳頭瘤病毒治療方法?可以治好嗎?
    人乳頭瘤怎麼治療?因為病情發病部位不同,選擇的治療方式方法都不同。人乳頭瘤病毒治療方法?人乳頭瘤病毒可以治好嗎?採用綜合治療可以防治復發,達到臨床治療(1)用物理方法儘量去除瘤體。(2)應用免疫藥物:應用免疫製劑注射和外用等。以上方法的有效組合應用,隨訪3-6個月後HPV感染引起的各類皮損可以臨床治好。
  • 人乳頭瘤是什麼病,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怎麼治療
    人乳頭瘤是什麼病?人類乳頭瘤病毒,洋名HPV,是一類能引起皮膚乳頭瘤樣病變的病毒。HPV是目前已知最小的DNA病毒,長得圓不溜秋、活脫脫一個球,實際就是在病毒的DNA外面套了一層蛋白質的外殼。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屬於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表現為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溼疣)等症狀。
  • 長春哪個醫院治療人乳頭瘤病毒
    核心提示:吉林哪個醫院治療人乳頭瘤病毒 一次酒後的亂性,一次偶然的豔遇,一次自由的性愛、一次不慎的接觸……這些都是導致人乳頭瘤病毒的發生原因,這之後也是比較容易出現人乳頭瘤病毒的潛伏期。潛伏期的人乳頭瘤病毒同樣有傳染性,同樣是傳染源。由於每個患者的體質有所不同,所以,潛伏期的表現形式,會有差別。接下來,是有關這一問題的具體介紹。
  • 2019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新藥前瞻
    腫瘤治療離不開新藥的開發,只有源源不斷的新藥產生,才能推動治療的車輪往前走。AACR作為美國癌症領域的第一大會,必然少不了對新藥的介紹。今年有兩個「Session」專為新藥而開,名為「NewDrugsontheHorizon」。這兩個「session」共介紹了10個新藥,包括了小分子和大分子。
  • 男性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比較普遍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導致女性患宮頸癌的罪魁禍首。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男性感染人乳頭瘤病毒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 鄭州治療人乳頭瘤病毒的醫院【鄭州國醫堂】
    核心提示: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屬於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表現為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溼疣)等症狀。 隨著性病中尖銳溼疣的發病率急速上升和宮頸癌、肛門癌等的增多,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那麼,鄭州治療人乳頭瘤病毒的醫院?大家跟鄭州國醫堂醫院的專家了解一下。
  • 人乳頭瘤病毒是怎麼引起的?
    3、導致癌變:有關資料顯示,約15%的宮頸癌、18%的陰莖癌和9%的女陰癌是由人乳頭瘤病毒誘發的。  專家提醒廣大患者,感染了HPV病毒後,一定不要過度恐慌,目前在治好HPV病毒的研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科學治療,病情便能有所好轉。
  • 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是什麼症狀?人乳頭瘤病毒用什麼藥物治療?
    說起人乳頭瘤病毒,可能很多人都相對陌生,而說起HPV,相信很多人就都聽說過它的「鼎鼎大名」。事實上,人乳頭瘤病毒的英文全稱是HumanPapilloma Virus,簡稱就是HPV。HPV的危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會引起人體皮膚及黏膜部位的病變,例如尋常疣、尖銳溼疣,更嚴重的還會導致宮頸癌的發病。那麼,感染了人乳頭瘤病毒(HPV)之後是什麼症狀呢?
