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將繪製最精細的人腦三維「地圖」

2020-11-23 千龍網

新華社南京12月6日電 為什麼有的大腦能洞見美妙的宇宙法則,有的能創作出扣人心弦的樂曲與畫作?記憶和意識是如何產生的?

人類雖已能觀察億萬星辰、探測時空漣漪,卻對自己認知世界的大腦所知甚少,大腦的精細結構如何都還只是估測。

為揭開大腦的奧秘,中國科學家計劃為人腦中錯綜複雜的神經元和血管繪製出最精細的三維「地圖」。

這項浩大工程猶如給一座由近千億棵樹木組成的巨大森林拍出三維照片,既要看全整座森林,又要看清每一棵樹上的每一根細枝和每一片樹葉。

領導這項研究的海南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駱清銘說:「人類缺乏大腦的觀測手段,尚無法『既見樹木又見森林』。我們要提供新的觀測手段,獲得清晰的人腦圖譜,看清神經元網絡是如何連接的,這將幫助分析腦疾病的機理,並推動類腦人工智慧的發展。」

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李安安說:「目前我們對大腦的認識水平還處於十分初級的階段,雖然能看到一些現象,但它們代表著什麼還解釋不清,就像是在巨大黑箱子裡一點點摸索。」

「腦連接及腦活動在時間、空間上不斷演化,給解析腦功能帶來極大挑戰,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腦功能與腦活動依賴於最基本的細胞單元,好比電路網絡依賴於其最基本單元——電子元器件。不同類型的神經元是解析腦功能的基礎,更是腦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依據。」駱清銘說。

創新之路

52歲的駱清銘是湖北蘄春人,出身農家,有著艱苦的求學經歷。上世紀90年代,從事光電子研究的駱清銘在美國留學期間,在世界上首次用近紅外光學的方式成像檢測出了腦的活動,所發明的技術獲得了美國專利。1997年,駱清銘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

「我很慶幸趕上了改革開放後的好時代,覺得要為國家做點事。我當時的研究是一個新興領域,希望能回國在腦研究上繼續『做文章』。」駱清銘說。

儘管國際學術界認為繪製精細的腦圖譜非常重要,但因為這項研究極為困難,學科跨度非常大,還未能獲得成果。

駱清銘藉助華中科技大學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僅以20萬元資金和一間25平方米的實驗室啟動了腦科研項目。

「大腦像豆腐一樣軟,將腦樣本固定並將其中的神經和血管標記出來是很難的。僅是腦樣本製備的難題,我們就花了三年時間才攻克。」駱清銘說。

他說,這是真正意義上多學科交叉研究,要有生物、化學背景的人員製備樣本;有光學、機械、控制等工程技術人員研製成像儀器;還要有計算機人才,處理大數據,並將結果展示出來。

「我們重視發展新技術新方法,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學儀器,再用它去開展應用研究、解決科學問題。」駱清銘說。

那些年,駱清銘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不知何時能出成果,但他始終帶領團隊堅持著。

從「黑白照」到「彩色照」

經過8年努力,駱清銘團隊終於研發出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系統,於2010年底發表在《科學》雜誌上,併入選201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如果把這個成像系統理解為一個相機,最開始我們造出的是黑白相機,給鼠腦拍出了黑白照。」駱清銘說。

這之後,他的團隊不斷取得突破,拍出了鼠腦的彩色圖譜。再後來,圖譜的色彩越來越豐富,顯示的內容越來越精細,腦結構之美讓藝術家都嘆為觀止。

然而,這一成像方式速度很慢,要如此為人腦成像恐怕100年也做不完。

2016年,駱清銘團隊得到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的支持,獲得4.5億元投資,成立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以工業化的方式來繪製腦圖譜。《自然》雜誌對此進行了報導,在學術界引起轟動。

在研究院潔淨的實驗室內,科研人員用樹脂包裹住鼠腦,形成如同膠囊大小的「琥珀」。成像儀器的金剛石刀片將浸泡在溶液中的鼠腦標本切割成1微米厚的薄片,邊切邊拍照。一隻鼠腦大約切1萬層,最後合成三維腦圖譜。

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神經和血管網絡密密麻麻、色彩斑斕,每根神經纖維,每條血管都清晰可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清晰的哺乳動物腦圖譜。

「我們已在實驗鼠身上獲得成功,正在對更高級、更複雜的靈長類動物發起挑戰,力爭在世界上率先完成對人類大腦的精準掃描。」李安安說。

期待中國腦計劃

科學家估計,鼠腦有數千萬個神經元,猴腦數十億個,人腦大約860億個。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有數十臺成像儀器在日夜不停地工作著。

「但要完成人腦成像絕不是增加機器就能解決的。成像後巨大的數據量,給存儲和分析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李安安說。