  • 人類乳頭瘤病毒是怎麼回事
    核心提示:據不完全數據顯示,該類病毒是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會影響到男性和女性的健康。尤其是性生活不潔淨的人群,例如有多位性伴侶,或者是曾經有過非法的性生活者,患上該病的機率會更大。   人類乳頭瘤病毒是一種病毒感染,通過皮膚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有什麼症狀?人類乳頭病毒好治嗎
    人乳頭瘤病毒就是大名鼎鼎的HPV,它是球形的DNA病毒,可導致人類皮膚黏膜鱗狀上皮發生增生,通常女性相對較為容易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這往往也可能會導致宮頸癌的發生。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後,容易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相應的傷害。那麼,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 與病毒有關的癌症 哪些習慣導致癌症
    哪些癌症與病毒有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提到病毒都會感到心驚膽戰的,因為病毒不僅會給人帶來一定的痛苦,還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疾病,甚至是癌症。美國「MSN健康生活網」新載文,刊出美國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腫瘤病專家安吉爾·羅德裡格茲博士等多位專家總結出的「病毒導致的10種癌症及相關建議」。
  •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怎麼引起的,人乳頭瘤病毒的傳播途徑?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上皮性雙環DNA病毒,在人和動物體內可廣泛分布。目前已經確認的人乳頭瘤病毒有100餘種,依據其感染的部位不同,分為皮膚型人乳頭瘤病毒和生殖道上皮人乳頭瘤病毒,其中,約有20種與腫瘤有密切聯繫,人乳頭瘤病毒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比較容易生存。
  • 如何預防人體乳頭瘤病毒?
    核心提示:人體乳頭瘤病毒是一種會互相傳染的病毒,被這種類型的病毒感染之後皮膚會出現不正常的情況,目前預防人體乳頭瘤病毒的方法主要就是講究個人衛生、生活有規律一些、平時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等等。,比如患上扁平疣、尖銳溼疣、疣狀皮膚結核這樣的皮膚疾病,患者感覺還是非常難受的,需要立即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那麼如何預防人體乳頭瘤病毒呢?
  • 人乳頭瘤病毒是什麼,如何治療效果好,遵循三個治療原則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人乳頭瘤病毒呢?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並沒有聽說過,但是很多人可能已經受到這種病毒的侵害。人乳頭瘤是一種皮膚性疾病,主要是受到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主要可以分為兩種症狀。一種是黏膜表面感染,另一種是皮膚感染,但這兩種疾病在醫生的臨床看來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受到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也有可能會轉化為侵入性腫瘤,對人體有一定危害。治療遵循哪些原則?1.
  • 個性化癌症疫苗、諾華CAR-T 免疫治療進入了怎樣的新階段
    另一個例子是GSK基於 MAGE-A3蛋白研發的癌症疫苗,在針對肺癌的三期臨床中告敗。先後兩次臨床結果的失敗給癌症疫苗研發蒙上了一層陰影。但人們很快就意識到,這兩個疫苗針對的是機體自身具有的蛋白(只是在癌症細胞上大量表達而已),因此病人對這些抗原應該是早就有「中樞免疫耐受」了。因此無論如何刺激,也不能達到療效。所以這類被稱為「癌症相關抗原」的蛋白並非理想「抗原」。
  • CAR-T免疫細胞不僅能治療癌症,未來還能治療愛滋病?
    愛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愛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還可能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比較高。
  • 新冠病毒 S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抗原性
    的文章,詳細的闡釋了S蛋白在新冠病毒與宿主侵染和膜融合的機制。在之前Science文章中確定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三聚體結構,而在這篇文章的冷凍數據3D分類顯示出新冠病毒的Spike蛋白存在多種構象狀態,並在3.0Å解析度下重建了閉合的新冠病毒S三聚體和在3.3Å解析度重建了打開的單個SB區的三聚體。
  • 關於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相關的咽喉癌 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點擊查看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HPV感染是女性宮頸癌唯一已知的原因,它還與其他幾種癌症有關。但是,儘管女性宮頸癌發病率正在下降,但HPV相關的口咽癌(咽喉、扁桃體和舌根部的癌症)在年輕男性中卻以驚人的速度上升。
  • 10種癌症多是病毒引起的
    病毒不僅會讓你疼痛、咳嗽、流鼻涕。一些「腫瘤病毒」還會導致癌症。美國「MSN健康生活網」最新載文,刊出美國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腫瘤病專家安吉爾·羅德裡格茲博士等多位專家總結出的「病毒導致的10種癌症及相關建議」。  1.人類乳頭瘤病毒與咽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