據估算,一個人腦的數據量相當於約20萬部4K高清電影。即便是中國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一套人腦數據就會把它的存儲空間佔滿。

駱清銘說,目前計算是最大的技術瓶頸,人腦圖譜的繪製還要等待技術的發展。

此外,李安安說,人腦的掃描成像目前也面臨倫理問題。「我們通常利用轉基因技術、病毒標記技術來標記鼠腦的神經元,但是這些技術都無法應用於人腦。」

「還有無數技術難題要攻克,但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將解決。」李安安說。

駱清銘說,繪製精細的人腦圖譜在技術層面沒有根本性障礙,主要面臨的是經費和機制方面的制約,需要加大投入,改革人才的評價機制,允許科研人員長時間安心從事研究。

駱清銘團隊被選中參與美國腦計劃,也為歐盟和其他國家的腦計劃提供數據。但駱清銘更希望中國能夠儘早啟動自己的腦科學計劃。

據了解,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已被列入「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我們期待能夠像研製『兩彈一星』一樣,啟動中國腦計劃。」駱清銘說,「一旦有足夠的經費支持,集中力量,我們有可能在5年至10年內獲得精細的人腦圖譜。」

他說:「這項研究非常值得投入,會產生超過百倍的回報。它能促進兒童教育,推動人類對抑鬱症、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腦疾病的診斷治療。尤其是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後,這項研究對於延緩老年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10至20年我們團隊的夢想就是做出人腦圖譜,如果這輩子能做成,將是件很自豪的事。」駱清銘說。

相關焦點

  • 美國醫學家繪製"3D人類腦部地圖" 潛力不可估量
    然而現在這一難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決,就在昨日(4月2日),一位美國醫學家繪製出了一套完整的「3D人類腦部地圖」,有了這張地圖,人類對大腦的認知程度會上升至一個全新的水平。據了解,這套完整的人腦地圖包含兩個部分,由於採用了3D製作技術,所以這張地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模型,科學家們還在這個模型中建立了一個三維直角坐標系,以便快速給模型中的任意一個點定位。
  •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3日 09:16 來源: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宇航局7日發布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製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人類腦網絡組圖譜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的多模態連接模式中科院自動化所供圖要想清楚認識人腦,必須有一個腦圖譜,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導航」。首次建立在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將為實現腦科學和腦疾病研究的源頭創新提供基礎。
  • 人腦的「地圖」——腦圖譜
    大腦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為了了解人腦的結構和功能,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要想知道大腦能運行什麼、操作什麼,首先要了解它是如何組織和連接的,這個複雜的腦部研究形成了腦圖譜。腦圖譜相當於大腦的「地圖」,能為特定的腦結構進行「定位」,從而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提供「導航」,就像GPS地圖導航系統一樣。
  • 高德地圖上線全新三維地圖 地圖開啟3D時代
    高德地圖的三維地圖目前的覆蓋範圍是全北京市,北京的高德地圖用戶只需在高德地圖首頁,點擊「圖層」按鈕,再點擊「在北京為您呈現立體城市地圖」按鈕,即可打開全域三維地圖。打開後高德地圖即可呈現更加立體化、精細化的三維立體圖面,讓用戶一目了然,暢行無憂。
  • 給大腦迅速繪製高清地圖,深圳先進院參與完成世界首幅猴腦全腦圖譜
    中心主任畢國強表示,團隊歷時數年自主研發的高分辨全腦三維顯微成像技術(VISoR),成像速度是其他方法的十倍到百倍。> △VISoR技術成像的小鼠腦片(楊朝宇製作) 為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 突破:墨爾本大學田野等繪製迄今為止最精細的人腦亞皮層功能圖譜
    雖然100 多年來, 神經解剖學家們致力於研究並描繪人腦的最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皮層 ( 註:大腦皮層是腦的最外層解剖結構,厚度約為1.6-4毫米,由上百億神經細胞組成,屬於腦和神經系統演化史上最晚出現的一部分),但是在大腦皮層之下,腦中心的深處,有這樣一群神經元胞體(亦稱為神經核團)—— 它們在演化史上的古老程度或可追溯到5億6千萬年前生活在寒武紀的原始脊柱動物
  • 迄今最精細全銀河系地圖繪成
    據「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新的ATLASGAL地圖所覆蓋的天空區域,是此前第一個ATLASGAL地圖版本的四倍多。而新地圖不但質量更高,還對某些區域進行了重新觀察,以在整個觀測區域內獲得更統一的數據。團隊成員介紹,ATLASGAL任務補充了歐洲空間局普朗克探測器的觀測結果,首次繪製了從南半球可見的銀河系平面的全部區域圖像,其呈現的效果比天基望遠鏡的測量更為精細。
  • 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圖譜
    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院的艾德.萊茵和同事們繪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數字版人腦結構圖譜。該院官網16日發布公告稱,美國《比較神經學期刊》近日推出的350頁專刊,集中介紹了這一迄今最清晰腦部微觀解剖學結構圖譜,該腦部圖譜可在艾倫研究院官網公開獲取,將成為大腦研究人員的最新指南和「導航圖」。
  • 艾倫研究所艾倫·瓊斯將卸任,曾領導繪製最完整「人腦基因圖譜」
    【新智元導讀】近日,西雅圖艾倫研究所(Allen Institute)總裁兼CEO Allan Jones(艾倫·瓊斯)宣布將於2021年卸任。艾倫研究所由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於2003年創立,艾倫·瓊斯自創立之初就加入並領導繪製出了迄今最完整的「人腦基因圖譜」,幫助科學家和醫學工作人員更好地理解各種精神疾病和大腦疾病,並研發出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 「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
    「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
  • 人腦「語義雲圖」將改造人類記憶思維
    為了更好地理解大腦如何處理語言,來自美國的科學家近期繪製出一幅人腦的「語義雲圖」,揭示了腦區是如何被諸如「衣服」或者「外表」這樣的詞彙所激活而做出反應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腦神經專家表示,類似的人腦「語義雲圖」也可以翻成中文版本,只是中文詞彙映射到人腦中所對應的腦區可能不同。
  • 中國科學家解析出精細三維結構:非洲豬瘟病毒就長這樣!
    《科學》雜誌今晨發表中國科學家團隊研究成果: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助力疫苗研發過去一年以來,非洲豬瘟已經被人所熟知,儘管它不會直接傳染人,北京時間今天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王祥喜團隊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學術論文,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新鑑定出非洲豬瘟病毒多種結構蛋白,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多種潛在的保護性抗原和關鍵抗原表位信息,提出了非洲豬瘟病毒可能的組裝機制,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
  • 西媒:科學家繪製出銀河系三維地圖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導 西媒稱,美國《科學》周刊本周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由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繪製的銀河系三維地圖顯示,銀河系的形狀是一個波浪狀的圓盤。該三維地圖的規模比之前的任何版本都更大。據埃菲社8月1日報導,文章作者之一、波蘭華沙大學科學家普熱梅克·姆魯茲說:「我們的地圖顯示出銀河系的圓盤不是扁平的。它是有起伏的。」
  • 科學家發現人腦中的「隱藏區域」 為人類所獨有或與精細運動相關
    科學家發現人腦中的「隱藏區域」 為人類所獨有或與精細運動相關  Winnie Lee • 2018-11-26 09:46:46 來源:前瞻網 E1382G0
  • 天文學家繪製三維地圖
    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遍布銀河系的數千顆大的脈動變星,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地圖。從地圖上看,由無數恆星組成的星系盤並非扁平,而很明顯是彎曲的、扭曲的。研究人員於上周四公布了一張銀河系的三維地圖,其中包括太陽在內共有1000多億顆恆星。這張地圖全面展示了銀河繫結構:由四個大的螺旋型枝節和一個條狀的核心區域組成的星系盤。
  • 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工業化方式繪製腦圖譜數據
    ,這些不斷發出電信號的神經元組成密密麻麻的網絡,至今我們對它知之甚少,因而人腦也被稱為宇宙中最複雜的物體。但是,一群中國科學家卻能給大腦「拍彩照」,讓大腦空間呈現出一個繽紛的多彩世界;並能精準定位,給每個神經元上都標記門牌號;還可以把各種形狀的神經元單拎出來,清楚地看到每根神經元的走向;最牛的是,他們率先以工業化方式大規模、標準化、高分辨繪製腦圖譜數據……近日,《自然》雜誌的一篇《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報導,使得一家剛剛組建、位於蘇州的腦科學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 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
    原標題: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網羅天下趣事,共享奇聞異趣。一份精確的大腦「地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近日出版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上宣布,使用圖像診斷設備詳細調查大腦情況後,繪製出了按照結構和功能劃分的大腦「地圖」。這是歐巴馬政府推進的人腦功能探索計劃的其中一項。這一成果將成為大腦研究的基礎,有望為人類衰老及腦部疾病研究做出貢獻。
  • 成都繪製國內規模最大實景三維地圖 城市細節一覽無餘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本期民生點擊《成都地圖,你看懂了嗎?》了解到,成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今年完成了一個大項目,他們將整個成都用傾斜實景三維技術裝進了電腦裡,從聳立的高樓,到地上的井蓋到地下的管道,全部融進了一個系統中。每一個元素的位置、坐標、建築高度都進行了精確表示。
  • 中科院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246個精細亞區
    該圖譜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的多模態連接模式,突破了100多年來傳統腦圖譜繪製思想,引入了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信息對腦區進行精細劃分和腦圖譜繪製的全新思想和方法,比傳統的Brodmann圖譜精細4-5倍,具有客觀精準的邊界定位,第一次建立了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